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900000038

第38章 俾斯麦改革:德意志的命运 (3)

所以,俾斯麦“铁血政策”的第三步,就是进行普法战争,打败法国。与奥地利相比,法国是更为强大的对手,俾斯麦明白普鲁士不能蛮干,必须团结整个德意志的力量,在外交上再一次显示了他的高明之处。1870年,俾斯麦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诱使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鲁士宣战,而普鲁士则借此机会团结德意志民族,保家卫国。

普鲁士很快便击退了入侵的法军,并向法国作出反攻,在色当会战中,普军大败法军,生擒法皇拿破仑三世。随后,普军进军至巴黎,这时的巴黎爆发了巴黎公社运动,将新建立的临时政府赶出了巴黎。法国一片混乱,这时的俾斯麦没有趁火打劫,在关键时刻保持了一如既往的冷静,决定帮助法国资产阶级政府,消灭巴黎公社。果然,在战后谈判中,德国获得了更大的利益。

色当战役的胜利,使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在德意志人面前展现了辉煌的战果,同时也震慑了南德诸邦,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黑森先后派代表团到达凡尔赛,同普鲁士进行关于国家统一的谈判。俾斯麦根据南德四邦对待统一的不同态度耍起了分化瓦解的手段:拉拢巴登和黑森两个小邦国,向巴伐利亚让步,唯独孤立符腾堡。1870年11月15日,巴登、黑森加入联盟。23日,巴伐利亚获若干自主权后也加入联盟。两天后,孤立的符腾堡只得就范。至此,美因河南北的两部分德意志连成一片了。

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呼之欲出,然而在皇帝称号问题上,俾斯麦很头疼,陷入了两难境地。太子继位心切,竭力促成一个新的“自由德意志帝国”的诞生。国王威廉一世则不愿“同老普鲁士分离”,认为接受德意志的皇帝称号等于“把老的普鲁士称号撂下”,因而不肯接受“普鲁士国王”以外的新的称号。这父子俩,一个急于建立,一个不愿建立新的帝国,但动机都是一样的,即想把德意志溶化于普鲁士。而这一点正是作为政治家的俾斯麦所忌讳的。为了做到既可使统一的德意志普鲁士化,又能消除南德各邦对普鲁士化的疑虑,他耍了一个计谋,用重金收买独立性最强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及其大臣,让他们上书普王,以德意志诸侯的名义请求威廉一世重建德意志帝国并接受皇帝称号。在俾斯麦的安排下,普王终于勉强改变初衷,于12月16日接受了由30名议员组成的代表团呈递的“劝进书”。

德意志的诞生

普法战争胜利后不久,普军还未撤出法国,即于1871年1月18日,也就是腓特烈一世加冕普鲁士国王170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在法国凡尔赛宫72米长的镜厅举行了一场盛典,普鲁士国王正式加冕为德意志皇帝,一个新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由于以前已经有一个神圣罗马帝国,所以在德国历史上,这个帝国又被称为第二帝国。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包括4个王国,6个大公国,很多自治领,3个自由市以及一个直辖地。

同年4月16日,德意志皇帝授权国会通过了帝国宪法,宪法确定德意志各具体组成单位要“缔结为一个永久的联邦”。虽然各邦国在名义上可以保有一些自治权,实际上大权已经被中央收回,这样一来,德国从政治上完成了真正的统一。在这部宪法中,皇帝处于一个非常高的地位,它规定帝国是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就是帝国元首,由普鲁士国王担任。这个元首不像英国女王那样只是个虚位,它实实在在地集中了国家的巨大权力。最有意思的是,这个宪法规定,帝国只有一名大臣即首相,他负责主持帝国政府,直接由皇帝任命产生,所以他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为什么说只有首相才是大臣呢?因为首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各部都不是独立的机构,部长只是首相的助手。

宪法还规定立法权属帝国国会和联邦议会。但实际上,二者的实际权力都很小。就后者来说,虽然它名义上享有最高监督权,但是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这就等于在联邦议会头上悬了一把剑,而且是一把随时可能掉下来的剑。就前者而言,虽然宪法规定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可是它不是政府,而且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最关键的是,它所通过的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不能单独生效,而是要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

从大的时代背景来看,当德意志实现国家统一的时候,欧洲资本主义在政治上已经开始逐渐显露颓势。所谓的民主政治已经被现实所否定,资产阶级再不能也不敢用民主手段管理国家了,特别是考虑到德国的具体情况,地主阶级的实力还很强大。所以反民主的普鲁士军事官僚专制统治便获得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成为第二帝国的支柱。

完美而又脆弱的网

德意志帝国成立后,俾斯麦被任命为帝国政府的首相,从1871年起到1890年,俾斯麦一直就是这个帝国的“监护人”。他不仅缔造了德国,同时也为帝国未来的命运殚精竭虑,他为德国设计出了未来应该走的道路,那就是: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坚持走中间路线,结好英、俄,孤立法国以此为德意志帝国创造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在确保和平生存的前提下使德国走向强大。由于一系列的原因,俾斯麦的方案最终被放弃,德国选择了在这条穷兵黩武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并引致了最终的悲剧。

俾斯麦是一个超越时代的人物,他太过于英明而富有远见,如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初,俾斯麦就断言清朝的失败是注定的,这同西方其他国家的预测完全相反,当时英、法都认为清朝将战胜日本,他们认为小小的日本同国力远在其上的清朝根本无法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当时清朝的海军力量为世界第七位,远在日本之上,但俾斯麦却不那么认为,他说:“日本人到德国来向我们请教的是机器运转的原理和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他们总是孜孜不倦地学习各类体制结构,希望能回国谋求发展。而清朝的官僚对这一切似乎都没什么兴趣,他们只是问枪炮的性能,以及价格多少,所关心的不过是买回的洋机器是否值当。因此,日本必然是胜利者。”因为俾斯麦知道日本人关心的是西方的制度和哲学理念的先进性,而清朝却只认为西方的器精械利,而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法律典章、教育方式毫不在乎,甚至还认为这些都不如清朝,所以早已料定了清朝的失败。

俾斯麦看问题有自己独到之处,但也使他显得特立独行,固执并不是他不能改变的性格。作为政治家的他在外交上能左右逢源,在国内他却不能不坚持,而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国家的利益。在国际上,他为自己的反复无常而声名狼藉,在国内他却为自己的保守固执而代价不菲。大家都看到他表面的光荣,却无法看到他心中的无奈。

正如俾斯麦在普鲁士议会上的铁血宣言一样,他等于宣示了自己的不合群,这只是因为他坚持正确可行的政治理念。俾斯麦发动了三次统一战争,始终坚持与俄国保持友好关系,甚至不惜与普鲁士统治集团决裂。在普奥战争中,俾斯麦坚决地抵制了国王和军队将领进攻维也纳的要求。如此固执的坚持己见,因为他明白“胜利后不提出能从敌人身上索取多少东西,而只追求政治上所需要的东西,这从政治上看是恰当的。”俾斯麦的国家利益至上思想使他在因一直胜利进军而兴奋不已的统治集团内部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作出更富远见的决定,但人们总是局限于眼前可得的利益,很少能有人体会他那超越时代的决定,俾斯麦日益感到孤独,终于他最坚强的靠山——国王也被利益冲昏了头脑。

普法战争后,军方向俾斯麦施压,非要法国割让洛林和阿尔萨斯不可。俾斯麦持审慎态度,不愿与德法在这个视领土主权为神圣之物的时代里结下世仇,国王也想得到这两块地方,使俾斯麦最后不得不向军方低头,放弃自己的明智的判断力。

俾斯麦从一开始就对德国的政策行动表示出极端的忧虑。他的忧虑是有道理的:长久以来,欧洲大陆均势传统的破坏者是法国而非德国,普鲁士则一向被英国、俄国等传统大国视为稳定欧陆的盟友。

但当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在凡尔赛宫成立时,有人说:“欧洲失去了一位主妇,得到一位主人。”一个新的强大国家出现了,她有庞大军队的支持,有科学与知识的装备,为战争而组织起来,因胜利而获得崇高地位。俾斯麦深深地意识到一个强大到令人侧目又不知节制的国家是危险的,在欧洲的历史上,充满着此类前车之鉴,例如路易十四和拿破仑的法国都遭到全欧洲的围攻。俾斯麦不希望因德国的强大而被国际社会孤立,他保守的意识形态反而使他能意识到国际关系中一条稳定的规律,而不至于被新时代的风潮所迷惑。

任何一个国家统一之初都会面临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如何生存的问题,德意志也不例外。但它的处境却好得多,东方的俄国是由来已久的盟友,且继续受到俾斯麦的重视;对战败的奥地利的妥善处理也为两国关系的改善提供契机;对岸的英国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殖民地问题上都与德国不存在利益冲突,甚至英国还希望德国强大,成为欧陆上抗衡法俄的力量;法国在普法战争后一蹶不振,根本没有实力将复仇口号付诸实践。

俾斯麦并不因此而放心。他力图为德意志帝国创造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而在德国处于欧洲中心这个事实面前,那是多么困难!但俾斯麦却做到了。从德意志帝国建立到俾斯麦辞职的二十年中,德国确实获得了和平生存,实力逐渐强大。

俾斯麦在1890年离职前一直主导着欧洲的外交。他希望新缔造的德意志帝国享有和平,不想与其他国家起冲突。但在各国失去道德约束的情况下,他的任务极其艰巨。他公开宣称德国统一后已饱和,以此向欧洲各国保证德国不再有更多领土的野心,曾有人建议德国走殖民主义路线,他回答:“俄国在此,法国在此,我国夹在中间。余之非洲地图便是如此。”俾斯麦清醒地认识到德国夹在中间,欧洲大陆任何一国与他国的冲突都有可能把德国牵涉其中,使之不得不反对一方,从而为法国提供盟友。因此,俾斯麦用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政治联盟把许多利益相冲突的国家包含在内,德国居中调解,力图维持欧洲秩序和稳定。在当代,有学者盛赞俾斯麦是和平缔造者,原因就在于此。

俾斯麦所采取的政策是一心一意在欧洲经营,行事低调以巩固原有胜利果实,避免太过张扬而引起他国妒恨,是为了保障夹在中间的德国的安全。俾斯麦精心编织的这张保护网,那么完美却又脆弱,一不小心就会破裂。但对于渴望荣誉的皇帝来说,这种政策不能使人满足。威廉二世把俾斯麦视为旧时代的产物,他解雇了这位老臣,转而采取了所谓的世界政策。他的顾问们则充分地利用了皇帝的这种野心,冲破了俾斯麦设下的界限,收买了每一个利益集团,普通人民被帝国的荣耀所迷惑,德国政府用建造一支规模巨大海军的方法吸引了工业家和中产阶级,用关税堡垒来取悦农业地主,终于,德国走上了对外继续扩张的道路。

俾斯麦下野之后,长居于汉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并写了回忆录《思考与回忆》。1898年7月30日,名震天下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悄悄离世,享年83岁。而与此同时,他终其一生所监护的孩子——德国,放弃了他为之制定的道路,在20世纪初,走上了毁灭世界也毁灭自己的不归路。

同类推荐
  • 大明文士

    大明文士

    在平行世界的大明弘治年间,作为现代人的林云轩穿越而来。啥米?这个平行世界竟然没有史上的那些文人墨客。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等唐诗宋词的佼佼者统统没有,这下发达了咱也做一回风流才子。修身,咱这唐诗宋词随便抄;齐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治国,嬉笑怒骂笑傲朝堂;平天下,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书友交流QQ群:947634446
  • 大宋王朝3

    大宋王朝3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开海

    开海

    明朝嘉靖四十五年,隆万中兴前夜。这是最好的时代,戚家军向近代军队迈出第一步,脚踏缫车在东南日夜不休产出丝绸,它强大、富庶。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卫所制因贪污腐败而日趋崩溃,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内阁夺位混战不休,它衰落、垂暮。当排枪火炮轰鸣在欧洲战场,当西班牙无敌舰队纵横四海,当传教士手捧圣经怀揣密信对这片新大陆露出觊觎的目光。清远卫小旗陈沐头顶笠铁盔,鸟铳扛肩膀,望向大海高高扬起下巴。-已有完本作品,人品保证,更新勤劳,敬请收藏。读者群:102341981,欢迎大家。
  • 天启五十年

    天启五十年

    大明帝国迭起兴衰,天启皇帝独自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没有人能帮他做出选择。王朝的未来究竟会去向何方,天启将给出自己的答案。
  • 铭记历史:日军登陆平湖侵略史实口述实录

    铭记历史:日军登陆平湖侵略史实口述实录

    《铭记历史:日军登陆平湖侵略史实口述实录》一书以记者新闻的角度,采访了浙江省平湖市百位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老人,从中挑选70老人的口述史实整理成文,为这本书的最主要部分。另外还有平湖市当地历史研究者的文章与史料图片,共分为口述历史,笔记历史,图示历史三部分。本书由浙江省团委副书记朱林森、省档案局副局长丁越飞作序,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肖如平任史学顾问。
热门推荐
  • 海上奇谈录

    海上奇谈录

    上海并非喧嚣,安静下来,也适合讲故事,如旧说书人一般无异,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第一枝说古,专事那志怪神魔;第二枝谈今,倾力于悬疑灵异。神魔也罢,灵异也罢,最难在于三十六个故事个个不同,篇篇出新,您刚从悬疑的谜团走出,又陷入了灵异的泥沼;刚在感慨妖孽也懂真情,却又迷失于神魔的境界。现代卷的故事时尚炫彩,奇幻灵异,撼动人心,古代卷则充满了鲸吞蛟斗,风涛翻覆,香囊暗解。
  • 我曾爱过你,想到就心疼

    我曾爱过你,想到就心疼

    林珂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完美的男友,竟然隐瞒着自己,和别的女人订婚……
  • 我家男神超超超帅哒

    我家男神超超超帅哒

    一句承诺,他守着一张照片整整七年;一场车祸,她险些命丧黄泉;多年后,生活所迫,她原本只想绑个土豪,竟然误闯真男神,以为找到心中的白马王子,婚后才知,他娶她竟是为了祭奠已去的女友。她备受打击,申诉离婚,他却冷眼扫过:“你只有两种选择,第一:留下孩子,第二:你留下。”“我选择第三:一尸两命。”他妥协,孩子生后,他站在世界顶端向全世界宣布:“过去、现在,我爱的只有你,现任、前任都是你。”
  • 隐世十族

    隐世十族

    世界上有十个家族拥有远高于常人的能力。他们世代隐藏在茫茫人群中。每隔一段时间,十大家族就必须聚集在一起去完成一件事情……时光流转如白驹过隙,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很多古老的能力逐渐被淹没,他们的后人大多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忘记了自己是谁。调香疗心的调香师、雕玉延寿的雕魂师、观“气” 治病的续命师、下笔成真的画幻师……时隔多年,拥有天赋异能的十大家族终于齐聚,一起向神秘的目的地出发,寻找家族之源,完成天赋使命。
  • 穿越兽世之征服冷血兽人

    穿越兽世之征服冷血兽人

    林沐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兽人时代,别人都是三夫四男侍,偏偏就她遇见了一条凶残的大蟒蛇,还一言不合就要把她吃掉!她怎么就这么倒霉啊!
  • 天魔舞

    天魔舞

    《天魔舞》是一部描写抗日战争后期大后方成都社会风貌及世态人情的 长篇小说。故事以1938年国民党迁都重庆后的时代为背景,描写了“国战” 期间跑到成都的国民党政府大小官员、普通下江百姓和生活在成都本土的平 民百姓的生活画卷,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下行行色色人等的真实生活。李劼 人先生以他如椽的大笔,刻画了如陈登云、陈莉华等一批发国难财的政府官 员下的小爪牙和红男绿女,如白之时、唐淑贞等平民百姓,同时生动地再现 了抗战时期大后方成都的风土人情,特别是成都的都市生活,成都的乡郊风 景,青年学生从军的爱国热情,美国盟军的加入,普通人们飘摇的生活。
  • 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本书全面指导家长如何与男孩顺利高效地沟通,如何疏导男孩的极端负面情绪,如何做好男孩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向导,如何培养男孩具备杰出男子汉的品质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胆子小才不敢喜欢我

    胆子小才不敢喜欢我

    多年以前,温念林和林湛是同班同学,温念林想和林湛做朋友,却被林湛欺负了;多年以后,他们都长大了,温念林成了市面上最当红的畅销书作家,而林湛成了娱乐圈炙手可热的当红小鲜肉,在一次偶像选秀节目的决赛时,温念林最终难逃命运的捉弄,与林湛重逢了。
  • 漏日之光桃神爱

    漏日之光桃神爱

    漏日光。他眉梢微微溢出粉色的光芒,玉面佛心,看着跪在地上女孩,双手交合,祈求着什么,玉指轻轻一弹。“从此,形影不离,直到我找到合适的真身。”林小玲傻傻抬起头,惊讶的说不出一句话。刚才桃树说话了,花瓣纷飞,纷扰了彼此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