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900000024

第24章 论吴昌硕艺术研究的当代意义(2)

这真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与值得研究的艺术形态。吴昌硕在绘画、书法、篆刻领域中,取得了全方位的突破,使清末民初的书画篆刻艺坛面貌为之一新,影响远及海内外。大凡艺术家都希望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有所突破与创新,然而实际上成功者寥寥。个中原因虽然复杂,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如何寻找突破的契机,怎样寻觅创新的载体。这不仅需要艺术功力的积聚,更需要美学思想的提升,同时也离不开创作中的敏感性与理论上的敏锐性。而吴昌硕却难能可贵地具有这种气质与造诣,抓住了突破的契机与创新的载体。因此,破译隐藏在“吴昌硕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无疑对当代书画篆刻艺术创作富有艺术启迪作用。大师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吴昌硕之所以登上一代大师的巅峰,其突破与创新,本身就具有一种文化缔造意义与艺术原创精神。历史地看,海派书画的崛起,是以近代上海的商业经济及市民文化为基础的。开埠前的上海本土画家并不多,而随着上海大都市的开放程度提高,张熊、任熊、赵之谦、胡公寿、虚谷、任伯年、蒲华及吴昌硕等相聚在黄浦江畔,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画家,而非旧式画斋书轩中“人淡如菊”、靠“烟云供养”的闲逸之士。切勿以为市场经济因素对书画艺苑会有所杀伤、降格。恰恰相反,正是这种新兴的社会经济成因,为海派书画最终的变法创新起到了杠杆作用。既然以画为生,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民喜好为参照。这也就使书画家们既要恪守艺术原理,又要考虑商品基因。吴昌硕正是在这个社会意义上对自己的书画篆刻进行了“变法”,雅中见俗,以市民性、入世性为主导。笔者深感吴昌硕书画艺术的立足点不是市民化客体的创作,而是市民性本体的创作。他深知市民的审美趣味是求新求变的。因此,他不甘平庸,对书画作了大胆的变法,并成功地寻找到了原创的载体。

“道在瓦擘”,是吴昌硕篆刻的一方印章,我却常把此印看作吴昌硕篆刻开创“吴派”的标志。吴昌硕篆刻创作的年代,正是浙派走下坡、赵之谦派风行的时期,如何超越这些前辈大师?为此他上下求索,广泛涉猎,上至秦汉古碑石鼓、封泥瓦甓,下至明清各派、丁黄吴赵,终于从石鼓瓦甓系文字中得到启悟,移入印中,再参己法,即以石鼓文为印风原创,以瓦甓封泥为印风铺垫,形成以石鼓为文字造型,以封泥为章法结构的印艺主体风格,并将历代的锐刀快刃奏刀法改为钝角刃法,并融入书法之笔情墨韵,从而在印坛上高扬起“吴派”的旗帜。吴昌硕的书法也是从历代碑刻金石文字中吸纳突破能量的,如隶书中融入篆草之法,貌拙姿奇,气息古雅。篆书从石鼓化出,形奇体茂,古意盎然。行草则以篆隶之笔参以王铎纵横之势,体势跌宕、厚拙奔放。他曾自言“强抱篆隶作狂草”,因此,他的书法具有多元的组合与诸体的融合,以高古奇崛为基调,并渗透了金石质感与金石气。他的绘画以大写意书画为主体,并充分发挥自己擅长书法篆刻的优势,在画中渗以篆隶草法与金石气韵,并敢于从俗,不拘一格,大胆使用西洋红,一反传统文人士大夫以运用大红为俗的观念,使绘画艳丽却不轻薄,浑厚却不沉闷,于“奔放处离不开法度,精微处照顾到精神”,不仅开海派风气之新,而且在艺术史上,使清末民初画道中落的现象得到了历史性的改观。吴昌硕在书画篆刻艺术领域所取得的多方突破与多重创新,具有艺术哲学上的深刻意义及艺术创作学上的多元启迪,当代艺坛的艺术家们也从中得到了有益的收获。即他的书画十分追求个性的张扬,但又不狂怪冷僻。他的笔墨十分讲究古雅意蕴,但又不矫情做作。他的风格十分注重人文气,但又不曲高和寡。他的创作十分关注生活气息,但又不媚俗浅薄。他是真正意义上接地气的平民化的画家,而不故作伪贵族气。正是由于吴昌硕的努力实践和领袖艺苑的作用,真正奠定了海派书画的创作基调是饱满热情的,视觉效果是自信高蹈的,审美体验是富丽华润的,感悟认知是雄健畅朗的,价值取向是人文入世的。这就使他的书画引领潮流而影响深远,有人气,有人缘,有人性,这是难能可贵的。而以往对于吴昌硕的研究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三、博学多才智能完善

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现象,书画篆刻有着内在的艺术元素和审美语境,因而被称为“姊妹艺术”。回顾一下中国艺术史,凡是大师级的艺术家,大都博学多才、智能完善。特别是归属于上海这个新兴大城市文化系统的海派书画,其主要消费对象就是市民,无论是从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准来看,城市市民代表着一个新兴都市的意识观念。“市民当然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但近代意义上的市民是属于公共领域的概念,指的是城市自由民或公民。”(《上海通史》)因此,他们的欣赏趣味要求综合性、时尚性、生动性、愉悦性。就以前海派赵之谦来讲,他就是一位在书画篆刻全方位突破的大师,并且有学术性的智能,擅长于文字学、金石学、鉴赏学等,而吴昌硕也是这样一位大师级艺术家,所以他才能以艺服众地成为众望所归的“海派”领袖人物。而审视一下当代艺坛,书画篆刻全能者有,但为数不多,而全方位突破者更是凤毛麟角了,似乎出现了大师断裂层。其实,大师除了要博学多才外,还需要完善的智能。1913年,西泠印社公推德高望重的吴昌硕为社长时,71岁的吴昌硕欣然接受,并亲撰对联以纪盛事:“印岂无源?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这副对联生动而朴实地反映了一代大师的成才之路,也说明了这位平民艺术家的智能结构。

吴昌硕从22岁起就负笈开始了他漫长的求艺之路。他先师从画梅名家潘芝畦学画梅,师从杭州文化名人俞曲园研习金石训诂,后又深得苏州大收藏家吴云、吴大澂等支持,得以遍观所藏,眼界大开。中年后,吴昌硕在上海与画家任伯年结谊,情在师友之间,并和虚谷、任阜长等书画家交往。吴昌硕晚年在上海定居,专心致力于诗、书、画、印,诸艺会通之际,臻于人艺俱老的佳境。并与蒲华、王一亭等时常切磋艺事,作画赋诗。吴昌硕具有很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国学根基,面对上海这一近代大都市中的艺术竞争,他的聪慧就是不仅在书画印上下功力,而且在诗文上见造诣,这就大大加强了他书画作品的文学性,适合了市民多种审美需求,使他的书画可看可读可思。吴昌硕的不少题画诗清新流畅而质朴生动,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意境内涵和情趣在文学成就上也毫不逊色。在同时代的海派画家中,吴昌硕学问是极好的。事实上,吴昌硕的“诗、书、画”三绝之优势也使“海派书画”有了综合性的审美特征。从中可见,吴昌硕勤于学业,孜孜不倦,先后学过金石学、训诂学,具有艺术性与学术性的完善智能,成为一个学者化的艺术家,才完成了大师的修炼。

另外,不容忽视的是吴昌硕具有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依然以热情的态度参加海上文士艺人的雅集,并结社契盟。参加“淞社”诗会、“九老会”笔会,发起组建上海豫园书画善会,并和京剧名家梅兰芳、荀慧生交往,时常主动参加各种赈灾慈善活动,充分体现了人格魅力和领袖风采,具有难能可贵的公共精神和社会意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吴昌硕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而且标志着一个流派和一个时代的成熟,也正是在这个历史的文本和艺术聚焦中,我们才能认知或是确立吴昌硕艺术研究的当代意义。

同类推荐
  • 戏曲理论与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戏曲理论与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收入作者21世纪以来撰写的关于戏曲理论与美学的文章22篇。第二辑6篇,概述了中国古代到当代戏曲理论的发展历程;第二辑5篇,论述了欧阳予倩、阿甲、张庚、郭汉城等当代戏剧家对戏曲理论研究的贡献;第三辑7篇,阐述了作者关于20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观点,以及关于中国现代戏曲理论的构成、建设的构想,论述了“关目”、“程式”、“行当”等戏曲概念的意义;第四辑4篇,通过论述戏曲美学与中国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民族艺术美学的密切联系,探讨了形神、虚实、内外、功法等美学范畴的意义。书末附有对作者的访谈一篇,记述了作者的学术研究经历和今后的研究设想。
  • 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除广西左江流域,还有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南系岩画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是以赤铁矿粉调合牛血等而成的。制作年代在战国至东汉期间。北系以阴山、黑山、阿尔泰山等为主,绵延数千里,气势宏阔。北系岩画大都是刻制的,刻制又包括磨制、敲凿与线刻。
  •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卢米埃尔完成电影的发明后,于1896年雇用了二十多个助手,经过训练,分派到世界各地去放映他的电影,并随地摄取新的电影素材,回来制成新的电影节目。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与推广。同年,电影也传入了中国。
  • 美术概论

    美术概论

    本书分为十个章节,通过对美术解释说、美术学、美术文化、美术认识本质、美术传播、美术社会本质、美术创作、美术与批评、美术审美、美术教育等章节的编排合理,使对美术艺术的阐释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先做基础的、综合性的介绍,让读者对美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综合性的判断,再分门别类、以个案的方式具体导入美术世界。同时,本书各章节又自成一体,读者完全可以挑选其中自己更感兴趣的一章来阅读,可读性髙,能激发阅读兴趣。
  • 美术历史与现状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美术历史与现状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本书选收他近三十年间美术历史与评论文章,其中有关20世纪中国画发展、西方绘画的引进、油画的本土化、画家的历史命运与历史评价等文章,具有突出的个性色彩,曾引起美术界广泛关注。将画家的艺术活动置于政治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观察,是作者思考的特点。对绘画作品不作纯理论分析,而是与艺术家社会生活和思想境界相联系;对当前艺术潮流与风格观念的评说,总是与中西文化艺术的整体历史相映照。这种个人情感和历史余晖的相互渗透,使他有关现代中国美术的思考有别于一般专业理论著述。
热门推荐
  • 谁说我们不能在一起

    谁说我们不能在一起

    都有个性,又都是别扭的人,互相珍惜,互相扶携吧!
  • 魂武图腾

    魂武图腾

    遥远世界中一片无垠大陆各种图腾能力纷飞。异魔入侵,江河破碎,世界崩坏。且看少年如何一步步崛起,逆转乾坤救世于危机。
  • 幻世龙族

    幻世龙族

    星光灿烂,风儿轻轻,我们站在巴拉坦的大道上,想起那时沐浴着祭司的洗礼,一起吟唱龙族的咒语,我喜欢每个晚上等待着边境胜利的喜悦,喜欢数着我们龙族的兄弟,如今的我只能回忆着那美丽的画面绽放在大脑里,等待着这个巨龙养好翅膀的伤,重新整装上阵,龙翔万里!
  • 十九岁宠妃

    十九岁宠妃

    南唐后主李煜被毒杀,小周后被凌侮,窅娘自刎殉情……十九年后,李煜和窅娘之女,十九岁的楚楚肩负着复仇的重任入宫。庭院深深的后宫,在庄重的皇家威严幕后,充塞着腐败荒淫,煎熬挣扎,痛苦血泪,更有机谋权诈,血腥残杀。多情者多难,风流人相残,畸形的岁月,十九岁的楚楚燃尽情焰……
  • 彩理

    彩理

    直击现代婚姻彩礼困局。彩礼不止是要礼,彼此也要讲个理。无论是结婚的个人,还是其背后的家庭,都是挟裹其中的身不由己。没有刻意安排的各种奇葩,只有我们身边的你我他和我们自己。
  • 万古战神

    万古战神

    天地机运,集于一身。废物青年王枫,夺天地机运,受不朽传承。闯三界,杀四方,成一世威名。左手伴雷,右手持兵,翻云覆雨,掌生缘灭。天若有怨,便撕碎这天。地若有异,便踏碎那地。我名王枫,谁敢不从!!!脚踩魔族,手掌三界~动乾坤,碎苍穹,踏天地,掌生死。筑不朽传说,创万古战神!
  • Wintering Out

    Wintering Out

    'Seamus Heaney has gone beyond the themes of his earlier poetry and has made the giant step towards the most ambitious, most intractable themes of maturity. The power of this book comes from a sense that he is reaching out towards a type of desolation and of isolation without which no imagination can be seen to have grown up.' Eavan Boland, Irish Times 'Keyed and pitched unlike any other significant poet at work in the language anywhere.' Harold Bloom,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 大学不一定青春

    大学不一定青春

    没有功利的青春岁月,一段且行且珍惜的回忆……
  • 律政大法师

    律政大法师

    青城山下的白蛇,为了爱情水漫金山,是否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英国的恐惧女王,在牛津大学闲逛赏花,结果因为花粉过敏打了个喷嚏(恐惧尖啸),8名人类从旁边路过被吓得心脉休克,是否属于犯罪?美国的野牛王顶死了一个打偏了的猎人,属于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这是一个有魔法和妖怪的世界,人类大律师穿越回到这个似曾相识的平行世界,回到人妖停战的第二年,制定超自然行为规范大纲,一切为了——依法治妖!
  • 我是异界大神豪

    我是异界大神豪

    外门弟子梁羽凭着特殊印记“小鸡啄米图”认祖归宗。谁知自己竟出生在一个拥有庞大势力的上古家族,且还是家族唯一的继承人。为了弥补梁羽,家族倾尽全力——“少爷,这里是一千块灵石,当作这几天的零花钱,还有五十斤灵草,灵丹。家主吩咐,这钱如果三天内用不完,灵草,灵丹三天内吃不完的话,就不要回去了。”“少爷,这是三百本玄阶上品的功法,你且先练着,不够在问我拿。”“少爷,你此次前去西天,路途遥远,族内派了五百名高手。”……面对望子成龙的家族,梁羽一拂衣袖,一本正经道:“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不能让金钱腐蚀我的灵魂。我不想做富一代,更不想做拆二代,我只想安静的做个美男子!”PS:这是一本神豪流+玄幻的小说,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