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900000060

第60章 再说大师不了情(2)

该文说到齐白石在1921年“这一年匆匆往返于京湘与保定之间……又要受命在曹锟府上做西席”。齐白石受曹锟之请,在其保定府上画工笔草虫册页《广豳风图》等。《白石老人自传》中亦有:“民国十年辛酉(1921),我五十九岁,夏午诒在保定,来信邀我去过端午节。”对此,《齐白石年谱》黎锦熙、胡适合著,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及《中国美术家丛书——齐白石》,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均有记录。因此,齐受曹之邀到保定是在夏季而非秋季,齐到上海与吴昌硕相会在时间上并不冲突,何来“很是仓皇”?而这一年的10月,齐白石返湘探亲,回京期间才到上海相会心仪已久的大师吴昌硕的。《齐白石画集》年表,第183页亦载:“十月回乡省亲,不久返京。”(外文出版社,1990年)因此,从1921年秋季这个时间段来讲,完全是相应契吻合的。

在做了以上的史料考证和时段推算外,再来讲一下人证。本人一直想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写一本《吴昌硕评传》,平时遇吴昌硕材料多有收集,亦得到了吴昌硕先生后裔的大力支持,为我提供了不少资料及照片等实物,弥足珍贵。如1914年吴昌硕全年的售画账本《笔墨生涯》等。同时,我亦做了口述记录,于2007年10月5日下午与吴昌硕先生的嫡孙吴长邺先生作了近三个小时的长谈,其中专门问了吴长邺先生关于齐白石当年来上海要拜吴昌硕为师,及吴为齐写润格之事。吴长邺先生讲:“那时我还很小,只是后来听我父亲吴东迈讲这件事是有的,当齐白石要拜老太爷(吴昌硕)为师时,老太爷很客气地回头(掉)了,在这之前,已有陈师曾拜他为师了。老太爷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就为他写了一张润格。老太爷还对齐讲:‘你刻印一个字一块大洋太便宜了,就二块大洋吧。’”

综上所述,可见该文的立论及引用的史料是自相矛盾而又漏洞百出的。特别是该文讲1902年、1909年“这两次齐白石游上海,根本没有关于拜谒吴昌硕的记载”,那就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吴、齐相会是1921年,怎么不能在1902年、1909年就有记载呢?就是齐白石为曹锟作画,齐白石本人在日记及自传中也未提及曹锟之名,也都是曹锟的儿孙讲到的,那么,是否也可断定为“杜撰”?另外,为了突出齐白石的艺术地位,该文还讲:“齐白石比吴昌硕小20余岁,其大写意花鸟画青出蓝而胜于蓝,民国年间就有‘南吴北齐’之盛誉。”这似乎又武断了吧,艺术家的风格各有千秋,不能简单化地讲谁高谁低,这不是体育比赛。吴昌硕画中所弥散的金石气韵,老辣雄浑;齐白石画中洋溢的民间情趣,率真稚拙,正是各自的强项。

三、吴昌硕、齐白石是同时出名的吗

吴昌硕、齐白石的确是中国画坛上的两位大师级的人物。但历史地讲,吴昌硕不仅年龄比齐白石大整整二十岁,在辈分上高一辈,成名也要比齐白石早得多。吴昌硕早在定居上海前,已是江南画坛上的名家,与任伯年、蒲作英、胡公寿、虚谷等相交甚契。1912年吴正式定居上海,以“书画印诗”四绝成为海派书画的领袖。1913年,德高望重的吴昌硕又被公推为西泠印社社长。1914年,上海书画协会成立,吴昌硕又被推举为会长。吴昌硕在绘画、书法、篆刻领域中所取得的全方位系列突破,使清末民初的艺坛面貌为之一新,这是中国近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特别是吴昌硕那种雄浑郁勃、苍莽刚健的金石气韵及笔墨形态,从根本上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影响了南北画坛。早在1902年,京派书画家陈师曾就专程来上海拜于吴昌硕门下,使自己的书画印展示出浓郁的金石气韵和浑朴酣畅的高迈气度,从而成为京派书画的领军人物。为此,他还把自己的书画斋定名为“染仓室”(吴昌硕字仓石)。

吴昌硕的历史贡献及艺术建树,不仅是开创了一代崭新的画风,更是培养了一个大师群体,除了陈师曾外,还有陈半丁、王梦白、潘天寿、沙孟海、赵云壑、诸乐三、王个簃等,从而建构支撑起了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大师之门。因此,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指出:“光宣间,安吉吴缶庐昌硕,四十以后学画,初师撝叔、伯年,参以青藤、八大,以金石篆籀之学出之,雄肆朴茂,不守绳墨,为后海派领袖。使清末花卉画,得一新走焉。”因此,以1913年70岁的吴昌硕在上海被公推为西泠印社社长为标志,其时的吴昌硕已从海派书画领袖成为众望所归的全国书画领袖,其艺术影响亦远及日本及东南亚。

而1913年的齐白石,已50岁,其时正在老家湘潭潜心作画、习字、治印及读书,偶尔去长沙走走。此时的齐白石,严格地讲还处于书画创作的探索期,尚未成名在乡间,更没有进入主流画家群体,何来的“民国年间就有南吴北齐”之盛誉?直至1919年,齐寓居北京法源寺时,其画作虽然仅二元一张,但依然门可罗雀,生活落魄。后在陈师曾的劝导鼓励下,实施笔墨变法,借鉴了吴昌硕的金石气韵及彩墨画法,终自创红花墨叶新风,才被京华艺苑所关注。1922年陈师曾赴日本举办中国画展,齐白石作品同时展出,并拍成电影在东京放映,齐白石兼有吴昌硕金石气、彩墨法的画风在日本获得好评。而齐白石的这个艺术转机,和他1921年秋到上海拜访吴昌硕的感悟和影响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自1922年始,齐白石才刚刚进入北京画坛的主流群体。但他的地位和影响与此时已是艺坛巨擘的吴昌硕仍不可同日而语的。有一段史料是颇能说明问题的,据书画收藏大家《张葱玉日记·诗稿》1941年2月25日载:“余购齐白石画二帧,观者嗤怪,因跋而藏之,不复示人。”此时的齐白石在北京画坛已颇有名气,但在南方,特别是海上画坛,还未被人充分认识。历史地讲,齐白石真正享有盛誉,应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其标志就是1946年10月,已83岁的齐白石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在当年应聘为北平艺专名誉教授。1953年1月,中国美协和中央美院联合举办了“白石九十三岁(实为九十岁)生日庆祝会”,文化部授予其“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状。

客观地评述两位大师各自的成名经历,并不是要贬谁抬谁,而是说明艺术创作的薪火相传、继往开来。而该文明显的倾向是贬吴崇齐。因此,抹去了吴、齐间的辈分及成名的先后,以此来证明齐白石拜访吴昌硕没有这个必要。尽管吴、齐两位大师已渐行渐远,但当年他们的那种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友善的往事并不如烟,大师不了情至今令人感到世间的温情和艺德的崇高。

同类推荐
  • 刻印:刻印历史时代

    刻印:刻印历史时代

    汉字的产生为古籍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当汉字与承载材料结合在一起时,被称之为“书”,也就开始了古籍发展的历程。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是古籍发展历史上的最初阶段。在这一时期,殷商时期甲骨书、西周时期青铜书,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石刻书、简牍书和缣帛书,无不巧借载体,体现了最初图书的不断变迁。这些古代文献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更对后来承载汉字的载体及成书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 建筑艺术之美——公共建筑篇

    建筑艺术之美——公共建筑篇

    《展览的建筑与建筑的展览:著名设计师演讲录》为“时尚廊—雅庄公司设计沙龙”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邀请的九位著名建筑师——姚仁喜、简学义、邱文杰、林州民、刘晓都、黄声远、张雷、王昀、潘冀的演讲录,他们以博物馆建筑为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设计的灵感,延续IdeaExchange的理念,激发更多关于建筑设计的灵感。读者从中既可以近距离地了解设计师们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也可以从中了解其设计经验和成功秘诀。时尚廊—雅庄设计沙龙自2010年8月开始,由雅庄建筑与时尚廊合作,以《Whatishome——家》、《跨界》、《建筑与时尚》、《展览的建筑与建筑的展览》等多个主题,举办“时尚廊—雅庄设计沙龙”,至2013年3月已成功举办20期。已出版第一辑演讲录《建筑与时尚》,旨在给设计师及热爱设计的相关人士以更多机会去了解设计师的成长之路。
  • 遗憾的聆听

    遗憾的聆听

    杨燕迪音乐文丛《遗憾的聆听》一辑,主要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来针对当下音乐生活现况的评论,大都可谓“应景”或“应时”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观看现场演出之后的有感而发以及相关演出的节目单说明。杨燕迪教授在写作时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就事论事”,而且牵涉更宽、更远的议题和关怀。关于音乐评论,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评论家面对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和音乐现象,不但要以内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乐本身,同时也应该让音乐与更广泛的人文性议题发生尽可能丰富的关联。
  • 美学与历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美学与历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美学与历史》主要包括“康德与美学史”“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反传统主义与现代化”“三个中国两次转型”“社会结构与话语权之争”等,这些论题既有理论深度,更有对现实社会的沉思。对推动美学及其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本书的出版能够给处于材料迷城的考生最清晰、最准确、最全面的学习、复习、考试指南,而且还反映了最新的艺术考试动向和发展态势。博采同类书之长而又独辟蹊径,其预见性、权威性、针对性均优于市面同类辅导书。
热门推荐
  • 黄帝明堂灸经

    黄帝明堂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起天地之轮回

    起天地之轮回

    无所谓正义,无所谓仁慈,无所谓对错!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要想活下去,唯有坚强起来,一路杀伐下去。
  • 筑梦荣光

    筑梦荣光

    小说以退伍兵邵野的人生经历为主题,烘托一批热血青年,从懵懂到励志,从混日子到实干,为了祖国经济腾飞甘愿奉献一切。他们曾经是共和国的忠诚卫士,在改革大潮中,有的成为铁路一线的业务骨干,有的成为国家法规的反面教材,有的成为铁血卫士。通过一系列故事,展现社会最基层的小人物们的悲欢离合以及情感写照,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 普庵印肃禅师语录

    普庵印肃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力之种

    魔力之种

    很不好意思做了个太监,但是还是得到了一部分想要的结果。新书正在构思中,希望下一次有一个善始善终。
  • 重生之宁做农门妻

    重生之宁做农门妻

    夫君停妻另娶之夜新娘惨死,被污凶手林芸浴火自焚以明心志,一朝重生她发誓再也不做状元妻。种种田酿酿酒斗极品揍渣男,带着爹娘发家致富奔小康,可谁能告诉她这冷面刀疤男为何来求亲?她可不可以拒绝?某男冷笑:“拒绝?晚了!娘子,我们来生孩子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忘川之冥王殿下你走开

    忘川之冥王殿下你走开

    这是一个发生在冥界忘川,终结于黄泉路上彼岸花的故事。后来她想,若是自己没有遇到他,那么也不会成为他唯一的软肋,让他堂堂冥界守护神沦为冥界叛徒,为天地所不容。兜兜转转,两人终究是彼此不可逃脱的‘宿命’轮回。……此文前期还算欢快,中后期较虐,喜欢甜虐交加的读者,适合食用。
  • 废材妖妃之魂穿异世

    废材妖妃之魂穿异世

    傲然,特级杀手,一次意外中却因手下背叛而死。无面男子、奇怪的悬案、和自己在现代使用的一模一样的暗器…这一切谜团的背后究竟是怎么样的真相?
  • 侥幸有喜

    侥幸有喜

    规规矩矩一辈子,最后惨死了。梅萱:呵呵。爹娘奶姐弟:??风太大没听清!你刚刚说谁规矩来着?!
  • 初始灵元纪

    初始灵元纪

    公元2301年的某一天,天地生奇异。那一天全球黑夜,无数流星划过夜幕。自此,古人说的灵气开始复苏,人类再次踏入修行的漫漫长路。修练武修行人发现天地异变后,武功秘籍变成了小说中的修行秘籍,修行开始兴起。各种武功秘籍开始变得抢手,甚至是网络上的盗版武功秘籍也供不应求,一时间全球武风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