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4200000053

第53章 在路上:自我 超我和无我

踏雪无痕,踏石有印。

就人生的三种境界而言,自我、超我、无我都有其应具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或永远都不能彻底割裂他们之间的联系,也无法把某一种境界断然分离出来。三者之间既有一脉相承的传承,更有前因后果的必然。

自我是一切的基础和始祖。人类对生命的认知都发端于自我,自我的存在就是自我的意义。没有任何理由怀疑和无视自我的价值。无论这个自我是明晰的还是模糊的,是伟大的还是卑贱的,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分子,不能有意无意地舍弃,更不能轻易地抹去。存在永远都是自我的最好证明。这就是生命等重的理念,与思想和情感、权势与贫富都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

但所有人的存在都不是一种绝对自我的存在,而必是一种社会的存在;也不仅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还是一种历史的存在。自我的存在永远都不能等同于社会和历史的存在,只有社会的存在和历史的存在才能彰显自我的位置,衡量和评判着自我的价值。没有人能够绝对地把自我与社会隔绝开来,也没有人能够把现实与历史完全切断。

从起步到初级,从初级到中级,从中级到高级,从高级到终极,既是生命历程的几个重要阶段,更是所有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人的社会学意义必然把人从自我引申到广阔的世界,人的历史学意义必然把人从现实引申到未来。

无论如何,人都要不断地超越自我和现实,寻找和实现更大的价值。所以,认知、定位自我只是生命的初步阶段,伸展、提升自我则是生命的中级阶段,而超越、重塑自我则是生命的高级阶段。在一般的意义上,大多数人一生都会徘徊在这三种层次和境界,反复地寻觅,不停地尝试。

再也没有比世界观、价值观对人的影响更为深刻。在价值观不断变换的时期,认知自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由于环境和知识的局限,许多人一生可能都生活在懵懂之间,无法从自我走向群体,极端狭隘的个人主义、极端短浅的自私自利都代表着这群人的特征。但大多数人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超越自我,走出狭隘与短浅的局限,从个体走向群体,从小我走向大我,从现实走向理想,从理想走向未来。虽然过程是反复的、曲折的,但人类文明的最终指向始终在前。狭隘的必然困顿,短浅的必然茫然,自私的必遭谴责,卑贱的必遭蔑视,助人的必受尊敬,高尚的必被向往、拥戴和崇敬。

就如过往的历史一样,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所有的人们都只能做出有限的选择。改变自己并不比改变现实容易。纵然理想始终都光芒万丈,但生活永远都不乏困惑和迷茫。我们的那些美好理想和崇高向往又能实现多少?淹没的终究都会被淹没,肢解的终究都会被肢解。身不由己也好、无可奈何也罢,似乎每个人都能找出无数妥协、苟且的理由。

自我终究都是有限的,只有超我才可能走向无限;超我也是有限的,在生命的旅程中,还是一种有限。除此之外,生命或许还有着更为广阔、更加辽远的指向,那就是无我的境界。自古至今,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能够达成这种境界。我只知道,这是很多人无比神往的一种境界。无我的境界,其实就是一种本真的境界,既高不可攀又近在眼前。

谁都有自己的梦想,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梦想成真。人的一生永远都是有限的旅程,从愚昧到智慧,从短浅到高远、从狭隘到广阔,从有欲到寡欲再到无欲永远都是一段太遥远的路程;从自我到超我、从超我到无我、从庸俗到高尚更是有着无数的鸿沟,每一步都犹如天堑。人一生究竟能够走多远,都有着无数的意外,更有其久远的因缘。唯有相向而行才能与真知越走越近,唯有始终不渝才能缓慢接近无我的境地。

无我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就如超我都是内在的追寻一样。无论从物质的角度,还是从精神的视野,无我其实就是一种气概。所有物欲的东西终究都会灰飞烟灭的,唯有精神才是一种不死的存在。我的、你的、他的,其实都是这个世界的,分得太清与分不清只是一念之差。我们追求自我的存在、超我的境界,渴望实现生命的价值虽然都合乎情理,却都远离生命的真相。

从人生终极的角度而言,无我必是终极的存在。有心无力、情非得已也好,似是而非、亦真亦幻也罢,都无法改变这一基本的事实。这些本源的问题不是你是否愿意、是否能够想开的问题,而是你必须彻底想开、更必须完全放开的问题。

主旋律始终都是生活的核心和主流所在。所有的短浅、势利和计较最终莫不都是自欺欺人、误人误己,而所有的高远、觉悟和高尚都是人们终极的情怀,既成人更成己。在遥远的路上,境界就如你的一切。

心灵的自由永远都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在一个真正自由的心灵里,自我与非我、外在与内在、超我与本真始终都是通达无界的。既要学会用纯真的心感悟复杂的生活,也要懂得用深邃的心体验简单的生活。既要学会用超然的心态辨析成败得失,也要懂得用本然的境界面对荣辱是非。老子曾曰:道法自然,无常即有常,无为而无不为。孔子也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只要心中还有梦想,我们就能拥有充满传奇的一生。在有限的存在里,书写无限的传奇。

人道既不遥远也不缥缈,在平凡的岁月里,在如歌的生活里,我们思想着、生活着、创造着,把属于人的一切淋漓尽致地发挥、放大到极致,直至本真。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近则真也,远则虚之。

同类推荐
  • 哲学导论

    哲学导论

    本书主要收录了两种在世结构在中西哲学史上的表现、两种在世结构在西方哲学史上的表现、两种在世结构在中国哲学史上的表现、对于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具体回答、精神发展的阶段、划分精神发展阶段的原则等内容。
  • 中国的哲学

    中国的哲学

    本书是胡适先生对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系统论述,是其国学经典著作之一。该书对老子、孔子、孟子、墨子以及庄子等人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论说与评判。此外,作者还对各家学派的思想渊源及其发展演变轨迹进行了考证。从孔子的儒家学派到韩非子的法家学派;从墨子的“兼爱非攻”的思想到庄子的“无为而治”理论,胡适先生都做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
  •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先生的过人之处,就是他一直对人文精神的高度关切,并且由此总结出了许多动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他的“半半哲学”秉承的是这样的信仰:工作,并且快乐;劳动,并且幸福着。人生也有缺憾,如果能从中超脱,做个平常而又受人欢迎和尊重的人,也是人的一大成就。倡导中庸的生存,肯定刚柔并济的处世,奉行豁达随性的生活,活得天真、简朴、自然、中道、幽默,这在纷乱繁杂、生活快节奏的今天,无疑是往寂寂的水潭中投进了一粒粒圆润美丽的鹅卵石,激荡起迷人的涟漪,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沉思录(译文经典)

    沉思录(译文经典)

    马可·奥勒留(121-180),古罗马皇帝,斯多葛派学者,被誉为“哲人皇帝”。马可·奥勒留在处理政务、征战四方的闲暇采用箴言形式,随时记录下自己与心灵的对话,一共十二篇,著就这部《沉思录》。在这部作品中,他探讨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宇宙自然与人生的关系、理性与欲望的关系、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展现了他对日常生活的思考。信奉斯多葛学派哲学的奥勒留,认为世界处于永恒变化的过程中,所有一切都微不足道、变动不居、转瞬即逝,他提倡仁爱和善良,强调抑制欲望,主张接受命运的变幻、尽可能用美好的方式度过一生。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 “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热门推荐
  • 圣龙与世界树

    圣龙与世界树

    当一名玩家携带着游戏系统进入了玄幻世界,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有趣故事?圣灵位面,世界树为巅,生命的光华撒落世间各地。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暗流涌动,一切都将回归虚无。主角将要在这个圣灵世界展开一段波澜壮阔的冒险旅途。
  • 青玉琉璃簪

    青玉琉璃簪

    当玉簪落在前世的她手中是时,今生究竟它是他的归宿,亦或他是它的归宿?武侠的世界里,江湖中的恩怨情仇,究竟谁是谁非?他又会在江湖碰到什么事,遇见什么人,他们之间会发生些什么事?这一切就让他随心随缘吧。
  • 日月星辉都似你

    日月星辉都似你

    她以为自己可以像小说里的女主一样犯蠢地吸引男主的注意,但事实证明完全是她想太多,第二天他已完全不记得那事,更没记住她这人,应该说当时他就觉得她是路人甲乙丙丁中的一个……三年多后他终于开始注意她,然而对她的评价是“蠢”、“有心理疾病”、“精神病人”、“恐怖”……她暗恋他多年而他从忽视她的存在到开始注意并嫌弃她,再到两人相互接触了解,从高一到高三,和身边的亲人朋友们一起经历很多事一起成长。高一时,她和他逐渐走近;高二时,她和他幼时造的“孽们”都来讨债;高三时,她和他,如天上的日和月,明明相爱却无法靠在一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陆总今天破产了吗

    陆总今天破产了吗

    【1V1,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大总裁娱乐圈+脑洞文】岑溪作为一个贫穷之神,她的业绩一向很好,直到……某一天,岑溪醒来发现自己进入了另一个平行时空,变成了某倒霉十八线女星兼某大boss的隐婚娇妻。怀疑神生的岑溪住进了大boss家,从此以后,大boss开始家道中落……而岑溪却发现她被禁锢的神力正在慢慢恢复。难道她回去的办法是败光大boss的家产?于是,岑溪开始疯狂花大boss的钱,刷大boss的卡,希望能早点重归神坛。可是为什么大boss的钱会涨?而且还越涨越快?她贫穷之神的神力都快要压不住大boss的暴富速度了!这不科学!--------------陆景丞:???别人娶的老婆都旺夫暴富,我娶的老婆旺夫破产?
  • 青城Ⅰ

    青城Ⅰ

    艾天涯喜欢顾朗,如星辰般耀眼的顾朗。 在她十三岁的人生中没有比这喜欢更郑重的意义了。 如果没有突然转学而来的结巴美女叶灵,没有桀骜不驯无法无天的“老大”海南岛,没有以欺负艾天涯为人生目标的胡巴, 没有那一系列极致而疯狂的变故,没有那残酷到不可言说的惊天秘密……这份喜欢将如同每个懵懂少女的心事一样,遥远而梦幻。
  • 人皮面具

    人皮面具

    我叫吴泽,原本是一个平凡的大学学生,可在大三那年却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晚上我和女友钻了小树林,第二天我才知道女友四天前就已经在老家出车祸死了,尸体莫名其妙的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学校……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苏州评弹(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苏州评弹(阅读中华国粹)

    苏州评弹之滥觞,大概在明代的嘉靖年间。当时,以吴歌为基调的南曲开始流行。南曲在苏州开花结果,讲究声腔的一路进入贵族阶级,演化成昆曲;讲究叙事的一路进入平民阶级,成为评弹。
  • UFO之谜

    UFO之谜

    本书收集了多年来有关UFO的一些传说,很多见诸当年的报刊,诸如“空中奇遇”,“神秘的失踪”,“天外来客”等等。美国政府两次成立科学家小组,对UFO资料进行研究,民间也成立了许多UFO协会组强。无声无息,神出鬼没的UFO吸引了全世界所有人们的关注目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一些有关UFO之谜逐步被人类解开,但仍有许多UFO之谜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书在资料客观翔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也许其中的观点并不能为读者接受。但如果您能加入我们的行列,和我们一起关注和探索UFO之谜,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 缺席与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缺席与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缺席与偶在》主要分为三编,第一编讨论西方哲学与美学问题,兼及中西思想比较。其中多数文章试图把哲学和美学的若干基本观念放在“现代问题”的视野中加以考察;第二编讨论环境伦理学与生态政治问题,探究生态主义意识形态的缘起、主张及政治合理性限度;第三编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其中多篇是作者正在从事的“症状——中国当代艺术档案”研究计划的初步成果。
  • 出逃99次:邪王的吃货狂妃

    出逃99次:邪王的吃货狂妃

    想要穷睡到太阳红,想要富早起去织布。裴妙妙一朝穿越成了卤肉店的富二代,本以为能冠名堂皇的享尽天下各种肉的美味。哪知她居然有个未婚夫,还是个高大上的王爷。为了自由,为了吃肉,开始了漫长的逃婚生涯。直到第九十八次被逮住,她不耻下问。“为什么你每次都能抓到我?”某男笑如春风,气定神闲。“你包袱里的肉香味一条街都能闻到。”素手一拍额头,她恍然大惊。“真是成也肉也,败也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