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9700000016

第16章 书巢记

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客有问曰:“鹊巢于木,巢之远人者;燕巢于梁,巢之袭人者。凤之巢,人瑞之;枭之巢①,人覆之。雀不能巢,或夺燕巢,巢之暴者也。鸠不能巢,伺鹊育雏而去,则居其巢,巢之拙者也。上古有有巢氏②,是为未有宫室之巢。尧民之病水者③,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前世大山穷谷,中有学道之士,楼木若巢,是为隐居之巢。近时饮家者流④,或登木杪⑤,酣醉叫呼,则又为狂士之巢。今子幸有屋以居,牖户墙垣,犹之比屋也⑥,而谓之巢,何耶?”陆子曰:“子之辞辩矣,顾未入吾室。吾室之内,或棲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⑦,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⑧,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⑨,可乎?”因书以自警。淳熙九年九月三日甫里陆某务观记⑩。

【注释】

①枭之巢:枭,猛禽。古人以为不祥之鸟,故覆其巢。

②有巢氏:传说中的古代君主,教民为巢。③尧民之病水者:相传古代帝尧之时,洪水滔天。病水,把水看成灾祸。④饮家者流:《汉书·艺文志》对于古代作家,分别流派,故有“儒家者流”、“道家者流”之称。此处用其意。饮家指好饮酒者。⑤杪:树颠枝头。⑥比屋:邻舍。⑦枕藉:相枕而卧。⑧觌:音dí,见。⑨藩篱:以竹木编织的屏障。⑩甫里:地名,今江苏吴县东南五十里。陆游祖籍所在地。

【品评】

淳熙九年(1182)陆游五十八岁,家居山阴作。东晋末年大诗人陶渊明有《桃花源记》,隋王绩有《醉乡记》,目的都是虚构一片精神净土,摆脱尘世的纷扰;如今陆游又写了一篇《书巢记》,颇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之意。但理想的桃花源,很不容易达到,那个武陵渔人,也只进入第一次,第二次就迷了路,无从问津了;醉乡大概只有阮籍、刘伶、陶渊明等名士游历过,其他人即便富贵优游如白乐天者,恐怕是擦肩而过,稍隔了一层,而荒于酒池肉林之夏桀殷纣者,更是南辕北辙,终生难望其门墙。放翁的书巢,就安置在家中,随时可以出入,和“烟艇”一样,成为安放其身心的精神圣地。

文章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从开篇“陆子既老且病”到“而谓之巢,何耶”,为第一层,写客对作者以“书巢”名室的质疑。这一段的行文,十组短句排比对仗,一气呵成,气势自出。写出了鹊之巢、燕之巢、凤之巢、枭之巢、雀之夺巢、鸠之占巢、有巢氏之居巢、尧民病水为巢、有道之士隐居之巢、饮家狂士之巢等,与陆子之以室名巢加以对比。客举出的十种为巢情况,或是禽鸟之自然本能,或是生产力低下时不得已而为,或是隐士狂士的特立独行,均非常情。

这就引出第二层陆子的作答,也就是为“书巢”正名。从“陆子曰”到“信乎其似巢也”,为第二层。作者状书房之景:“吾室之内,或楱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的情况。这正是古今读书人念兹在兹、坐拥书城的人生境界。现代思想家、学者胡适曾憧憬着“理想的牢狱”:“我梦想一个理想的牢狱,我在那里受十年或十五年的监禁。在那里面,我不许见客,不许见亲属,只有星期日可以会见他们。可是我可以读书,可以向外面各图书馆借书进来看,可以把我自己的藏书搬一部分进来用。我可以有纸墨笔砚,每天可以做八小时的读书著述工作……”(胡适《为〈东方杂志·新年的梦想〉栏所写的应征答案》)这样的“理想牢狱”在他人看来与判了无期徒刑无异,但在读书人看来,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缥缈天堂。接下来陆游具体描述了“书巢”生活的至境。总之,到了超越现实世界一切悲喜的程度。而据《解放日报》2006年1月27日周末版《名家的书屋》中《灵魂之所安也》一文所述,作家流沙河历尽坎坷,始有自己的书室,他写活了自己的书室,并赋予人的生命品格。如云:“书室十分寒伧,我却乐在其中。或读或写,终日恬然。窗外市声车声,鼓膜听起茧皮,也就听无声了。每日午饭后,躺在马架椅上,看《参考消息》,迷离矇眬半醒半睡之际,世界烟云过眼,亦算秀才知了天下事。……我爱我的书室,惟此为我灵魂之所安也。”千年之后,陆游喜获知音,何其幸哉!

从“客去,陆子叹曰”到文章结束,为第三层,点出为文的用心,即“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的道理,与陆游终生信奉的“躬行”思想互为表里。

以书室为巢,陆游苦心孤诣地营构了内在自足的精神世界。当然,若仅沉溺于个人的自足而忽略了天下苍生,那么,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陆游,不过是一个博学广闻的“两脚书橱”而已,而不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大丈夫了。陆游的潜心读书,始终存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目的,那就是要行抗金收复这个最大的仁和义。

同类推荐
  • 朱自清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漫步遐思

    漫步遐思

    本书是陈先达先生的哲学随笔,先生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及其哲学问题,以一位哲人的视角进行探讨,或深入历史,或关注现实,或感悟生活,语言生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在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现实的追问中得到哲学精神的滋养。本书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青藏时光

    青藏时光

    《青藏时光》是藏族作家格绒追美最新的短篇小说、随笔集,选取了作者最新创作的七十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对藏地藏民的热爱与深情。作者笔下的人物各有不同,僧侣、牧民、说唱者,在作者幽微的笔触下,每个平凡人物的一言一行都能给读者带来巨大的精神震撼。这本书极富民族特色,充分展示了浓郁的藏地风情。
  • 依依柳岸

    依依柳岸

    未名湖是镶嵌在燕园中的一颗绿宝石。环湖垂柳,柳荫小径,塔影婆娑,波光潋滟。月下观湖,静若惺忪着睡眼的处子,微风花影,则是一杯轻漾的春醪。
  • 闲情乐事

    闲情乐事

    本书里收入的基本上都是“闲文”,由陈平原选编,搜集了周作人、林语堂、丰子恺、梁实秋、贾平凹等23位作家的所谓“士大夫趣味”作品,所收的43篇文章涵盖了“食”“衣”“住”“行”等更对中国文人口味的消闲之事,最后殿以一组忙闲之辩的文章。每一篇都是作家个体性情的自然流露,都是“生活的艺术”的散文小品。“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生的精义就在于如何把握“忙”与“闲”之间这个颇为微妙的“度”。
热门推荐
  • 我的灵异笔记

    我的灵异笔记

    自认为史上最流弊的神棍,遇上被五鬼缠身的美女,倒霉催的生活从此开始了,一件件扑朔迷离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尽在《我的灵异笔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达理老上海屋檐下的无奈与哀伤

    达理老上海屋檐下的无奈与哀伤

    母亲到外公家时,外公还没回来。家中只有一个跟了外婆很多年的老姨娘阿苗娘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餐。家里虽然窗明几净,但自从外婆去世后,母亲几乎很少回这个已经没有了娘的娘家。“陶先生一歇歇就回来,伊前两日就有电话来,讲二小姐今朝要回来,跟爹爹一道吃夜饭。二小姐看看——”阿苗娘端起一只碗凑到母亲面前,“小菜场早晨刚杀的活鸡,新鲜得来!你爹爹讲,二小姐顶喜欢吃酒醉鸡,我已经用绍兴花雕浸了好几个钟头了。还有炒年糕、油焖笋、爆鳝鱼,全是你欢喜的小菜。”阿苗娘的话,让这个死气沉沉的家有了一缕悠悠的暖意。
  • 神圣之渊

    神圣之渊

    在一个魔幻的世界中,鲜血抛洒战场,骑士凯旋而归,淑女小姐们抛着鲜花,魔法师匍匐着探求真理,神学家卑微着撰写经义。神权王权对立,不同教派争锋,异端邪恶躁动。就在这样一个大世之中,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一段属于奥托的英雄史诗开始谱写。
  • 斩龙头

    斩龙头

    世传粤西之龙神生于周秦之世,载庙碑斑斑可考。西江上下游千载,沿途村寨若立庙祀,鳞甲辉煌必极显应,利泽天下。端州府衙门,后刑堂。灯下,一个少年的身躯在盐水皮鞭下血肉横飞,随着“噼啪”声溅起的一串串红沫子,纷纷贴到霉迹斑驳的墙上。行刑的弓兵抽完鞭子,便熟练地挽回鞭花,托起那少年的下颚。
  • 苔丝(经典译林)

    苔丝(经典译林)

    《苔丝》是作者最优秀的作品。纯朴美丽的农村姑娘苔丝曾遭富人奸污。新婚之夜她向新郎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但新郎不能谅解弃她而去。为生计所迫,苔丝只好与富人同居。后新郎回心转意愿与苔丝言归于好。绝望中的苔丝认为富人毁了她一生幸福,便杀了他,自己也被处死刑。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揭露了正是虚伪的资产阶级道德造成了苔丝的不幸。
  • 重生宝妻有点甜

    重生宝妻有点甜

    新书《穿成八零团宠黑女配》已开,求支持~悲惨的白秀月这辈子找到了自己全新的幸福生活。相依相伴的家人,默默守护的爱人,还有陪在身边的神奇“小伙伴们”,生活终于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
  • 纪实与虚构

    纪实与虚构

    《纪实与虚构》无疑是王安忆极富自传色彩的一部作品,是一个城市人的自我“交待”和自我“追溯”。《纪实与虚构》作为“自传性”小说,不仅仅是个人经验的虚构,同时有对虚构行为的纪实性呈现。即它不仅告诉了我们她经历了什么,而且在告诉我们在如何“叙述”。
  • 刀口脂肪液化

    刀口脂肪液化

    蒙河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汪雪涵给32床病人换药的时候,手有些哆嗦,她自己是这样感觉的,其实别人都看不出来。在实习生眼里,汪主任还是那么冷静,带着一如既往的温婉的笑容,让人不由得心生敬佩。但汪雪涵知道她是有些哆嗦的,可能这种哆嗦只在她的心里。十年了,汪雪涵的手术水平在整个蒙河县是出了名的。很多剖腹产手术几年后都找不到做手术的痕迹了,因为刀口小,又是横切口,时间一长就成了腹部的一条皱纹了,不细看真的辩认不出来。可是2013年这个夏天邪了门,已经有两位病人刀口不仅没长好,而且裂开了,还往外渗黄色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