登陆注册
3025000000006

第6章 斯大林的文学思想(5)

斯大林的文学知识和文学修养还表现在他对苏联文学的许多作品的评论上,这些情况将在下面讲文学批评时作详细介绍。此外,自从设立斯大林文学奖金以来,他亲自参加获奖作品的最后评定,在讨论时常常发表具体意见,甚至与其他的人进行争论。从中可以看出,他不仅看过获得提名的作品,而且还看过其他作品,甚至看过有关某些作品的评论。上世纪四十年代下半期曾几次参加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斯大林奖金获奖作品审批会的西蒙诺夫根据观察,最后得出了这样的印象:“他(指斯大林。——引者)确实喜爱文学,认为文学较之其他艺术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而且归根结底是对其他一切或几乎其他一切艺术起决定作用的。他喜欢读书,非常内行地谈论读过的东西。他记得书中的细节。他身上有他的某种艺术天赋,这一点我毫不怀疑,这大概是从青年时代写诗、迷恋诗歌而来的吧。”西蒙诺夫这位“行家”的话,又一次证明斯大林有文学才能,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

第二节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及其基本观点

斯大林的文学思想的理论基础。——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过程。——对民族问题的阐述。——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阐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学说的阐述。——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阐述。——对包括文学在内的民族文化的看法。——强调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要求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重视正确的指导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又强调文学创作的特殊性。——重视深刻表现生活中的矛盾的作品,反对“无冲突论”。——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将文学创作称为“生产灵魂”的特殊的精神生产,把作家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同意用“左倾”和“右倾”的概念表示文学的倾向性,主张运用阶级方面的概念。——对文学的党性的新的看法。——主张批判地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及其基本观点是在对文学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和比较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从事文学活动和领导文学工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现在接下来讲一下他在参加革命活动后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着作,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的情况以及形成他的文学观点的具体过程和内容。

斯大林在和德国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谈话时说:“我参加革命活动是从十五岁开始的,那时候我和当时居住在南高加索的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些秘密小组发生了联系。这些小组对我有很大影响,使我对秘密的马克思主义着作发生了兴趣。”推算起来,这是在1894年他进入梯弗利斯正教中学的那一年。上面说过,在校期间他在参加革命活动的同时就开始读各种禁书。在他读的第一批书当中,就包括马克思的《资本论》,此外还有达尔文、费尔巴哈、斯宾诺莎和门捷列耶夫的书。成为职业革命家后,他仍坚持读书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他的第一篇重要的理论文章是1906年到1907年发表的《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这篇文章是为反对格鲁吉亚的无政府主义者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和歪曲马克思主义而写的,它联系实际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文章在说明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根本区别时首先指出:“马克思主义不只是社会主义的理论,而且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是一个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就是从这个哲学体系中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这个哲学体系叫做辩证唯物主义。”接着斯大林密切联系实际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问题。文章第一部分讲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根据这些原理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处于永恒的运动中,一切都在变化,不断产生、成长和死亡,因此生活中总是有旧东西和新东西,保守的东西和革命的东西,它们之间总是进行着斗争。辩证方法要求我们从运动和发展中来观察一切,确定生活走向哪里和怎样走法,分清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旧事物,从而确定自己的态度。第二部分讲唯物主义理论。作者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坚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强调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而不是相反。他进一步指出,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它的内容是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改变不适用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形式,改造人们的风俗习惯,就应当改变经济关系。第三部分讲社会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是直接从辩证唯物主义中得出来得结论”。它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从上述简要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文章的作者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他虽然尚未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作系统的和详尽的论述,但是可以看出已掌握了这一理论的精髓,并开始运用它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论调。这说明他已开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后来他自己也说,应该把他的包括这篇文章在内的从1901年到1907年写的文章看作是“一个年轻马克思主义者的着作、一个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着作”。

上面提到过,1912年底到1913年初,斯大林写了受到列宁高度赞扬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这篇文章给“民族”下了这样经典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文章强调指出,这个定义中所列举的民族的特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当这一切特征都具备时才能算是一个民族,反之,哪怕是缺少其中的一个特征,也足以使民族不成其为民族。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反对“民族文化自治”的主张,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最可接受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不过文章不同意按民族划分工人,提出应按国际主义原则来进行组织,指出:“在各地把俄国各民族的工人团结成统一的完整的集体,再把这些集体团结成统一的党——这就是我们的任务。”斯大林的这篇被称为他的“毕业论文”的文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来分析民族这一复杂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独立的见解,尽管现在看来某些说法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某些论断不一定恰当,但是这说明他已基本上形成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思想上和理论上已趋于成熟。

十月革命胜利后,斯大林继续就民族问题不断发表文章和讲话,其中包括《十月革命和民族问题》(1918)、《论党在民族方面的当前任务》(1921)、《论民族问题的提法》(1921)、《论东方民族大学的政治任务》(1923)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论述了民族文化与无产阶级文化的问题。这在下面还要讲到。

上世纪二十年代,斯大林先后发表了题为《论列宁主义基础》的讲演和题为《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的长篇文章。他在讲演中对列宁主义下了如下定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些说,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后来又在文章里重申了这一定义,认为它是正确的。他在讲演和文章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着重讲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同时论述了一国内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

三十年代初,在斯大林倡议下,中央政治局提出编写联共(布)党史的问题,当时曾确定了编校人员。但由于种种原因,编写工作拖了下来。到1937年斯大林重新提出这个问题,并且抓得很紧、很具体,确定了党史的分期和某些章节的标题,在付印前仔细看了校样并作了一些重要的修改和补充。1938年9月这部书名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党史正式出版。在这之后斯大林又抓它的宣传问题,几次发表讲话,说明编写的指导思想。例如他在1938年10月12日的讲话里说:“简明教程是完全另一种类型的党史。具体地说,在这里党的历史用来作为连贯地叙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思想的例证。历史材料只作为辅助的材料……这本历史教程不平常。这是向理论问题倾斜的、向研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倾斜的历史教程。”斯大林反复讲采取突出理论的阐述、少讲具体的人和事的编写方针,是为了用这本教程对干部进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确实,当时干部队伍文化理论水平普遍不高,有具体材料证明,州委、市委书记这一级干部受过高等教育的只有百分之十几,其理论水平可想而知。斯大林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提出要重视干部的理论教育,要求党史那么写无疑是有充分理由的。同时少涉及具体的人和事也可避免和减少在具体评价上的争执。斯大林重视理论还突出地表现在他亲自撰写了《简明教程》第4章中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节。

在这一节里,斯大林首先讲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以下四个特征:一、把自然界看作有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其中各个对象和现象互相有机地联系着,互相依赖和制约着;二、把自然界看作不断运动和变化,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状态,其中始终有某种东西在产生、在发展,有某种东西在破坏、在衰颓;三、把发展过程看作从不显着的、潜在的量的变化到显露的变化,到根本的变化,到质的变化的发展;四、辩证法的出发点是:自然界的对象或自然界的现象含有内在的矛盾,因为它们都有其正面和反面,都有其过去和将来,都有其衰颓着的东西和发展着的东西,而这种对立面的斗争,旧东西和新东西之间、衰亡着的东西和产生着的东西之间、衰颓着的东西和发展着的东西之间的斗争,就是发展过程的内在内容,就是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内在内容。

斯大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特征概括为以下三点:一、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现象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不同形态;二、物质、自然界、存在,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物质是第一性的,因为它是感觉、表象、意识的来源;而意识是第二性的,是派生的,因为它是物质的反映,存在的反映;思维是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质的产物,即人脑的产物,而人脑是思维的器官;三、世界及其规律完全可以认识;我们关于自然界规律的知识,经过经验和实践检验过的知识,是具有客观真理意义的、可靠的知识;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而只有还没有被认识、而将来科学和实践的力量会加以揭示和认识的东西。

在讲到历史唯物主义时,斯大林也提出以下四点: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社会面貌、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从这一制度发展到另一制度的主要力量;二、生产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永远也不会长久停留在一点上,而是始终处在变化和发展的状态中;同时,生产方式的变化又必然引起全部社会制度、社会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设施的变化,即引起全部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改造;三、生产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生产的变化和发展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所以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因素。先是社会生产力变化和发展,然后人们的生产关系、人们的经济关系依赖这些变化、与这些变化相适应地发生变化;四、生产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新的生产力以及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产生过程不是离开旧制度而单独发生,不是在旧制度消灭以后,而是在旧制度内部发生的;不是人们有意的、自觉的活动的结果,而是自发地、不自觉地、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发生的;从旧生产关系到新生产关系的过渡通常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旧生产关系、树立新生产关系的办法实现的;在新生产力同旧生产关系冲突的基础上,在社会新的经济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社会思想,新思想组织和动员群众,群众团结成新的政治大军,建立起新的革命政权,并且运用这个政权,以便用暴力消灭生产关系方面的旧秩序,建立新秩序。

斯大林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进行阐释和发挥,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哲学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而这些特征的顺序的安排不是随意的和简单地机械罗列,而是根据其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作出的。应该说,斯大林在这部着作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比他在《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一文中的论述更为全面,更为深刻,这说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不过他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时并没有完全改变旧哲学传下来的几个规律并列的方法,而没有强调对立统一规律是其核心。

同类推荐
  •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从文学角度来阐释林夕歌词的美韵,那些经久不衰的歌词在一代又一代的歌迷心中,早就意味着爱的心声与美的领悟。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更俊译丛)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更俊译丛)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文笔绮丽,哲理深沉。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招语宣讲 "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用如诗如歌的语言,道出了作者对人生、痛苦、欢乐、期许的深邃体悟。
  •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阁与八仙渡迤北海面上经常出现变幻莫测的海市奇观,令每个得饱眼福的人惊叹不已,“异事惊倒百岁翁”,一代文宗苏东坡大学士的感叹,正是所有目睹海市者的共同感受。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这一海天景象所陶醉,所倾倒。在历代文人雅士留在蓬莱的诗文中,以海市为题材的咏唱俯拾皆是,占了很大比重,充分印证了它的魅力所在。
  • 大唐诗人往事:锦绣江山里的飞扬与沉潜

    大唐诗人往事:锦绣江山里的飞扬与沉潜

    古典文化倍受国人青睐,唐诗更甚。《大唐诗人往事:锦绣江山里的飞扬与沉潜》精心选取唐诗中的精品之作,以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诗人的生平,阐述其诗作的意境;全文用典细致、旁征博引,使读者在品味唐诗中开阖大气或婉约动人的悲欢离合时,赏析一篇篇故事性强、发人深省的美文。
  • 京派文学代表作家作品合集:废名经典文藏(全集)

    京派文学代表作家作品合集:废名经典文藏(全集)

    本套书包括《竹林的故事》;《杜甫论》;《桥(上下)》;《阿赖耶识论》;《莫须有先生传》;《古代的人民文艺:诗经讲稿》;《新诗讲义》;《美学讲义(上下)》、《杜甫的诗》;《鲁迅研究上中下》;《谈“阿Q正传”》;《跟青年谈鲁迅》;《新民歌讲稿》;《枣》;《桃园》和《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上中下)》共16册。《竹林的故事》是废名第一阶段的代表作,这一时期,废名的小说整体上远离现实和社会问题,几乎难以在其中找到作家对于现实人生的哀愁或抗议。《竹林的故事》为废名的短篇小说集,包括《窗》《讲究的信封》《柚子》《少年阮仁的失踪》《病人》《浣衣母》《半年》《我的邻居》《初恋》《阿妹》《火神庙的和尚》《鹧鸪》《竹林的故事》《河上柳》《去乡》。废名的作品常与其禅学思想相关,不同时期的废名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也是因其禅学思想转变的影响。《杜甫论》是研究杜甫的为人,包括诗人一生的生活和思想。诗人杜甫是中国的极为伟大的人物,主要的原因是他接近人民,他的生活,表现在诗里的他的思想感情,都是与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的。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在当时那样用功,作为千古后的读者,我们完全可以感到他的一枝惊人的笔,读了他的诗真喜悦,而且能够推知他是怎样下功夫的。杜甫的价值和杜诗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从古及今,可以说是得到普遍的承认的,杜甫继承而且发挥了我国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废名的禅学思想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桃园》也是他第一阶段的代表作,这一时期,废名的小说整体上远离现实和社会问题,几乎难以在其中找到作家对于现实人生的哀愁或抗议。到《桃园》的时候,废名写得很熟了,精心构建了一个“桃源世界”,但其实这个世界却蕴含着生活的大悲苦,颇为晦涩,是一本表面充满美与爱,实际上在讲善与恶、理想与现实激烈对抗之后的悲剧性结局,是一本让人能体会到痛苦的书,书中象征与隐喻随处可见,在废名的著作中很少见。
热门推荐
  • 流光不知意

    流光不知意

    如果命中注定千万次轮回,换不回一场相守的缘分,是否愿放下最初往生的执念,流光许得归梦同,此生只愿相思不相负,守一场情终……
  • 逆女嫡妃:腹黑世子请自重

    逆女嫡妃:腹黑世子请自重

    别人重生之后,都能过得安安稳稳,为什么只有她,总被人看穿鬼魂的本质?别人重活一回,人缘个顶个的好,为什么她重生之后,倒是更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了?她本来没什么志气,就指望着报复渣男庶妹,为什么忽然就和皇家那群危险生物扯上了关系?除了嫡女的身份,她一无所有。且看嫡女在逆境之中不断奋进。
  • 时光正好

    时光正好

    暖阳悠悠,清风席席,在这样凛冽的年纪遇到你,刚刚好……资深宅女北念,却被霸道总裁鹿白掳去芳心,追爱之路,她该如何前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情交易

    爱情交易

    女探员藏央平躺在一张审讯桌上,左手捏着半张纸片,右手持枪,枪口指向自己的头部。她仰起脸来,四周寂静得如同空旷的宇宙,她可以清晰地听见太阳穴跳动的鼓音。血液汩汩的流动让她联想到了子宫,一个柔软而安全的地方。此时,她感觉就像躺在母亲腹中。遗憾的是,婴儿是走向新生命,她是走向死亡。就在五秒前,当藏央刚刚抬起枪的时候,门外的噪音迅速经过了一个由大到小的过程。汽车如猛兽呼啸而过,同事的低语如同暴雨,刷刷而下……五秒后,当她完全“沉浸”于自杀之时,这些声音都变成DJ手中淡出的摇滚乐,一点点减弱,直至消失到万籁寂静。她的左手就此松开,纸片飞落而下。
  • 建议改名都是假的

    建议改名都是假的

    第一次见面是在病房。刚过五岁生日不久的戴卿,百般不解。为什么?待了12个月的‘小哪吒’红红的,还皱巴巴的,像个小猴子。你是小太阳吗?有点丑,我不接受可以吗?第二次见面。妈妈骗人,小太阳没变白不过软软的有点可爱。她怎么这么爱笑?有什么好笑的?第三次没见上面听说,芹芹阿姨一家把字典都快翻烂了。还没取好名字。于是妈妈的提案被采纳了。小太阳的姐姐一块儿被改名了。舒窈晞吗?好像还不错,舒窈纠兮,白露未晞。你是我要的小太阳吗?第四次见面。舒窃晞?不是说叫舒窈晞?原来你真的是偷来的小太阳。作者脑洞清奇,有的时候可能有点像神奇的马丁。都是正常操作。
  • 拥有火影系统的三皇子

    拥有火影系统的三皇子

    一片大陆,万千系统,万千世界,谁又能走到最后呢
  • 迢迢断流饮刀鸣

    迢迢断流饮刀鸣

    楚君战休宁,佳丽云鬓华。拢来半掌沙,簌簌似韶华。烽火燃无尽,长旅应无迹。回首谈笑间,佳人成风华。
  • 青梅颜如玉

    青梅颜如玉

    “阿青,有没有人说过你脸皮很厚?”许稚念窝在顾论青的怀里面,寻找着最舒服的位置。“大家都说我脸皮薄!”顾论青双手环住她,生怕她不小心就掉下床去。许稚念抬头看着他,无辜的模样惹人疼爱“得了吧你”“昨天喝了酒。”“几杯?”“一口。”“……你就是脸皮厚!”顾论青抱着许稚念,头深埋她的肩窝里面“……”
  • 将军威风承蒙夫人厚爱

    将军威风承蒙夫人厚爱

    〖凤吾之国,传闻有一个年纪轻轻却打败天下无敌手的少将军。可谁能想到却是个惧内夫。“景裕尘,你最好给我解释解释,这朵小白莲花是谁啊!”堂堂一国丞相之女莫名其妙成了一个破将军的正妻,还要天天照顾一朵小白莲,每天提防着那些个烂桃花,身心俱疲啊!“来来来,累了,小的给你按按!”景裕尘一脸奸笑的伸出爪子往自己老婆身上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