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3800000010

第10章 卡路里的帝国主义

在2004年的纪录片《超码的我》里,美国导演斯珀洛克考察了美国快餐业和肥胖症之间的联系。在影片中他问美国人知道卡路里的定义吗,有的人摇头,大多数人都猜可能跟肥胖有点联系。甚至有个专家也很难想起卡路里的定义,那就是将1克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提升1℃所需要的热量。

卡路里:饮食业的巴别塔

在1893年芝加哥举行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占地19英亩的农业馆是栋玻璃圆顶的拱廊建筑,里面摆满了法国奶酪、印度咖喱、爪哇咖啡、希腊橄榄油和德国巧克力……

对于各种肉类、蔬菜和五大洲千奇百怪的食物来说,缺少的是能够统一比较的巴别塔。美国知名记者亨利·亚当斯观察到,能量、吨位和速度是通往未来的三个关键,但是在农业馆,参观者只能看到象征丰收的羊角。于是,人们感觉到食物迫切需要一个普遍标准。

美国人习惯用数字说话。1905年之后,赌马之徒把赛马记录当作判断依据,棒球粉丝根据体育新闻的统计表来押宝球员。

商业公司的效益好不好,要看它的季度收益;评估文学作品是否成功,要看卖出去多少本……用数字说话体现了美国人的理性品格。“如果英国是一个小店主的国家,那美国则是会计师的国度。”

美国批评家和剧作家怀特(Eugene R.White)说,“我们这是要用胳膊夹的委员会报告和两手里攥着的统计报表来改变和净化这个世界。”

自从1896年3月23日之后,对食物的评价也变成了冷冰冰的数字。这一天的清晨美国化学家亚特华特结束了在卫斯理大学地下室里进行的食品热量研究实验。

媒体把亚特华特描述为契诃夫似的人物,称其为“盒中人”

或者“科学的囚徒”,亚特华特曾邀请自行车赛冠军纳特·巴特勒去证明“一个鸡蛋的热量能让一个人骑车骑多远”。不过最终的统计数字——一份特定食物和运动相当于多少热量的表格让亚特华特的名字家喻户晓。

经过了无数试验,亚特华特给出了食物中一些基本组成的平均热量。每克脂肪被氧化时产生9千卡的热量,酒精的热量是7千卡/克,蛋白质和糖类每克能被人体吸收利用4千卡的热量。亚特华特宣称:卡路里将决定未来的食物供应。

神职人员为亚特华特的发现欢呼,因为上帝创造的人体比机车更能有效率地产生能量。亚特华特的一个实验结果公布后,基督教妇女戒酒联合会游行抗议,因为这项实验证明一个人只喝酒的话能存活六天,证明了这种液体也是食物。

亚特华特的热量表直接影响了美国工厂、监狱、学校、军队里的食物配给。不过亚特华特最大的成功在于,从此以后,营养学家们可以对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不同阶级进行精确的对比了。1911年,C.F.兰沃继亚特华特之后成为美国农业部下属的营养研究的负责人,负责把传教士和人类学家的调查编成一张不同时期、不同种族日常饮食消费的表格,结果刚果倒数第一是2812卡,而美国则拔得头筹高达4510卡。

营养学家在对比各国饮食的时候变成了美国食物的鼓吹者。

卡路里表格说明,谷物、肉类和乳制品等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而水果、绿叶蔬菜和鱼,这些没什么热量的东西几乎不能被称为食物,曾经促使西方人远渡重洋的茶、咖啡和香料,几乎根本没有价值。

美国官方为亚特华特和兰沃的发现欢欣鼓舞。食物消费需要索引,早就被政客们意识到了。在卡路里这一准绳发明之前,营养科学被素食主义者所把持,他们认为吃荤是不道德的行为。这些营养学家用道德和美学的标准来评论食物。1911年科学管理的泰勒制诞生后,能量领域合理化的需求也跟着出现了。

政府的指挥棒

在20世纪前半叶的美国,所有的数字,从国民生产总值到出生率都变成了政府管理的工具。卡路里就是这样一个单位,一开始是表示食品供给和全民消费的数字,后来在美国的对外政策方面留下了最明显的印记。这个热量单位表面看来经得起科学考察,影响了美国人想象世界粮食问题的方式。

营养学家认为平衡是进步的饮食习惯的基本特征,希望能用一种卡路里表格体系来提高国家的消费效率。官方已经使用税收、出生率、死亡率和犯罪数字来揭示人类行为的自然法则,并且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卡路里则揭示了自然行为和能够通过社会控制达到的理想状态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对亚特华特和兰沃来说,卡路里可以让政府告诉人们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最好的。

“卡路里之于能量与美元之于金钱是一样的。”联邦政府也迫切需要抓住卡路里,用于衡量食物的生产和消费。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之后,美国的主要大城市都出现了粮荒。联邦政府的官员们意识到他们不知道每个城市、每个家庭需要分配多少粮食,以前需要多少,从哪里能有效地搞到粮食,这些数字各地区别很大,因此增加了政府工作难度。但是结合人口普查数据和食物热量表可以推算出城市、部队甚至整个国家需要多少粮食。

在战争的压力下,调度食品消费成为国家的一项关键任务。

美国的战地记者们搜寻蛛丝马迹,推断战争双方是如何为餐馆和肉类市场提供货源的,还有士兵的口粮含多少卡的能量。《纽约时报》的记者认为,德国的港口被封锁,所以它的食物需求和消费很难平衡。由美国工程师组成的小组为饱受战争之苦的比利时提供了大批食品,他们提供救济粮的多少用卡路里来标注,代表了饥荒救济观念的新逻辑。当美国人的粮食供应对西线战场来说变成关键因素之后,欧洲人学会了美国人计算食品的数字逻辑。

在美国,战争动员从1917年开始了。这一年国家食品管理局成立,负责人是赫伯特·胡佛,这位采矿工程师也是比利时救援行动的主要组织者。在食品管理局的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威拉德酒店,胡佛提出了一个动议,以保证糖、脂肪和谷物出口到前线。美国政府立即采取措施扩大小麦的种植,因为它是便于运输、高热量的基本食物。在战争期间,胡佛告诉他的下属:“在男人、女人和儿童的想象里,小麦面包迅速变成了国家生存和稳定的象征。”

为了给欧洲节约出2000万蒲式耳小麦,美国人需要改变饮食习惯。在设置口粮、寻找替代品、定义爱国的饮食控制方面,都离不开卡路里。一份手册建议:应该经常地使用卡路里这个词,比你使用食品、码、夸脱和加仑更经常地使用卡路里,不说一片面包、一块派,而说100卡的面包、350卡的派。

消费卡路里过多,就会削弱个人和国家的效率。曼哈顿餐厅在每个菜品旁边列出了热量数,同时标注每个行业人所需的热量是多少。美国宗教人士、著名编辑莱曼·阿博特把每顿饭都考量卡路里蔑称为“精神上的疑病症”。《洛杉矶时报》哀悼卡路里把“有关饮食的最高学问变成了用一把刀数绿色豌豆”。

胡佛强调战争的危机对个人饮食的考验和对国家的考验之间有紧密的联系,美国人可以做到为了国家利益在饮食上牺牲个人享受,这表明美国已经达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已经准备好保卫自己和欧洲的民主制度。俄国永远都不能达到这样的阶段,胡佛说,“结果在俄国爆发了一场大屠杀”。他鼓励美国人战胜自我,也战胜自由之敌。

胡佛既把粮食看作国际秩序中的薄弱环节,也认为是美国施加影响的理想工具。一战停战协议签署前不久,食品管理局的专家统计了全球食品资源和卡路里需求的总数,胡佛告诉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他们将不得不对四十五个国家实施救援,“如果我们想把这些国家从布尔什维主义和无政府状态解救出来的话”。

胡佛是把安全和社会福利联系起来的先行者,“饥荒滋养混乱,”他解释说,“无政府状态是传染性的,粪坑一样的传染源会危及到法国和英国,最终也会蔓延到美国。”密歇根州前州长甚至提出了一个温和的建议,使用卡路里作为全球通币,“对卡路里的追求而不是对黄金财富的需求将会是永恒的,”他解释说。

于是1925年,英国杂志《旁观者》观察到:“美国人关于饮食的伟大工作……已经全面胜利,虽然在我国遭到了有力抵抗……(美国人)有关平衡的观念已经变得越来越坚实。”

影响全球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一些欧洲观察家表现出对计量和科学规则的极大热情,对他们来说,这些美国特征是未来现代化的征兆。但是对荷兰历史学家赫伊津哈来说,美国人对数字的偏好代表着“头脑的泰勒制”,为了效率牺牲了思想自由,使用这种方法,科学来到了庇护所和熟悉地带,而不是未知的领域。

1930年,法国小说家乔治·杜阿梅尔让卡路里吓了一跳。

请他吃饭的美国人建议他不要点土豆而点燕麦片,因为“这会多给你带来两百多卡的热量”。对杜阿梅尔来说,这个小插曲证明了一种特别的把科学作为权宜之计使用的美国方式。“卡路里这个词除了吓了我一跳之外,什么意思也没有,”他写道,“我在实验室里长大,但是我认为实验室和私人生活是完全分离的两片领域……对科学的信仰不会带给你安宁,只会给你带来扭曲的不安。”

但是,当美国人在国外宣扬有关消费行为、效率和生活标准的科学方法的时候,他们觉得这些不偏不倚的清晰数字是送给全人类的礼物,“我们最新的象征不是政治大棒,”《纽约时报》外交版的记者写道,“而是无可辩驳的不带感情色彩的标尺。”

卡路里还对各国的美食产生了影响。例如,现在被称为希腊风味的饮食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尼可拉斯(NikolaosTselementes)的烹调书里,作为波斯餐馆里的厨师,尼可拉斯改进了肉末茄子饼和烤通心粉,去掉了安纳托利亚和斯拉夫酸乳酪、橄榄油和香料,加入了糊状的百卡玫调味酱——相当于高热量的白酱油,是一种美国营养学家呼吁可以代替肉的东西。

墨西哥革命政府通过改进小麦的烹调把印第安人的玉米饼变成了墨西哥薄饼。1921年对卡路里的营养学研究导致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全面改观。为了让日本“皇军”在营养上与潜在对手的军队看齐,部队厨师采用西方菜谱使用高热量的原材料,比如牛肉、猪肉、面条和油炸面团(天妇罗)。

印度的民族主义者意识到,“营养不良”的危机给英国人的殖民统治提供了新借口。甘地选择饮食作为攻击帝国主义的突破口,因为卡路里让食品与劳作、土地脱节,他有意识地把他的饮食建议与具体的烹调方法、肥料、食物的质地和口感结合起来。每一种蔬菜和水果都拥有实质的和精神的价值,只有在人体内——这一独一无二的实验室里才能得到恰如其分的衡量。通过在饮食和国家主义之间建立联系,甘地把食品提升到在现代科学均质化逻辑下受到侮辱的象征的高度。

正是这种普遍化的逻辑引导盎格鲁—美国人努力建立世界食物的秩序。在大萧条的逼迫下,向营养不良的地区(这些地区是美国人根据卡路里消费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来的)分配欧洲和美国剩余品的全球计划形成了。1936年国联发布了有关各国营养学方面的报告,这份报告后来促进了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成立。

今天再来读这份材料,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份深奥的文件引起的争论接踵而至。它的发现“简直是革命性的”,《旁观者》杂志这样评论。对《纽约时报》来说,这份报告揭示了“这个时代混乱背后的原因,现代战争的真实背景”。

这份食物报告的影响力通过三组并列的数据显示出来:母亲和儿童的最少需要量、不同国家的人均消费量和生产总量,全部用卡路里的形式表述。这种平行性比较显示:在有些国家农业生产过剩的危机与其他国家营养不良的问题之间有紧密的联系。生产过剩的国家能够开拓出新的市场和贸易渠道,调查委员会乐观地预测,一般来说,大多数中国人一直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1943年,罗斯福政府网罗了七十七个国家建立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战后国际秩序的第一个组成部分。从此以后,免于匮乏已经成为美国发动战争的目标,艾特华特期望的“未来的食品供应”已经成为美国的一项政治现实。

同类推荐
  • 什么是孤独症:基本常识

    什么是孤独症:基本常识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与孤独症有关的信息。它如何被引起?它会传染吗?如何预防它?如何与孤独症患者相处等等。本书适用于所有家有孤独症儿童、亲人、邻居等的读者。
  • 交通运输百问百答(青少年科普知识百问百答丛书)

    交通运输百问百答(青少年科普知识百问百答丛书)

    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广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复活的古城(上)

    复活的古城(上)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沧桑的岁月冲逝了多少陈年旧事,历史的尘埃淹没了多少远古文明,厚重的黄土尘封了多少悠久文化,古城遗迹中又隐藏了多少千古秘密,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凭着考古学者手中的铁铲,人们试图破解历史的密码。
  • 海洋中无处不在的科学(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无处不在的科学(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发生的自然过程,按照内秉属性,大体上可分为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地质过程和生物过程四类,每一类又是由许多个别过程所组成的系统。对这四类过程的研究,相应地形成了海洋科学中相对独立的四个基础分支学科: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和海洋生物学。
  • 医疗:疾病克星(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医疗:疾病克星(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本书讲述的是药物与医疗技术发明发现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然而又令人着迷并展示伟大人性以及科学探索的故事。收集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轶事以及很多当今医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信息,将其一一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霞外杂俎

    霞外杂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清天尊

    玄清天尊

    大道玄清,神通无量。少年偶得道家无上传承,踏仙道,问长生!如此,我当为玄门之主,当世道尊!
  • 天龙策(上)

    天龙策(上)

    公元1600年,努尔哈赤励精图治,欲问鼎中原,为了控制情报系统,命精通汉文的孙女赫梅蓝下嫁都护府总管大明叛将李永芳。孰料赫梅蓝嫁入李府后决死不圆房,却与武长春产生恋情。武长春是李永芳的女婿,明朝锦衣卫安插在后金的高级卧底间谍。李永芳觉察出两人的暧昧关系,想方设法离间二人灭掉武长春。大明国土辽阔人才济济,努尔哈赤和四贝勒皇太极精心制定“天龙策”,旨在离间大明君臣,绝杀大明高级将帅精英人才。武长春冒死盗取“天龙策”,送交大明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但大明高层忙于内斗一盘散沙,阉党魏忠贤与东林党的酸儒们竟然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将极为重要的战略情报“天龙策”抛在一边。
  • 我在西北种田的日子

    我在西北种田的日子

    新书《超级老黄历》,新手重振旗鼓,重新上路!因被见义勇为,却摊上事了的江小白,一怒之下回到了自己那大西北穷困的小山村里,打算种地了却余生。但,一只黑皮小怪物偷了他种的土豆之后,一切都不同了!
  • 勇敢游戏

    勇敢游戏

    生活就是一场又一场冒险!人生不能重来,为何不更勇敢些,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 蓝色雾乡

    蓝色雾乡

    生物学博士子浩厌倦都市生活,为了逃避现实,在深山老林采集标本时误入一个终年被蓝雾笼罩的雾乡。子浩在此深得雾乡长者葛爷的器重,还得到雾乡最美少女晴儿的爱情。子浩希冀在此大有作为,并不断给葛爷献计献策,没有想到他却误入雾乡阴谋者的圈套,陷入万劫不复之中,并付出了鲜血的代价,几经周折才逃出雾乡。子浩脱险后,才发现自己宝贵年华已被岁月荒废。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反桃花源中篇小说,充满诡异神秘色彩。作者出版电影文学剧本《蓝蝴蝶》等多部文学作品。
  •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一部年轻人的个人奋斗史,一卷老北京的人物世情图。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翻译成17种语言,数十个版本,畅销70多年。本书包括《骆驼祥子》《正红旗下》两部京味长篇经典,老舍研究会审定。依据老舍1936年手稿还原的一字不删的“足本”。国内通行各版本因为时代等影响,部分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删节或改动。本书以近年偶然发现的老舍手稿为底本,恢复删改部分,还原本书的真实面貌。《正红旗下》是老舍偷偷写作的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大清末年,旧梦将醒未醒,大厦将倾未倾。一个小孩的诞生,带来浓浓的黑色幽默……这部生前没有发表,没有完成的作品,被公认为是老舍的代表作和当代真正伟大的文学巨著。
  •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殇

    春殇

    白天做了个梦赵友厚梦见娜娜的整个情景有些乱,片段也不是很清晰——赵友厚在一家水饺店吃了两碗水饺,刚出来路过王麻子小吃店,忽然听到有人喊他。转脸一看,就看见娜娜端着两个空盘子站在王麻子小吃店门口。赵友厚惊喜地朝娜娜笑笑,娜娜放下手中的盘子走了过来……忽然,地点不是饮食街上王麻子小吃店门口了,变成矿工大街上一根电线杆子旁边。他靠在电线杆上,两只眼怯溜溜地看着娜娜胸脯一颤一颤地向他走来,心里禁不住“怦怦”乱跳,张了张嘴,却不知说什么好。娜娜走到他跟前,说:“小赵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