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500000007

第7章 陈子昂(三首)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进士。武则天当政时,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赏识,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后解职归乡,为县令段简所害,死于狱中。

他论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齐梁以来弥漫诗坛的绮丽风气。所作《感遇》、《登幽州台歌》等,风格质朴明朗,诗风刚健质朴,格调苍凉激越,为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先驱。有《陈子昂集》。

卒章显志寄意邃深

——读《感遇》(三十八首选一)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感遇》诗一共三十八首,是陈子昂的代表作品。这一组诗各自成篇,非一时一地之作,它们比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情况和诗人对此的看法。唐代诗僧皎然认为它“源出于阮公(阮籍)《咏怀》”(《诗式》),但它所反映的生活面比《咏怀》更为广阔,内容更为充实、深刻。

本篇是其中的第二首。据彭庆生《陈子昂诗注》,此诗当作于圣历元年(698)子昂归田之后。诗以兰、若自比,抒写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两句,写兰、若的茂盛。“兰”和“若”都是香草。“兰”,属菊科,夏秋间开花,和现在所说的兰花不同。“若”,杜若,又名杜蘅,多生水边。“芊蔚”,《广雅·释训》释曰“芊芊、蔚蔚,茂也”。“青青”是“菁菁”的假借字。诗人用“芊蔚”和“青青”两个同义词来形容兰、若枝叶之茂盛,并佐以一个“何”(多么)字,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上句说兰、若生于幽林之中,使其他花木芳草都相形逊色,用一个“空”字,写出了兰、若秀色超群的风姿。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幽雅秀丽,又特下“幽独”二字,这是化用屈原《九章·悲回风》“兰茝幽而独芳”之意,是诗人孤芳自赏的命意之所在。下句由茎及花,从正面着笔。“蕤”,本为花下垂之貌,《说文·艸部》有“蕤,草木华垂貌”,这里指花。曹植《公宴诗》便有:“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这句的意思是说,兰、若鲜艳的红花从紫色的茎上开放出来,花叶掩映,枝茎交合,显得多彩多姿。

前四句极力描写兰、若欣欣向荣、空绝群芳的风采,借以比拟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出众的才华。后四句转而写其芳华之零落,充满美人迟暮之感。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由夏入秋,白天渐渐短了。“迟迟”二字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过程。正因为秋天来了,所以才“秋风生”。“嫋嫋”,微风吹动的样子。此用屈原《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语意。“嫋嫋秋风”,看似和平,其实“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一来,“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辨》)。

最后两句:“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华”,古“花”字,草木一年一度荣枯,所以称“岁华”。“摇落”,动摇,脱落,即凋零的意思。“芳意”,指兰、若芳香。“岁华”、“芳意”用语双关。从字面上看,这两句是说,兰草和杜若虽然秀丽芬芳,但经秋风摧折,终归枯萎凋落,到底有什么成就呢?实际上,诗人是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盛年易逝、壮志未酬,可谓卒章显志、寄意邃深。

从形式上看,这首诗很像五言律诗,而实际上却是一首地道的五言古诗。这不仅可以从字声平仄上予以辨别,就是造句命意,也无不与阮籍《咏怀》(八十二篇)相仿。在齐梁宫体诗的绮靡遗风尚未彻底扫荡干净的初唐时期,陈子昂的这种效古,显然有革新的进步意义。

慷慨悲凉的绝唱

——读《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古诗只有四句,《唐诗别裁集》、《唐诗三百首》都把它归为七古。刘开扬先生在《唐诗通论》中认为此诗无七言,不能归入七古,或者除去后两句中的两个虚字,算五古也可。

为了解读本诗,我们必须对它的写作背景作一个交待。万岁通天元年(696),武则天派她的族人建安郡王武攸宜率军东征契丹,陈子昂随军参谋军事。但武攸宜昏庸无能,不懂军事,畏敌如虎,对陈子昂又不重视,以致前锋军大败于契丹,将士死亡殆尽。当时武攸宜大军驻扎于渔阳(今河北蓟县),消息传来,举军震恐。在这十分危急的关头,陈子昂挺身而出,请分兵万人为前驱,由他率领去消灭敌人,却遭到了武攸宜的拒绝。他又向武攸宜进谏,献计献策,也不被采纳,而且还遭到降职的处分,将他由参谋降为军曹。子昂满腔爱国热情,却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于是他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的时候,感慨万端,悲愤难抑,因而写下了“时人莫不知”的《蓟丘览古》七首、《登幽州台歌》等诗。

据卢藏用《陈氏别传》云:“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人莫不知也。”可见,《登幽州台歌》是诗人写完《蓟丘览古》七首之后,心情沉重,百感交集,一时间唱出的一首震撼人心的悲歌。

《登幽州台歌》创作于一个黄昏,诗人登幽州台幽州台,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是战国时燕国的建筑物。远眺,独立苍茫,感怀几千年前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天下人才,重用乐毅等人,终于打败了齐国的历史往事,联想到自己的半生坎坷,吊古伤今,由此而产生“生不逢时”、“知音难遇”、“壮志未酬”的慨叹,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统治阶级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情绪。诗人的感情孤寂、悲愤,但并不消沉、悲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人”,指前贤。“来者”,指后贤。屈原《楚辞·远游》中有“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之语。阮籍《咏怀》诗中也有“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之句。子昂诗句由此点化而来,借以表达其复杂的内心感情。意思是说,古代曾有知人善任的圣明君主,但他们都已成了古人,一去不复返了。将来像燕昭王和乐毅那样的明君贤臣也一定会有,但“我”也不可能见到。这里蕴含着诗人“生不逢时”、知音难得的无限感慨。陈子昂是一个胸怀大志的诗人,他“感时思报国”(《感遇》三十五首),但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里,社会现实使他的才能不得施展,有心为国立功,却遭受权贵武攸宜的压抑,冷酷的现实完全破灭了他热烈追求的政治理想,这怎能不使他感到孤独和苦闷呢?

这两句,直抒胸臆,“郁勃淋漓”。两个“不见”都是指时间上的。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中说两个“不见”引出下文一个“独”字,这是颇有见地的。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两句,正是承前面两个“不见”而来的。“念”,想到、感叹。“悠悠”,是久远的意思。“怆然”,悲伤的样子。“涕”,指眼泪。诗人由两个“不见”,忽而想到历史的漫长,宇宙的苍茫无穷,而人生却是如此短暂,自己在这悠悠的天地之中不能有所作为,终至白白地度过一生。对一个有志之士而言,难道还有比这更悲伤的吗?所以诗人忍不住要“独怆然而涕下”了。读完全诗,诗人那独立高楼、慷慨悲歌的动人形象,是那么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久久难忘。

总起来看,这首诗是抒写诗人政治上遭受打击之后所产生的孤独、悲伤的情怀,不免有消极的因素,但它倾吐出了封建社会里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在客观上有着典型意义和启发作用。读了这首浸透着泪水的诗篇,我们不仅可以认识到封建社会压抑人性的罪行,也会思考个人在这无穷宇宙的苍茫和时间的长河中应该如何为国家多做贡献,切勿无所作为地虚度这有限的一生。

在艺术上,这首诗也有独到之处。全诗只有四句,看上去似乎“无来无去”,无头无尾。但细加体会,它的结构是很严谨的,而且衔接也很自然。前三句集中展现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最后一句是强烈感情的外在表现。全诗为我们完整地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而又生不逢时的具有悲剧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另外,诗的语言质朴苍劲,音调高亢悲壮,一扫齐梁以来华靡虚弱的诗风,千百年来,不知拨动过多少报国无计的志士心弦。无怪乎有人称赞它“不愧是齐梁以来两百多年中没有听到过的洪钟巨响”(游国恩《中国文学史》)。

格高语壮气势雄浑

——读《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飞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唐朝边塞战争颇为频繁。武后时,突厥时常侵扰北方边疆,武则天不断派兵出征。这首诗就是陈子昂当时为送友人从军而作。

起联两句“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用典言志。首句用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语,赞扬魏大为国忘家、保卫边疆的豪情壮志。“匈奴”,古代居住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此处代指突厥。“魏大”,是作者的朋友,名不详。次句用春秋晋国大夫魏绛的“和戎”卫国来比喻魏大的“从戎”报国,变“和戎”为“从戎”,是活用典故。魏绛初任中军司马,后佐新军,升为下军主将。主张联合晋国附近的少数民族,曾说“和戎有五利”。晋悼公从其言,“使魏绛盟诸戎”,消除了边患。这里以魏绛喻魏大,是很自然贴切的。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中有注释云:“这样用典,病在生硬。”笔者以为这种说法是不妥的。

颔联两句:“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上句点出送别。“三河”,即河东、河内、河南,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南部一带。这里,诗人为了表现送别时的感情与气氛,特意在“别”字前面用了一个“怅”字,离别之愁,情谊之深,蕴含其中。下接一句“言追六郡雄”,在诗意上又翻进一层,说明友人这次从军是要像西汉赵充国那样立功边塞。一个“追”字,写出魏大追步于赵充国的雄心壮志,也表达了诗人对立功边疆的英雄的赞颂。“言”,句首助词。“六郡”,指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六郡雄”,这里指汉代立功边塞的赵充国。他是陇西郡人,以六郡良家子补羽林军,沉勇有大略,曾从贰师将军击匈奴,以功授后将军。“追”,追攀。

颈联两句“雁山横代北,飞塞接云中”,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雁山”,即雁门山,在今山西省代北县西北。“代”,代州,今山西省代县。“横”字,写出了雁山屏列代北的巍峨雄姿。“接”字,写飞狐塞与云中郡连亘相接的险要景象。“飞塞”,即飞狐塞,又称飞狐口,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蔚县南。“云中”,郡名,即云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这一联写景,大山要塞,代北云中,境界阔大。

尾联两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燕然”,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东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北匈奴,出塞三千里,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汉将功”,指窦宪建立的功勋。此句一作“惟有汉臣功”,或作“独留汉将功”。结尾两句是以东汉车骑将军窦宪北征匈奴、勒石燕然的故事,勉励魏大奋勇杀敌,为国立功。

全诗格高语壮,豪情满怀,气势雄浑,用典贴切,语言苍健,表现出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战斗意志,读之令人振奋。

同类推荐
  • 沙沟行

    沙沟行

    街头显得潮湿、泥泞,他们经过的地方到处有蔬菜腐烂的叶子。两只灰溜溜的鸽子飞过县城雨雾笼罩的上空向下跌去。环绕四围的山冈若隐若现。汽车呜呜吼叫着,驶过古老的土街,溅起雨点般的泥水。
  • 塞万提斯全集(全8卷)

    塞万提斯全集(全8卷)

    《塞万提斯全集》共八卷,根据西班牙阿吉拉尔出版社的第十八版《塞万提斯全集》(全两卷)为蓝本,依据它的编排顺序兼顾体裁和篇幅等,分成诗歌、戏剧一卷,喜剧两卷,幕间剧、小说一卷,短篇小说一卷,小说三卷。气势恢宏,展现了15.16世纪西班牙的全景式社会与文学状况。
  • 戴望舒诗文:雨巷

    戴望舒诗文:雨巷

    戴望舒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蜚声中国文坛的天才诗人,他以别样的诗情与诗艺在诗坛上独树一帜,成为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名作《雨巷》含蓄地表现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本书收录了戴望舒文学作品中的散文、诗歌、书信等,让读者领略到戴望舒创作的另一种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这本《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越轨

    越轨

    《越轨》一书涉及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越轨行为、侦查学、公安学、警察学、监狱学、社会控制、犯罪预测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社会敌意应对、群体事件处置、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的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本书文笔诙谐、笔调轻松,文中穿插大量的当前流行话题作为案例,比如邓娇案、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等等,探讨当代社会的规则越轨、法律越轨、诚信越轨、性越轨等等行为。不仅对这些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而且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种种越轨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解决思路。
热门推荐
  • 相门庶女:冷帝的杀手狂后

    相门庶女:冷帝的杀手狂后

    父慈女孝?姐妹情深?夫妻恩爱?当庶妹取而代之,对她百般凌辱;当父亲见死不救,断绝父女关系;当夫君将她铁镣加身,割腕取血,棒杀她腹中亲子;她才知道一切都是假的!他们为的,不过是她的身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医学真传

    医学真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八五最强医神

    重生八五最强医神

    当苏瑾月透过鲜血看到一抹熟悉的身影正向着她跑来。凄然一笑。此时她才明白,原来她早已爱上了这个男人。如果人生还能重来,她一定会选择嫁给他。可惜人生没有如果,更没有重来...命运的眷顾让她回到了最初,既然上天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那么这一世,她绝对不会再犯前世的错误,这一世她权也要,他也要,至于欠她害她的人,她也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片段:“你愿意娶我吗?”苏瑾月期待的看着战亦寒,心中微微有些紧张。战亦寒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苏瑾月。她说什么?她要他娶她?见战亦寒迟迟没有反应,苏瑾月有些失落。就在她转身要离开的时候,一只大手握住了她的手。“现在就去!”这一天他盼了很久了。“可是现在是晚上。”苏瑾月无语的看着拉着她的战亦寒。本文一对一,甜宠文。
  • 许你情深深似海

    许你情深深似海

    深城又传她‘拆东为补西’,她冤,其实是人善被人欺。楚晋行冷脸:“我女朋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岛上猎奇的故事

    岛上猎奇的故事

    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科幻故事的情节不是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
  • 修真帮派

    修真帮派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小刀手中握,凡事不求人。八百亲子弟,三千忠烈魂。谈笑扫六合,自在定乾坤。宇内花丛过,处处不留痕。欲求无上道,斩元返自身。书友群:193130836,欢迎来讨论。
  • 渣女的提升指南

    渣女的提升指南

    渣女要义1永远最爱自己2提供情绪价值能力,不止是让你笑,还有让你哭让你恼,情绪起起伏伏,完了,我爱上她了…3永远目标明确,达不到我的要求,再爱也能潇洒转身就走4能助我完成目标的,再不爱,也能把戏演完5好身材,美貌,是必须的,但总的来说,聪明>美貌6从不为难自己,不跟自己过不去,这个撩不到,换一个撩就是了,没有我一定要把你拿下的偏执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 娱乐探谜

    娱乐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娱乐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