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4600000011

第11章 知行思维

所谓知行思维,就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并在现实中运用的一种思维模式。关于知行思想,早在《尚书·说命》中就有论述,即“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知行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认为,“知行”,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程朱理学的重要代表人之一的陆九渊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则主张知行合一。一个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才能称得上“善”。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我提出的知行思维,更强调要联系实际生活,重视躬行、亲知,发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专注于那些“死”理论。

[成功是做到知行合一]

有这样一句名言:“要想成就伟业,除了梦想,必须行动。”

很久以前,南海(今浙江普陀)是人们心目中的佛教圣地,很多外地的和尚都把能去一趟南海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四川的边远地区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佛教圣地南海去朝拜,你说行不行?”富和尚问:“来回好几千里地,你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喝水的瓶子,一个吃饭的泥盆就行了。”

富和尚听了哈哈大笑,说:“几年以前,我就下决心要租条船到南海去朝圣,但是,凭我的条件,到现在还没能办到。你靠一个破瓶子、一个泥瓦盆就要到南海去?真是白日做梦!”

一年以后,穷和尚从南海回到了原来的寺庙,依然只带着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不过,穷和尚在南海学到了很多知识,回到寺庙后成了一个德高望重的和尚。而那个富和尚,还没有做好准备呢!

哲学家胡绳说:“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无论做什么事,只停留在口头上、思想上而没有行动,都是做不成的。

富和尚,几年之前就在准备去南海,但只是在思想上“准备”,直到最后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想法;穷和尚在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不管可能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踏踏实实去行动,所以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富和尚的条件要比穷和尚好得多,可是当穷和尚已经实现自己的愿望时,富和尚还在空想。

所以说,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条件差一点,只要知行合一,也能成功;否则条件再怎么优越,也只会像那个富和尚一样。

行动成功学的创始人、畅销书《做自己想做的人》的作者李践就是一个非常强调知行思维的人,他说:“成功需要知行合一。”

成功为什么需要知行合一?十多年前我曾在《中学生学习报》上看过一篇很有意思的小短文《知与行》,作者刘健龙不仅把知行的关系讲得很生动,也强调了知行不结合的危害。

知与行的关系,是眼睛和腿脚的关系。知是行的眼睛,行是知的腿脚,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引领。

人们走路,腿脚未用,先用眼睛,辨明了路径,然后才好行动。不然的话,轻则摔跤,重则坠崖,免不了要吞咽苦果,因此,知是行的基础和先导,唯有先知而后能行。从另一方面讲,腿脚行进时,眼睛也随而前移,从而使视野更为广阔,认识到更多的东西。因此,行是知的深化和提高。若非行,眼睛固定一处,也就不会有知的深入和发展。陆放翁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读书、学习都不是为了单纯地知,而是为了知后的行、知后的用。否则,只耕地而不播种还有什么意义?可有的同学却不然,只求知不求行,甚至以知为最大满足。根本不知读书、学习的目的在于写作和运用。事实上,“才以学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只读不写或只学不用的结果,不仅得不到深刻理解,久而久之,还将僵化大脑,使其人变成“书橱”。诵读而不写作,学而不知其用,无异于打好井而不抽水。由此,我们是否应将知与行结合起来,即以我知指导我行、且以我行深化我知呢?

知行合一说来简单做来难,特别是有不少人还对此有不当的认识。毛泽东主席在《实践论》中给我们很好的教益。他在文中对“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一传统观点进行了反驳,认为这话是有问题的。“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毛主席强调只有经过“行”才能真正地“知”。

同时,毛主席认为,“行”要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毛主席一贯主张“拿得定,见得透,事无不成”,反对单单只靠本能冲动和“良能”而行动,要求人在行动之前,必须对事物的“真义”有深刻的了解。

哲学家胡绳写过一篇《想和做》的文章,其实讲的也是做事要知行合一,才能成功。

文章批评了一些“空想家”,只会空想,不会做事,同时也不客气指出了一些人“跟牛马一样”,“只顾做事,不动脑筋,只会‘依葫芦画瓢’”。这些人从来不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样的做事,只是“死做”。

作者进而指出不知行合一的重要及不知行合一的结局。

“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更重要的,作者还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把知行结合起来。

“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的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怎样忙,应该抽点工夫来想一想。想什么?想他自己做过的事,想自己做事得到的经验。这样,他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是空想,他的行动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

读后有智慧

对于“知”与“行”从古代到现在,都还有人讨论它们哪个更重要,宋代朱熹认为:“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

其实,这跟讨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不休是一样的。这是一个辩证的问题,抛开其外在环境是很难得出一个唯一答案的。因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判断题,这就像《易经》中的阴和阳一样,互相作用,阴多则阳少,反之亦然。

由于时间的界定,使二者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互斥性。有时互相促进,有时则互相限制。“知”与“行”贯穿人的一生,谁也不能抛开它。它直接影响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有人认为,在学习和工作中,知和行的比重是不一样的。在学习的时候,要多求“知”,进行思考,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做事的方法;在工作的时候,当然就以“行”为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检验你的判断和预测是否正确或合理。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处理好知和行的关系,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互相促进,使我们走向成熟,提高工作效率。

同类推荐
  • 女人生活圣经:聪明女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女人生活圣经:聪明女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聪明的女人应该是智慧和从容并存的,具备这种特质的女人才能从内向外雕琢,透出一种让人信服的气质。魅力是女人至尊无上的风韵,总是与高贵、温馨、精美的气质联系在一起,女人是一件华丽的饰物,一分优雅的心情,一种高尚的生活,一种永不褪色的魅力……
  • 毕福剑的幽默智慧

    毕福剑的幽默智慧

    在中央电视台这个俊才云集之地,毕福剑不仅长相另类,主持风格也颠覆传统,甚至连普通话都不够标准,但他却是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最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也是《新周刊》推选出的“最有百姓缘主持人”。本书从毕福剑主持节目和接受采访时的精彩对话或语录,以及在其他公众场合的幽默话语着眼,全面解析他的说话之道和幽默智慧,从而让读者从他的幽默与口才中得到启发,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与处世智慧。
  • 文化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文化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包容与舍得的人生经营课

    包容与舍得的人生经营课

    忙碌的现代人,常常被工作、被生活、被感情所烦扰,甚至奴役,似乎人生的不如意愈来愈多,而留给幸福与成功的空间则越来越狭小。真是如此吗?不尽然。事实上,现代人往往是被自己的心困住的。欲望太多,计较的太多,对人对事不够包容,得失荣辱看得太重,舍不得,放不下,看不开,容不得,成为我们追求幸福和成功的最大障碍。
  • 温馨祝词

    温馨祝词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热门推荐
  • 晚唱

    晚唱

    本书为杨虎先生的中短篇小说集,内容上以乡村题材为主,在农耕生活背景下,抒写了乡村中存在的问题,特殊人物的传奇事迹,以及农人热烈而又纯真的感情,读之令人感喟。
  • 沧之物语

    沧之物语

    《沧》系列是一部大型的玄幻史诗,不管你是文艺青年,热血男儿,纯情少女;又或者是喜欢历史、喜欢神话、喜欢人生故事、喜欢小清新,喜欢看爽文,喜欢看烧脑文,喜欢看爱情,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你的快乐。因为《沧》虽然是一个系列,但是每一部的作品所处时代、所处人物(主角或者配角啊)和背景也不同,你将会看到每一个人的故事,每一个人的信念与人生。(因为有个重名的所以暂时叫做《沧之物语》吧。)
  • 天才心理学家

    天才心理学家

    隐藏在家中的暗号密码,一个藏着十数年前幕后真相的檀木盒子,神秘组织的十八人合照,一张画满了叉叉的死亡名单……主角陈冬是一名低危抑郁症患者,推理逻辑能力极强的天才。由于药物压制,让他度过了二十余年的平凡人生。而故事的开始源于一次偶然的药物失窃事件。当他停止了嗑药!一个波澜壮阔世界展现在他的眼前,为了寻觅出当年事件的真相,数不清的高智商犯罪天才逐渐浮出水面。本书又名《遗狐》,以推理犯罪悬疑为线索,发展一系列惊心动魄环环相扣的故事!读者群:807-094-331
  • 吟樱浅夏

    吟樱浅夏

    (甜宠,1v1,青梅竹马,女强)———————————————————————————————小剧场:小陆陆:媳妇媳妇,看我好看吗?十一姐:没我好看。小陆陆:(っ╥╯﹏╰╥c)你欺负我~
  • XX千金(完)

    XX千金(完)

    一句话引发的‘桃花案’!一夜之间变成XX皇帝的独生女儿,在无数XX枭雄碾转彷徨。到底是谁才是她厮守终身的那个男子?他,冷斯宇,野心勃勃的一方霸主,邪魅狡诈,温柔地接近,究竟是爱还是利用?他,华小无,一个聪明而又玩世不恭的少年,自问没有那个女人可以栓得住他的心,挑逗她,究竟是玩笑,还是真心?他,慕容泽,温柔多金的他,淡然微笑的他,只有他能够给她最安全的幸福,然而,他们的身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半生佛缘半生尘

    半生佛缘半生尘

    ☆本文参与言情小说吧新人训练营☆四个女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结局。最终她们走向了各自不同的幸福。如烟思念着刚子,她愿意随他而去,可是佛说,生命不属于自己。瑞瑞的痛苦来源于这个地方,可是这个地方孕育了她。父母大人们把婚礼定在了周日,那也是据说合了八字,算了时辰的,她这两天特别的烦躁,连房门都不想出,她在纠结着,今晚,她一个人喝了啤酒,又偷了爸爸的白酒,她想把自己灌醉冰儿决定把这段感情放下,爱情是有的,轩来过,轰轰烈烈的来了,可是他是偷着来的,这就注定永远不能在阳光下存活,飞蛾扑火,可是冰儿不想了,不愿了,该在心里让他走了,滚远!我美丽的爱情!
  • 不太甜

    不太甜

    妈妈出轨,爸爸外出打工,有了一个新的家庭,生活在一个没有父母的地方。直到有一天她的妈妈叫她和自己一起生活,李沫汐才又遇到小时候的玩伴,小时候喜欢的人
  • 风起水走

    风起水走

    春天,时序已到了阴历三月二十二啦,可是,长白山里依然沉默,死静,不见一丝风。这种天相时顺,让漫江一带的山里人发毛……漫江,是长白山腹地,松花江上源,这儿是锦江和漫江汇合地,也是老白山靠近南坡一带的重要江口,正确说是西坡的重要水道。一千多年前那次火山喷发曾经把这一带的原始森林毁灭,今天人们依然可以在那些裸露的山坡土层上看到一层层已经化成木炭的清晰的树断面,那一棵棵树的粗细“炭圈”向今人告知着久远岁月前逝去的一切。可是,千百年来重新长起的森林已郁郁葱葱地覆盖住大山了。
  • 我夺舍了始皇

    我夺舍了始皇

    秦君一觉醒来,竟然夺舍了始皇。马车之中,鲍鱼作伴,臭味熏天!马车之外,子与臣谋,倾覆江山!这一刻,他的帝国,高耸入云!但,同样在这一刻,他的帝国,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