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100000005

第5章 内容

本章综述

内容是指辩手的发言内容。内容与发言的策略、风格一并构成裁判评判的三大标准。

同样的内容,从逻辑的方面来说,包括论点、证明论点的证据、事例和分析;从辩论的方面来说,包括建设性内容、反驳和质询。辩论中若有质询环节,问题与回复都属于“内容”这项。

内容的两大要素:

—— 逻辑

—— 相关性

本章将阐释以下与内容相关的事项:

—— 反驳

—— 举证责任

—— 考虑观众

—— 评估论点的质量

—— 例证

—— 引用专家的话语

—— 反方三辩的新内容

—— 无效方案

—— 悬置方案

—— 幽默的论点

1. 介绍

裁判必须评估辩手的论点是否有说服力。这意味着仅仅评估辩手是否表达了应该呈现的内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评估内容的质量。如果一位裁判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他仍然应当作为一个一般理性人来进行评估——他需要摒弃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自问道:一个普通的、理性的人能被这样的论证说服吗?

内容包括建设性内容和反驳(回应对方的观点)。反驳是辩论与公众演讲的不同之处——它是两支队伍的交锋点。没有反驳,就没有双方的交战,也就没有辩论。

2. 内容的两大要素

a 逻辑

只有结论与前提相符,一个论点才是符合逻辑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前提本身会像真理一样不言自明——这种哲学家式的目标,一定会使辩论早早地收场!事实上,通常辩手们面临的问题是无法一下子证明的,他们应该想方设法对这些问题逐步论证以得出结论。

举例来说:辩题为“死刑应该被废除”,正方可能给出以下前提:“死刑会导致被误判的无辜者死亡”。辩手希望引导观众得出的结论是:因为前提——即“死刑会导致被误判的无辜者死亡”——很有可能是正确的,那么废除死刑的提议就更容易通过。好的辩手会将前提发展成为一个论点,进一步用证据证明这个前提是正确的。

b 相关性

具有相关性的论点才能更好地支持该队的立场,该队的立场也应与辩题紧密相连。

发言时间有限,因此相关性尤为重要——辩手根本没有时间谈论那些不相关的事情。

有时裁判需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对待相关性,譬如评价正方第一位辩手对整场辩论的设置。也许开局时提供的一些信息看似不具备直接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这些信息不一定会对整个提议有很大帮助),但它对论点的最终成功却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3. 与内容相关的事项

a 反驳

要说服听众,辩手不仅必须解释己方的论点为何正确,还要证明对方论点为何错误。反驳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 对方的论点基于一个错误的事实或对事实错误的阐释;

—— 对方的论点与辩题并无相关性;

—— 对方的论点逻辑有误(该前提无法推导出该结论);

—— 对方的论点虽说无误,但是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 对方的论点虽说无误,但没有现实意义。

反驳的内容应在“内容”一项进行评估,而反驳的结构应该在“策略”一项进行评估。

经验不够丰富的辩手通常以“一点对一点”的方式,按顺序将对方的论点逐个列出,依次反驳。这样的话,辩手在有限的时间里很难完成反驳。并且,简单的列举法并不能体现出对方方案中各个方面的相对重要性。更有效的反驳方式是点明辩论中的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并驳斥对手这些问题的立场以及支持该立场的例子。

在正方一辩的发言之后,每位辩手都必须以反驳的方式来与对手互动。既要建设己方的论点,又要反驳对方的论点,两者之间的平衡由辩手根据该场比赛的具体情况而定。具体如何平衡自己的建设性论点和针对对方论点的反驳,由辩手和辩题决定。供参考的建议是:一辩、二辩可以用25%到30%的时间来反驳,三辩的主要任务是反驳。不过,反驳与建设性论点的时间比例,终究得视每场辩论的具体情况而定。

b 举证责任

大多数辩论并无举证责任。正反双方都必须提出论点,正方必须论证辩论中的提议是正确的,反方则论证提议是不正确的。对反方来说,单单反驳正方的观点是不够的。但在某些形式的议会制辩论中,反方满场的反驳也是允许的。关于这一事项,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会有具体阐释。

c 考虑观众

辩手应该合理定位己方的论点,让观众能够理解这个方案。对论点说服力的评估,裁判们可以酌情考虑观众的反应,但不能以此左右自己的判决。

d 评估论点的质量

裁判们必须评估论点的质量,这要求裁判能够从一般理性人的角度来判断一个论点是强还是弱。

一个弱的论点,不管对方是否指出了它的缺陷,都是弱的。裁判不应该等着看反方是否攻击这个论点,再决定这个论点的强弱。如果反方有效地驳斥了该论点,那么反方在内容这项就能得分;如果反方没有驳斥该论点,便失去了在内容上可以得分的机会(如果这是个重要的论点,反方还有可能在策略一项失分)。

e 例证

有效的例证能够增强论点的说服力。使用一些人们熟悉的或强有力的事例,能让论点不只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层面上,而观众也更容易接受。

某些辩论中,辩手们只是列举一连串的事例(大概是为了支持他们的结论),反方可能也会相应地给出一连串与之相反的事例,于是,整场辩论就沦为两方事例的数量与质量之争了。真正优秀的辩手应该锁定几个强有力的事例,解释它们和论点之间的关联,并对它们进行深度挖掘。

运用得当的话,事例能成为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事例可以有效地进一步证明一个业已构建的论点。因此,事例不是论点的替代,而是论点的辅助。

说白了,设想一支队伍的方案是一棵大树,他们想建立的提议就是树干,支持这个提议的论点就是树枝,而事例便是那些依附在树枝上的树叶。两支队伍若只是不停地交换事例,就像撼树不止,树叶纷纷落下,树身却岿然不动。所以,杀伐干枝,而不只是如风拂叶,一定会更有效。例外的情况当然也有,如极少数的事例会在某场辩论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f 引用专家的话语

辩手们有时会惊喜地发现一位专家就某一事项的观点,恰好支持己方论点。这种情况下,引用专家的言论来支持己方的论点是合理的,应被裁判肯定。

和举例一样,引经据典也需谨慎。权威的话语能用来支持论点,却不可代替论点。专家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只是这位专家的个人观点,仅此而已。

除非辩手能对这位专家的观点进行充分的解释和独立的评估,否则这个观点在增强说服力的过程中能发挥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g 反方三辩的新内容

最后一位辩手不可引入新的内容。

这项规则引起了很多的困惑和争议,主要是关于:到底什么是新内容?仔细想想设定这项规则的目的,问题就不难回答了。

这项规则的目的是保证比赛的公平。在对方已没有机会作出回复的时候,如果再提出一个新观点是不公平的。若没有这项规则,反方会把大量材料分配给最后一位辩手,正方就没有回击的机会了。

清楚了目的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用来支持之前论点的新事例不算是新内容;

(2) 反驳对方论点或是捍卫自己方案的论点不算是新内容;

(3) 新内容通常包括之前完全没有提及的问题。

不过,现实中的确存在少数不易判断的情况。裁判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接受三辩提出的论点。

例如,反方一辩或二辩可能简单提及了一个论点,但没有作任何具体的阐述或强调,如果三辩将这个论点提到一个中心论点的高度,阐发了许多新意,这算是新内容吗?答案是不确定的。严格地说,这个论点被之前的辩手提过(尽管很简要),因此不是一个新论点。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三辩这么做,也可能是不公平的。这就需要裁判用“公平”这一标尺来衡量了。

确认反方三辩引入的是新内容时,裁判应无视该部分内容,不为此加分。这位辩手甚至可能会因为组织不当而在策略这项被扣分——因为这个论点本该更早地引入。

h 无效方案

即使一个论点是正确的,可是若它没能解决正在辩论的问题,那么它也是没有相关性的。当反方对正方的策略估计错误时特别容易犯这个毛病。

在辩论“我们认为小政府更好”时,正方可能会论证小政府比大政府更好。反方若只论证大政府可以很有效,而不进行比较论证,说明大政府的优势或是小政府的劣势,那么这样的对策就是无效的,因为这意味着,正方的论点和反方的论点可以同时存在。

i 悬置方案

悬置方案指的是:一辩给出一个前提,二辩又给出一个前提,只有第二个前提成立整个结论才能成立。也就是说,从第一位辩手的发言不能推导出最后的结论。

如:在辩论“安乐死是错误的”时,正方的整体安排是:一辩论证安乐死意味着结束生命;二辩论证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结束生命都是错误的。如果这两个前提都正确,才能推导出最终的结论,即“安乐死是错误的”。

在这个案例中,单纯从一辩的发言无法推导出“安乐死是错误的”这一结论,一辩与二辩的发言必须放在一起考虑,才有可能得出最终的结论。这样的结构安排使一篇发言无法单独证明或驳斥一个辩题。因此,悬置方案是不被允许的。

j 幽默的论点

评判幽默的论点的标准与其他论点一样,即逻辑与相关性。辩手的幽默感还会影响裁判对他的“风格”的评价。

同类推荐
  •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梦想,那就一往无前。宁愿笑着流泪,也不哭着说后悔。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永远年轻,永远热血沸腾!
  • 名人演讲词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名人演讲词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演讲是时代的音符,是历史的记录,是才情的展示,是艺术的杰作。出色的演讲犹如滔滔江河,震撼人心,也如涓涓细流,滋润心田;能让现场欢声雷动,也让现场鸦雀无声;能让人笑声不断,也让人泪流满面。古往今来,各个时代、各个领域的名人们,以他们杰出的演讲口才,点燃了人们的激情,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征服了历史的狂澜,推动了文明的前进,留下了一代人的传奇,书写了一代人的辉煌。本书精选世界政坛领袖、思想先哲、科学巨匠、文艺泰斗、商界精英、社会名流等各类名人的演讲佳作。这些经典之作,有的高屋建瓴、气势逼人;有的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有的慷慨激昂、奔放热烈;有的低回舒缓、委婉哀怨;有的汪洋恣肆、游刃有余,各领风骚。
  • 最美女人禅

    最美女人禅

    本书中,作者将借助禅语来和女人的灵魂进行对话。从生活到工作,从恋爱到婚姻,从心态到自我,全方位地赋予每一个女人禅语般的智慧和境界,从内到外修养成为一个有禅心的女人。禅发自于人的内心,就像一朵扎根在你心灵的莲花。禅如莲花在人们内心盛开的过程,就是慢慢完善自我、努力幸福的过程。当人们有了禅心,就踏上了走向幸福花园的小径——在这一路上,就可以运用禅的智慧一点点修正自己,接近完美;一点点改变自己,改变世界,一点点爱别人,爱所有的一切。
  • 幸福是一种感觉

    幸福是一种感觉

    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当你饥肠辘辘的时候,一桌丰盛的大餐就是幸福;当你饱受疾病困扰与折磨的时候,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幸福;当你伤心流泪的时候,一声亲切安慰的话语就是幸福;当你长时间奔波于喧嚣的人流中,拥有一份自我的宁静就是幸福。当你吃腻了油腻的饭菜后,你会觉得偶尔的粗茶淡饭也是一种幸福……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感觉。
  •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并没有卓越的资质,却令人顶礼膜拜。虽然时间过去了100多年,传记、家书、日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本书参考了众多资料,从曾国藩的家训、日记、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来剖析他,并列出了八大黄金法则,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热门推荐
  • 007典藏系列之皇家赌场

    007典藏系列之皇家赌场

    本书为007典藏系列的一本,曾改编为007电影《皇家赌场》。本书中邦德被派往王泉小镇的赌场执行一项在赌桌上击败苏联特工的任务,在任务执行过程中,邦德与协助他的女特工坠入爱河,并陷入了敌人的圈套,九死一生,最终在他逃出虎穴准备与爱人隐退之时,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真相——爱人竟是双面间谍……
  • 妾为后

    妾为后

    吴笑烟并不美,于女子来讲她太过高大,皮肤又太黑,比男人力大,比男人吃得都要多。她年纪渐长,只想嫁个平凡人,普普通通的过一辈子,可是这个她养大的小狼崽子……真是个小狼崽子!!
  • 甜宠无限:季校追妻忙

    甜宠无限:季校追妻忙

    剪刀石头布,谁输了就在脚下这个地方向路过的人告白一个小小的赌约,刚入大一的元青小同学惹恼了校长死党劝:你可得躲着点,传闻季校不好惹元青不服:谁躲谁还不一定呢许多年以后元青终于服了,奈何悔之晚矣,跑遍全世界都躲不开季大boss的狼爪。
  •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
  • 植物大战僵尸之白垩纪战争

    植物大战僵尸之白垩纪战争

    西瓜投手等植物因为一次意外事件穿越到了白垩纪,所以他们的恐龙时代之旅就此展开……
  • 黑鱼闹西游

    黑鱼闹西游

    封神一战,万仙来朝的截教土崩瓦解,只剩下大猫小猫三两只,就连教主都被罚到紫霄宫面壁去了。阐教看似赢了封神一战,获得了极大的气运,可元始天尊那为数不多的几个弟子,却也被西方挖了墙角。而人教教主老子更是装出一副无所谓的姿态。此时世界的西方,准提接引两位圣人坐在一块,眺望东方,眼神中带有一丝希冀,现在天机渐明,再过千年西方就要崛起。而人物陈长生被一混沌至宝带去黑水湖,成为黑鱼精黑耀,他的到来会给这一切带来怎样的改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再一次2013

    再一次2013

    每当午夜梦回,孔方总会慢慢回忆这些年来经历的一些事以及那些在自己脑海里或清晰或模糊的人影。辗转着身体,伴随着或多或少的遗憾与不安慢慢地睡去。有时他也会想,如果能再来一遍,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多的遗憾了。
  •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精装)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精装)

    作为一名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管理压力,并在生活中做出积极的改变。多年来,通过观察学生们是如何控制选择的,她意识到,人们关于自控的很多看法实际上妨碍了我们取得成功。例如,把自控力当作一种美德,可能会让初衷良好的目标脱离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