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5300000011

第11章 特教学校的老师(4)

学校的工资还是比较低的,各方面的福利待遇几乎没有。但是,加威的心里却是快慰的、满怀希望的。他认为,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盲人生活自立,能够赚钱养活自己,这件事的意义比自己一个人赚到很多钱要大得多。他常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学生们说:“你们将来挣了大钱,可不要忘了我这位穷老师哦!”——其实,他所希望的,哪是什么物质的回报,学生们能够自立能够有出息,这才是对他最大的奖赏和酬报!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能够高效地教会学生,闫加威对自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的同时他也在不断地刻苦学。一是跟学校的其他老师学习,一是从书本和网络上学习。凡是要教给学生的内容,他都要求自己必须搞透、搞明白,自己弄懂了才能让他人学会。特别是中医,对于盲人来说是非常深奥的学科,他经常在自己的身上比画,寻找穴位,对照着摸索学习。

在自己弄通、弄懂了之后,他还天天琢磨着如何让学生们也都能弄懂。

他给大家讲解剖学。学校没钱购置人体骨骼模型,为了让孩子们更形象地了解骨骼结构,他就抓着孩子们的手在自己的身上一次次地摸索,一一告诉他们哪是眉骨、哪是锁骨、哪是胫骨……

有时,他又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制作一些简易的教具。譬如,学校缺乏教具,他就用纸折了两个人体骨骼模型,让学生们用手去摸一摸,对应着学习和认识人体的组织结构。教盲人最需要的是耐心和爱心。作为一个盲人,闫加威深知这一点,因此每次他都能自觉地站在盲人的角度想事情,给他们描述新鲜有趣的知识内容。

经过教学探索,加威越来越意识到,教师的职责不是单单传授知识那么简单,更重要的还在于教学生学会做人。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他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视自己身体的残缺,树立起自尊和自信。

他告诉学生:“我们盲人要自身独立,自强自立,给全社会带来正能量。我们与健全人不一样。健全人总爱发愁,而盲人都很乐观,知足常乐,并且能给他人传递快乐。即使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快乐。凡事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上帝让我眼睛看不见,也就免除了我有可能招来的各种灾祸。如果眼睛看得见,像我这样一个特别能折腾的人,或许就会玩开车,不顾危险,甚至连命都有可能保不住。”

他接着说:“譬如,我学生时代的一位同学,眼睛好,日子过得特快活。他是开运煤车的,喜欢多拉快跑。结果车翻到了沟里,弄了个身体伤残,干不了活儿。还有我一个同事的孩子,大学毕业了,却被查出得了白血病,现在什么事都干不了,只能回家养着。和他们相比,我这个盲人就是幸运的人了。本来,在他人看来,像我这样的人,活都别活了,是最没用的,但我现在却完全能够靠自己来生存,还能教书,帮助更多的人学会自立。我一个人待着的时候,经常这么劝慰自己,我这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不是也挺好的吗?”

他相信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他愿意用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来鼓舞学生,激励他们好好做人、好好生活。

因为年纪相仿,他和学生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几乎时时刻刻都和孩子们在一起,彼此相处得很是融洽。学生们也很喜欢这位盲人教师,有事没事总爱去找他。相互越来越熟悉,加威都能够根据走路的声音辨别出是哪一位学生。上课时,他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用鼻子嗅一嗅,就能判断出是谁没来。班级搞卫生时,他让有的同学端水,有的擦桌子,他自己也亲自上阵,一起来打扫。

加威的母亲惦记着远方的儿子。就在他去学校任教后不久,利用国庆节的假期,母亲专程来到了平乡。虽然伙食一般,儿子又有点儿挑食,但她看到学校的环境井井有条,学生们快快乐乐,儿子在这儿过得很充实,一点儿也不觉得闷,比她想象中的不知要好多少倍。母亲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业余时间,加威除了备好课之外,还在继续进修。他现在在读北京联合大学远程教育的本科。有空的时候,他就研究自己特感兴趣的电脑。他告诉我,就在我采访他的前两天,他刚刚独自攒了一台电脑。

加威说:“盲人看不见,这是非我们能力范围内的事。但是,我们眼盲不等于无能,我们可以用触觉、听觉和嗅觉,来判断男女厕所,自己上厕所。我们也能通过闻香味来找寻饭馆。我们可以根据别人身上挂着的钥匙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对方是谁……没人规定盲人不能做什么或者不可以做什么,健全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2013年3月,闫加威独自前往上海,参加了一个国际公益组织举办的改善盲人生存的培训。这次培训也有来自台湾的盲人。大家在一起切磋交流,很受启发。通过培训,加威懂得了,一个盲人,哪怕是生活在农村的盲人,不仅可以通过学习掌握一门手艺,学会一项谋生的手段,而且,也可以同健全人一样生活得有滋有味。盲人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要勇于走出去,与社会各界人士接触,同主流社会打交道,主动融进整个社会大群体。

在上海培训的最后一天,他一个人摸索着找到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带着一架相机,不停地拍摄。他选择了相机的自动模式,采用连拍的方式拍照。回校后,再请眼睛好的老师帮忙将照片导出来整理。结果发现还真拍了不少好照片。那位老师虽然没有去过上海,但在看了闫加威拍摄的照片以后,感觉自己仿佛也去过了那里似的。这,让加威不禁有点儿得意。

上海的这次培训更加坚定了他从事教学的信心。他告诉笔者,就在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不久,他就同学校签订了三年的任教合同。他要把自己一生中最美丽的青春岁月,奉献在这个帮助盲人走出黑暗、寻求自立的事业中。一年多来,国家扶持残疾人的政策越来越好,孟杰盲人学校也有了不少可喜的变化,这其中也凝聚着他的一份贡献。这是令他深感自豪的。“喜欢折腾”的他,一直在琢磨着怎样把穆校长和他的这所学校好好地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从而理解穆校长的良苦用心,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盲人,呵护和帮助盲人,也让更多的盲人获得学习培训的机会,成长为有用的人。一段时间以来,他都在构思,准备拍一部微电影。内容就是一个盲童初来乍到孟杰学校,他是如何开始融进这个集体……或者,就选取盲校的一天,记录一个孩子在学校里一天完整的生活……

加威的眼睛看不见,但在他的心里,却有着一幅绚丽的七彩图画。那是一个盲人教师梦想中的生活,梦想中的未来。

打算终生教书的盲教师

穆孟杰第一次把季大大老师介绍给我的时候,我一听这个名字就倍感亲切。原本以为这会是一位年纪很大的教师,没想到,一见面,简直让我吃了一惊。

他,身材瘦小,单薄,身高看起来有一米五多,脸上瘦得几乎都能看到凸起的颧骨,眼睛是空洞的,但却让人觉得他似乎一直都在微笑。就连说话也都是慢声细语,带着笑。如果坐在一群学生当中,我肯定辨认不出他竟是一位教师。因为,他看起来就像一个大孩子一样,天真自然,无忧无虑。

季大大的出生既幸运又不幸。

1987年,大大出生的这一天,山西省洪洞县这一户季姓的农家,可谓是悲喜交集,万般滋味。孩子出生了,而且是双胞胎的男孩儿!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事情啊!然而,当年轻的父母仔细打量孩子的时候,却发现孩子的双眼有点儿异样,似乎老也睁不开,好容易睁开来却令人感觉总是有点儿怪怪的。大夫很快就对这对新生儿进行了仔细的诊察,结论是,双胞胎兄弟皆为先天性失明!

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把这对老实巴交的农民夫妻震蒙了。

家境贫寒,家里已经有了一个大女儿,现在一下子就添了两个残疾孩子,这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呢?

双胞胎长得很像。大的起名叫“大大”,小的就叫“小小”。因为失明,父母对他们更是百般疼爱。

日子在艰难中一天天过去。

光阴荏苒,很快地,两个孩子就长大了。但是,洪洞县却没有一所能接收这对盲童的学校。父母托人到处去打听,也到许多学校去问询,希望能为孩子们找到一所可以上学的学校。然而,始终都杳无音讯。到处都只有为健全孩子办的学校,哪里有给盲童办的呀!

就在全家愁云密布的时候,有一位好心的记者得知了这件事,就把季家的遭遇在报纸上报道了一下。

哗!这下子可不得了。山西人向来敦厚淳朴,20世纪90年代的人们又特别富于同情心,也特别有爱心。当得知有这样一户农民,竟然遭遇如此奇祸,大家都纷纷表示同情和关切。不少市民给报社打去电话,告知他们哪里有接收盲童的学校的线索,还有很多人表示,要给双胞胎的父母捐钱捐物。

真是非常幸运,这对名叫“大大”“小小”的可爱的孪生兄弟,从此便成了社会上许多人心中的惦念。他们的命运,也由此改写。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大大和小小被送进了太原市盲童学校。这一年是1998年,双胞胎都已经十一岁了。

太原市盲童学校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全日制义务教育盲童寄宿学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设小学、初中、按摩职高、盲人普通高中四个学段,是一所功能齐全的盲教中心。在社会的捐助下,大大和小小在这里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从上小学开始,山西当地的电视台和电台都一直在关注着他们,发动人们踊跃捐助。近十年来,兄弟俩共获得社会捐助十多万元。

提起这些往事,季大大就忍不住眼眶发热。这是令他终生铭记和感念的事情。要不是有好心人的帮助,他们兄弟俩的命运说不定会多么凄惨呢!

小学阶段,学习对于大大来说都是很简单的。他最难理解的是图形,因为他从未见过实体的东西,要理解图非常地困难。但他在学习时很有一股韧劲,不会的东西就一遍遍地琢磨、求教,不弄懂决不罢休。

1999年国庆节,正逢建国五十周年,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专程来到太原盲童学校,为全校同学表演了口琴、笛子等献礼节目。坐在台下听节目的季大大简直惊呆了。他没想到和他一样的盲人也能把口琴和笛子吹得如此美妙、动听。他在心里暗暗地下决心:一定要向这些哥哥姐姐们学习,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

2006年,大大从盲校顺利毕业,考上了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学习针灸推拿专业。他是太原盲童学校历史上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至今还被学校作为教育在学学生的典型范例,经常被老师们拿出来向新同学宣讲,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也能考到外面的大学去深造。

那时,大大的姐姐已在上大学,弟弟则在上中专。一家三个孩子都很争气,这让父母也很扬眉吐气。

大学几年,季大大始终都是一个勤奋、刻苦的好学生。他认真学习针灸推拿,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先后到北京按摩医院和杭州、广州等地的医院去实习。那时候,他开始有了自己一生中最早的一些收入。在北京按摩医院,他每月的收入都在四五千元,在杭州和广州,每个月也能挣到三四千元。

收入相当丰厚。美好的未来,正在大大的面前一一展开。

但是,在大大的心底里,却深藏着一个愿望。他深知,自己的父母都是农民,他是通过社会上许许多多好心人的帮助才拥有今天这一切的,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工作来回报社会,回报这些好心人。他是一个盲人孩子,十几年来,是老师们手把手教会了他知识和技能,把他从一个毫无用处的人变成了一个有点儿本事的人。他从小就热爱老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通过自身的经历,他也深深感到了盲人读书的重要性。他渴望自己能够亲自为盲人们做点贡献。因此,他希望自己能够去当一名盲人教师。

2012年5月,季大大在网上“看到”了有关穆孟杰校长事迹的报道,十分震撼。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一个盲人竟然能够独立创办起一所学校,做出这么伟大的一番事业来。

怀着崇敬的心情,他给穆校长打去电话,表达了自己愿意去他的学校任教、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意向。

穆孟杰喜出望外:“长春大学毕业,你这是高学历呀!我们学校非常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呀!”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2012年9月,新学期一开学,季大大就来到了孟杰学校。

一见到穆孟杰,大大就告诉他:“穆校长,我决心在您这儿一直干下去!干到底!”

孟杰大吃一惊,继而满脸笑容地回答:“好!好!咱们一起来把这所学校办得更好!”

虽然,教书的收入远远不能同自己在按摩医院实习时相比,但是,当一名教师,教书育人,这正是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大正走在实现梦想的阳光大道上。

和盲人学生们在一起,大大感到非常快乐。这些孩子,大多身处农村偏远地区,从小家庭贫困,生活封闭,知识少得可怜。大大每天都在这样提醒自己:“孩子们的眼睛已经无法改变了,但他们心里的窗户应该打开,不帮助他们打开心灵和知识的窗户,他们长大后就会变成家庭的负担、社会的累赘!”

于是,他在教针灸和医疗时都格外认真,也非常耐心。有时候,为了让孩子学会针灸,就让他们在自己的身上扎针尝试。孩子们扎错地方了,他也不生气,而是不厌其烦地纠正,直到他们做好了为止。

同类推荐
  • 岭南古代小说史(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系列)

    岭南古代小说史(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系列)

    本书共分八章,第一至第七章按照时间顺序从汉唐间岭南小说开始出现,到清代岭南小说发展成熟完善,详细介绍了其逐步发展的过程,包括其背景、代表作品、即当时作品的特点等,分门别类地对每一时期以典型小说为案例进行细致分析,从内容到写法都有所涉及,从而使岭南小说的发展过程完整呈现出来;第八章则从总体上介绍了岭南小说的特征及其艺术贡献。
  • 地心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地心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一部描写冒险的书,它出自“科幻小说之父”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之手。描写地非常精彩,全书讲述里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发现前人曾到地心旅行,里登布洛克教授决心也做同样的旅行。他和侄子从汉堡出发,到冰岛请一位向导,他们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艰险和种种奇观,最后回到了地面。书中的汉斯,阿克塞尔,里登布洛克教授在地心环游了地球一周,好几次险些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 不甘沉沦的汉子

    不甘沉沦的汉子

    《不甘沉沦的汉子》中《沉沦》、《茫茫夜》等小说颇具“自叙”色彩,以前所未有的大胆描写爱情、性压抑甚至性变态,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刻画人物的灵肉冲突,是民国初期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难命运写真。除了小说名篇,《不甘沉沦的汉子》还收录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等散文名篇,这些散文感伤而隽永,有荡气回肠之韵,堪称心灵之作。
  • 高智能犯罪深度调查

    高智能犯罪深度调查

    频频发生的智能犯罪案件敲响了信息社会的警钟:每一个生活在信息社会的人,都应该睁大警惕的眼睛智能犯罪的时代已经来临,不要心存侥幸,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本书作者通过十余年的调查,采访了首都检察机关所办理的这些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并就其中一些较为典型的犯罪个案进行深入的调查,并在还原案件真相的同时,从遏制恶性犯罪、加强自我防范的角度,给人们以建设性的忠告。
  • 文苑撷英

    文苑撷英

    大学的功能内涵是随着大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公元11世纪,在博洛尼亚大学等世界最早的大学建立之初,大学没有今天的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诸多功能,它似乎仅仅是一个谈天说地、海阔天空的地方,人才培养的目的很微弱。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林村拆迁事件

    小林村拆迁事件

    我在西南科技大学做完学术报告,正准备从会场离开的时候,突然有人拍拍我的肩,叫住了我。回头一看,是张似曾相识的面孔,可是一时叫不出名字。好在对方先开了口,免去了我的尴尬。“我是吴新天,还记得我吧?”一听到这个名字,头脑中立刻回想起了一个瘦高而斯文的小男生。那是我的高中同学,那时候我常常和他在午间休息时下象棋。两个人棋艺都不怎么样,却总是下得热火朝天,一发不可收拾。“哦,哦,是你啊!你怎么来了?”“我在旁边的分子医学研究所工作。听说你今天到这边作报告,所以就过来找你了。”
  • 裨海记游

    裨海记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老公大人是明星

    我的老公大人是明星

    柠萌与大魔王的相识是一场难忘的意外,却赔进了一辈子。某大魔王咬牙切齿:“死丫头,你给我把门打开!”柠萌:“我又不傻,有本事你把门撞……开……啊!”“砰——”柠萌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脸,仿佛听到了自己的心在跳。
  • 圣途归来

    圣途归来

    《圣途归来》是作家以梦为帆首部诗歌集,是作者关于亲情、友情、爱情、故乡情的所思所悟。这部诗集集古体诗、现代诗于一体,将豪放与婉约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体裁运用于鼓掌之间,是当代诗坛少有之佳作。
  • 岁月不许负深情

    岁月不许负深情

    被新婚老公当做礼物送到别的男人床上,她阴差阳错与他上了床,醒来之后落荒而逃。老公劈腿,闺蜜背叛,疼爱自己的父母相继身亡。一夜之间一无所有,她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他的条件,本以为只是一场交易,却不想,竟陷入了更大的阴谋,从此逃不开躲不掉。“麦甜,想逃吗?放弃吧!不可能的!”“封立煜,你想干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洪驹父诗话

    洪驹父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承魂挽歌

    承魂挽歌

    被认为在大战中与战友一同死亡的白萧,其实在战火中幸存了下来。在八位濒临死亡的队员动用轮回的秘术,将自己全部的力量与知识,甚至灵魂和意志,都传承给了唯一可以活下来的人——白萧,并将其通过「密道」送走,而自己留下来自生自灭。白萧·耶格尔被随机传送的「密道」送往了极北之地,但没有想到的是,白萧虽然传承了伙伴的一切,却被轮回魔晶变成了婴儿。失去了力量,甚至连伙伴们留下的残魂也陷入沉睡,就连自己也短暂的失去了意识。但天不亡他,极北之地曾经的女帝救下了身为婴儿的白萧,并辅助白萧重回战场……
  • 十年前向流星许愿的少女

    十年前向流星许愿的少女

    一位80后美丽少女的情路历程,从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情定终生到生离死别心灰意冷,由重拾新生再感爱情到情路曲折饱受折磨。曾经向流星许愿的少女能否走出阴霾拥抱光明!
  • 万界至强系统

    万界至强系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道无光,鸿蒙沉沦。吾苏醒于诸天之巅,斩灭天道,湮灭命运,三千大道,尽皆俯首。手握日月摘星辰,开辟混沌万物生。蓦然回首,一切都是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