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3500000002

第2章 我们对“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理解(2)

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相比,“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指向性更强,评价标准更明确,更具有操作性,更能体现对学生的关照。因为学生较少功利,更多本真,他们喜欢的学校,一定是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的、师生关系融洽的、给他们带来快乐的学校。此外,就主客体关系而言,学校是为学生开办的,学生最有权力评判满意与否,学校也应该以“学生是否喜欢”作为衡量和判别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准。因此,把“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作为办学目标,使学生成为评判学校的主人,这是最能体现教育本真的做法。可以说,有了学生喜欢的学校,才会有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是落实“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抓手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又是“十二五”期间落实“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抓手,在教育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今天,它更是促进教育转型的一项重大举措。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培养人才,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就是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一个大写的“人”来对待,既让学生感受到当下的快乐,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就是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变为遨游未知世界的快乐旅程,既让学生学有所成,又使学生兴趣盎然。学生只有在自己喜欢的教育环境中才能健康快乐成长,才能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

当前,上海市提出了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命题,包括价值追求、质量观、培养模式、管理方式和教师专业成长等五大转型。转型需要载体,实践“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就是促进转型的载体;转型要有具体措施,围绕“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就是促进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措施。如“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加强对“人”的价值的高度关注,强调学生的存在与发展,尊重学生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重视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创设师生、生生和谐融洽、彼此接纳和信任的校园环境,这些都将有力地推动“从过度追求功利价值转向更加追求教育对人本身的价值”的转型发展。可以说,“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涉及教育转型的各个方面,实践“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过程就是促进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过程。

三、如何理解“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内涵

要正确理解“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内涵,除了认识“办”和“喜欢”的深刻含义外,更要对如何对待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回答。

(一)关键在于一个“办”字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关键在于一个“办”字,它以“学生喜欢”为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为达到“学生喜欢”这一目标,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主动适应、积极探索、不断改进的过程。“办”的含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区域推进的总体构思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和黄浦区教育学院是区域推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助推者,总体构思应当体现管理层的顶层设计思想,并成为学校与教师共同的愿景和行动的依据。具体而言,这一顶层设计思想可概括为“一线四块两策略”。一条主线:把“关注学生需求,了解学生意愿,改进学校工作”作为主线贯穿于始终,以充分体现“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思想。四个板块:(1)课程——课程实施更符合学生实际,让更多学生有条件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2)课堂——“以学定教”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每个学生都得到合适的教育;(3)环境——学生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气息,生活在和谐融洽、互助互谅的氛围之中;(4)教师——教师得到充分的信任与尊重,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两种策略:(1)走演绎的路线,鼓励学校在顶层设计之下形成自己对“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独特做法和新鲜经验,追求各显神通、精彩纷呈的效果;(2)走归纳的路线,将各校有价值的经验与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创造性重组成一个支持更多学校和教师的帮助性框架,以进一步修正和完善顶层设计思想。

一条主线串联起四个板块,再安装两排“轮子”(策略),便成为一列可以行进的列车,它将载着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智慧和行动,朝着预定的目标奔驰。

2.要有校长教育思想的引领

校长是否具有教育思想是“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能否由口号变为现实的最重要的条件。校长的教育思想是在顶层设计思想指导下基于学校实际,在办学实践中的理性思考,它表现为:一是有学校如何使学生喜欢的整体思考和具体目标。整体思考是学校围绕“喜欢”勾画的发展蓝图,应该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具体目标就是针对当前学生不喜欢的现象提出努力的方向和改进完善的措施。二是有超前的胆略和执著的坚守。这种胆略和坚守是建立在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基础之上的,即面对各种干扰,能够不犹豫不动摇,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阵地,真正关注学生的需求,不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表面的“荣光”。三是有课程领导的意识和能力。依托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来大力开发学生喜欢的课程,努力挖掘课程中学生喜欢的元素,使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学生逐步喜欢学校、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3.要有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

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是否喜欢学校起着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学生从跨进校门的那一天起,就对教师怀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这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学生在校生活的每一天都要和教师面对面接触,教师的神态表情和行为举止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的心情与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的态度。长此以往,这种心情和感受便潜移默化为一种是否喜欢学校的感情基础。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和公平无私,会使学生对教师由敬而远之转变为尊敬爱戴;教师在教学中的鼓励期待和因材施教,会使学生由恐学厌学转变为乐学会学;教师在班集体中创设和谐融洽的氛围和倡导团结互助的精神,会使学生对集体和同伴由疏远陌生到融入悦纳。这种对教师的情感、对学习的态度和同伴间的关系,都是影响学生是否喜欢学校的重要因素。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将决定这些因素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4.要有育人环境的熏陶

学生喜欢或者不喜欢学校,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就是比较抽象的政治概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优秀品质就要从身边具体的事情做起,包括孝敬父母、友爱同学、乐于助人、勤奋学习等。所以,培养学生喜欢学校的情感也要渗透在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中。如在课程方面,通过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更多学生喜欢的校本课程;在教学方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多地关注学生差异,实行以学定教;在队伍建设方面,关心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培养教师的文化自觉,激发起教师的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让教师在课堂上以愉快的心情来感染和影响学生;在同伴关系上,全力营造和谐融洽、民主活跃的集体氛围,形成团结、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人际关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在校园环境方面,建设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学生在环境创设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只有这些方面都凸显出让学生喜欢的因子,才能累积成学生喜欢学校的情感。

5.要有持续改进的机制保障

“办”的过程就是学校工作持续改进的过程。我们把“形成基于学生需求的调研—改进机制”作为研究与实践“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我们认为,学生的感受是教育的出发点,他们有许多令成人耳目一新的真知灼见,这些真知灼见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动力。一方面,学生能够发现很多校方没有发现或忽视的地方;另一方面,用学生舆论的力量来强化教师的爱生情结,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自尊心,能有效提高工作改进的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变化的时期,其身心的成熟、兴趣的变化、知识的增多、眼界的开阔等都会使评价标准发生变化,从而使“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只能是一个没有终结的、不断追求的目标。当学校经过努力,使学生由不喜欢变为喜欢的时候,学生必然会产生新的不喜欢,推动我们为实现学生更高层次的喜欢而持续努力。因此,根据学生的需求来改进和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一定能使学校的发展充满生机活力,使学校具备更多让学生喜欢的因素,并形成自动运行的机制,在把学生的不喜欢变为喜欢的过程中实现学校的自我完善。

(二)“喜欢”需要尊重、引导和培育

同类推荐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做好群众工作60法

    做好群众工作60法

    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工作任务。本书总结归纳出6类60种源于实践、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和经验,来探讨它们的规律特点。这些方法和实例既有传统的做法,也有现实的创新;既有理论上的探索,也有实践上的行动;既有机关的经验,也有学校的体会;既有企业的探索,也有农村的典型。本书观点鲜明,案例丰富,通俗易懂,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一些大事,从年初的冰雪灾害,到拉萨“3·14”事件,奥运圣火传递,到“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世界各国甚为关注,也引起世界传媒广泛而强烈的复杂反应。从众多而繁杂的媒体声音中,我国民众识别了友好、善意的朋友,也看到了西方仇华、反华舆论的猖獗;识别了西方某些媒体虚假报道后面的反华心态,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外部舆论形势的严峻,领悟到媒介教育的刻不容缓。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本书稿是一部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专著;书稿内容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问题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基于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等。
  • 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公司章程是记载公司组织和行为的基本规则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11条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热门推荐
  • 四六话

    四六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悲伤的空想

    悲伤的空想

    这是一段无聊至极的无趣文字,是一个孤独灵魂对世界的独白
  • 末世蝼蚁

    末世蝼蚁

    一场生化危机后,全世界只有三四万人没被感染,他们是比熊猫血型还要稀少的P型血者,但尸变猝起,惊惶失措又让很多幸运儿丢了性命。因此,仅在尸变初期的实际幸存者恐怕还未足此数。可是,侥幸活到今天的还有多少呢?!男主角在求生的过程中追查出了尸变的原因:斑驳血泪铸就的人类历史,早在半个世纪前就为今天的灾难埋下了伏笔。往事已矣,重拾我们曾经丢失的信念才是活下去的关键……
  • 佛说贫穷老公经

    佛说贫穷老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为你讲述的不是一个纯粹的励志故事,它力图为读者打开一扇嘹望残疾人心灵世界的窗子,让读者再次审视人性、生命的价值和爱情这个神圣的主题。1981年8月23日下午,一个孩子攀爬上放置变压器的水泥台。一声巨响,电将他烧成了一段火后的木头,医生截去了他的双臂。从此,他甩着两只空空的袖管来往于村子里,然后上学、辍学、贩牛、放羊、帮大人守小卖店、到城里摆残棋挣钱。
  • 罗马的涅槃

    罗马的涅槃

    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沦陷,君士坦丁十一世殉城。中世纪由此结束。然而,如果军区制被取消,如果十字军与威尼斯人没有洗劫君堡,如果瓦迪斯瓦夫能取得瓦尔纳的胜利,如果教宗国勒令基督世界回援摇摇欲坠的帝国,如果陛下能再抵挡一日撑到援军赶到……历史没有如果,但周恒,一个小小的现代人,带着无限可能,回到了风雨飘摇的帝国面前,罗马的荣光,能否被重塑?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新帝国元老院:8303八一六二七
  • 极品魔王养成

    极品魔王养成

    动物园的驯兽师学徒工陆禹,被赶鸭子上架表演节目,没想到受到千夫所指,意外掉进了鳄鱼池奄奄一息。魔界的大魔王附身在了陆禹的残躯内,开始在都市红尘中历练,逐渐修成了极品……
  • 晚安我的鲸鱼小姐

    晚安我的鲸鱼小姐

    第一次见面,阮先生说:“我只有一个要求,无论我做什么,不要爱上我。”第二次见面,姜小姐说:“阮先生,你没做什么,我也没爱上你,我只是喜欢你。”漂亮的姜小姐总喜欢调戏酷酷的阮先生。“阮先生昨晚梦到我了?阮先生还真是偏心呢,我都去你梦里了,你怎么没来我的梦里呢。”“面对像阮先生这样的尤物,我能把持住自己不把你扑倒,已经是很努力了。”“阮先生这么迷人,我可是很心动的。”姜小姐段数太高,阮先生被撩成瘾,无法自拔。突然有一天,阮先生发现姜小姐对他时而热情似火,时而冷若冰霜。 阮先生决定要反撩回去,让她也尝尝被撩成瘾的滋味。“鲸鱼小姐,我中意你,你知不知?”“姜小姐,我有个不情之请,你可以做我女朋友吗?”“阮先生这么温柔,就不怕你的病人会爱上你吗?”“如果是你,我荣幸之至。”总之一句话,这是一个两个人互相撩着撩着就撩出感情的故事。
  • 逆天记

    逆天记

    一个人人皆修真的异世大陆,一个天生残缺一魂一魄的少年,一头含有上古神兽血脉的黑麒麟,五把蕴含异类神兽绝技的绝世仙器,几段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爱情故事。且看少年如何称霸人界、仙界,如何成为真正的天,如何将生界与死界掌握在自己手中。
  • 甜爱校园:恋上萌丫头

    甜爱校园:恋上萌丫头

    一次偶然的事故突发与男女主人公的世界,他忘了她,而他的父亲为了权,趁着她最需要他的时候把他带到国外去疗伤隐藏。当他醒来的一年之后为了日夜在梦中重复的一个约定,毅然的违背了他的父亲的指令,独自一人回国寻她,而她却不愿再次的走进他一年之后的世界里,只因她认为“他离开她后是她最快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