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700000006

第6章 傅斯年:归骨于田横之岛(1)

1“有学生流血,我要和你拼命!”

1949年冬天,朝鲜战争尚未爆发,美国第七舰队也尚未驶临台湾海峡,台湾时局已动荡不安,人心惶惶。

在岛上,有钱的人纷纷携款逃往海外。在最高学府台湾大学,少数不肖之徒在学生中散布谣言说:“校长傅斯年夫妇已经办妥离台手续,旅行证件握在手中,到紧要关头,他们远走高飞,顾不得你们学生的生死存亡了。”

傅斯年闻知,立即贴出布告,要学生安心读书,并保证他绝不离开台湾,誓与学校共存亡,他拿出来台湾后所写的一条“归骨于田横之岛”的横幅,坚定地表明他与台湾共存亡之决心。

1949年1月20日,傅斯年正式就任台湾大学校长。当时的台大中文系教授黄得时仰慕傅的声名,请其写几个字作为留念。一向以齐鲁之士自居和自豪的傅斯年,挥毫写下了“归骨于田横之岛”的短幅相赠。众人见之,顿生凄凉之感,更想不到竟一语成谶。

台湾虽然存活下来了,傅斯年却不幸“归骨台湾”,竟成谶语!

20世纪的50年代,台湾处在风声鹤唳的白色恐怖时代,傅斯年在台湾最后的两年,几乎天天处在与蒋介石抗衡、与蒋经国为首的大小特务周旋的日子里。

他在台湾仅短短的两年,已赢得了朝野与学界的无比敬重,就因为他的坚定意志,在与台湾当局的抗衡中,最终也获得蒋介石的尊敬和器重,成为蒋介石一生无法收在掌中的一块顽石。

傅斯年出任台湾大学校长是蒋介石无奈的选择,他原本希望傅斯年终老于“中研院”,另外找一个听话的人。但在美国人的干预、美援的要挟以及学界的瞩目之下,蒋介石不得不把已到口的肥肉吐了出来,但对学生和学校而言却是好消息,因为傅斯年关怀备至,几乎以校为家,最后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台大!

当时治安当局为防患间谍,规定学校教职员工必须互相“联保”思想纯正,彼此没有间谍行为。傅校长认为此种做法并无实际效果,且极不方便。他对治安当局提出:“所有台大教职员工,皆由我校长一人保证,一切问题皆由我负责。”傅斯年虽然讨厌透了特务,但对学潮更为反感,他希望学校是一个专心读书的地方,对台大师生,特别是对台湾一帮光复后仍闹独立的本土政客,常常在学校或各地搞反蒋倒蒋活动一直深恶痛绝。

但他同时认为,如没有真凭实据,当局不能肆意进入校园在师生中搜查,更坚决反对随意指责他人为共产党。当年西南联大爆发学潮,并闹出了人命,他在致其妻子俞大彩的信中谓:“西南联大学潮地方当局荒谬绝伦,李宗黄该杀,邱清泉该杀!”这便是他做人处事的主张与原则。

当时台大师生反对国民党腐败无能、以权谋私等令人激愤的丑行,学潮一浪高过一浪,而傅的对立面借着学潮运动趁机发难。

当时有国民党政客在报纸上发表致傅斯年的公开信,指责台湾大学优容共产党,并指名道姓地说法学院院长萨孟武“参共亲共”,某某院长、系主任是“共产党分子或参共分子”,他们把持院系,排除异己,把各院系变成培植共产主义势力的温床等,企图置傅氏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绝地。

傅斯年读了报上对台湾大学师生的指责后,既恼又怒,毫不顾及地以“三字经”开骂起来,而后采取以牙还牙的战略进攻态势,在报上两次发表措词强硬的檄文予以反击:“学校不兼警察任务”,“我不是警察,也不兼办特工”,“若当局有真凭实据说某人是共产党,我将依法查办,但是我办理这种事,决不能含糊其辞,血口喷人。”

最后声明:“……贪官污吏及其他既得利益阶级把事情办坏了的,我不能引以为同志。”傅斯年声色俱厉与咄咄逼人的态势,令对方不得不暂时退却,伺机而动。

机会很快到来。1949年3月底,台湾师范大学与台湾大学学生联合闹将起来,并且高呼祖国大陆时期的学运口号“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等,引发台湾当局的严重关切,认为台湾校园确实受到共产党的统战与渗透,必须捉拿主谋分子,给予严厉惩治。

须知当年,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后,对间谍问题防范特别严密,尤其对大学生监视得特别严密,常常以间谍名义进校园抓人。1949年4月6号,终于不幸发生军警进入台大校园逮捕学生的“四六事件”。

1949年3月20日晚间9点多,师院(就是今台湾师范大学)学生李元勋和台大学生何景岳共乘一辆脚踏车,被中山北路一派出所警察发现,发生争执,两人被押往第四分局——大安分局,用手铐铐于办公桌脚,并遭殴打,恰有师院同学路过看见,回校通报。11点,两百多位师院同学赶去救人,提出三条件:惩处警察、赔偿医药费、登报道歉,但是被当局悍然拒绝。

3月21日上午10点,台大及师院加上台北市各中等以上学校及高中职学生(当时台北市只有台大、师院、台北工专三所大专院校)加起来竟然有千余人,走上街头游行,唱歌,呼口号,后来包围了中山堂旁台北市警察局,要求局长公开向李、何两位同学道歉,并登报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局长口头答应,同学因而和平解散,但事后当局并未履行承诺。

3月29日晚上7点多,两校及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千余人集结在台大法商运动场,就是现林森南路与济南路交叉口的台大法商学院学生宿舍,成立“学生联盟”,燃烧营火并呼口号及唱歌,到11点散会。会中许多同学都察觉有特务、警察及国民党职业学生穿梭其间,并搜证监视。

然而学生沿路高唱祖国大陆时期的学运歌曲、解放区歌曲,并且高呼祖国大陆时期的学运口号——“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那些在解放战争时吃过大亏的政客,一听到“红歌”就心慌,引发当局高度关切,认定校园受到中国共产党的统战与渗透。

消息传到时任台湾省主席兼警备总司令陈诚那里,他正有意镇压学生运动,遂下令当时担任警备副总司令的彭孟缉缉拿“主谋分子”。

4月5日,陈诚得到蒋介石的默许,自南京抵台,下令逮捕学生主谋分子,名单上台大有21人、师院7人。5日傍晚逮捕行动开始,师院学生自治会主席周慎源首先被抓,但他后来从捕送车上跳脱逃走。

两校宿舍在4月6日凌晨为军队所包围,师院全面抵抗,军队攻坚后逮捕250余人,皆押进现在中正纪念堂旧址军营里审讯。两百余人经数日审讯后由学校领回,其余转送保安司令部保安处刑讯,数目未详,随即有7人被枪杀。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六事件”。

傅斯年对当局不经法律程序进入台大校园内逮捕师生表示不满,亲自找国民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交涉,蒋没接见,傅斯年失望已极,但他仍不放弃,转而打电话给情特头目,要求进入台大逮捕师生必须经过校长批准,并同时强硬宣布,他将不会同意军警进入校园。

整个事件中,台大校长傅斯年唯一的目的就是力保学生免于被抓的厄运,他强硬的作风让蒋氏父子头痛,他甚至跟在台大大门前布哨警察呛声说:“如果要抓学生,就先抓我。”

警察没办法,就向上面反映,警察局长也不敢做主,把傅斯年的问题报告给上面的更高阶特务,傅斯年对特务滥捕滥刑,极为愤恨,一再要求并提醒台湾当局,逮捕审讯学生一定要经过校长批准,他甚至对蒋介石的爱将、警备副总司令彭孟缉警告:“要是有学生流血,我要和你拼命!”

彭孟缉被傅的气势镇住了,不敢造次,遂当场保证:“若有人流血,我便自杀。”未久,台大被捕的学生多数被放回,而师范大学不但近百名学生被送进监狱,还有7名学生以反革命罪名被枪杀。

听说蒋介石听罢特务头子彭孟缉与儿子蒋经国的汇报后,也被傅斯年的正气所慑,连声叹道:“罢了!罢了!就让他出出风头吧!”

“四六事件”过后,省立台湾师范大学受到了停课整顿、师生重新登记并接受军训、校园戒严等惩处。而台湾大学虽受波及,但比台湾师范大学要好得多。许多年后,台湾师范大学师生还就这次事件与台大相比,并大骂当年的学校领导者软弱无能,几乎就是一文不值的臭狗屎一堆,而对傅斯年夸赞不绝,此皆得益于傅斯年竭力庇护、斡旋之功。

反观台湾师范大学,当时前、后任校长谢东闵和刘真,固无力阻止警察抓人,造成两校日后学术风气的大相径庭,甚至保守的校风至今仍存在于台湾师范大学校园之中,从学生对校务改革的漠不关心,到学生会主席约10%的超低投票率。

至今,台湾大学仍保留了傅钟、傅园,纪念这位视学生如己出的校长。而台湾师范大学则选择填平了学校大门口前的喷水池,竖立起统治者威权象征的蒋氏铜像。现实中地理距离相去不远的两校,校风、社会评价却是有天壤之别。

其实蒋氏父子不了解傅斯年,他早在祖国大陆时期就救过他的学生免于被诬为“间谍”。他的学生陈盘早期曾被诬指为共产党员,幸得恩师相救,故陈盘在怀念故恩师傅孟真先生时有以下叙述:那是一个夏天的上午,陈盘在看守所会见傅斯年的时间不过二三十分钟。万万想不到,这短短二三十分钟的遭遇,就决定了他未来的命运。他得救了!

他回忆,就在当天下午3点左右,他在校长的办公楼会客室呆坐着,傅先生进来了,陈盘回忆道:“他看见我,问我是不是找他?我说沈教务长(鹏飞)叫人找您来的,不知道有什么事情。”说完,傅先生沉思了一下说道:“放心,没事的!”说完就忙着开会去了。一会儿,陈就被公安局释放了!

陈盘自述:“我之被拘禁,不明白是什么罪名,有何证据。但我心里明白,这是我的少数同乡诬陷我,说我是什么党。因为我常常以口头或文字的方式攻击地方上的腐败而恶劣的分子,得罪了不少人,他们就捏造罪名,告到公安局。这样,我就成了囚徒了。”

他被奸邪之辈硬指为是“政治嫌疑”分子,当公安局的人要把他带走时,他便请求沈教务长,把事情告诉正在开会的傅先生。

傅先生得到消息,即刻和主持校务会议的戴季陶校长商量营救,结果戴先生打了一个电话给公安局郭世增局长。大约是第四天,傅先生亲自到公安局交涉,于是他就恢复自由了。

陈盘犯的是什么罪?为何被不知名的什么人带到局里去,就立刻被关起来了?至今他不清楚,但他清楚的是他被恩师傅斯年所救!

“这是一场噩梦——可怕的噩梦”,陈盘回忆道。他在公安局,被关在一间约25平方米的房里,里面共有十几个所谓犯人。起居饮食,大便小便,也全在里面,而卫生设备,一点没有。

他又说,里面的人,最怕是半夜被点名,被点到的,一去就不见回来了。“就是幸而不死,他把你的案子来一个悬而不决,把你转解到河南(珠江南岸)南石头,关上三年两载,那是司空见惯。人生到此,惨状那就不用说了。”

他以感恩的语气说:“我入狱后一两天,恩师营救我的消息传出了,于是陷害我的人,特地去看孟真师,用恫吓的语势说我是共产党的重要分子,请他不要管我,否则将会对他不起!”

“恩师当然不理会他们这一套。”陈强调说,“这是我出狱后,同乡中的同学对我说起的。”

多年后的一个夏天,在台大一个硕士学位考试的场合中,陈见到傅斯年的侄子傅乐成,谈起他那回被诬入狱的经过,傅乐成告诉他:傅师为了营救他出狱,还一次付出了一百块洋钱。这是傅师母跟傅乐成聊天时,无意中说出来的。

“当然,傅师母又是在傅师生前,听到他无意中透露出来的。但这事情,从前我一点不晓得。”

“傅师不是鬻恩市义的人,当然他不会告诉我,但对于家人偶尔谈起,顺口带出,这自然是情理之常。所以我相信,这事情是千真万确的。”他说到此已是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同时他也相信,这不是什么贿赂的钱,而是傅师担心他在狱中受苦受难而“打点”狱吏、狱卒的钱,因为恩师知道狱吏、狱卒之尊,在中国历史上向来是有名的。“我入狱以后,当天晚上被传讯过一回,那只是简单地问了几句。以后直到出狱,都没有被传讯过,所以在这方面,我一点没有受到折磨、痛苦,相信这就是傅师花了一百块洋钱的功果了。”他感激地说:“我是那么渺小,而师之爱护我,替我设想,则实在太周到了!太周到了!”

据当时传言,那次傅斯年为了救学生,竟然找到台湾最高当局。据说蒋介石与部属见面,只有傅斯年是敢在蒋面前“从容地跷起二郎腿,抽着烟斗”的人。那次傅师救徒见蒋有没有“跷起二郎腿”?陈认为:“救徒心切,应该没有!”

“四六事件”有惊无险地过去了,但横亘在前的危机却有增无减,直到把他整死为止。

1950年冬至的前一天上午,傅斯年离开家,去农复会参加蒋梦麟主持的一项会议。会中,他一如往常,发言时神采飞扬。中午,他开完会,回家吃了中饭,休息了一小时余,便揣了一包早上他太太在门口买来的芙蓉牌烟丝,匆匆赶去南海路的省“参议会”。

下午,将近6点10分,他答复完了第二次质询,走下讲台。这时,没有人注意到他缓重的脚步、苍白的脸色。会议散了,傅斯年却因脑溢血晕厥。当晚,没到子夜,他就死在象征民主的“参议会”里。

抵台后的傅斯年仍兼任随迁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但主要精力则投入台大的兴建改革之中。

同类推荐
  •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生活离不开音乐,正如享受音乐的我们离不开创造音乐的人们——那些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的大师们。本书精选了世界上近50位著名的音乐大师,通过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和创作,让大家通过文字了解他们。
  • 顾维钧家族

    顾维钧家族

    从1912年担任袁世凯英文秘书初登外交舞台,到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挺身而出声名鹊起,从1945年代表中国第一个签署《联合国宪章》,到1967年告别海牙国际法庭全身而退,顾维钧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位职业外交官”,经历了民国几乎所有的重大外交事件。本书将顾维钧的一生及其家族发展,在历史、社会、婚姻和人性的重重纠结中展开,耐人寻味。
  •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上)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军事将帅。如孙武,地米斯托克利、吴起、孙膑、亚历山大、白起、汉尼拔、西庇阿等人物。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本书分为图特摩斯三世、管仲、居鲁士大帝等部分。
  • 风云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人物

    风云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人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我们应当认真吸取这次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这就是我们编撰《第二次世界大战纵横录》的初衷。该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该书主要包括战史、战场、战役、战将和战事等内容,时空纵横,气势磅礴,史事详尽,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最最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艾泽拉斯生存攻略

    艾泽拉斯生存攻略

    十个穿越到艾泽大陆的游戏玩家,肆意篡改历史的故事,虾米,你说我作弊?No,不作弊那是不可能的!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元始天骄

    元始天骄

    大蜀国龙脉衰竭,国运将不存于百年之间,其护国神宗——道元宗为挽回国势,行逆天献舍之法,欲招来太古强者的灵魂,打造一绝世天骄秘传弟子,带领宗门和大蜀重现辉煌!岂料招来的竟是荒古宗门——元始道门的普通弟子北苍浩。纪元之前的他无背景无天赋无气运,重生之后的他,要争无上功法,要踩举世天骄,要夺天地气运!
  • 爱如此幸福

    爱如此幸福

    大龄剩女白润冰在妈妈的催婚声中走上了相亲之路,步入婚姻,曲折离奇的故事才真正拉开序幕!一些片段:……他咬紧牙,忍着心里的痛苦,拖着麻木的身躯,步履蹒跚地离开。他没有眼泪,心里却滴着血……
  • 重生前妻买一送一

    重生前妻买一送一

    离婚前夕,她伤心欲绝;努力了三年,依然换不回自己丈夫的心。她自导自演了一场意外的车祸。当再次醒来的时候,站在窗边的男人,并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完全陌生的男人。一朝重生,她进入了一个二十二岁女人的身体,醒来时却被迫结婚。当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死讯的同时,也看到自己深爱了八年的男人,此时正向媒体宣布着他的婚讯。她的心里充满的恨意,爱得越深。恨得也便越深,他对她不仁,那么也别怪她不义。她同意跟陌生男人结婚,但是要他帮她毁了她那个所谓的前夫。从此,他们俩人之间的关系,多了一份的契约。
  • 清风宸起

    清风宸起

    “能不能不离婚”慕清寒哽咽着说。“你从哪开始听的?”“我说的是把我们离婚的条件都销毁掉。”墨煜辰浅笑这看着抱腿窝在床边的慕清寒。他伸出手圈住她,深邃的眼眸里闪着丝丝光亮,慢慢地凑到她耳边说:“我爱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拯救女主系统

    快穿之拯救女主系统

    同样是掉下悬崖,烈火焚身,尸骨无存,重获新生,女主依然是女主,左君看着系统,默泪。凭什么她是不留姓名的女配,为女主生为女主死,为女主生不如死,一辈子做牛做马?……想想还在受苦的父母,想想结束后她依然能下地狱,左君表示,她忍了。
  • 没有人相信,我曾见过你

    没有人相信,我曾见过你

    我相信,一个不懂得享受独处的人永远都无法发光。也相信,一个只会望着自己脚尖走路的人终会被自己绊倒。每一个人,应该都是不止于一种形态的。内在的“我”渴望拯救外在的“我”,外在的“我”又在千辛万苦的寻找着内在的“我”。然而这样的过程是艰难的。跳出自己本身,也许才是寻找本身最好的途径。无可避免的,我们这一生会遭遇很多人,在不断的相遇中,去看到不同的存在形式,听到不同的声音,触摸到不同的心跳。有时候,你会惊讶的发现,在别人的眼睛里,你似乎更容易看到自己原本的模样。这,便是我为什么想要写下这本书的初衷。我不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只愿像个朋友一样和你们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