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000000002

第2章 狄德罗效应:欲望从一件睡袍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要做出许许多多不同的行为判断。而我们的行为、决策与判断总是会受到我们无穷欲望的驱使。所以,我们不可能总是以一种超然的理性态度来看待一切。欲望让我们的认知能力变得狭隘、庸俗;欲望让我们无视、无畏自己理性声音的呼唤;欲望让我们彻底颠覆自己一直坚守的行为准则。所以,有时候我们总是无法做出令自己、令他人都满意的答卷。

不满意,不是因为我们不够聪明,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欲望如何驱使我们做出无法预测的变化,不了解欲望的神秘黑洞带给我们怎样大的冲击,不了解欲望的碰撞会如何放纵我们的行为。我们总是无法清晰认识自己,所以面对生活时我们总是感觉迷惑。孙子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了解,又如何能过更好的生活,做出最优的选择呢?了解自己,就要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了解这些渴望对我们行为决策的影响。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买到一条漂亮蕾丝雪纺裙时,就会觉得自己旧的上衣与蕾丝裙不搭配。但是当买到新的可以与裙子搭配的上衣时,就又会觉得鞋子必须换,换了鞋子还要换发型、换装饰等,就这样一件件地买,一件件地换,直到筋疲力尽,还是无法满意。

再比如,当我们兴致高昂搬进期盼已久的新居之时,总是希望新的房子、新的装饰和新的心情相配套,难免要大肆修饰一番:铺上价格昂贵的大理石或木地板后,自然要以相一致的黑白木封墙,再配置上等红木的豪华家具,最后还要购买能够点缀整座房子之精华的顶级吊灯;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成套的与之相匹配的厨房、卫浴、书房、卧室,一切都是那么舒适和安逸。享受这样的住宅,显然我们更不能破衣烂衫,必定要有“拿得出手”的衣服与装饰品,于是我们就这样乐此不疲地更换下去。有的人甚至在自己飞黄腾达之后,有感自己的糟糠之妻难以匹配自己显赫的身份与地位,就会弃之如敝屣。如今,包养情人的新闻并不少见,更为称奇的是,金屋藏娇的还不止一处,可见人之欲望,深不见底。

事实上,在当今的消费生活中,尤其是都市消费,市民们越来越注重各种消费品之间的搭配是否和谐统一。在服饰消费中,人们开始重视帽子、围巾、上衣、裤子、袜子、鞋子、首饰、手表等物品之间在色彩、款式上的相互搭配。在家居生活中,人们注重家具、灯具、厨具、地板、电器、艺术品和整体装修风格之间的和谐统一。在品味格调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高雅、精致的艺术享受,红酒、茶道、书法、收藏、古董等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

国外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生活很稳定,而一旦得到了某种东西,反而开始不满足,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追求一流的品味和格调,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对,关键是你是否拥有炫耀的资本,你是否拥有填满无穷欲望的筹码。

狄德罗效应源于18世纪法国的一个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二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

经济学上有一个与狄德罗效应类似的理论,那就是鸟笼定律。有一位经济学家比喻说:“如果给你一个鸟笼,并挂在你的房中,你大概就会买一只鸟。”因为别人走进来时很可能会问:“笼子里怎么没鸟?什么时候死的?”如果主人回答:“我从未有过一只鸟。”对方很可能马上会问:“那你要一只空鸟笼子干吗?”主人会因此被弄得有些不安,似乎不买一只鸟就是有些不稳妥。为了让自己安心,也为了防止别人不停的询问,干脆买了一只鸟装进鸟笼里。经济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买一只鸟比解释为什么有一只空鸟笼要简便得多。即使没有人来问,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释,狄德罗效应也会造成人的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使其主动去买来一只鸟与笼子相配套。

事实上,狄德罗效应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韩非子》里就讲了“纣为象箸”的故事:商王纣叫人做了一双象牙筷。他的叔父、首辅丞相箕子知道了十分担心,因为他知道,象牙筷肯定不会和土制的器皿一起使用,而是与用犀牛角和玉做的杯碗相配套,象牙筷和玉杯碗也不可能会用来盛普通的食物,而必然是珍馐美味。既然吃的是珍馐美味,就不会穿粗布短衣在茅屋下用餐,而是绫罗绸缎的衣服,高大堂皇的宫殿。箕子“畏其卒,故怖其始。”果然,纣不断放纵自己的欲望,给国家增添极大的花费,弄到最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五年后,商纣就像箕子预见的那样亡国了。

狄德罗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病态效应,反映了人们内心永远不能填满的欲望黑洞。这种欲望造成的后果有时是非常严重的。

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2007年3月26日刘德华的女歌迷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在香港跳海自杀一事。杨丽娟对刘德华的狂热痴迷充分地体现了狄德罗效应。以前,杨丽娟的唯一梦想是与刘德华近距离见一面,但真的近距离见了,她又不满,而是渴望与刘德华单独待上几分钟,一起唱唱歌、玩玩游戏。她说,如果能有这样的几分钟,她就心满意足了。相信,若刘德华真的满足了她这个要求,她可能会产生新的渴望。当她父亲为她自杀后,她居然这样说:“即使爸爸死我也不后悔,我不见到他我是不会走的。”

杨丽娟对刘德华的继续痴迷是她内心无法填满的欲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病态的不健康的心理需要。狄德罗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发生,尤其是在消费和职场升迁时,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这样的事:在得到某物之后还不断地追求与之“相配”的东西,反而越得到越不满足。

狄德罗效应给了人们一种启示: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因为如果你接受了一件,那么你会想得到更多。朱丽叶·施罗尔认为,消除狄德罗效应的对策是立即终止攀升,非必需的尽量不要,推行以节制消费为主题的简单主义运动。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摆脱狄德罗效应的摆布有他自己的处理方式,这里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苏格拉底被自己的学生怂恿去闹市购物,学生本以为自己的老师面对这么多琳琅满目的物件时会满载而归。殊不知,苏格拉底空手而回,他是这样与自己的学生说的:“此行我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狄德罗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学会知足,知足才会常乐。不管是都市消费还是人生选择,对于一些不必要的浮华的东西,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崇尚节俭,知足常乐。

同类推荐
  • 我们内心的冲突

    我们内心的冲突

    和《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相比,《我们内心的冲突》不仅仅从理论层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在早期著作中,它的哲学高度也鲜有人能比。本书重点对人内心的主要冲突以及它们的呈现形式进行了探讨,对不同矛盾间的态度和偏向进行了总结归纳,指明了受到这些冲突影响的人是如何走向失败,并陷入困境中无法自拔的,提出了这些冲突要如何解决的方法和畅想。
  •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准确深刻的心理学读物。《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针对不同的人际互动情境,提供了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通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使你迅速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随心所欲地主导自己的命运,一步一步地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人际关系中各种的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许多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每天用10分钟随意读上一小段书中的内容,你就能不知不觉掌握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知识,将其应用到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定会让你的人生有所改变,早目过上你希望的好日子。
  •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弗洛伊德在1915—1917年的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三部分讲稿,因而全书也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精神病症通论三篇。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对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毫无所知,所以从入门讲起。第三部分讨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
  • 你的素质决定你的年薪

    你的素质决定你的年薪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员工的素质才是真正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可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就是员工素质的竞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提升员工的素质作为当务之急。在企业中,员工能否获得较高的薪酬,获得企业的青睐,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不仅受能力、机遇、人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员工自身素质的制约.员工只有修炼自己,完善自己的职业素养,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高素质的员工,才能获得自己理想的薪资待遇。每个员工都要记住:工作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年薪也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 说话心理学

    说话心理学

    一开口就紧张、一聊天大脑就短路、一插话就冷场?——从现在开始本书告诉你:怎么说都受欢迎!不会接话题、不会夸人、不会察言观色?——从现在开始本书告诉你:如何掌握读心术攻心术洗脑术说服术搭讪术。
热门推荐
  • 太子妃的踏花路

    太子妃的踏花路

    沐红尘是南王沐家嫡女,人称五月郡主。自出生始定婚于太子周颛顼(字上生),大婚后在太子冷热高变的性格中去捉摸那一个又一个怀揣各种目的明里暗里想要踢翻她想要推倒太子的女人。她把她们一个个按翻再踏上一只脚,然后笑傲天下,不服的来战。如果太子不默许,她算老几。
  • 全品天书系统

    全品天书系统

    “宿主闪卒,百分百契合全品天书系统的触发条件!内测人生封档,公测人生回档重启……”意外完结了悲催的人生,顾放发现一直很是神秘的那本日记本突然原形毕露,凶残裹挟着他回档到了青葱岁月。只是重生后熟悉又光怪陆离的都市神奇世界,让他笃定自己的人生严重走偏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佬真的超佛哒

    大佬真的超佛哒

    谭伽锦进入了无数个人生的起起落落之后。谭伽锦才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开挂之路。谭伽锦:我有挂的东西吗?小仙鱼:难道没有吗?珂珂:我呀,我呀。
  • 怪斋笔录

    怪斋笔录

    “只要你愿意交换,我可以满足你所有的要求……”
  • 末世之种田好难

    末世之种田好难

    这是一个科技拯救世界的故事。这是一个不知道男主是拯救世界的过程中顺便拯救了女主,还是拯救女主的过程中顺便拯救了世界的故事。其实,这是一个女主拯救了世界而她一直不知道的故事。
  • 退休救世主为了女儿被迫营业

    退休救世主为了女儿被迫营业

    林天是一个救世主,至少曾经是一个救世主。在拯救世界之后他就过上了北京二环内有几套用来出租的写字楼,每天收收租,钓钓鱼,或者和沙雕网友们说说大实话以及听他们吹牛逼的日子。一直到一只白毛萝莉找上门来…恩,退休的救世主为了女儿被迫营业。林天:为了女儿我已经天下无敌了!反派:你他喵的不要脸,本来就天下无敌好不好!林萌:我,林萌,不恰柠檬,坑爹!【简介无力,请看正文】【轻松向】【别问林萌有没有错,问就是没错】
  • 重生在地球修真

    重生在地球修真

    天武大陆叶秋重生在地球修真,成为都市最强狂少。
  • 重生日本写网文

    重生日本写网文

    一个某点中文网写手,穿越变成日本高中生,用娴熟的网文套路称霸日本轻小说界的故事。“让我来告诉你们,什么,才叫做真正的爽文!”——————————————非文抄公,主角用纯原创小说制霸。内含大量二次元、ACG相关,阅读起来,或许需要一定的宅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