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4500000002

第2章 孝敬父母——孩子受益一生的根本习惯

第一章 做人的好习惯

中国字是智慧的符号,就看这个“孝”字吧,这是一个象形字,上面的“耂”部在甲骨文中表示弯腰驼背的老人,下面的“子”部代表年轻人,整个“孝”字不仅意味着年轻人要照顾老人、服侍老人,还说明上下两代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千百年来,中国人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个“孝”字,因为它是家庭和谐、社会安定的根本。而在当今的社会中,孩子逆反、父子代沟、自杀、堕胎甚至杀父杀母等骇人听闻的事件层出不穷,其根源都是“孝”的落实出了问题。

一个孩子如果能体会父母的辛劳,体会父母对他的期望和爱心,他怎么可能会做出让父母伤心的事?然而,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会离“孝”越来越远,问题不是出在孩子那里,而是父母没有教。

一个7岁男孩在一个暑期夏令营中学习了一个月的《弟子规》。夏令营结束后,老师组织了一次活动,主题是让孩子们分享心得。

当天,孩子们的父母都来了,这个7岁小男孩的妈妈也兴高采烈地坐在观众席中。小男孩上台后第一句话就说:“我学了《弟子规》以后才知道,做人原来要孝顺!我还没学《弟子规》以前,每天都想着如何谋害父母。”他的母亲听到这句话非常惊讶,接着泪流满面,她很难想象这是从自己孩子口里讲出来的话。

孩子的话很值得我们深思。很多父母太过于重视孩子的成绩和才艺,认为孩子从小在知识上做一个长足的积累以后就会有本事。儒家经典《大学》中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教育孩子,也要知道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孩子对父母的孝敬之心,是一个人的根本德行,孩子事业、学业、家庭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有没有一颗孝敬心。

孩子如果对父母没有孝心,就不会顺从父母的意愿;即使孩子以后成立了家庭,也很难把孝敬的好风气传给下一代,家庭的和谐又从何谈起?

乍一看,孝敬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但实际上,越懂得孝敬的孩子生活会越幸福。一个能孝顺父母的孩子,会喜欢随顺父母,“随顺”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孩子必然会是一个随和的人。同时,孩子从小懂得尊敬父母和老师,他同样会尊重身边的人,一个随和而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很顺利,他的生活怎么会不幸福?由此看来,拥有一颗孝心是多么可贵啊!所以,对孩子的任何教育都要从教孝开始。

给孩子“演”出孝敬来

与其说孝敬是“教”出来的,不如说是“演”出来的。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孝养父母、尊敬长辈,是因为他没有看到我们做父母的如何孝敬自己的祖辈。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公益广告:一位妈妈给自己的婆婆洗脚,儿子看到了,也颤颤巍巍地端来一盆水,准备给妈妈洗脚。

孩子的世界是纯净的,他从我们这里学习语言和行为,当他看到我们给爷爷奶奶捶背时,“捶背”这个动作就第一次映入了他的视线;当孩子看到我们对爷爷奶奶的态度,他就知道:可以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当我们把老人时时刻刻都放在心里,经常去关怀、问候、体贴、照顾时,他就会知道:爷爷奶奶在爸爸妈妈的心里很重要。这种重视本身就在无形中使孩子提起了对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使他学会了孝敬。

当然,我们对长辈的尊重和关爱一定要发自内心,不能知道孩子会模仿就假装做样子。这种假装的“表演”同样会被孩子完完全全学会。

一位妈妈自从明白了要以身作则教孩子孝顺后,就想给孩子做个“榜样”。一天早晨,临出门时,她当着儿子面给自己的公公鞠了一躬,说:“爸爸,我们走了。”

出门之后,儿子就问:“妈妈,您刚才给爷爷鞠一躬是做给我看的吧?”妈妈哑口无言。因为平日里妈妈对爷爷没有特别恭敬,妈妈此时的鞠躬,让儿子感到真的是在“表演”。

所以,我们要用真诚心去孝顺自己的长辈,应该做到对父母和颜悦色,切忌说话大呼小叫,更不应对父母发脾气、使性子。这样,才是把真实的孝敬传达给孩子。

建立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

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备受宠爱,但这很有可能会让孩子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毛病,那样根本就谈不上孝敬父母了。因此,我们在家中应起到教育、管理和指导的作用,这种教育、管理和指导,首先就是让孩子明白“长幼有序”。我们要家中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长幼有序,就是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家中的长幼次序,明白长辈与小辈间的关系,不能任由孩子随便颠倒主次,没大没小。这样,孩子才会真正明白孝敬长辈的意义。

让孩子了解父母持家的辛苦

今天的孩子大都生长在温室中,我们为他准备好了一切,他从小就衣食无忧,只知道需要什么东西时跟我们说,我们一定会给买,但他却对我们持家的辛苦完全不了解,不知道我们的钱是怎么来的,不知道我们为了他和家庭的生活付出了多少辛劳。

而我们一般也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养家糊口是我们的事情,与孩子完全没有关系,所以自然也不会让孩子知道家里的基本情况。孩子不了解我们的辛苦,自然也想不到要体谅我们。

因此,我们要适当地让孩子简单了解家里的基本情况,让他明白我们持家的不易。同时,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着自己照顾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而让他学会珍惜生活,学会理解父母、心疼父母,从心底感激和敬重父母。

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习惯

孩子的孝心不一定表现在很大的方面,比如,孩子答应将来给我们买好房,让我们开好车,吃山珍海味,等等。其实,现在听从我们的教导,参与家务劳动,都是有孝心的具体体现。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小事入手,逐渐培养孩子孝敬的习惯:我们下班回家,可以要求孩子及时问候、打招呼;吃饭的时候,要孩子帮我们盛饭;我们感觉劳累的时候,让孩子表现出关心;我们生病的时候,孩子应主动看护照顾;等等。

这里重点说一下“孩子问候”的情况。当孩子第一次关心、问候我们时,如果我们反馈回去的是感谢,那么就会激发孩子关爱他人的积极性。如果父母反馈给孩子的是冷漠,或者让孩子感觉到他的问候很多余,则会打击孩子体贴他人的积极性。

一天,一位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女儿在沙发上玩布娃娃。女儿看到妈妈回来,说了一声:“妈妈好!”妈妈说:“好。”然后就瘫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还在想工作的事。女儿看到妈妈和平常不一样,就小心翼翼地问:“妈妈,您怎么了?”妈妈听到孩子问候她,心里涌出一丝暖意,说:“妈妈没事,就是有点累了,宝宝帮妈妈倒杯水吧!”女儿高兴地点点头,赶快去给妈妈倒水,看到妈妈喝水后的满足,她又高兴地去玩布娃娃了。

不久后的一天,妈妈同样疲惫地回到家中。这次,女儿什么都没问,就主动去给妈妈端水。妈妈看到这么懂事的孩子,心中的欣慰取代了满身的疲惫。

孩子孝敬不孝敬,很多时候要看我们引导的方向是否正确。如果这位妈妈第一次就说:“去去去,玩你的去!”相信孩子下次看到妈妈同样的境遇,就会赶快走开,不可能想到要给妈妈端茶倒水。所以,我们要想培养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就不能拒绝孩子的问候。

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地去教育、指导和鼓励孩子,让他不断增强孝敬的观念,逐渐养成孝敬的习惯。

让孩子体会到孝敬父母时的幸福感

孩子对父母的孝敬应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被当成一种强迫性的任务去完成。我们要明白,只有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围才能培养出孝顺的孩子,威逼利诱或者干脆棍棒拳脚是培养不出有孝敬之心的孩子的。

因此,在孩子表现出孝敬的时候,我们要适时地给予鼓励或表扬,要表现出欣慰和满足,让孩子知道,孝敬这一举动是让人感到快乐与幸福的行为,是值得去做的正确行为,让孩子愉悦自觉地将孝敬逐渐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习惯。

同类推荐
  • 和女儿说的知心话

    和女儿说的知心话

    细心的妈妈或许早已发现女儿的变化,然而面对女儿的疏远,不少父母也慌了手脚;面对女儿的叛逆,不少父母也会觉得无所适从。妈妈有许多悄悄话儿想和女儿说一说,却难以启齿。因为女儿的疏离,慌张的父母更想紧紧地抓住女儿,却往往适得其反。
  • 听教育学家讲故事:成就天才的不朽神话

    听教育学家讲故事:成就天才的不朽神话

    本书避免了那些教育方面的枯燥理论和无味说教,以简短生动的名人故事现身说法,以精辟实用的哲理感悟启迪心灵,以经典深刻的教育名言表达观点,把家庭教育中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摆在读者的面前。从而为天下父母尤其是年轻的父母解答了种种教育困惑,为孩子的成才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先天条件就已经成为定局,唯一可以改变的是对孩子后天的培养。因此,孩子能否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关键看家长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思维和教育理念,因为教育思维和教育理念直接决定着孩子是否可以发挥出他们自身的潜能,是否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从而成为某个领域甚至是多个领域的卓越人物。
  • 吃对了就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智力

    吃对了就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智力

    本书共分5章,内容包括:第一章对孩子益智饮食新观念的介绍;第二章对益智主食的推荐;第三章提出合理搭配水果有益智力之说;第四章提出了四季饮食以及相关食品搭配的方案;第五章主要针对“如何躲避损脑食品”。
  • 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

    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

    在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你知道如何在孩子犯错时指出他的错误而让他从中成长吗?面对家中孩子的无理要求,你知道如何说不吗?在孩子取得进步时,你知道怎么奖励他以让他更上一层楼吗?你是相信赏识教育,不停地告诉孩子“你真棒”,还是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呢?《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家教情商课》总结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和成功教子经验,结合生动的事例及精当的解析,告诉你如何走出过度溺爱和无理责罚的误区,在家庭教育中遵循少儿身心发育和成长规律,把握适度原则,做到奖罚分明,以及如何通过及时肯定、适当奖励,给孩子正面向上的力量,使孩子步入正确的成长轨道,从而培养优秀的孩子。
  • 好妈妈从讲故事开始

    好妈妈从讲故事开始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本社会之书,每一个孩子也都是一本生命之书。本书精选了许多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的故事,这些故事贴近孩子的生活、切合孩子的心理。而故事以外的悟语,更像是一盏盏智慧的明灯,把一个个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技巧、人生的建议通过妈妈之口娓娓道来,引导孩子去思索、去感悟。而且,本书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每一篇文章的后都配有一个“妈妈锦囊”,为每一位妈妈提供切实的解决技巧。愿在那些绘声绘色的故事中,妈妈种下的是正直善良的品格种子,结出的是令人欣喜的美德之果,这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热门推荐
  • 超兽武装之崛起于七平

    超兽武装之崛起于七平

    穿越到超兽武装,降临在七平。圣战还没开始?那我趁机在这奋斗,在这崛起吧!
  • 此情恨晚

    此情恨晚

    一个为了还救命之恩,一个为了江山大业,当曾经深爱的女子出现时,她又该何去何从?
  • 陷入匪窝

    陷入匪窝

    想我这一生与海度日,与浪并肩,岂会被那周家丫头绊住了脚?“寨…寨主,周家小姐正打算跳海自尽……”“什么,人在哪里,快带我去!”嗯,真香。 —————————— 男主盗匪,女主镖师。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中国军事故事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中国军事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精心挑选了中国军事故事,每则故事都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对故事的内涵进行挖掘和阐述,帮助青少年领悟生活真谛、人生哲理。精彩的故事,生动的文字,配上简洁大方的版式设计,让青少年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学到生活哲理,汲取人生智慧,更好地认识社会、生活及人际关系的本质,从而踏上成功的坦途。
  • 搞妖玄青

    搞妖玄青

    你了解妖怪吗?你有想过你身边的花花草草,杯子里的水和电灯的光这些或许都是妖怪呢?玄青只不过一个普通高中生,好吧主角都是有光环的,玄青的搞妖...哦不对,是交朋友之旅即将发车,车门已经锁死休想下车。玄青:不~放我下去~(去死吧你..)周更,误入.....
  •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划出版是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娱乐之中年危机

    娱乐之中年危机

    高歌穿越到了一个和现世界相当的平行世界,上辈子事业有成的他,穿越过来却成了一个顶着高耸的发际线和凸起的啤酒肚,没事儿就骑着电动车逛逛老北京,就着街边苍蝇小店吃一碗炸酱面的油腻中年男。女儿叛逆期,投资个P2P还被骗了几千万……不,这不是我!不行,我要抄歌,我要剽窃。一个原本要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成仙儿的老男人,就这么俗了起来。打作者群:485059814(人设很杂,不要代入现实中某位,剧情上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大国基建

    大国基建

    搭建的简易工棚内烟雾缭绕,工人们东一个西一个的蹲在那里,衣着破旧,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是茫然之情。手握小刀,耿大明知道自己有了奇遇,头脑里面有着大量的知识可以获取,放眼望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国基建由此展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都市狱龙

    都市狱龙

    等待爱情花开的五年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倾倒向利益的轮盘,每一人都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可是内心中的肮脏又有几人能看到,背后的不择手段又有几人知道。怀揣梦想的人最后却一无所有,又有几个人想过这是为什么?呵呵。因为那些嘴里喊着善良的人却做着肮脏不堪的事,而那些默默无闻的人,却不辞辛苦的做着那些“善良”的人在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