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4200000072

第72章 向往 追寻与历史的跨越

——从影片《孔子》谈起

孔子,儒家学说的奠基者。他最早把教育普及于平民,弟子遍天下,故有万世师表之称。他为后人留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举世公认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影片《孔子》展示了孔子一生向往、追寻、问道、授业之路。最初的孔子,致于学,充满忧国忧民的理想,积极投身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之后不得已走出故国,周游列国,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被世人讥讽为“累累如丧家之犬”,《史记》和《论语》中均有记载。老年回归故国,淡泊政治,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著《春秋》,事教育。

以当时世俗社会的价值标准而论,孔子很难算上一个多么成功的人士,一个穷酸书生而已,甚至总体而言,更是四处碰壁、写满失败的一生和历尽失意、困苦潦倒的一生。三十之后的孔子,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仁政思想,虽也为各国统治者所认同,却非真正的接受,是为若即若离,敬而远之,更因触动了当权者的利益而备受排挤、打击。后期孔子问道于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位大家——老子,老子以无为即大为、上善若水等大智慧安慰、提醒孔子。孔子虽亦认同,但仍不改其志,只是在其心灵深处,已有力不从心之感。当年的那些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般的青云之志和浩然英气俱已融入对历史和未来的悠远思索之中,有了“此生未完成”的无尽感慨。影片结尾处,皓首白发的孔子,与这个世界临别之际,依然沉浸在对其巨著《春秋》的畅想之中。安知,这其中又有着一种何等动人的美好情怀。

孔子的一生,是充满向往和追寻的一生,对周之仁、和、礼、乐的推崇,强烈而执着;对平民世界的关注,热切而坚定。孔子的一生,还是始终不渝的一生,其忧国忧民的情怀贯穿始终,不因世间的冷落、生活的困苦而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

孔子的一生,更是寻觅知音,知音难觅的一生。不谈其弟子们对孔子的尊崇,仅谈孔子与南子一篇,就足以说明知音难觅的深刻道理。南子对孔子的认同、仰慕虽有戏说的成分,却并非全无事实的依据。孔子的无奈离去与南子的惨烈谢幕都深刻昭示了自我认知与相互认同的艰难。与其说孔子对知音的无视,不如说孔子对世事的无奈。孔子的中庸之道更引来了世人的无穷争议,却始终不得要领。比如:孔子虽有对弟子“不入危邦、危行言孙”、“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告诫,却更有“道不同,不相为谋”、“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的慷慨和壮烈,中庸之说其实尽在不中庸之中。

《孔子》一片虽有不尽完美之处,但瑕不掩瑜。通过对孔子一生的追述,展示了一代圣人不同凡响的心路历程。一代圣贤忧国忧民、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情怀跃然而出。虽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慨,更有“岁寒而知松柏”的坚守。

世人早有孔子和老子谁更伟大的争论。我则一直以为,这些争执,未免流俗,而忽略了两位先师的共同情怀。仅从个人的精神境界而言,老子似乎略胜一筹;但若从知识分子的情怀而言,孔子或稍高于老子。从哲学的成就而言,两人则难分伯仲,孔子讲的偏重于入世,老子讲的偏重于出世,两者谈的根本不是一个层级的问题,何论高低?若以教育家而言,世人恐怕无人可以企及孔子,老子亦然。但若从对后世的影响而言,孔子更现实,老子则更深邃。当今世界亦有扬老贬孔的倾向。

孔子所以立于世,不仅仅是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更在于孔子一生的孜孜追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老子之所以传于世,不仅仅是《道德经》的高远深邃,更在于其对万物本源的无尽追寻。在这一点上,孔老两位圣贤可以说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是入世与出世、理想与现实、天空与大地的完美结合。孔子见老子的故事,与其说是两位圣贤的一次聚面,毋宁说是两种思想的一种碰撞、结合和印证。

面对道之不行,孔子秉持的是“卷而怀之”、“无可无不可”的务实观念,而老子选择的则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的超然态度。两者表面虽有不同,但其核心思想尤其是内在的信仰、向往和追寻却是一脉相承的,殊途同归而已。

正像孔子一生的风餐露宿、颠沛流离而丝毫无损于其圣贤形象一样,老子一生的默默无闻也无损于其伟大过人之处。两种思想的并行于世更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

影片《孔子》已横空出世,更深深地期待《老子》一片的翩然而至。我们要发扬、弘扬传统文化,就不能只有孔子,还应有不可或缺的老子。两位先师的相伴而行,或才更有益于后人。

看完《孔子》影片,走出人流拥挤的影院,望着满大街川流不息的车流,心中顿又涌现出无限的情思。历史虽然已经穿越了两千年,但这世间熙熙攘攘、攘攘熙熙的景象似乎依旧如此。

世象的蒙蔽,物欲的猖獗,都自然而然地使很多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更有多少人已经迷失在无尽的繁芜之中,全然找不到自己的心灵家园。

我们不能不深思,孔子的那句“丧家之犬”又是何等的深刻、精辟。那些“累累的”、“惶惶的”丧家之犬,又岂能与孔子所自喻的“丧家之犬”同日而语。其实,那些在现实世界中失却信仰、远离使命、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无一例外地都是丧家之犬。

毫无疑问,这人生,远非完美无缺的人生;这世界,也非尽善尽美的世界。所以,这人生需要不懈地追寻,这世界更需要不断地变革。那些自觉把自我与大众融为一体、积极投身于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向往和追寻,都是我们无比崇高的信仰、不可或缺的使命,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向往、追寻社会的进步和世间的美好,以及高尚的人生都是我们生命的本来诉求。

人在旅途,难免会有心灰意冷的时候,甚至于或有暂时的徘徊、怀疑,但无论如何,永远都不能放弃对未来的向往和追寻,停下前行的脚步,更不能自甘沉沦、堕落。循着前行者的足迹,和着同行者的步伐,这向往、追寻或永远都应勇往直前,不可衰减。

有人说,一部人类思想史,基本上是由失意者的心路铺就的;而我则要说,人类文明的进步史,更是由无数相向而行者的向往、追寻、奋进和创造写就的。

孔子,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历史跨越了两千年之后,他的那些向往和追寻会赢得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尊重、共鸣和响应。如今,以传播、宣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的孔子学院正遍布世界各地,孔子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和符号。

孔子的那些向往和追寻虽然已经随着历史的变迁变为遥远的历史,但其伟大的思想依然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孔子更无以想象,经过了几十代人的奋斗,中华民族已经以崭新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正在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倘若地下的孔子有知,又会有何感想?

个体生命尚且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而无数生命对未来的向往、追寻更将汇集成气势磅礴的无穷力量,气贯长虹,滚滚而来,不可阻挡;势如破竹,滚滚而去,也无以阻挡。

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是何等的激荡人心、暖人心怀。

同类推荐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同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伦理思想以及教育原则等。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主要从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大方面进行精练的解读。同时适当穿插孔子门人故事,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及孔子所处的时代。"
  • 辩证法·范畴与现实

    辩证法·范畴与现实

    本书收入的文章大部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写。本书大体分为两部分,一是以理论阐发的哲学思想,另一部分是以当代中国现实为基础所论述的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本书既是对辩证法范畴的探索、研究和阐发,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思考和感受。
  •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本书选取尼采一生所有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百多句话,囊括了尼采的思想精髓,展现了这位先哲的思想和心智,带给读者无限的启迪。本书一共分为七个篇章:《我·自我》《女人·人性》《生命·人生》《心·思想》《爱·幸福》《行动·沟通》《超越·超脱》,涉及尼采思想言论的方方面面,句句都是尼采思想的精髓。
  • 哲学的故事

    哲学的故事

    经典的哲学入门读物,让深奥的哲学立刻生动起来,本书是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特的经典力作。自问世以来,经久畅销不衰。《哲学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有史以来的主要哲学家的生平及其观点,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叔本华、尼采再到柏格森,罗素、杜威等。在阐述每位哲学家思想的同时,生动地介绍了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境遇和情感经历。威尔·杜兰特以其一贯的渊博学识、深入浅出的行文,成功地将看似艰深的哲学写得极富人情。因为,思想的发展也是一部激动人心的浪漫传奇。
  •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约翰·塞尔(1932—)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的、以研究语言哲学问题著称的分析哲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言语行为》、《词语与意义》、《意向性》、《心、脑与科学》、《心灵、语言和社会》。本书是初稿系约翰·塞尔在1984年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里思学术系列广播讲座上的演讲稿,经修改后以《心、脑与科学》书名于当年出版、被西方哲学评论家誉为“比他以往任何著作都更广,更深地表述了他的心的哲学观点”。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及语言哲学往往拘泥于命题,语词的研究,而忽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使语言哲学也开始回归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而且,其研究方法富于当代语言哲学的色彩。
热门推荐
  • 我在佤山当人质

    我在佤山当人质

    这天,组织股长突然问我,小李啊,是不是谈恋爱啦?“没有啊,股长!”我说。股长说:“你抖开你的衣服看看。”我拿起衣服一抖,一张照片飘落出来,是一个佤族姑娘的玉照。“叶春!”我脱口喊了出来。叶春的阿爸是力梭部落的大头人,方圆几十个寨子都在他的管辖之下。很长时间他都不同意解放军进驻力梭部落。后因发生多次境外残匪入境抢劫他的属下的事件,残匪还打伤了他儿子,他才同意解放军部队入驻力梭部落。
  • 龙女星际行

    龙女星际行

    龙君一脸懵的穿越到了异界,站在垃圾山上陷入沉思。"我是谁我在哪,为何我的玄力被封?"“嗯?这个世界竟无人修炼玄力?”“呃,到底是公的还是母的?”“嗯?为何那个人类眼睛是蓝色的?他盯着我作甚?““哦?这个蓝眼睛人族小白脸竟想追我?”在一群弱到渣只能依靠机甲作战的人族面前,龙君成了一个战斗力爆表在虫族中不靠机甲就能来去自如的令人敬仰的......(假)。
  • 元谭

    元谭

    黑珠:“你是逆天之子”幕晨:“你个糟老头坏的很!我才不信你!我最多就一普普通通的平凡人!”黑珠:“少年这样吧!老夫手中有一本天际功法!你拿去炫耀吧!”幕晨:“你个糟老头不说功法我都差点忘了!那日你赐予我的那本天际功法就一坑人之物!害我没能泡妞成功!”黑珠:“咳咳!往事不谈!做我弟子吧!”黑珠:“你注定为王!这是不可抗逆的!谁让你身怀特异!”……
  • 异能力者在异世界

    异能力者在异世界

    世界太大存在着许多不可思议的事物,在这个危险的世界为了保护人类成立了许多组织。但在这些异常之下掩盖的故事……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浮生如梦之南柯一梦

    浮生如梦之南柯一梦

    穿越千年的等候,跨时空的爱恋,梦中之人,何去何从。现实与梦境交织,她该如何选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今天先挣一个亿

    今天先挣一个亿

    莫名其妙被雷劈后,她觉得自己腰不酸,腿不疼,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了!系统:看你都快三十了,还是母胎单身,不如我们先定个小目标,谈个恋爱可好?冷暖暖:你帮我分配一个男朋友?系统:任务临时变更今天先挣一个亿……冷暖暖:……
  • 放过你遗忘我

    放过你遗忘我

    林苒曾经多么骄傲,可是自从遇到秦州,林苒的骄傲便被秦州任意践踏。可是秦州明明也是那么爱林苒啊。“秦州,跟我说声对不起,我就原谅你。”“秦州,你欠我一声对不起。”“秦州,从此我们两不相欠。”这是林苒最后对秦州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