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8100000008

第8章 竹公主(2)

他告诉他们一切事,问他们有没有看见火鼠皮衣,或是知道什么地方有这个东西。

他们很惊奇的看着他,有几个差不多要笑出来。他们想想真正奇怪:这样一位大财主,还不知哪里去找火鼠皮衣,我们乞丐又怎么能够知道呢?一个一个的都告诉他说他不知道。

后来他们都走尽了,只有一个老乞丐留着。他对他说道:“大官人,我小的时候,曾听见我祖父告诉过我这件火鼠皮衣的藏的地方。现在还仿佛记得。它藏在离此数千里远的一座山顶的一所寺院里。”

他很奇怪,他以前也打发人到这座山去过,为什么这个人不知那里藏有火鼠皮衣。就叫这个人来问。他回道:“这座山上,并没有什么寺院。”老乞丐道:“不差,现在也许没有了。但在我祖父时,那里确有一所寺院。因为他老人家在那里住过许久,并且曾经亲眼看见过这件火鼠皮衣。”

公子的朋友就打发好些人同这位老乞丐一块儿动身,到那座山上去找这件奇怪的衣服。

他们到了山上,到处找不到寺院,只是在山顶上找到了几根石柱和许多石阶,可以知道当初实是有一所寺院在那个地方。他们大喜,在乱石中细细的寻找,最后在石堆下面找到了一个铁箱。

“火鼠皮衣大概是在这个铁箱里面吧!”他们非常快活的想,立刻用力把这个铁箱开了。铁箱里果然摆着一个大包袱。解开包袱,又有一层包袱,直到解了十几层包袱,才发见一件非常美丽的皮衣。他们想,这一定是火鼠皮衣无疑了,立刻兴冲冲的昼夜兼行回家。

公子的朋友得了这件衣服,更是喜欢得了不得,把公子给他的金子都分散给找到这件衣服的人,立刻差一个人把这件火鼠皮衣送给公子。

公子的喜欢更是不用说了。他立刻打开了铁箱,取出皮衣,对着这件银白色的美丽的奇衣,高兴万状。心里想到:“竹公主如果看见这个东西,要多少喜欢呀!”

他心里又记住,火鼠皮衣摆在火里烧了一回,是可以更白一点的。他道:“我把它再摆在火里烧一烧,岂不更好看了么?”

于是叫人打了一盆极旺的火来,把这件火鼠皮衣摆在火里。只见一阵烟起,这件皮衣,立刻烧得只剩一点白灰。公子连忙伸手去抢,哪里抢得及!

可怜的公子呀!他心碎了!他也不怪他的朋友,因为他知道他决不是故意骗他的。他想道:“幸喜这件衣服还没有送到竹公主那里去。如果当她的面烧掉了,她岂不以为我有意骗她吗?”

他心里万分难受,只好写一封信给竹公主,告诉她这件事,立刻收拾行李动身,避到别的地方去。

竹公主知道了这件事情,心里非常忧愁,因为她想这位公子倒实在是一个诚实的人。

她写了一封信,叫公子到她家里来,但是他已经动身走了。自此以后,她永远没有得到他的消息。

六、燕巢里的贝壳

现在再讲去找燕巢里的贝壳的第四个公子的事情。

这位公子听竹公主叫他去找燕巢里的贝壳,就满口的答应。回家以后,叫他的总管到他面前。

他问他的总管道:“你知道燕子的巢里有贝壳藏在那里么?”

这位仆人吓了一跳,惊奇的问道:“贝壳藏在燕巢里?到底是什么巢里?”

公子道:“我不知道。我只要你把燕子巢里的贝壳找出来给我。我要这种贝壳。”

总管回道:“我实在不知道,也许管花园的人他能够知道。我可以叫他到这里来么?”于是他就去叫了园丁来。

公子问园丁道:“你知道哪一个燕巢里有贝壳藏在里边么?”

园丁道:“我不知道。最好是去问问挑水夫,他也许知道。”于是他就去叫了挑水夫来。挑水夫也回说不知道,又去叫了另一个仆人来。这个仆人又回说不知道,又去叫另一个仆人来。如此,你叫他,他叫你,把家里许多仆人都问完了,还是打听不出来这件事。没有一个人能够知道哪一个燕巢里藏有贝壳。

公子没有法子,只好召集了许多家里和街上的顽童来问。因为他们一天到晚的爬梁上柱,捉雀拿燕,一定可以知道燕巢里有没有贝壳。有一个童子说:“我想,我曾看见过一回,不久时候以前,我爬到厨房的梁上,想拿下几个燕子的小卵来玩玩。好像看见一个燕巢里有一片白色的贝壳在里边。”

公子听见这话,非常喜欢,立刻叫许多仆人到厨房里去,要他们把那个燕巢里的贝壳拿下来。他们去了,看了看又回来,回报公子道:“我们爬不上梁去,梁太高了。燕巢又在梁上顶高的地方,更不容易上去。”

公子气极了,大声责骂他们道:“你们吃饭不做事的东西!长了这么大了,连梁也爬不上去?非要你们爬上,把一个一个燕巢细细的找过不可。找不到贝壳,不要想再见我的面。记住了!非找到不可!去罢!”

仆人们只好唯唯的又到厨房里去。他们尽了三天的力量,用了许多方法,只是爬不上梁去。

最后,他们想到一个好办法了。用一个大篮子,系在一根粗绳上,人坐在篮里,把绳子掷过梁上,用力拉绳子的一端,篮子就会升到梁上去了。他们用这个方法升到梁上,细细的把一个个燕巢都看过,但是始终找不到贝壳。

公子等了许多日子,不见他们的回报。渐渐的焦急起来。自己跑到厨房里去看他们到底在那里做什么事。

他问道:“你们已经找到那个贝壳了么?”

仆人们答道:“没有。每一个燕巢都找过了。但是没有找到什么贝壳。”

公子不信,想自己爬上去看。仆人们劝他不要上去,他不答应,自己坐在篮子里,叫仆人立刻把他拉上去。

仆人们怕他生气,不敢多说,就把绳子拉起。他坐在篮里,渐渐的升到梁上。

燕子看见又有人近到他们巢边,就成群的飞来啄公子。因为它们不愿意它们的卵都给人弄破,它们的房子都给人弄坏。公子用手去赶它们,但是赶去又来,始终不能赶去,连公子的眼睛也几乎给他们啄出。

公子大叫道:“救命呀!救命呀!”仆人们把绳子慢慢的松了,篮子就渐渐的下来。正在这个时候,他又记住贝壳了,就伸手向一个燕巢里去拿,正抓到一个坚硬的东西,但是同时重量失其平均,篮子一侧,他掉到篮子外边去了,不偏不倚,正掉在热锅子里。

仆人们手忙足乱的把他从热锅子里拉了出来,但是他已经烫得很利害了。在他手里,还拿着一片壳子,但不过是一片卵壳,并不是什么贝壳。卵黄卵白流得他一脸上都是。

他因为烫得太利害了,睡在床上好几天起不来,终日呻吟,只顾得痛,连竹公主也不想了。病好了以后,他永远不敢再上梁探燕巢,也永远不想再见竹公主了。

七、龙珠

四位公子,都失败了,都不敢再去见竹公主了,现在只剩了一位第五个公子,他是被竹公主差去找龙颔下之珠的。

这位公子虽然是非常怯弱的人,却是惯会说大话的。自然他极愿意得到龙珠。但是他却没有那样傻,想着自己去取这个东西来。

他召集了家里的仆役、兵士们来,告诉他们他所要得到的东西,叫他们去找。他给了他们许多金银,供他们路上花用。他严厉的吩咐他们道:“去罢,你们!如果没有得到龙珠,请你们不要回来见我。”

仆役们和兵士们受了这个命令,不敢再说什么,只好取了路费,走了开去。但却不去找龙珠,乃是跑回家,另寻别事去了。什么龙珠不龙珠,他们是不管的。他们相信世间没有这样一件东西,就是有,龙也是非常心爱的,决不肯让人拿了去。他们是凡人。怎么敢同龙争夺呢?

但是公子却不知道这一切事,他还以为他们真是去找龙珠呢。同时他就在他所管的地方,起了一所非常宏大美丽的宫殿,预备将来给竹公主住。他并不疑心他的仆人会骗他,自己心里拿得千稳万稳,以为竹公主一定是为他所得,所以必须先盖一所好房子给她住。

房子盖好了。柱子都是很精致的雕刻,镶着光彩四耀的珠玉。房子里边更是非常讲究。通国里差不多没有看见有比他再好的房子。

他看着房子都布置好了,找龙珠的仆人还没有回来,未免有些着急。一天一天的过去,他们还是音信全无。

一年又过去了。

他真不能再等了,心里非常生气,决定自己去找龙珠回来。仆人们都是靠不住的!

他于是召集了留在家里的仆役,叫他们去预备船只,说要自己去找龙珠。

仆役们听了这句话,非常惊慌,都恳求他不要去,因为怕去了,会引起龙的怒气,说不定要把他们吞了。

“懦夫!”公子怒骂道:“懦夫!看着我!不要怕,有我呢。你们想我会怕什么龙么?”

于是他们就动身了。起初两三天,海上风平浪静,天气又非常晴明,公子自夸道:“是么?你们看龙不是怕我么?”

当天晚上,起了一阵大风浪,又是打雷下雨,船在水上簸荡不定。浪花都打到舱面上来,弄得船上没有一处不是湿的,加之大雨又倾盆而下,雷声隆隆,惨绿的电光,不时的一亮。勇敢的公子,到了这个时候,什么豪气都没有了。他时时提心吊胆,怕船会覆没,又是害怕,又是晕船,只是静静的躺住,不绝的呻吟。又叫水手们救一救他。他嚷道:“你们为什么把我带到这种地方来!想害死我么?立刻把船驶回去,不然,我就要拿我的大弓把你们一个一个的射死。”

他们听了他的话,几乎都要笑出来,因为这次出来,完全是他自己要去的。讲到射箭,更是可笑,他们都知道,他是连小弓都拉不动的,怎么会射死人!

水手就回答道:“公子呀!这次风浪一定是龙造成的,它听见你说,你要杀死它,把它颔下的珠取去,所以生气的起了这一阵大风浪。最好你向天立誓,允许不伤害它,那末它也许会让我们活着。”

公子只要风浪平息,什么事都可以办。听了水手的话,立刻就向天祷告,连说不敢伤害,并且连它的一条尾巴上的毛也不敢再去动它。

过了一会,风浪静了,但是公子还是不能起床,直到船驶到了一个岸边,他们扶他下船,他才有些心定。

这个海岸离他本乡很远,陆路是不能通的,他又不敢再坐船了。所以就留在这个地方过他的余生。现在就有一百个美丽的公主叫他回来,他也不敢再回去了。

他筑起来等着竹公主来住的大宫殿,也从此以后荒芜着,没有一个人住在里边,只有狼鼠和鹗鸟在那里做窝,春天到时,间有几只燕子在里边飞来飞去罢了。

竹公主却很喜欢此后他没有再来打扰她。

八、富士山之烟云

一年一年的过去,竹公主的父母年纪都非常老了。但是竹公主却一天一天的更美丽起来,做人也更和平,更慈悲。到了她二十岁的时候,她的母亲一病死了。自此以后,她渐渐为忧愁所笼罩了。

每当月亮渐渐的圆起来,射向她的银白色的光明最终照于地上的时候,竹公主总是独自一个人跑在没有人的地方嘤嘤地哭。

有一个夏天的晚上,她靠在窗边,看着天上的明月,哭得非常利害,好像她的心已经碎裂了。

她父亲走到她身边,问她道:“女儿,你有什么事,尽管告诉我。不要这样哭,使我老人伤心。”

竹公主回答道:“亲爱的父亲,我的哭是因为我知道我快要离开你走了。我的家住在月亮当中。我以前偶然到了世上来,现在是我回去的时候了!你们待我非常好,我实在舍不得离开你,但是又不能不走,所以我很伤心。第二回月亮圆时,他们就要来接我了。”

她父亲听了这话,也非常忧愁,但是回答她道:“你以为我会让人把你取走么?不要怕。我就到国王那里去,请求他的帮助。”

她很忧愁的答道:“没有用的。时候一到,无论什么人都留我不住。”

但是她父亲不听她的话,还是到国王那里去,告诉他一切事情,由竹中拾着竹公主的事说起,一直说到她要回到月宫去的事。国王很受感动,称赞竹公主的仁孝,就安慰了老人几句话,答应发一大阵的兵去看守竹公主的房子,不使月中的人把她接回去。

老竹匠回家非常快活,但是竹公主却比以前更忧愁了。

旧月亮渐渐的沉下去了。有几个晚上,只看见一片青天和许多闪耀的星光,看不见月亮。到了下月初二三日,太阳西沉以后,如钩的新月可以在西方看见了。每过一个晚上,新月就更大,更圆,更亮。竹公主看着月亮渐渐的圆了,大了,心里更觉得愁苦。

国王记住他允许老人的话,一看新月出来,就派兵去守着老人的屋子。周围都是兵,连屋顶上也有好几百人坐着。在这种严密的守卫之下什么人能进得屋里去呢!

月圆了!竹公主坐在窗旁一张椅子上,眼看着月亮上升。一团银白色的大球,由东方升起,起初露出半面,后来渐渐的立于山顶,渐渐的升于中天。

万籁无声,四周静寂。

竹公主走到她父亲身旁。他正躺在床上,好像已经睡着。当她走近床沿时,他张开眼睛,看她一看,说道:“我现在知道你为什么要走了。因为我要走,所以你也走了。谢谢你,好孩子!你到我家里以后,我们没有一天不快活的”说完了话,他眼闭了。她知道他是死了。

这时月亮正升在中天,放射清洁如水的银光在大地上。有一线白光,又如烟,又如云似的,由天上降到地上,好像一座仙桥。

由这座桥上,下来了成千成万的穿着银白色甲胄的兵士,如一阵风吹起的烟一样。

什么声响也没有,也没有一点风,只见这一阵兵士潮流不绝的由天而下。

国王派来的兵,站在那里好像变成了石头。

竹公主走出屋外,去见这个兵阵的军官。她说道:“我预备好了,”她说了这句话以后,四围又沉寂无声了。那位军官一声不响的拿一杯酒给竹公主,竹公主也一声不响的喝了。这就是“忘酒”,喝了这个酒,世上的一切事情,她都忘得干干净净了。现在她又是月中的一位仙女了。

军官拿一件白衣给竹公主穿,她的旧衣裳,掉到地上,不见了。

竹公主随着月宫的军队由白烟似的桥上升上去,渐渐的升过富士山顶。更高,更高的,升到月旁,然后不见了。大概他们是已经进了月宫的银门里了。

到了现在富士山顶还常常有一缕烟云,围绕于上,好像这座仙桥,还竖在那里一样。

录自《儿童世界》第1卷第2~9期(1922年)

郑振铎(1898~1958)作家、学者、图书版本学家。浙江永嘉(今温州)人。二十年代初先后主编《儿童世界》、《小说月报》,有民间故事《列那狐的历史》、《高加索民间故事》等译作。曾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建国后历任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作品汇编有《郑振铎文集》、《郑振铎和儿童文学》。

同类推荐
  • 神鸟与翼盗

    神鸟与翼盗

    穿越时空而来的神秘翼盗,带走了21世纪的唐小龙。他是为了什么而来?到了唐朝后,小龙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在为得到神鸟朱凤处心积虑,策划着一个又一个阴谋。朱凤的神奇力量究竟是什么?为了回到现代,唐小龙借助小芙的祖传宝器,摆脱了翼盗的控制,开始了寻找神鸟朱凤的旅程。但翼盗紧追不舍,危险步步紧逼……
  •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1(东周列国卷1):掉进书里的汤小团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1(东周列国卷1):掉进书里的汤小团

    汤小团是个调皮捣蛋的男生,一天傍晚,他误入一家古董书店,从奇怪的老板那里得到了一份神秘礼物,从此有了进入书中的能力。然而,一旦进入,就必须走到结尾,否则就会永远留在书里出不来……你有勇气打开这本书,走进那风云变幻的东周时代吗?
  • 小公主

    小公主

    是一部灰姑娘式的儿童小说,写的是19世纪的故事。既刻画了心地善良、不怕困苦的萨拉,使人对她又是同情又是佩服,又对明卿女士那种势利小人作了淋漓尽致的讽刺。
  • 生气的小茉莉

    生气的小茉莉

    小茉莉因生气而凭空消失,从墙上的古画进入一个叫阿巴图的神奇世界,迷失了回家的路。整日活得担心吊胆的水巫婆告诉她,如果要重新回到家,必须走到世界的尽头,因为那里是快乐的源头,可以通往世界任何地方。于是,小茉莉决定去寻找世界的尽头。她经过木偶城堡、尘埃镇、杜小姐山、地下王国……在这个旅程中,她遇到了各种快乐和不快乐的人,经历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最终,她成功抵达世界的尽头了吗?她寻找到快乐的真谛了吗?
  • 不服和我过过招(倒霉蛋阿歪)

    不服和我过过招(倒霉蛋阿歪)

    《倒霉蛋阿歪》系列丛书围绕主人公阿歪展开情节,分别讲述了阿歪在学校、家庭中遭遇到的种种事情,突出反映了小学校园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趣情境,以及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艺术,反映了现代小学生群体活泼灵动的生活面貌及可爱无矫饰的个性特征。故事幽默搞笑,其中不乏关于善良、友谊、家庭教育、学习、成长等启示。
热门推荐
  • 殇陌剑狂

    殇陌剑狂

    楚汉相争,汉王刘邦迫不得已,率军南下汉中,面对项军的一次次重创,刘邦非但没有萎糜投降,反倒掀起了他称霸天下的野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四处招兵买马,广集粮草,侍机复仇,以夺天下。也因如此,天下各派群雄逐鹿,各有千秋,掀起了国恨以外的另一面江湖轶事,腥风血雨,乱世之中,各种恩怨情仇,纷至沓来……
  • 人不老情难绝

    人不老情难绝

    仙尚仁的处女作。沉默孤僻的林逸晨,热情活泼的谢佳琪。“冰”与“火”的碰撞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是冰寒了火的暖,还是火燃了冰的冷。人不老,情难绝。请读者细细品读,您的支持便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限之开荒者

    无限之开荒者

    武侠世界,灵异世界,仙侠世界,洪荒世界……肖鹏一步一个脚印,向无上天道……进发。……新书《轮回开端》已发布,拜求大大们继续支持大鹏。书友交流群:19512950喜欢本书的大大,没事可以到群里与书友们交流交流哦!
  • 斗罗之光明纪元

    斗罗之光明纪元

    (群号:878332931)(黄金三章剧毒无比,毒抗低者可以从第四章开始)我叫唐银,是一条立志混吃等死一辈子的咸鱼。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斗罗大陆,原本以为自己终于要成为励志而又热血的小说主角,可万万没想到,位面之子主角唐三是我亲哥,反派大BOSS比比东被我弄成了干妈,哪怕是在神界和地球,也都有一帮子大佬罩着。若干年后,开辟了一个崭新纪元的唐银抬头45度角仰望天空,满脸的无奈与绝望。我真不想躺赢,我也想努力,我也想奋斗,可实力不允许啊!这是一条混吃等死的咸鱼,在斗罗大陆的世界里全程躺赢的故事。
  • 神毒凰妃

    神毒凰妃

    萧如凰,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抢到了枚戒指,双眼一闭,一口酒都还没灌进嘴里,竟然就狗血的穿越了!凤眸一眯,打扰她喝酒不说,竟然还叫她傻瓜!我咔,看劳资不灭你祖宗十八代!一身诡异医术,那空前绝后的纵雷术,一个不开心,劈你个屁股开花!一手银针,她能治人也能毒人,秉着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规则,彻底搅乱了这异世!墨北绝,体弱太子,典型药罐子一枚。她嗜酒成性,他嗜爱成痴,如此佳人一对,世人眼瞎直鼓掌。怎知,这两人才是在这乱世隐藏最深的人,伸手搅一搅这天下,风起云涌!战乱的大陆,他卸下全部伪装,许她一世安宁。夺皇位,争天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把酒谈笑间,骄如凰,世无双!
  • 耕余剩技

    耕余剩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给青少年的51堂情商课

    给青少年的51堂情商课

    您的孩子是否有这样的问题:明明很善良,却总是对他人大发脾气?明明有主意,却支支吾吾不敢表达自己?明明挺优秀,遇到问题却总是想着逃避?……5大核心模块,51堂知识精讲,帮助家长解决情商教育问题,帮助孩子从平庸走向卓越!孩子情商高,发展自然好!
  • 在仙侠世界开黑店

    在仙侠世界开黑店

    二十三世纪中叶,一位科学界的新星冉冉升起,智商高达一百八的他只用了十年时间便成为了全世界人的偶像,在他的带领下,人类科技稳步向星际文明进发。可就在此盛世时刻,由他一手主持的虫洞传送实验发生意外,剧烈的爆炸将整个实验基地夷为平地,灼热的火焰吞噬了一切。当他以为自己死定了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苏醒在了另外一个世界……
  • 飞地

    飞地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甘交界的白马人村寨阁闼为背景,阁闼是一个飞地,与九寨沟毗邻,人事如山水美好,故事如山花展开……但战争随之而来,阁闼这个世外桃源也无法幸免。作者以一位逃离城市的旅者的视角,描绘了白马人村寨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同时刻画了普通人在战争中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