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9700000034

第34章 “渔隐”词(1)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这里将陆游的“渔隐”词独立出来,做进一步研究。“渔隐”词,指描写“渔父”形象和生活,表达隐逸闲适情怀的词。词人有意塑造张志和笔下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西雨不须归”的“渔父”形象。但是,陆游从小所受的教育,成长的经历,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无法成为真正的“渔父”。实际上,词人身心俱未隐,“渔隐”只是他的一种情结,一种精神寄托。

陆游自号“笠泽渔隐”、“渔隐”、“渔隐子”、“笠泽渔翁”,“渔隐”词大多是罢官闲居时所作,这当然与他当时的生活环境及心境有直接关系。

陆游词中被作者自称为“渔歌菱唱”的“渔隐”词有二十首之多。此类词多咏渔父垂钓生活,以山水为背景,写放浪林泉,寄情烟波的乐趣。包括《渔父》五首,《长相思》五首,《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等三首,《采桑子》(三山山下闲居士),《菩萨蛮》(江天淡碧云如扫),《鹊桥仙》(华灯纵博)等二首,《真珠帘》(山村水馆参差路),《点绛唇》(采药归来)等。词中,作者把自己塑造成“渔父”形象,犹如超脱于尘世的“仙人”。但词人有时又牢骚自嘲,不时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陆游的渔隐词按其内容来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称之为身隐心亦隐,其中以《渔父》五首中的第二、三首和《长相思》五首中的第一、二首等为代表,写的是像张志和那样真正的隐士生活。另一类称之为身隐心不隐,如《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鹊桥仙》(华灯纵博)等。此类词中隐隐透露出他的隐是被迫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隐,陆游心中仍然装着国家,关心着收复失地,爱国之情隐然可见。

早在中唐时期,张志和的《渔父》就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陆游的《渔父》五首亦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渔父”形象。如其三、四、五云:

镜湖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湘湖烟雨长莼丝,菰米新炊滑上匙。云散后,月斜时。潮落舟横醉不知。

长安拜免几公卿,渔父横眠醉未醒。烟艇小,钓车腥。遥指梅山一点青。

这组词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当时陆游在家乡闲居五年之后,重新被任用,任严州军州事。早在乾道二年(1166),陆游始卜居镜湖之畔的三山,宅院依山临水,风光秀美。他数次被免官后闲居于此。故乡的美景抚慰了词人一颗受伤的心,词人泛舟镜湖上,边饮酒边垂钓,说不出心中有多么惬意。宽广和清澈的湖水荡涤了词人心中的烦恼。

又如《长相思》云: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头未童,耳未聋。得酒犹能双脸红,一樽谁与同?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侧船篷,使江风。蟹舍参差渔市东,到时闻暮钟。

词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八月,时作者已六十四岁,任严州军州事满,于七月十日回到故乡,认为从此不用再出仕,故选取《长相思》词调,采用连章体,表明今后将逍遥于青山绿水之中,过悠然自适的隐居生活。词人月明垂钓,饮酒闲眠,烹莼丝,听松泉,俨然超尘绝俗的隐者。江南水乡秀丽的风光,宁静纯朴的农家生活,词人生活其中,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慰藉和解脱,一改前此爱国诗词中抗金复土的英雄壮士形象,而展现其潇洒闲散的一面。

词人在水乡平凡而淳朴的生活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灯红酒绿,也消失了城市的喧闹,更没有官场的肮脏和市侩的铜臭气。因此,在城市樊笼和是非圈中羁绊大半生的词人,一旦重返乡村,心中自然而然产生亲切的感觉。

这时的陆游,既无“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诉衷情》)的慷慨激昂,也无“秋晓上莲峰,高蹑依天青壁”(《好事近》)的飘逸清高,而是拈棹舞,拥蓑眠,作水仙,醉不知,甘心终老于水云乡,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无拘无束地畅游,暂时摆脱了尘世间一切羁绊,做一“无名渔父”。

乾道二年(1166),陆游罢官归里。于镜湖三山写下了《鹧鸪天》: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世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无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起首二句写居住环境之优美,接下写自己生活之闲适,动静行止无不惬意。过片写词人贪恋这种旷达生活的情趣,任凭终老田园。但结句陡然一转,“老却英雄似等闲”,表达了不能为国效力,惆怅失意的心情。词中极写隐居生活的萧散闲适,但抑郁不平之气仍按捺不住。因此,表面看来,在优美环境中生活得那么自由自在,其实内心深处充满着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愤。可以说,这是英雄一时屈身,而不是隐士追求的遁形。

古代士人的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独善其身”的方式途径是“隐”。“隐”与“仕”是相对的,与孟子所说的“穷”与“达”相近。陆游前后蛰居山阴的日子都是广义上的隐,而不是张志和真正意义上的“隐”。陆游对此是很清楚的,《寓叹》其二云:“小隐终非隐,休官尚是官。”他的隐只是休官之后的“小隐”而已,这“小隐”只是他生存状态的外在表现,而他的灵魂深处,还继续燃烧着那团抗金复土的不灭之火,他尽可以把一切身外之物统统忘却,但这团火,不属于身外之物,而是他的灵魂所在。

陆游“渔隐”词从创作时间看,绝大部分作于后期,即淳熙五年(1178)出蜀东归之后。这一现象的出现,固然与中年以后心态渐趋平淡的自然规律有关,但更主要的还与作者的生平遭际有关。

在陆游一生中,有两次比较大的挫折。第一次是乾道初年的罢归。据《宋史·本传》,陆游于绍兴二十三(1153)、二十四年因两次考试名列秦桧之孙前而遭秦桧的黜落,一直到秦桧死,始赴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后孝宗即位,因史浩、黄祖舜举荐被赐进士出身,开始受到重视。这时,朝中主战派占上风,陆游也热心于抗金事业,颇有用武之地。但不久张浚北伐失败,主和派重新抬头,陆游被调离京城,未几又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贬回故里。这对满腔热血、一心报国的陆游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第二次是乾道八年(1172)王炎的离川回京。之前,陆游曾应王炎之召,从夔州到南郑,加入王炎幕府,直接参加抗金斗争。《宋史·本传》说他积极为王炎出谋划策,认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其间上与王炎宾主相期,下与士兵习武打猎,度过了一生中最充实,也最难忘的一段时光。但好景不长,是年九月,王炎被召回临安,旋被罢免。陆游也回到成都,任成都安抚司参议官。以后虽调任几处,都是远离前线的地方小官。陆游颇感请缨无路,报国无门,遂日益颓放。终于在淳熙五年(1178)五十四岁时离蜀东归。

经过这两次打击,陆游的思想与情绪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尽管爱国之情仍在他心底炽烈燃烧,但才无所用的现实又使他十分丧气。因此干脆在山水风光里寻求寄托,用平和淡远的隐逸生活和“渔隐”词作来医治内心流血的伤口。可以这样说,就陆游本意而言,他并不想真的隐逸乡村,流连山水,只是现实政治使他一挫再挫,无奈之下,只能以“渔歌菱唱”来发泄与掩盖自己的失意与不满了。这种复杂的心情在词中也有所流露,如《洞庭春色》:

壮岁文章,暮年勋业,自昔误人。算英雄成败,轩裳得失,难如人意,空丧天真。请看邯郸当日梦,待炊罢黄粱徐欠伸。方知道,许多时富贵,何处关身。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鲙丝莼。且钓竿渔艇,笔床茶灶,闲听荷雨,一洗衣尘。洛水秦关千古后,尚棘暗铜驼空怆神。何须更,慕封侯定远,图像麒麟。

词中正话反说,怨气甚浓,清楚地表明了作者钓竿渔艇、笔床茶灶的真正原因。这首词作于淳熙八年至十三年间,正是陆游东归后在山阴老家闲居时期。作于同时期的还有一首《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也能说明陆游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是心中不太平;另一方面又努力“身闲心太平”。陆游在闲居生活中,充满了这种矛盾与痛苦。反映到创作中,就是深隐的用世思想与隐逸的出世之词了。这也可以说是陆游“渔隐”词的最大特色。

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六十二岁时,再次被起用,知严州。辞别之际,孝宗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当然,两年后严州任满,陆游并没有改变什么,他依然在作“渔隐”词,依然感到内心苦闷,而且比起以前来,更多了几分伤感与苍凉。其《长相思》五首便作于此时,例如:

悟浮生,厌浮名。回视千钟一发轻,从今心太平。

爱松声,爱泉声。写向孤桐谁解听,空江秋月明。

词人有一种心有不甘的牢骚,只能以“悟浮生,厌浮名”的态度来聊以自慰。其实就陆游生平志向来说,他一直是积极入世的,这点看他的诗作就可一目了然,他“死去原知万事空”,还“但悲不见九州同”,几时真的忘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呢?以此反观他的“渔隐”词,也必须把握这一点。最能说明问题的莫过于他七十岁前后作的三首《谢池春》了,现录一首: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从词中可推断他创作渔隐词的根本原因和渔隐词的本质精神。不妨这样说,陆游的渔隐词是他生活遭际、思想矛盾的曲折反映,是发泄对当时政治不满的一种特殊形式。

再探讨一下渔隐词的创作渊源。就此而言,陆游受影响最深的是唐人张志和与南北宋之交的朱敦儒。

张志和是较早的文人词的作者。他的《渔父》词五首尤其是第一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影响深远,历代不乏仿效者。五代花间词人和凝、顾复、孙光宪、李殉,南唐的李煜都有模仿他的作品。北宋苏轼、黄庭坚恨其曲度不传,又加数语以《浣溪沙》、《鹧鸪天》歌之,苏轼还效韦应物体把它改造为《调笑令》。历代词人,只要创作隐渔词,几乎无一不学张志和者,陆游当然也不例外。

张志和的籍贯,一般据颜真卿所撰《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以为是东阳金华(今浙江金华)人。陆游于绍兴元年(1131)七岁时随父避居东阳,至绍兴三年由东阳返里。以陆游之家庭环境,幼承庭训,在张志和的故乡听到有关词人的逸事,学习词人的作品,是很自然的事。

张志和与陆游的故乡亦有密切关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太平广记》卷二十七所引《续仙传》均云张志和是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此说可信度不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张志和曾在会稽居住过较长的时间。据颜撰《碑铭》记载,其兄鹤龄恐他浪迹不还,曾在会稽东郭买地结茅斋以居之,他闭居竹门十年不出。又据《宝庆会稽续志》记载,宋高宗有和玄真子《渔父》词十五首,并序云:“绍兴元年七月十日,余至会稽,因览黄庭坚所书张志和《渔父》十五首,戏同其韵,赐辛永宗。”按:绍兴元年,正陆游避难东阳时。可见张志和的词在会稽影响也很大。无论在东阳,还是回山阴,陆游学习张志和并受其影响都是最合情理的事。陆游《入蜀记》中曾记载湖北“大冶县道士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词》所云者”。亦可见他对张志和是非常熟悉的。所以当他出蜀东归后,在严州(治今浙江建德)任上时,官闲无事,寄情山水,嘲咏风月,晚上灯下读玄真子渔歌,因怀山阴故隐追拟,于是创作了《渔父》词五首,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两人所不同者,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是真隐士;陆游自称是“无名渔父”,并未成真的隐士。张志和飘逸出尘,有神仙风致;陆游虽潇洒超拔,但仍未忘机。陆游的悠然世外只是对壮志未酬的苦闷情绪的暂时慰藉,他从未甘心做一名隐士。两人词作相较,风格清新雅洁一致,思想情调则有差别,需从字外去体会。

生活于南北宋之交的朱敦儒是典型的“隐逸”词人,陆游的渔隐词也受他的影响。朱敦儒于绍兴十五年(1145)六月以左朝奉郎到会稽任两浙东路提点刑狱,时年陆游二十一岁,陆游诗中自述“少受知于朱公”,当在此时。《澄怀录》云:

陆放翁云:朱希真居嘉禾,与朋侪诣之。闻笛声自烟波间起,顷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室中悬琴、筑、阮成之类。檐间有珍禽,皆目所未睹。室中篮缶贮果实、脯醢,客至,挑取以奉客。

由此知陆游曾从朱敦儒游,亲炙其旷逸之风。陆游词受朱氏《樵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卜算子·咏梅》与朱氏的《卜算子》(古涧一枝梅)相较,颇能窥见其模仿的痕迹。尤其是渔隐词,两人有许多相似处。朱氏有《浣溪沙》(西塞山边白鹭飞),词序云:“玄真子有渔父词,为添作。”陆游有《渔父》五首,同是学习张志和者。朱氏有《好事近·渔父词》六首,是典型的渔隐词,陆游则以《好事近》六首为游仙词。风格上恬淡闲远、清旷疏放,一扫绮靡香艳的习气。刘克庄论陆游词“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顽”。当指这类词而言。从渔隐词的影响上看,陆游不及朱敦儒,从成就上看,则各有千秋。

陆游的渔隐词是“隐”的产物,自有它消极的一面,成就和影响不能与爱国的豪放词相比,故不应过高评价。但它是陆游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创造的恬淡飘逸的风格开辟了放翁词的新境界,而且“屏除纤艳”之功亦不可没,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肯定它。

【注释】

①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卷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②毛晋《宋六十名家词》第1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③吴梅《词学通论》第9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④胡适《词选》第232页,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⑤王易《词曲史》第176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同类推荐
  • 爱与空气之轻

    爱与空气之轻

    我的一生始终为以下三种激情所支配,对真理的不可遏止的探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对爱情的不可遏止的追求。——罗素(英国)。不久前,确切地说是2008年9月19日,我去了四川理县的桃坪羌寨。此刻的每分每秒,我的心都被震动、刺伤、感动和激励。我乘车从成都出发,经过都江堰、映秀镇、汶川县城沿途的激烈颠簸,甚至数次遭遇泥石流的袭击后,才在一片异常真诚和庄严的羌族村民举行的欢迎仪式中,走进了古老巍峨的羌族碉楼城堡。这条连通古老羌族民族文化、生态生活与现代城乡文明的生命时间隧道,正在镌刻和沉淀着无尽的怀念和渴望。
  •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本书是“短篇王”丛书之一,该书系的出版,是为了推动精致的写作和阅读。本书作者刁斗,曾当过新闻记者,现为文学编辑。已出版的作品单行本有:诗集《爱情纪事》,长篇小说《私人档案》、《证词》、《回家》、《游戏法》、《欲罢》,小说集《骰子一掷》、《独自上升》、《痛哭一睌》、《为之颤抖》、《爱情是怎样制造出来的》、《重现的镜子》。曾热爱过文学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欧·亨利、都德、契诃夫、海明威、鲁迅、汪曾祺等作家的短篇作品,即使是“先锋”、“现代”、“后现代”的作家,也不乏短小精致的传世之作。在当下时尚的文学消费潮流中,能够挽回文学精致的写作和阅读,张扬短篇小说大概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 文学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学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那些肩负着教化异教徒使命的传教士们,随身携带着笔记本和词典,承担起“白种人的使命”。东方的亚洲人也派遣使者来到西方学习,这些人不仅对政治、宗教以及文学颇有研究,而且他们还精通我们的语言,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他们国家的人民。
  • 古代哲理诗词三百首

    古代哲理诗词三百首

    该书选取了从汉魏到明清时期的近三百首富含哲理的诗歌,介绍创作背景,阐释诗歌主旨,重点突出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所谓的“哲理”,既包含反映客观世界运行规律的哲学原理,也包括佛、道、儒家的教义,更多的是一些古人的人生体验,这些都是中华名族创造的最高精神产物。相信今天的读者读来也会有很多的感触和共鸣。
  • 正午5:有人送我西兰花

    正午5:有人送我西兰花

    本书是《正午》系列的第五本,精选自界面新闻旗下的非虚构平台“正午”。“特写”栏目,本期推荐罗洁琪写的《傻妹》,由一起强奸案写出了广州一个城中村的生态。《176个被告人》则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荒谬。一个平常的小区,一栋平常的大楼,一个平凡的人被砖头砸死。警察调查无果,基于《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大楼的住户都成了被告人。在“随笔”栏目,推荐张莹莹的《植物笼罩上海》,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描写一个城市。本期收录了范雨素的《农民大哥》,以及风格各不相同的几篇随笔。本期正午的“访谈”,梅峰谈论了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所谓“民国感”如何制造,“学院派”的光芒与衰落,以及他的个人阅读史。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唐农圣

    大唐农圣

    小农思想带动小农经济的故事。新书《初唐大农枭》已经发布,群号:246266030新书《我在三国觅登天》已经发布,群号:246266030
  • 江美人他是我的

    江美人他是我的

    江寒,人人口中的“怪人”,“孤僻者”,“哑巴”,一个浑身充满迷的人,一个一年四季都穿着长袖的怪人,一个有颜值又有才华的人,却没有一个朋友,没有人敢与他接触。打算好做一辈子的孤独者,却没有想到有一天,他开始看到了属于他的太阳,很暖很耀眼。蒋千爱,到那里都是称霸的小霸王,长得可爱好看,性格开朗活泼,不爱学习,打架逃课乃是家常事,喜欢有一切有挑战性的事和好看的东西。蒋千爱对着江寒说:“你一天不答应我,我就一直烦着你!”江寒:“我选择沉默。”……江寒对着蒋千爱说:“对你心动的那一刻起,我有且仅有一个你,如果这个人他不爱你,那么他一定不是我。”蒋千爱:“你无需开口,我和天地万物便通通奔向你。”PS:这是一个高冷大狐狸拐蠢萌小狐狸的故事,这是一个女追男隔层纱,男追女隔座山的故事,这是一个治愈暖心的故事!
  • 水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水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还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穿越:嗜血邪王的鬼妃

    穿越:嗜血邪王的鬼妃

    一朝穿越,她莫名成为了替身皇妃,自从在棺材里爬出来后,她便成为岚月王朝传说中的鬼妃。成为下堂妃是吧?好,正如她意!什么?她的夫君居然是个嗜血的皇子?而且放/荡/无/比?更可怕的是他日为人,夜为妖?据说,他妻妾无数,却总是在圆房后香消玉殒-----死因不明。据闻,他曾独自一人,一夜之间灭敌十万。偶然机会,她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是他解开封印的钥匙?若解开封印,他便不再是凡人,而是掌控魔界与阴府?OMG?为了小命,她逃逃逃,只为了躲开这一劫。可谁曾想,原来这只是一个开始……牡丹建群了,亲们请入群107358226亲们请支持牡丹的VIP文http://m.pgsk.com/a/250631/1:《穿越:邪恶王爷别惹我》文/紫牡丹akhe2http://m.pgsk.com/a/288823/《致命邂逅:总裁的专属女人》文/忆雪泪痕
  • 畅行天下的女人社交书

    畅行天下的女人社交书

    拥有好人缘的女性,不仅修养佳、EQ好,外貌不重要,人情世故占第一。社交是一门艺术,需要每一位女性从外在修饰到内在涵养,从知己到了解他人心思、博得人心,进而赢得信任及好感。
  • 懿暮醉

    懿暮醉

    一个神奇的世界,一把神奇的钥匙,一个特殊的女孩……
  • 老上海(民国趣读·老城记)

    老上海(民国趣读·老城记)

    本书全面讲述老上海旧城风貌、市井文化和百姓生活。从亲历亲睹的角度,分别描绘了老上海的地标建筑、公馆名园、租界、弄堂里巷、“摩登”印记、老营生、馋嘴美食、乡俗俚语、文坛旧事、戏曲演艺……用片段小文生动有趣地展示了老上海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鲜活地再现了老上海及老上海人的生活。唯有了解京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才能真正领会这座城市的精髓。本书对了解上海的历史、人文都很有价值。
  • 超能画武

    超能画武

    灾厄降临,超武崛起。大灾变后,人类进入新的纪元。一个基因值为8ZB的废材青年,手持神笔,俯视众生。
  • 途经华岳

    途经华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