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4200000003

第3章 生命的向往和追寻(2)

生命的刚强与柔和

无须探求生命组织的精巧与完美,也无须追寻生命的起源与未来,人能成为万物之灵,自有其自然必然的因缘。生命的伟大不仅仅在于生命本身的神奇,更在于生命过程的绚丽多彩。

任何个体生命都有着无以复制的奇迹,这奇迹不仅仅是生命本身蕴含的巨大能量,更在于生之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无穷力量。

物质的东西总是有限的,而精神的能量却永远都难以穷尽。个体的生命如此,人类群体的生命更是如此。

所以才有生命的顽强、刚强之说。

虽有屡遭坎坷的阻碍,却更有百折不挠的锐气;虽有前路渺茫的困惑,却更有勇往直前的勇气;虽有凄风苦雨的摧折,却更有脱胎换骨的重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有横刀立马的英雄;在生活的道路上,倒下的都是懦夫。自强不息永远都是生命恒久不变的真知。

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重来,不复再来。珍重生命不是贪生怕死,视死如归就如穷途末路。在遥远的路上,最需要始终昂起不屈的头颅。与天斗,与地斗,但不与人斗;与己争、与心争,但不与人争。没有自由的生活,却有宽广的天地。或有衰败的精神,却无垂暮的情怀。

勇者无惧,仁者无忧。钢铁都是在熊熊烈火中炼成的,大树都是在凄风苦雨中长大的。在多舛的命运中,在艰难的生活里,永远盛开着永不凋零的蓝莲花。时光在一天天地轻轻流过,生活却始终如故常新。重复的只是过程,升华的都是情怀。穿过破碎的岁月,走过荆棘丛生的道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尊、自由和幸福的向往。往事并不如烟,随风飘散的只是迷茫和彷徨,留下的都是清澈透明的情思。远去的都是陈年往事,展开的都是生命之歌。

生命不仅仅是年华,更是心灵之花的热情绽放。年华易逝,岁月易老,但向往和追寻之心却不会轻易衰微。与风雨同行,与热忱同在,生命之花必将愈加艳丽、愈加柔美。

如果说刚强是生命之本色,那么柔和就是生命之灵魂。风雨的历练、岁月的打磨,将愈加唤醒和深植心灵深处的柔和情怀。

如果说刚强是一种力量,那么柔和就是一种境界。

如果说刚强是一种品质,那么柔和就是一种品位。

至刚者至柔,至柔者至刚。刚柔相济,亦刚亦柔,似刚实柔,似柔实刚,必使生命更加相得益彰。

刚寓于柔,柔蕴含着刚,必将攻无不克,无坚不摧。

生命源远流长,至刚至柔,不仅仅是心性的交融,更是灵魂的和弦。

你有多刚强,就能攀多高;你有多柔和,就能走多远。

远近相宜,高低相和,深浅相通,或才是生命的至高境界。

生命的浓烈与淡泊

人生虽然看起来比较复杂,其实也很简单。特别是就其过程而言,无非是浓烈与淡泊、浮躁与安宁而已。不同的人生境界,记述了不同的人生体验,写就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凝结了不同的人生情感。

人生或总是从淡泊开始的,经过了无数的向往和追寻、成败与得失、繁华与质朴、混沌与纯净、浮躁与安宁,又慢慢回归淡泊。生生不息,周而复始。

一般而言,伟大、繁华、激情、热烈都代表着浓烈,而平凡、无为、质朴、安宁则代表着淡泊。人无疑都向往伟大,追求繁华,渴望激情和热烈,而平凡、无为则意味着渺小、低下,被人轻视。

大家或都在追求一种浓烈的人生,高居的权势、雄厚的财富、热烈的爱情、幸福的家庭,这些都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人性使然,价值所在。浓烈的人生既是英雄的世界,也是俗子的向往。世俗的价值观早已千锤百炼,任何人、任何时代都无法撼动。

英雄史观固有其应有的价值,而凡人的世界则拥有着更为牢固的根基和更为普遍的意义。我们赞美伟大,也应尊重平凡;我们向往浓烈,更应懂得淡泊。

实际上,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浓烈与淡泊也总是相对而言。在浓烈的背后,淡泊总是如影随形;在淡泊的深处,浓烈更是忽隐忽现。两者相互包容,相互转化。

其实,人的很多追求都是外在的东西,真正本然的东西总是不知所以、若隐若现。

浓烈的人生无疑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但真正的淡泊也决不是无欲无求和碌碌无为,更不是自甘堕落和消极避世,而是对人生内在价值和意义的坚定和坚持,是对人生浮华的舍弃和对世俗价值的超越。相对于浓烈而言,淡泊往往更难把握。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物欲的世界,自觉地甘于淡泊是很难的,往往需要更多的坚定和从容。孔子早就讲过,舍之则藏,用之则行。老子也讲,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能有这份信念的人恐怕总是很少,能真正做到位的人无疑更是少之又少。

淡泊之心,其实就是求真之心,是探索人生的内在与根本,心系更高远的人生。有了这颗淡泊之心,无论外在的如何浓烈,也都会包容在内在的淡泊之中。所以,人生无所谓浓烈与淡泊,在平凡的生活中,其实内含着真正的伟大;在看似质朴的追求中,其实已包容了所有的繁华;在表面的热烈中,其实潜藏着内在的安宁;在扑朔迷离的浑浊中,其实深藏着罕见的纯净。

淡泊的生活,是一种简约的生活;淡泊的人生,是一种升华的浓烈。在简约之中贴近根本,在淡泊之中感受浓烈。如果说淡泊是辽阔的大海,那么浓烈就是田间的朵朵鲜花。大海永远都会奔流不息,鲜花只能无奈地自然凋零。

生命虽然总是有限的,但人生的境界却是无限的。以求真、淡泊之心,我们就会在有限的生命里,找到更多的价值,创造更多的意义。

如果说浓烈是向往、追寻、期待,那么淡泊是深刻、沉思、坚守。浓烈是看重,淡泊是看轻。浓烈偏重积极,淡泊偏重消极。

我们或许都应该懂得,地狱之中也会有莲花盛开,天堂里未必就没有杂草丛生。笑看人间的众神未必都是端坐在磐石之上,那些平凡的人们往往都有着扎实的人文根基。文化无疑是一种意识的存在,但并非所有的意识都能够成为一种文化。表面的终究都是虚浮的,内在的必是深植的。

最为智慧的人生观就是,寓浓烈于淡泊,寄有情于无情。浓烈其外,淡泊其内。

刘禹锡有诗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足够淡泊,就是极其浓烈。足够浓烈,也是极其淡泊。

杨慎有词云: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人生最难得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失落不失志,失意不落魄。正所谓,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老子曾有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陶渊明有诗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生命的偶然与必然

这世间,到底有无所谓的命理一说,争论由来已久,虽有各种定论,却莫不是南辕北辙,难统一致。古有生辰八字定命,今有血型、星座之说,臆测也好,科学也罢,都有难以令人完全信服之处,或都在发现实证之中。

世人之所以纠结于命运,既有人类已有的认知能力有限之根本原因,也有对自身能力弱小的忧虑之感。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对天感叹:人可以改天换地,却无力改变自己。也才会有那么多人看空尘世,走向虚无。没有的期望神赐,拥有的渴望神佑。

没有万能的科学,更没有绝对的命运。一部科学史,其实就是一部否定史;一部迷信史,也是一部虚无史。在万物的发展变化之中,从来就没有一种绝对的东西。变化既是对一切的肯定,也是对一切的否定。思想都有陈旧的一面,变化才是永恒的存在。

或许,命理、命运本身就可能是一个伪命题,只能越解越迷,越陷越误。科学永远都无法穷尽对真相的揭示,人类也只能在摸索中渐渐前行。所有的存在都有其合乎情理的一面,我们或永远都不能轻易地断言,宗教就是完全的迷信,大家都是白痴。

黑洞理论争论了多少年都没有一个确定的指向,宗教流行了两千多年,信奉者与不信者都大有人在。在宏大的世界面前,不知还有多少未解之谜;在深邃的生命里面,还有着太多的未知领域。或许,只有时间才能最终把这些谜底一一揭开。

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纠结于此。如果你信之,那就听天由命;如果你不信之,那就顺势而为。既生之,就要勇敢地面对一切,何须逃之,又何以逃之。遁入山门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烧香拜佛解决不了你的心头之患。佛祖没有那么愚蠢,他不会不分是非正邪地保佑你,也不会没有缘由地赏赐你,更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惩罚你。庙堂之中有那么多的人头攒动,佛祖顾不了那么多。面对南来北往的拜佛者,佛祖心里始终明镜似的,如果你是生活中的天使,佛祖自然会对你厚爱有加;如果你是利欲熏心的贪婪之徒,大慈大悲的佛祖不鞭打你已经是对你格外开恩了。佛祖赏识的都是志同道合者,而口是心非者、多行不义者、丧尽天良者,佛祖都记着账呢。还是不要这么浅薄,命好必是心善,喜悦必是行正。人生并不无常,无常尽在有常中。

敬畏生命,不是敬畏命运;知命顺生,才是对生命的最好尊重。

孔夫子的那句“不知生,焉知死”是何等的精辟。而那句“敬鬼神而远之”又是何等的洒脱。“其生也忽,其死也忽”,又是多么的真切和温情。

既有天地的永恒,就有生命的永恒。

世间之事,最终还要遵循世间的法则。趋势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地改变。推倒重来就如颠覆历史一样,未免极端。生命中看似有许多偶然,其实哪一个偶然背后无不潜藏着由来已久的必然。生命中又有着多少必然,而这必然莫不是一个个偶然的累积和耦合。偶然之说,未免简单;必然之说,未免武断。

人有与生俱来的责任,更有与生俱增的使命,却并无与生俱来的成功与失败。所有的路,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怪不得别人,也怨不得命运。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虽有历史的传承,但更多的还是今生的抉择。

皇帝生皇帝,那是不复再来的封建王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今已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今,成功学大行其道,大家都在挖空心思地寻找成功的捷径,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而不是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干事,典型的社会浮躁症。岂知,人生之路,唯有失败才可以复制;而所有真正的成功都是无法复制的。

与其挖空心思地寻找成功的捷径,不如塌下心来学点真东西,掌握点真本事。

与其过度追逐物欲,不如静下心来,问询一下幸福的根本所在。

成功者并非都有绝对的优势,而失败者并非全然一无是处,但成功者必有所长,失败者必有所短。成功是优势的放大,失败是劣势的放大。

成功只需要一个理由,而失败却可以找出无数个理由。

路只能一步步地走,从偶然到必然,没有蹊径,只有大道。

所有的辉煌都是由点滴的进步一点一点铸就的。

成功,也就成功在那一点点;失败,也是失败在那一点点。

一点点,居然如此泾渭分明。差就差在那一点点上。

不曾想,一点之差,竟如此遥远。触手可及而又遥不可及。

在特定的环境中,人或许只能被暂时困在其中,但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灵。

在某种程度上说,改变了心灵,也就如改变了世界。心由相生就如相由心灭。

向前走一步,你就可以超凡脱俗;而向后退一步,你就会俗不可耐。

在生命的大道上,永远都没有不可改变的命运。怨天尤人都不是生命的正能量,你若真想超凡脱俗,就必须与众不同。付出的要比别人多,算计的要比别人少;紧握的要比别人少,放下的要比别人多;顾及自己少,惠及别人多。

我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灵性。区别只在于,你能否找到那个通道,把他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通道既不神秘也不复杂,回归简单清明的生活即可。在广袤的大地上,我们走南闯北,深以为然,但最终都会回到那个曾经的起点;在深邃的星空里,我们东张西望、沉思冥想,不得其解,但最终都会觅得那个永恒的焦点。没有一种东西是你自己的,唯有那个给你爱、给你忧、给你苦、让你笑的世界。

向高处攀,你才能看到生命最美的风光。

往远处走,你才能领略生命最美的景致。延伸阅读:耶鲁大学《哲学——死亡》

[加拿大]麦基卓、黄焕祥《懂得生命》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

阿玛斯(A.H.AIMaas)《自我的真相》之钻石系列

同类推荐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尼采的启示:尼采哲学宗教研究(宗教学理论研究丛书)

    尼采的启示:尼采哲学宗教研究(宗教学理论研究丛书)

    尼采立足哲学,旨在一种未来哲学和基于未来哲学的信仰;尼采的哲学和宗教信仰皆在道德之中,一种超越善恶的道德,通过价值重估和创造所实现的道德。而尼采的哲学、宗教和道德,皆归于精神。“精神(der Geist)”概念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开始,是《善与恶的彼岸》的终结,是尼采始终在悉心塑造的生命形象。精神是生命的根本和全部,意味着生命的状态和力量,精神的意义在于精神的自我创造与变形。
  • 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道德进步是如何发生的?社会是如何摒弃那些长期沿袭的不道德习俗的?在《荣誉法则》一书里,奎迈·安东尼·阿皮亚探讨了一个长期受到忽视的改革动力。阿皮亚审视了以往道德革命的实例,并且对当代反对残忍习俗的运动作出描述,揭示了一个道理,即理性、道德或者宗教都不足以推进社会的改革。只有在不道德习俗与荣誉发生冲突之后,不道德习俗才会最终消亡。阿皮亚拥有讲述故事的天赋,以及哲学家的严谨态度,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探讨了与道德相关的问题。从满人废止中国古以有之的缠足习俗,到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在伦敦与废奴运动领袖们的会晤,《荣誉法则》一书揭示了道德革命是如何获得成功的。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热门推荐
  • 重生八六俏甜妻

    重生八六俏甜妻

    甜言蜜语版:某人说,他家媳妇在上,媳妇说的一切都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他媳妇就是最好的!正紧版:重获新生,醒转在八六,自己把自己给卖了,林宁咬牙,自己挖的坑,后果必须自己承担下去啊!
  • 武侠之江湖霸图

    武侠之江湖霸图

    立在如有万仞的山巅上,任由凛冽的山风吹拂过面庞,解下了挂在腰间的葫芦,狠狠的灌上了一口美酒,炽热酒液缓缓的划过喉管,缓解着身体当中有内而发的疲惫。肩上搭着的是一双柔荑,即使仅仅只是搭在肩膀上,都能够松弛紧绷的肌肉,我望向背后的长歌,事隔多年,这位从初始就接下羁绊的人儿,现如今还是一如既往陪伴在身边。
  • 我有万千世界

    我有万千世界

    王洛作为华夏最年轻的考古学家,在一次考古过程中意外得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就是因为这块石头,从此王洛开始了他万千世界之旅。
  • 轻盈的羽毛

    轻盈的羽毛

    新书《云上仙宫》希望大家前来支持!她是诸天万界的宠儿,是世界的中心,任何人,无论是冷酷无情,还是老谋深算,还是足智多谋,都无法控制的爱上了她。总想把最好的给她,没有限制的宠爱她。她的缺点他们不在意,毕竟这世界上谁没有缺点。她犯了错,他们也不在意,毕竟世界上没有谁不会犯错。她即使背叛了他们也没有关系,即使他们因她穷困潦倒,磨难重重,甚至遇到生死危机,他们也觉得没有关系。她于他们,何来背叛一说?即使有背叛一说,她在背叛之上,所以背叛了也没有什么。只要她好好的。他们不奢望能被爱,只希望不被她讨厌。仅此足矣!
  • 社会心理学理论及其教学实践研究

    社会心理学理论及其教学实践研究

    本书稿是一部研究社会心理学理论及其教学实践的书稿,作者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理论、形成与发展及其研究意义等方面研究,着重研究探讨了这些理论在人们社会心理发展和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本书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社会心理学理论内涵进行明确、清晰的表述,强调了学科建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原则,其目的是系统地介绍社会心理学主要领域的有关理论,使有关专业的大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能够用于分析与解决有关的社会心理学问题。
  • 你是夜色最倾城

    你是夜色最倾城

    夏月是一名警校生,孪生妹妹夏晚的意外死亡促使夏月走上查明真相的道路。这一路上,闷骚警官,七色落花,与夏月密切相关的死亡少女一一登场,带你走入一座迷宫的墙。夜色中有倾城晚月也有吞噬人心的黑暗,在这夜色之后出现的又将会是谁的脸?
  • 主角的时代

    主角的时代

    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异族入侵大地。人类在逆境中成长。不进则退,弱者只有死亡。面对异世界的入侵。只有团结才能够生存。
  • 凤挽苍澜:至尊大小姐

    凤挽苍澜:至尊大小姐

    【完结】大小姐很狂。炼丹修灵打怪兽,神兽开路,渣渣滚开;神丹在手,天下我有!男人凤眸微眯:“她嚣张?抱歉,我惯的。”大小姐很傲。披荆斩棘斗神魔,异界重生,凤星临世;纵观三界,唯我称雄!男人勾起薄唇:“她杀人我放火,她抢劫我磨刀,她闯天下,我陪她上刀山下火海,共赴黄泉!”当她终于认清自己的心,已经被修长双手揽入怀中,男人邪魅一笑:“乖……我已经,等你很久了。”【男强女强身心干净宠文1V1,读者群:194628642】【新文《99度深爱:早安,竹马先生》这边戳——】
  • 新文新民新世界:梁启超家族

    新文新民新世界:梁启超家族

    在近代中国曙色初露的浩茫空际,曾升起一颗璀璨的启明星,那便是梁启超。这位诞生于南粤的旷世奇才,虽寿未满甲子,然而立德、立功、立言之宏大罕见其匹。他是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天才的启蒙思想家、著作等身的国学大师,是一位德业双修、情感与理智并富的可敬可爱的哲人。本书着力探究梁启超家族独有的特色和长期积淀的文化内涵,写出了知识分子家庭的文化底蕴、文化品味和文化走向,阐述了梁氏家族的文化个性,解读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梁门传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