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9500000034

第34章 我在都市里放马

对不起,我刚刚接了个电话,心里有点难过。啊,没关系,经常这样的,一个人独自在外,遇到不开心的事肯定是难免的,虽然我可以向马儿们诉说,但那总是不一样的,还是会想念家人的。你别搁电话,真的没事的,我都已经习惯了,一会儿就会好的。

刚才那个电话是我父亲从山东老家打来的,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问来这个电话号码的,我根本就没跟家里人说过。你问我爸在电话里跟我说啥?他啥也没说,就说要过来看看我。

我当然是不能让他来的了。不是我不想见父亲,都已经七年多没见父母了,我在梦里都不知多少次想过他们。但是我很清楚,父亲并不是真的就想来看看我这么简单,他是想让我结束这种漂泊的生活,回家去好好找份工作,安定下来生活。他晓得在电话里说服不了我的,来上海见我只是他的缓兵之计。

可他哪里知道我心里的想法啊,如果我能够说服自己放弃我的追求,也不会在外面独自生活这么多年了。所以刚才我对父亲撒了个谎,说我已经在你们浙江找到了新的马场,在上海呆不久了,随时都会走人的。我说爸,等到了新的地方再把地址告诉你吧。我这当然也是缓兵之计了,呵呵。我爸明知我是在应付他,也没什么办法的。

也不能说我是在骗父亲,现在的马场都不景气,老板们大都是凭着对马的一份热爱在苦撑着经营的,马场关门是随时都可能的事,所以像我们这样在马场里做事的,手里捧的都是泥饭碗。而且,前不久我听说你们浙江桐庐有一个马场需要人,的确跟他们联系过的,没准儿哪天,我真会到你们浙江来的。

我是山东临沂市人,因为姥姥家在农村,小时候,每到放寒暑假的时候,妈妈都会把我送到乡下去住上一段时间。那时候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马的,就跟牛啊羊啊的一样,马在当时的农村是非常普遍的家畜。不像现在这样,别说在城市,就是农村里也几乎见不到马的踪影了。

记得那时大舅家里有一匹枣红马,我们都管它叫“傻大个儿”。这是一种昵称,“傻大个儿”其实一点都不傻,它特别聪明,而且长得膘肥体壮,非常的好看。我和表弟都特别喜欢“傻大个儿”,经常牵着它跑到野地里去玩。每次假期一结束,回到临沂的那头一个星期,我总是会常常记挂着“傻大个儿”。

姥姥家在半山区,三五里之外就是绵延的大山。不知为什么,大人们总也不许我们到山里去玩,说里面有老虎、狮子,要吃人的。我和表弟虽然被大人们说得心里挺害怕的,但对那山却反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向往。

1989年,我读五年级。那年暑假,我和往年一样住在姥姥家里,每天都要跑到大舅家去找表弟玩。有一天天气特别好,我就和表弟商量,准备瞒着大人偷偷进山去看看。吃过午饭后,我们牵着“傻大个儿”出发了,舅娘还以为我们会像平常一样在附近玩耍,也就没管我们。结果一出村子,我和表弟就兴奋地骑上“傻大个儿”直往山里跑。山道很陡,可是“傻大个儿”却跑得很稳,如走平地一般。起先我们都很紧张,走了好长一段山路,也没见什么可怕的东西出现,我们渐渐地也就忘记了害怕。我们在山上玩了很久,正准备往回走的时候,表弟突然在一块断崖边发现了一株凌空生长的大梨树,虽然那满树的梨子根本还没有成熟,但对我们仍然充满了吸引力。我和表弟迫不及待地上了树,表弟高兴得有点忘乎所以,一个没抓紧,惊叫一声摔了下去。我赶紧去抓他,可是刚刚够到他的衣服,不知怎的也跟着摔了下去。

等我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很暗了。表弟满脸血污地躺在一边,我害怕极了,以为他死了。我想站起来,可是动一动脚上就钻心地疼。我爬到表弟身边,抱着他又摇又喊,他总算也醒过来了,可是却一个劲地喊痛。天色越来越黑,山上刮起了风,呜呜呜地十分吓人,气温也越来越冷,我搂着表弟,以为得死在山里了。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惊喜地听到了大舅焦急的喊声,原来是“傻大个儿”跑回家去叫来了救兵。

从此,我对“傻大个儿”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每次去乡下,我总要给它带上一大把糖果,那都是我平时节省下来的零食。1992年的六一节刚过没多久,一天我们楼下的小店老板突然喊我去接电话,我跑下去一听,竟是表弟的声音,他带着哭腔说:“哥,快来救救傻大个儿,爹要把它给卖了!”我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想都没想,就跑回家拿了抽屉里妈妈的钱直奔车站。可是等我赶到大舅家,“傻大个儿”已经被买主牵走了。表弟蹲在空空荡荡的马厩里号啕大哭,我呆呆地站在一旁,也是泪如雨下。大舅站在我的背后,满怀歉疚地说:“翔儿啊,‘傻大个儿’对你们有救命之恩,我也舍不得卖掉它啊,可是你舅娘得了病得吃药,你表弟表妹也马上又要交学费了,你大舅实在没办法啊。”

1992年的暑假我再没有回姥姥家,因为我怕见到别人家的马,只要一看见马,我就会想起“傻大个儿”,心里就会难受得要命。

爸爸知道我为“傻大个儿”的事难受,暑假里就带着我去北京玩,想让我散散心。我们去了长城、故宫,还有颐和园,在游完颐和园出来的时候,我忽然听到了一阵熟悉的马嘶声,便鬼使神差地跑了过去。爸爸追过来拽我的手,想把我拉走,可是我已经跑进了路边一座简陋的跑马场。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一手紧紧抓着缰绳,一手正在用马鞭狠狠地抽打一匹马,那马不停地左右躲避着,却因为缰绳被拽住而无法挣脱。凄惨的嘶鸣声就像那人手中的鞭子,一下一下地打在我的心上,虽然我已经看清楚了,那匹马并不是我一直记挂的“傻大个儿”,但还是有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怒从我的心里涌上来,我冲上去一把夺过那人手里的马鞭,狠狠地摔到地上,使劲地用脚踩啊踩。那人傻乎乎地看着我,都呆掉了。爸爸赶紧跑过来,拖住我对那人说:“对不起,对不起。”那人这才反应过来,骂了声神经病,捡起马鞭悻悻地转身走开了。

就是从那天起,我下定了决心,要当一名马倌的。我知道“傻大个儿”已经不可能回来了,但是我可以去养马的地方工作,我一定不会像那个衣衫破烂的马倌那么恶毒,我会非常非常爱护马儿,我要让我养的马生活得舒舒服服。那个时候的想法可真天真,真单纯啊,是吧?

本来我的成绩就不怎么好,再加上我一门心思想着要去养马,成绩更是一落千丈。初中毕业后,我就没再继续读书。考不上高中,父母虽然很失望,但也没办法,不过他们知道我想去养马,却是坚决反对的。妈妈生气地说:“你书读不进也就罢了,在城里随便找个什么工作都比养马强,你却偏偏想着要去养什么马,不行的!”

后来我听说在青岛有养马场的,就偷偷地离家出走,去了青岛。那一年,我才16岁。

我懵懵懂懂地来到青岛后,东问西问,还真的在崂山脚下找到了一个跑马场。管理马场的是一个姓王的半老头儿,他说马场老板是城里人,每个星期才来一趟的,让我过几天再来。可是我又没地方可去,就求王大伯让我暂时住在马厩里。在等老板来的那几天里,我每天都早早地爬起来,主动把马场打扫干净,再帮着王大伯喂马。王大伯看我挺肯干的,对马也特别的有感情,就开始喜欢我了。等到星期天,一个小伙子骑着摩托车来到马场,王大伯说了声“老板来了”,赶紧把我带到了那小伙子的面前。起先老板嫌我太小,不想留我的,后来听说我不要工钱,王大伯又一个劲地替我说好话,他才勉强同意了。

我们的跑马场其实很小的,只有五匹马,而且平时来骑马的游客也不太多,所以每天晌午游客最多的时候,王大伯都要牵着马到崂山景区的门口去让游客骑马拍照,马场里就只有王师母一个人照看着。我来了之后,每天就和王大伯一起牵着马出去揽客。

跑马场的工作虽然忙忙碌碌,挺累的,可是我觉得很开心。我和马场里的五匹马很快建立起了感情,花灰、一点黑、健儿、长毛、小淘气,五匹马的模样,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我细心地照料着这五匹马,把我对“傻大个儿”的满腔爱心都倾注到了它们的身上。王大伯和王师母待我也都很好,使我一点没有感觉离家后的孤单。我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大致说了我的情况,让父母不要为我担心。不过这封信我是让一位司机帮我带到青岛去寄的,在信里我没有留地址,因为我不希望父母找到这里来,否则他们一定会把我带回家去的。

在马场里,平时除了王大伯和王师母,我几乎没有什么人可以聊天,所以经常就是对着那匹马儿说说话。其实马真的是很通人性的,我跟它们说话的时候,它们总是会用水汪汪的眼睛注视着我,认真地倾听着,我觉得它们能听得懂我说的意思,真的。而它们的喜怒哀乐,我也能体会得到。比如那匹小淘气,最活泼了,平时老喜欢一边刨蹄一边打鼻喷,那是它开心的表现。如果它感觉不爽了,就会脖子前伸呲呲地嘶鸣。

1995年的春节临近的时候,看着当地的村民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起了腌腊的年货,我忽然想起家来,而且越想越厉害,整天都心神不宁的。王大伯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对我说,今年春节你回家过年吧,马场有我看着没问题的,老板那里我去跟他说,他不会不高兴的。其实我根本就不是怕老板不高兴,我是怕自己一离开他会不让我再回来做了。我跑进马厩里,把五匹马一匹一匹从头到尾摸了一遍,我在心里对它们说:我回家去看看,马上就回来的,你们别担心啊。说出来你都不信,摸到花灰的时候,它把头紧紧地凑到了我的怀里来,一边蹭来蹭去,一边竟流出了眼泪来。我心里一酸,忍不住抱住花灰的头哭出声来,其他四匹马见了,都一齐凑了上来,把我团团围住,轮番用舌头舔我的手臂。我知道,这是它们在安慰我啊,我再也忍不住了,索性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第二天就是年三十,我坐上长途汽车回家了。父母看到两年多没见的儿子突然回来了,又是杀鸡,又是宰鸭,甭提多高兴了。那一刻,坐在暖洋洋的家里,我感到了无比的温暖和幸福,我真想就此留下来,再也不去外面吃苦受累了。可是一想到花灰、长毛它们流着眼泪舔我的手臂安慰我的情景,想到它们还在崂山的马场里等着我,我又有点坐不住了。妈妈见我对马场的事念念不忘,生气地说:“瞧瞧你以前的那些同学吧,上大学的上大学、进公司的进公司,只有你,弄得像个叫花子似的,我们的颜面也都给你丢尽了!”我听了心里很窝火,就犟头倔脑地说:“当马倌怎么啦?我愿意!”妈妈火了,说:“好,好,那就当你的马倌去吧,以后别回这个家了!”

我在家里根本就呆不住了,年初二,我就离开家回了崂山。当然是堵着一口气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真的还小,只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却不知道体谅父母,后来我才知道,因为我长年不归,当时有许多街坊都在传言,说我犯了精神病,是被父母送到农村去了,他们为我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那次回家之后,潜意识当中,我对父母有了一种对抗情绪,于是就不再像过去那么想家了。在我的情感世界里,剩下的全都是花灰、健儿、一点黑、长毛和小淘气的位置,其实回想那段时间,简单而又单纯,还是感觉满充实的。

来我们马场骑马的游客虽然不多,但给游客骑马拍照却还是很受欢迎的,三块钱骑一次,我们的生意起先挺不错,钱蛮好赚的。可是后来,当地的不少农民见这个有钱可赚,也都搞来一两匹马,在景区门口与我们抢起生意来。他们把马养在自己的家里,开销自然比我们小得多。为了抢生意,他们一块钱骑一次也干,这么一搞,我们马场的日子就越来越难过了。

1997年的3月,我们老板骑着摩托车来告诉我们,马场他不打算办下去了,五匹马也已经全部转让给了别人。我一下子懵了,与花灰、小淘气他们朝夕相处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又得分离了?那天晚上我在马厩里整整呆了一夜,我给五匹马一遍遍地刷洗干净,然后就靠在稻草堆上无助地看着它们,直到迷迷糊糊地睡着。

马场没了,我的生计也成了问题,于是不得不重新找活儿干。王大伯带着王师母也回了日照老家,临走之前,他说:“阿翔啊,你离家也有四年多了,你爸妈一定想死你了,也该回家了。”回家?自从上次回家过年不欢而散,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没有再想过。这时我才突然发现,其实内心里我还是很向往家的,可是我不能回啊,想当初父母那么坚决地反对,可我还是坚持要回来当马倌,如果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去了,那有脸面见人啊?

后来,我在青岛李沧区的一个工地上找到了一份活儿,老板见我长得黑黑壮壮的,还以为我是打农村来的乡下仔,爽爽气气地收下了我。那段时间,我怎么也忘不了花灰它们,只要工地上一有空闲,我就会往崂山跑。花灰它们还在崂山的门口让游客骑马拍照,只是现在它们已经分别属于不同的主人了。每次看到我出现,他们都会表现得很兴奋,又是刨蹄又是喷鼻,小淘气还会没完没了地舔我的手。当地的农民都蛮淳朴的,他们知道这几匹马原先都是我在养的,有感情的,一看到我去,不仅不赶我走,还跟我聊天,拿他们的水给我喝。

1997年10月,姥姥去世了。我小时候每年都要去姥姥家住上一段时间,她特别疼爱我,我跑出来当马倌,家里人都反对,只有姥姥最理解我,还帮我说过话。所以,得知这个噩耗的时候,我悲痛得差点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我真想立即奔回老家,趴在姥姥的墓前痛哭一场啊。可是,我哪有勇气去面对父母呢?我漫无目的地跑啊跑啊,结果竟跑到了崂山,跑到了花灰的跟前。真奇怪啊,见到花灰,我就像见到了亲人,憋在心里的悲痛和委屈一下子就释放了出来,我又是哭得稀里哗啦。四周的游客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了呢,都纷纷围了上来,好奇地看着我和花灰。

后来,工地上越来越忙,我也就抽不出时间去看花灰他们了。直到半年之后,我总算又有机会去崂山,可是在山门前却怎么也找不到花灰它们的影子了。我问景区售门票的阿姨,那些骑马拍照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她不解地看了看我,说:“景区整顿秩序,早两个月就都取缔了。”就这样,我又彻底失去了我的马朋友们。

在青岛工地上打工的那段日子里,别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女朋友,是一位工友的妹妹,在李沧区的一家小餐馆里做服务员的。她脾气很好,人也长得挺不错的,我看了心里很喜欢。所以那段时间,虽然我一下子彻底的失去了花灰它们,但我还是过得挺开心的。

1998年2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了王大伯从日照打来的电话,说他们那里有一个姓金的伙计,是在上海的一个马场做事的,前几天回家过年,说起他们老板让他在家乡给自己的马场物色几个伙计,要年轻一点的,而且必须得有养马经验,对马有爱心的。王大伯听说此事,马上想到了我,他根据我曾经写给他的一封信,通过辗转打听,这才找到了我。

这对我来说当然是再好不过的消息,我跟我的女朋友说,有人要介绍我去上海的马场工作,她听了也很高兴,说好啊,那我就跟你一块儿去上海!

就这样,1998年的春节过后,我带上我的女友,跟随金大哥来到了上海,重操旧业,在上海西郊的一个森林公园又当起了我的马倌。这个马场的规模很大的,一共养了五十多匹马,平时生意不怎么样,可是一到双休日就火爆得不行,来骑马的游客常常会排起长队。这些游客绝大多数都是时尚的小青年,看到他们穿着光鲜漂亮的衣服、染着色彩斑斓的头发,一开始我的心里充满了羡慕和自卑。想想自己本来也可以在家乡舒舒服服地做城里人的,可是为了养马,落得现在这副土里吧唧的模样,真是蛮心酸的。不过,当那些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们战战兢兢地爬上马背,一脸紧张地跟在我后面的时候,一种自豪感又会在我的心底油然而生。我会把慢骝的马儿们赶跑起来,让气氛变得更加紧张、更加刺激,然后我再故意卖弄地策马从他们身边飞奔到前头,转过马头等着游客们上来,这个时候,我总是能在他们的眼里看到羡慕的神色。我特别喜欢这种感觉。

我的女朋友也很快在闸北区的一家餐馆找到了工作。一开始,她暂时借住在我们马场里,每天早晚都赶进赶出去工作。一段时间后,她告诉我,老板叫她们几个服务员在饭店附近合租了一间房子,我想想她每天这么赶来赶去的也确实太累了,便帮她收拾了行李,亲自送她去了她们租住的那个地方。之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变得很少了,上海实在太大,从我们马场到女朋友住的地方坐车倒来倒去得花上很长时间,太不方便了。

这样大约过了有半年时间吧,有一天很晚了,女朋友突然赶到马场里来。那天晚上我们在森林公园里坐到了后半夜,女朋友对我说,阿翔,你是个好人,但是我总不能跟你这么过一辈子吧?其实,我心里早就有预感了,从她说要搬出去住的那天起,我就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给她一份安定的生活,可以不用这么奔波呢?扪心自问的结果是,我发现我自己都不知道答案。我不能拖累我的女朋友,她是一个朴实而善良的女孩子,我希望她有好的归宿,真的。所以那天晚上,听到女友婉转地表达出要分手的意思,虽然我感觉心里很痛,但我还是装作很潇洒地对她说,没事的啦,这辈子有马儿陪我就足够了。

还是言归正传,再来说说马场的事吧。

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园马场我做得挺顺利,马场的工作人员都是来自各地,相互之间关系处得也挺不错。当然也有不舒心的时候,那就是遇到那种不懂得爱马的客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精心养护的马儿受别人的欺负和虐待,可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2001年4月份的时候,有一个在上海滩上还颇有点名气的歌手来我们马场骑马,当时我还很高兴,有明星来光顾,而且还是包了两个小时的,我就特地为他选了那匹“麦考尔”,这是我最喜爱的一匹马,它不仅长得特别英俊,而且还很聪明。可是在那位歌星换装的时候,我发觉他穿了一双带有马刺的皮靴,那马刺特别锋利,这种靴子穿着演出倒是可以的,如果真的去夹马肚子,那“麦考尔”还不得活受罪?我们马场的马都是很驯服的,其实根本用不着马刺的嘛,于是我很婉转地恳求他换一双鞋子,可是他却眼睛一瞪,趾高气扬地说:“我就喜欢穿这靴子,你管得着吗?”要不是我们的头儿出来打圆场,我真想揍他。后来那可恶的家伙还仗着自己的骑术不错,故意用马鞭狠狠地抽,用靴刺狠狠地踢,把可怜的“麦考尔”折磨得够呛。

有时候遇到懂得爱马的客人,也是很让人感动的。去年我们马场里来了一位常客,听说是个企业家,很有钱的。这位客人很懂马,头一次来他就要求自己选马,并且一眼相中了一匹名叫“大奔”的优质良种马。他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来一两次,而且认准了骑“大奔”。一次,他来骑马的时候,“大奔”刚好身体不佳,连续拉了两天的稀。我本想让他换匹马,可是一想到他每次都要“大奔”的,还是不要自讨没趣了,就给“大奔”备好鞍鞯牵了出去。结果,这位客人摸了摸“大奔”的脖子,转头对我说:“它生病了,今天不骑了,你快给它把马鞍卸了吧。”我听了真是感动极了,赶紧说:“我再帮您换一匹好马吧。”可是他却摇摇头说:“算了,不骑了。”看得出,这位客人是一位很有感情的人。

其实,马是人类最忠实的动物,在战乱年代,这种忠义而又充满灵性的动物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但是现在,我们人类社会发展了,马的生存空间却变得越来越小,成了真正的弱者。所以,能够对于那些懂马爱马的客人,我是尤其敬重的。

一转眼,我也快奔三十了,在森林公园干了六年,当然也想过今后的事。像我们当马倌的,凭的全是对马的一份挚爱,要是真的靠这个来谋生,那就只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我们一没有合同,二没有劳保,每个月也就那么几百块的薪水,只能过过日子的。说得难听点,万一哪天不小心被马踢伤了身子,是连看病救命的钱也没有的。

可是想来想去,如果不当马倌,也不知将来干啥好,因为我还是喜欢和马呆在一起,当马倌的乐趣我想一辈子也尝不够的。听说在浦东有个佳良马术俱乐部,我去看过一次,档次比我们的马场高多了,在那里骑马的,都是既有经济实力,又真正懂得爱马的人,我倒是更愿意为这样的人服务,所以我想有那么一天,能去那里工作就是最好的了。

(口述人/宗国翔,男,29岁,马倌,山东临沂人。采访时间:2006年7月。)

同类推荐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 满洲源流考:满族历史(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满洲源流考:满族历史(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这是一部民族史地志,一共二十卷。体例近于方志,分部族、疆域、山川、国俗四门,历考有关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各类记载,以求辨明满洲历史、语言、地理、风俗源流。
  • 回到马克思、培育和谐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解码

    回到马克思、培育和谐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解码

    劳动伦理是马克思思想重要本义的学理论证;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根本旨趣;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根本原则;马克思劳动伦理关系思想;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实践形态等。
  • 我就想做班主任

    我就想做班主任

    “我就想做班主任”,这是全国知名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天使教师于洁做了20多年班主任还要继续做班主任的回答。这份态度、这份坚持、这份笃定、这份幸福,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翻开本书,动情的细节描写,深刻的教育思考牵出一个班主任老师应该关注的方方面面:教育的初心、班级的管理、教师的修炼、学生的沟通……19年坚持做家校联系单,12年教育博客保持更新,坚持给学生写信超过40万字,自己制作印刷学生成长纪念册……于洁老师把自己的生命之根深深地扎在教室里,用大量生动感人的教育案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诠释了一个真正幸福的、有成就感的成功班主任是什么样的。这是一本值得所有班主任品读、思考的书。
  • 从红中社西安分社到新华社陕西分社·上卷:分社简史

    从红中社西安分社到新华社陕西分社·上卷:分社简史

    本书共分两个部分,上卷是陕西分社简史,依照国家重大历史时期和分社发展的不同阶段,按时间先后或专题进行叙述,上限由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红中社西安分社成立写起,下限至2016年12月,时间跨度为80年。80年来,新华人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奋勇向前。下卷为“作品集萃”收入陕西分社多年来采访的新闻作品近200篇,作品记录了陕西省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以及科研成果和建设成就等。
热门推荐
  • 簇红颜

    簇红颜

    一花一世界,朵朵簇红颜。元朔八年,她在红叶树前苦思元朔六年她于青州小城醒来
  • 九歌异闻录

    九歌异闻录

    现世车祸,九歌误以为自己死了,本想到地府报到,却被黑色漩涡卷入一个古代世界。这是一个仙、神、妖、魔、鬼、人并存的时空。在现世,九歌只是一个略有本事的神棍,到了这一世,各种光环加身,斩妖除魔成了她的强项。偶尔她会梦回前世,偶尔她会想起现世,偶尔她又会眷恋这一世。直到三世的碎片拼完,才知道,原来有个男人陪她走了三生三世。
  • 大佬,我们不网恋的!

    大佬,我们不网恋的!

    李薇薇只想大学毕业后找个靠谱的工作,然后找个靠谱的男朋友,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完成她一生的使命。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游戏里的CP竟然要和她奔现?!开什么国际玩笑,她李薇薇玩游戏的宗旨就是:只游戏,不网恋!李薇薇嘴上一边拒绝着,手却诚实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发给了别人。某薇:“别误会,只是交个朋友而已。”某男:“没误会,你明天有时间吗?”李真香:“有,有,有!”
  • 余生惟愿有你

    余生惟愿有你

    在滚滚历史的长流上。有多少作品的无辜猪脚,在令人懵逼的场景中穿过来穿过去,令人不忍直视。“小”明星苏拾雨意外之中竟然又一次被幸运女神抽中,在睡梦中换了个壳子,恢复了自己以前风度翩翩,英俊潇洒“男儿身”,实在让人很惊喜有木有?淡定喝茶的慕言:对,没错,我很惊喜。上上世身为暴君的他,日常打人还打出感情来了!匪夷所思有木有。慕言:感觉还不错,白得了个男朋友。林辰:其实我觉得抖M也不错,有助于培养感情。
  • 异界之巅峰高手

    异界之巅峰高手

    一个在地球上不为人知的电脑天才,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并且穿越到了另外一个星球。他到那个星球借尸还魂,并且拥有了无比强大的计算机大脑和魔法和武技,在那里发展了起来,最后因为天赋和机遇的原因,成为了异界巅峰高手。
  • 阴阵阳法

    阴阵阳法

    秦朝传奇石匠,因雕刻祈天碑文暗合天道分到一丝圣人气息,转而被人所害,却意外的鸠占鹊巢夺了他人造化,自此步入仙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福尔摩斯探险记(英文版)

    福尔摩斯探险记(英文版)

    这部小说是由20世纪初著名小说家柯南道尔所撰写的系列侦探小说中的一部。第一次出版于1894年。现在已是公版图书。柯南道尔的小说总是以悬疑取胜,当代很多西方小说家也深深受其影响。本版本将之前在中国出版过的版本中的删除部分及错误部分,都进行了添加与修改。
  • 海棠篇:一品书女①

    海棠篇:一品书女①

    端和公主不愿下嫁岭南王世子,途中与情郎逃婚,迫于无奈,陪读女官宋书勤代替她出嫁。他们眼看抵达岭南地界,居然遇上一伙谋财害命的盗匪,多亏神秘游侠和世子爷的搭救,书勤才幸免于难,但仍因此导致婚期的延迟,她只得暂居王府。入府后的日子本就过得如履薄冰,书勤却因自身的眼疾,三番两次认错岭南王世子闵江,被闵江认为是欲擒故纵,就此结下梁子,令他对“居心叵测”的她百般试探。随后更多麻烦接踵而至,岭南王府有意无意的监视窥探,突然冒出来的“公主画像”,即将奉旨前来的侍奉过公主的宫女们……让她时刻处于身份暴露、小命不保的危机中……书勤认为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另谋出路:主动向王妃请缨陪同小公子共赴秦麓书院求学,一旦离开王府便不愁寻不出脱身之法。而不明就里的闵江不愿这个一身麻烦的公主牵累弟弟,索性化名跟随暗中保护他们,只是他越是接近,越发现她跟传闻中的公主大相径庭,明明想要探究她的真面目,为何反而愈陷愈深呢?
  • 井下传来脚步声

    井下传来脚步声

    大陆矿是一家年产上万吨煤的国有企业,坐落于红旗湖的西端。锦绣林场和将军山之间,差不多是横亘百里荒芜得不成样子的棚户区了。高耸的煤矸石分布在矿区的四周,煤矿经营得好的那些年,进出矿区大门运输原煤的汽车都排成长龙,想应聘进入矿采煤队当工人,那得使大礼托关系走后门才会心想事成。刘传带是这个矿技术股的副股长,掌管着四个采煤队的井下挖采技术,隔个十天半月就跟随采煤工人下一次井,查验安全状况和生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