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900000040

第40章 中国古画收藏与鉴赏的经典文献(1)

中国古画收藏与鉴赏的经典文献

——读《王季迁读画笔记》

王季迁先生是20世纪国际上有定评的最重要的中国古画收藏家和鉴赏家,作为一位杰出的大师和难得的巨擘,他漫长的收藏经历和博大的鉴赏品评,是一笔相当高端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和艺术财富。由美籍华人杨凯琳女士编著的《王季迁读画笔记》(中华书局,2010年)共收录了王季迁先生1959、1963和1990年等数千则读画笔记,并刊有一千多幅上溯晋唐、五代,中探宋元,下迄明清的古画,堪称全面地反映了王季迁先生在中国古画收藏及鉴赏两大领域的辉煌成就,进而对中国古画收藏与鉴赏的历史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观澜索源振叶寻根——从艺之旅四阶段王季迁王季迁(1907—2003),字己迁,取“人一能之己千之”之意。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名门,乃明代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王鏊的14代嫡孙。青箱家学,渊源有自,从小便习诗文书画。凭借着殷实的家底,14岁就开始收藏书画,并师从于苏州大收藏家、书画家、过云楼第三代传人顾麟士。上世纪20年代后到上海,最初是学法律的,但因喜好艺术,拜海上书画大家、收藏家吴湖帆为师,成为梅景书屋的入室弟子,并搬入吴府居住。此种人生形态的抉择和从艺方式的确立,对年轻的王季迁来讲,具有人生奠基礼的意义,对他日后一生的命运及职业的抉择,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王季迁由此成为一名职业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以梅景书屋为起点,开始了他漫长的从艺之旅。

王季迁一生最重要的对中国古画收藏、鉴赏时期,共有四个阶段。对此,《王季迁读画笔记》亦作了梳理和记载。第一阶段为师从并入住吴湖帆家。王季迁在《吴湖帆先生与我》(香港《大人》第42期)一文中,曾深情地说他的一生受吴湖帆影响最大。吴湖帆(1894—1968)乃是自任伯年、吴昌硕后的第三代海派书画领袖,当年“三吴一冯”(吴湖帆、吴待秋、吴子琛、冯超然)的领军。

吴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更名为万,字东庆。又名倩,号倩庵,江苏苏州人,出身于簪缨之家,其祖父为清末大书画金石家、收藏家,官至湖南巡抚的吴大澂,自幼学习诗词书画。吴大澂对这个聪慧而多才多艺的孙子是相当赏识,把吴家几代人所藏书画及文玩精品都传给了他,吴湖帆的外公亦是清末大收藏家和鉴赏家,与清末书画金石大师赵之谦相交甚好,他的太太潘静淑是道光时宰相潘世恩的孙女,其陪嫁就是三件唐欧阳询的名帖,加上他自己一件欧帖,故其画斋又名“四欧堂”。如此的家族世系和收藏渊源,是他人难以企及的。吴湖帆的书画以四王为宗,并取法董其昌、王蒙、董源、巨然,有着深厚的功力与独到的造诣。他擅长青绿设色及烟云渲染,笔致精工俊美,画风典雅丰丽,有高迈华贵之姿。书法亦秀逸清隽,气韵畅达洒脱。平时常赋诗填词,文采斐然,意境雅逸。家藏宏富,不少为稀世之珍,如怀素《千字文》、米芾《多景楼诗》、黄庭坚《太白诗草》、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王蒙的《松窗读书图》及宋拓欧阳询帖四种等。因此,吴湖帆不仅能从史绪传承上鉴定历代名书画,亦能从笔性墨色及构图气韵上分辨真伪。

当年在吴湖帆嵩山路的“梅景书屋”内,聚焦了海上一流的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及学者、教授等,如庞莱臣、周湘云、张大千、张葱玉、张伯驹、沈尹默、谭敬、刘海粟、谢稚柳等,他们品画论书、鉴赏甄别、考证辨伪,成为海上书画界最高级别的艺术沙龙。作为学生的王季迁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心领神会,自然得益匪浅,以至海上收藏界的首席大家庞莱臣亦成了王季迁的老师。而张大千、张葱玉、谭敬、刘海粟及同为吴门子弟的徐邦达,都成了王季迁的好朋友,据《王季迁读画笔记》载:“吴湖帆并不教画,他每天给他的学生看他收藏的画,使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书画以及鉴赏画的经验。王季迁讲每星期一次,大约下午四五点钟看画。通过各种方式,王季迁熟悉几个大画家的笔墨,同时也了解了这些画的来源、藏家的历史以及画的重要性。”(《王季迁读画笔记》,第3页)

客观地讲,王季迁师从吴湖帆并入住吴府的这段经历,真可谓得天独厚,可遇不可求。从时代背景上讲,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正是整个海派书画创作、收藏、鉴赏的鼎盛期,王季迁是生逢其时。而王季迁师从吴湖帆及其后的庞莱臣,则是这个时期海派书画创作、收藏、鉴赏界领袖级的人物,他们收藏的都是绝世珍品,并毫无保留地让学生观摩临习。特别是吴的教学方法又是引导式的循循善诱、启发式的由此及彼、甄别式的真伪比较,从而有效地历练了王季迁的鉴赏眼光、品判能力及实际经验。“到后来,当这些名画在世界市场出现时,他在上海学习的经验就对他有不少的帮助。”(《王季迁读画笔记》,第3页)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王季迁当时接触的友人,如张大千、张葱玉、谭敬、张伯驹、刘海粟、徐邦达、谢稚柳等,都是精英、名流。他们互相探讨、共同切磋,“佳作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从而构建了一个相当高端精要的交流平台,使王季迁建立了广泛的人脉,真正跻身海上一流的艺术圈,为他日后成为大师夯实了基础。在《张葱玉日记·诗稿》中,有多处记载了这批精英间的交往。1938年2月23日:“下午,访榖孙于安乐坊,王季迁偕孔达亦至,小谈即去。”1938年5月26日:“过榖孙处,又访王选青(按:即王季迁),示予南田山水册子,早年笔也,颇有逸气,而苦草草。马氏衔斋旧物。”1941年2月21日:“至邦瑞兄所,观书画凡数十事,可铭心者甚罕。中有云林生一幅,都是真迹。并留晚饭,座有湖帆、选青(季迁)、邦达、(陈)巨来诸君。”而王季迁的赴美从艺,亦是受到了刘海粟的影响和鼓励,“目的是学习西方毕加索、马蒂斯的画”。(《王季迁读画笔记》,第1页)由此可见,正是王季迁师从吴湖帆的这段岁月,奠定了他一生事业的基础。

第二阶段为1934年,王季迁同吴湖帆、张葱玉等人一起,受聘为北平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主要是为1935年在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遴选品鉴中国古代书画。笔者查阅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的两份档案。1934年5月26日,北平故宫博物院理事致该院公函(密)理字第2号:“本会第一次理事会议,贵代理院长提送故宫博物院分科办事细则请核案,经决议:通过,并呈报行政院备案。”1934年5月26日北平故宫博物院理事会致教育部公函(密)理字第3号:“本会第一次理事会议,贵部提议:选取故宫博物院书画、金石、陶瓷各项珍品,运往英伦,举行中国艺术展览会案,经决议:关于选取故宫物品参加英伦中国艺术展览会,如英国政府对于物品之安全,自起运之地点起能负责充分保障,则可赞同。”可见此次赴英办展,乃是一次国家级的大展。而王季迁被选为鉴定委员,是对其鉴定能力、从艺资历、考评水准的充分肯定。其时,王季迁27岁,吴湖帆40岁,张葱玉19岁,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实力和造诣的中青年精英团队。赴英办展前,要在上海先办预展,时间是1935年3月,因此,故宫书画于1934年下半年先期运到上海,鉴定书画的地点在上海的天主教路。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中国古代书画来上海鉴定并被预展,这可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第一次。这些艺术珍品过去曾是皇家秘藏,根本不可能公之于世。这些藏画除了帝王高官外,他人是没有机会走近这些丹青翰墨而大饱眼福的,而如今却整批地运抵上海,这可是海上收藏家、鉴赏家千载难逢的良机、因缘际会的幸运与梦寐以求的佳遇。况且吴湖帆是王季迁的老师,张葱玉是他的好友。于是,他们沉浸于大师先贤的精品,鉴定孤本绝品的渊源,考评传世之作的真伪,从而为本次赴英展选定了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董源的《龙宿郊民图》、《潇湘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郭熙的《早春图》,赵孟頫的《松木竹石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中国古代画苑上的经典之作。正是此次鉴定评审活动及其相关成果,引起了国内及国际上艺术界、收藏界的关注与轰动,也确立了鉴定委员吴湖帆、王季迁、张葱玉等在海内外的影响与地位。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王季迁与吴湖帆、张葱玉又继续为故宫鉴定书画,时间长达三年。据《王季迁读画笔记》载:“这个经历是王季迁一生的大事。他们花三年时间,共看了七千张画,但其中的五千张,他们不能确定画的真伪。”(第3页)如此密集、大量地看皇家藏品,真是千载难逢之良机。真可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这样大量地鉴定观摩、比较考证,使王季迁等人的鉴定水平有了整体性的提升,使之阅历丰富、见多识广、经验丰富、造诣深厚、功力独到。

正是在高规格、大规模地鉴定故宫书画的基础上,王季迁与他的老师吴湖帆和来自德国的孔达萌生了要为中国古画鉴定编著一本工具书的想法,即《明清画家印鉴》。他们一致认为鉴定古画除了主要看笔墨之外,每张古画上的画家印章和藏家藏印,也是十分重要的依据。于是,王季迁和孔达从30年代后期开始,遍访公私收藏的藏画,对这些古画上的印鉴进行拍摄汇编整理,进行系统的记录,为收藏考评进行印鉴厘定。这个相当专业而又具体的编著时期为王季迁平生的第三个重要鉴定阶段。

为了编著《明清画家印鉴》,王季迁与孔达历时三年,以执著的精神克服了不少困难。因为有的藏家不愿将自己珍藏的古画轻易示人及公之于世,他们只得做大量的工作,耐心地动之以情、晓之于理。1940年《明清画家印鉴》终于在上海出版(1968年在香港大学出版社重印),这是中国艺术收藏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此书亦是汇集中国古代画家和收藏家印鉴的开山之作,被书画界和收藏界奉为圭臬。而王季迁日后收画、藏画、鉴画、赏画时,也将其当成重要参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季迁、孔达为了编著此书,凡当时全国公私藏家百分之九十的画,他们都作了仔细的观摩和认真的鉴定,然后才进行拍摄。如此大量而密集地审定评析,使王季迁得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古画信息和鉴定实录。况且他记忆力极强,据说他看过的古画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这些独特的天赋和后天独到的鉴画经历,使他在当时已成为海派书画收藏家、鉴赏家群体中的翘楚。

王季迁鉴定古画的第四阶段,是他赴美定居后,于1959—1990年间赴中国台北故宫看藏画的经历,这可谓他在1934年被聘担任北平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后的再续前缘。其时,他已功成名就、德高望重,成为中国古画收藏、鉴定领域的绝对权威。因此,他在台北故宫看画相当从容、淡定,在台北出版的《故宫书画录》、《故宫书画图录》中刊载了他的笔记。历史地看,王季迁第四阶段的古画鉴定,已带有总结性意义、价值性确认和定评性作用。这也是他一生对中国古画收藏、鉴定所作的梳理、归纳和评判、抉择。

同类推荐
  •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卢米埃尔完成电影的发明后,于1896年雇用了二十多个助手,经过训练,分派到世界各地去放映他的电影,并随地摄取新的电影素材,回来制成新的电影节目。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与推广。同年,电影也传入了中国。
  • 《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以汤显祖《牡丹亭》为考察中心,运用戏曲学、教育学、心理学、女性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多种研究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牡丹亭》所描述的两种情爱发生方式、感梦身亡和“发乎情止乎礼义”两种情爱实现方式,以及对明清女性产生的的情感教育与引导作用,从而揭示了明清戏曲女性情感教育的实施方式、文化内涵、基本特色和社会意义。
  • 美学范畴与审美类型研究

    美学范畴与审美类型研究

    本书稿为沈阳工业大学卢福伟研究员多年在美学范畴及审美类型研究方面的论文的合集。其中包括美学范畴的概论、各种美学范畴及审美类型的具体研究以及中西方美学范畴的对比研究。本书稿论述精辟、观点独到,有一定的可读性、创新性,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 美术评论及其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美术评论及其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行政、编辑工作之余所写评论文稿《形象化的能手》、《当代美术片论》与《当代美术家解述》等书的重点篇目的合集,并有作者的水彩画、彩墨画与速写多幅。该书是作者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的成果体现,既有对近现代著名美术家,和中青年很好作者创作与理论成就的论述,也有对各时期创作热点问题的短论,以及对亲友的怀念文章。
  • 元杂剧本体论

    元杂剧本体论

    本著作是一部关于中国戏曲发生、发展、形成、成熟以及元杂剧演出体制、脚色扮演、唱腔声律等方面的专论,通过对元杂剧的发生、发展、生成以及体制、音律、演出等方面的论述,旨在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元杂剧文化与艺术的重新思考,揭示元杂剧艺术及传统文化的内涵,希望能为古代戏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能够成为古典文学、古典音乐爱好者与研究者的参考书目,同时也希望能为广大爱好者与研究者提出一些新的研究空间与思路,从而达到对传统戏曲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与全面的认识
热门推荐
  • 七夫人

    七夫人

    路随心聪颖、性情冷淡却极力渴望想去过她不曾拥有的平凡的家庭生活,最终却落寞结局……于一场意外,路随心魂穿到了一位冷傲却因为情放弃了生命的小妾汪随心身上。在妻妾成群勾心斗角的路王府她该怎样生存?因为她的出现,她的随心淡定也吸引了众多优秀的男人围绕在身边。他,路王宇默然,有冷情王之称,不顾她怀有他的骨肉扔然置她于死地,只因他不爱她,而在她醒后偶然间看到了她不同的一面,不由得迷惑……他,睿智天子,有着精明的头脑,非凡的手段,没有什么事情能逃出他的掌握,原本对她的好奇,一次次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风华绝代的第一公子,更是首富杨家的次子,在第一次见她时就动了心,非她不娶……他,才子轩王,夹在母亲和同胞兄长之间的淡默且忧郁的男子……他,银十国太子,十岁就名扬天下的惊世之才,却一身的温和亲切……他,他……她出府后遇见的人……谁能真正打动她淡漠如水的心?而最终谁是那个站在她身边陪她看花开花谢、云卷去舒的人?悠雅居做的视频,让落落看了后惊喜万分,所以也同样希望各位亲们能捧场看看、留言,在此,落落感谢各位亲的支持,谢谢!!?pstyle=1~~~~~~~~~~~~~~~~~~~~~~~~~推荐落落新文《盲妃待嫁》
  • 火之日向

    火之日向

    一个原生态的世界中来了一位陌生的异界人!原本的命运因为他的出现而成为了不一样的风景!他能够给原本的世界带来什么?或者,他又能给原本的世界留下什么?日向一郎——一个在不一样环境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人,走进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火影因他而精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诸天大帝主

    诸天大帝主

    李唐天子!千古一帝!这身份不错啊!错了,是南唐天子,千古词帝?这个有挑战,不错!那自称截教门徒的道士余鸿是什么鬼?对面梨山老母、陈抟老祖之类又是啥?打扰了!再见!不见!有金手指啊?系统流?召唤流?无限流?为了我的大小周后,我就勉为其难怼死赵大吧,免得他烛影斧声多难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青叶事务所

    青叶事务所

    我叫林奇,在拆迁办工作,今年年初的时候负责一个旧小区的拆迁。小区中有一住户,门口挂着“青叶灵异事务所”的古怪牌子,屋子被改造成了办公室,废弃多时,积满了灰尘。在办公室的档案柜中,整齐陈列着大量文件和资料。我好奇之下,将之整理,发现了一个藏在现世下怪诞又恐怖的世界。档案中记载的事件也逐渐出现在了我的生活中……☆☆☆☆☆读者群:157446947☆☆☆☆☆
  • 思无涯泪断肠

    思无涯泪断肠

    青涩的青春悄然流逝,参军三年的贡翔退伍回到自己的家乡,偶然中再次邂逅了与他青梅竹马的女孩娣媚,由此回想起他们往昔的点点滴滴。“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此刻,情人相见,只会徒增哀伤悲怨,并非贡翔儇薄寡情,也非娣媚见异思迁,世事多舛,曾经的恋人注定今生无缘?……本书邀您共赏男女主角如何演绎一场酸涩的后青春故事……
  • 毗耶娑问经

    毗耶娑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外交

    大外交

    21世纪,科技革命席卷全球,谁能拥有科技上的话语权,谁就能够占据未来世界的经济主导地位,贸易战的危机决不能够避免。在这种时代洪流里,外交官和企业家,是首当其冲的两种职业。全球最大的IT公司新任接班总裁梁咏年在异国邂逅度假的预备外交官叶泠,二人拥有了短暂而美好的一周,但很快,叶泠回国任职,但很快就被派驻,二人再次重逢,因华策公司对外政策危机东道国利益而出现危机,二人因此有了更多接触的理由……
  • 漫漫婚途:陆少宠妻入骨

    漫漫婚途:陆少宠妻入骨

    为了利益,沉浸在爱情中的乔安颜被未婚夫亲手送进监狱,本以为余生就要这样度过,却没想竟然在狱中见到那个深不可测的男人。“嫁给我。”陆慕凡的声音中带着他特有的蛊惑力,深邃的眸子像是能看透她一般:“我会让所有害你的人付出代价。”多年之后,乔安颜终于明白,原来这个男人也是害她的人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