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9700000036

第36章 记体文(1)

记体文指收入《渭南文集》中以“记”为标志的散文,与“序”、“跋”、“疏”、“赞”等为并列概念,不包括笔记体的《入蜀记》、《老学庵笔记》和《家世旧闻》。《文集》卷十七至卷二十一共收录记体文五十四篇,另有《放翁逸稿》中所录两篇,孔凡礼辑录佚文《半隐斋记》。从所记对象看,分别有庙祠厅堂记、亭阁斋楼记、寺院道观记以及开河记、闸记等杂记。记体文为陆游散文中的重要体裁,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皆自具价值,遗憾的是至今尚无专文系统论述,本文试做评述。

有的记中见出作者的志趣。如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一日所作《烟艇记》(《文集》卷十七),写作者在都城临安的住所,因“隘而深,若小舟然”,故名日“烟艇”。作者厌倦京洛风尘,每起“江湖之思”,但有“饥寒妻子之累”,徘徊于仕、隐之间,欲归隐而不可得,内心十分矛盾。居室如舟,小舟随水飘荡,作者向往无拘无束的隐逸生活,心若不系舟。“烟艇”寓意深刻,是“寄其趣”,是精神寄托。陆游初入仕途不久,已饱尝人生坎坷艰难,故不时流露出退隐情绪。此文吸收赋的手法,设为主客问答,以客衬主,形式活泼,谈来亲切自然。语言简洁生动,情致清雅,韵趣兼备,耐人寻味。

淳熙九年(1182)九月三日,陆游作《书巢记》,记述室名“书巢”的缘由、含义及自我感受。作者年老多病,仍追求生活中的诗意,记中活现一个清雅脱俗的“书痴”形象。作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可见心中仍有许多不平,并未真的超然世外。此记亦用赋体设为主客问答形式,以客衬主,突出意旨,体制上即新人耳目。引经据典,亦庄亦谐,趣味盎然。句多排比,文气畅达。文末议论道:“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极富哲理,诗人用以“自警”,读者亦当置之座右。

《居室记》作于庆元六年(1200)八月一日:

陆子治室于所居堂之北,其南北二十有八尺,东西十有七尺。东西北皆为窗,窗皆设帘障,视晦明寒燠为舒卷启闭之节。南为大门,西南为小门。冬则析堂与室为二,而通其小门以为奥室,夏则合为一,而辟大门以受凉风。岁暮必易腐瓦,补罅隙,以避霜露之气。朝哺食饮,丰约惟其力,少饱则止,不必尽器;休息取调节气血,不必成寐;读书取畅适性灵,不必终卷。衣加损,视气候,或一日屡变。行不过十步,意倦则止。虽有所期处,亦不复闻。客至,或见或不能见。间与人论说古事,或共杯酒,倦则亟舍而起。四方书疏,略不复遣,有来者,或亟报,或守累不能报,皆适逢其会,无贵贱疏戚之间。足迹不至城市者率累年。少不治生事,旧食奉祠之禄以自给。秩满,因不复敢请,缩衣节食而已。又二年,遂请老。法当得分司禄,亦置不复言。舍后及旁,皆有隙地,莳花百余本。当敷容时,或至其下,方羊坐起,亦或雾落已尽,终不一往。有疾,亦不汲汲近药石,久多自平。家世无年,自曾大父以降,三世皆不越一甲子,今独幸及七十有六,耳目手足未废,可谓过其分矣。然自记平昔于方外养生之说,初无所闻,意者日用亦或默与养生者合,故悉自书之,将质于山林有道之士云。(《文集》卷第二十)作者退居故里,过着闲淡简朴生活,心平气和,远离世俗物欲,达到人生至乐之境。全文集中笔墨描写居室的位置、环境和陈设,以渲染衬托主人公清逸高雅情趣。语言素朴平淡,去尽火气。开禧元年(1205),陆游作《东篱记》云:

放翁告归之三年,辟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其地之数,埋五石瓮,潴泉为池,植千叶白芙蕖,又杂植木之品若干,草之品若干,名之曰东篱。放翁日婆娑其间,掇其香以臭,撷其颖以玩,朝而灌,暮而锄。凡一甲一坼,一敷荣,童子皆来报惟谨。放翁于是考《本草》以见其性质,探《离骚》以得其族类,本之以《诗》、《尔雅》及毛氏、郭氏之传,以观其比兴,穷其训诂。又下而博取汉、魏、晋、唐以来,一篇一咏无遗者,反复研究古今体制之变革,问吟讽为长谣短章,楚调唐律,酬答风月烟雨之态度。盖非独娱身目、遣暇日而已。昔老子著书,末章自小国寡民,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意深矣。使老子而得一邑一聚,盖真足以致此。呜呼!吾之东篱,又小国寡民之细者欤?(《文集》卷二十)陆游时已八十一高龄,过着安闲平淡的晚年生活。他于房舍东面辟一片地,种植花草树木,名日“东篱”,朝暮婆娑其间,闻香赏花,研玩歌咏,自得其乐,有如老子“小国寡民”境界,宁静简朴,悠闲自在。作者一生宦海沉浮,追求功名,忧国忧民,晚年终于“返璞归真”,找到精神上的归宿。此记是作者晚年心态的形象记录,语言朴淡而有深味,耐人咀嚼。

《桥南书院记》活现出一个蔑视功名富贵,豪隽洒脱,清雅脱俗的“名士”形象,其中亦寄寓作者的志趣。

《东屯高斋记》作于乾道七年(1171)四月十日,时陆游任夔州通判。其中议论道:

予太息曰:少陵,天下士也。早遇明皇、肃宗,官爵虽不尊显,而见知实深,盖尝慨然以稷契自许。及落魂巴蜀,感汉昭烈诸葛丞相之事,屡见于诗。顿挫悲壮,反复动人,其规模志意岂小哉。然去国寝久,诸公故人熟睨其穷,无肯出力。比至夔,客于柏中丞、严明府之间,如九尺丈夫,俯首居小屋下,思一吐气而不可得。予读其诗,至“小臣议论绝,老病客殊方”之句,未尝不流涕也。嗟夫,辞之悲乃至是乎!荆卿之歌,阮嗣宗之哭,不加于此矣。少陵非区区于仕进者,不胜爱君忧国之心,思少出所学佐天子,兴正观开元之治,而身愈老,命愈大谬,坎壕且死,则其悲至此,亦无足怪也。(《文集》卷十七)记中推崇杜甫是“天下士”,有“爱君忧国之心”,“才可以佐天子”治国。诗歌“顿挫悲壮,反复动人”。慨叹杜甫命运坎坷,落魄巴蜀,寄人篱下,“思一吐气而不可得”。读到杜甫“小臣议论绝,老病客殊方”,陆游感慨流涕。此文“悲”杜甫的遭遇,实际上也是自悲不遇,是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故写得情真意挚,感人至深。

陆游记体文中影响最大的是《南园记》和《阅古泉记》,两记因与韩侂胄有关,历来备受关注,争议最大。但论者关注的几乎全是作者“晚节”问题,对两记的文学性未予以应有的重视。

《南园记》是陆游为权相韩侂胄在临安西湖别墅“南园”所作的记文。据《宋史》本传,韩侂胄于庆元五年(1199)九月加少师,次年十月进太傅,记中称“今少师”,知作于此段时间内无疑。其时,陆游已致仕家居。开头一段记南园来历及位置,总体上写其依山傍水,天造地设,极山湖之美,突出“自然”、“雅趣”,藉此赞美主人的清雅志趣。

接下集中笔墨详描细绘南园内各处美景及命名由来:

方公之始至也,前瞻却规,左顾右盼,而规模定;因高就下,通窒去蔽,而物象列。奇葩美木,争效于前,清流秀石,若顾若揖。于是飞观杰阁,虚堂广厅,上足以陈俎豆,下足以奏金石者,莫不毕备。高明显敞,如蜕尘垢而入窈窕,邃深疑于无穷。既成,悉取先得魏忠献王之诗句而名之。堂最大者曰许闲,上为亲御翰墨以榜其颜。其射厅曰和容,其台曰寒碧,其门曰藏春,其关曰凌风,其积石为山,曰西湖洞天,其潴水艺稻,为困为场,为牧羊牛畜雁鹜之地,曰归耕之庄。其它因其实而命之名,则曰夹劳,曰豁望,曰鲜霞,曰矜春,曰岁寒,曰忘机,曰照香,曰堆锦,曰清芬,曰红香。亭之名则曰远尘,曰幽翠,曰多稼。

南园内各景点皆取主人曾祖韩琦之诗句而名之,如“许闲”、“和容”、“寒碧”、“藏春”、“凌风”、“西湖洞天”、“归耕之庄”等。于此可见韩侂胄的家学渊源、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陆游记中悉数列出,亦是一种趣味认同。

接下一段荡开一笔,作者由南园生发议论:

自绍兴以来,王公将相之园林相望,莫能及南园之仿佛者。公之志,岂在于登临游观之美哉!始曰许闲,终曰归耕,是公之志也。公之为此名,皆取于忠献王之诗,则公之志,忠献之志也。与忠献同时功名富贵略相埒者,岂无其人?今百四五十年,其后往往寂寥无闻,韩氏子孙功足以铭彝鼎、被弦歌者,独相踵也。逮至于公,勤劳王家,勋在社稷,复如忠献之盛。而又谦恭抑畏,拳拳志忠献之志,不忘如此。公之子孙,又将嗣公之志而不敢忘。则韩氏之昌,将与宋无极,虽周之齐鲁,尚何加哉!或曰:上方倚公如济大川之舟,公虽欲遂其志,其可得哉?是不然,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处,知公之勋业,而不知公之志,此南园之所以不可无述。《放翁逸稿》卷上)陆游说,南园虽美,但主人的志趣并不在于“登临游观”,“许闲”、“归耕”是韩琦之“志”,也是韩侂胄之“志”。陆游称赞韩侂胄人格高尚,虽“勤劳王家,勋在社稷”,但“谦恭抑畏”以“自处”。韩氏之昌并不赖其功名勋业,而赖其高尚志趣,南园即明证。陆游自称“知公之志”。最后一段是门面、客套话,陆游自称“愚且老”,此记“无谀辞,无侈言”,内心明白可能由此招致讥评。静态看,记中对韩侂胄的颂赞可谓无以复加,如说:“韩氏之昌,将与宋无极,虽周之齐鲁,尚何加哉!”但细观此文,陆游意在说明,韩侂胄继承韩琦之志,勤劳王家,功勋卓著,但却不居功自傲,善于“自处”,且生活中有雅趣。记中只是将韩侂胄心志写出,以陆游的身份和处境也只能如此写。

嘉泰三年(1203)四月乙巳,陆游又为韩侂胄作《阅古泉记》云:

同类推荐
  • 赢在那一会儿的坚持

    赢在那一会儿的坚持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赢在那一会儿的坚持》挑选能与你产生共鸣的文字,和你分享,打造经典阅读典范!这些文字都由《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的超人气当红作家倾情奉献。
  • 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

    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

    当代文学研究离不开两个维度,一是前瞻,观察其分合、演变与走向,一是潜入文学生产的现场,研读作家作品,以对文学本质做深刻认知与体察。因此,“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就是喻子涵著的《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的两个特点。具体而言,该书以中国新文学进入新世纪为考察起点,以区域性、边缘性文学状态为研究范围,以散文诗、现代新诗、散文为研究主体,从文学形态、作家群落、创作话语切入,试图发掘区域性、边缘性文学的原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第一部分以“形态、观点、个案”为题,探讨散文诗的本体形态、品质与要素、现代性传统以及创作的基本理念,并以十个散文诗作家为个案,解析其创作的特色与品质,从而呈现散文诗的生命力及其创作路径;第二部分以“流派、群落、话语”为题,梳理新世纪以来现代诗的发展走向、功用回归及群落特征,并以大量笔墨对具有原生特质的贵州诗歌多样化发展及边缘话语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评价;第三部分以“地域、群体、叙事”为题,重点解读生长于地域民族文学土壤的叙事文本,尤其是从文学地理学角度深度关注乌江流域作家群的散文和小说创作,分析其话语建构手段和多元形态特征,探寻地域文化与文学生成的内在关系,对促进区域性、边缘性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世事咏叹(读者精品)

    世事咏叹(读者精品)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才会显露出来。只有当社会与公务的压力消失,金钱、名誉和野心的刺激离去,精神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荡之时,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内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
  • 鲁迅全集(全20卷)

    鲁迅全集(全20卷)

    唯一无删改、原汁原味鲁迅的文字,市面上最通俗好读的鲁迅版本!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编印了鲁迅逝后第一版《鲁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负责编校,编辑委员有蔡元培、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诸先生。《全集》总目以鲁迅亲定的著述目录为基础,增加了译作部分,并力求各册字数大致相当。全书大致分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序。全书总计六百余万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发行。鲁迅全集(第一卷)-坟、呐喊、野草;鲁迅全集(第二卷)-热风、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鲁迅全集(第三卷)-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而已集;鲁迅全集(第四卷)-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鲁迅全集(第五卷)-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续编;鲁迅全集(第七卷)-致许广平书信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鲁迅全集(第八卷)-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鲁迅全集(第九卷)-嵇康集、中国小说史略、后记;鲁迅全集(第十卷)-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十一卷)-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域外小说集、现代小说译丛、现代日本小说集、工人绥惠略夫;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一个青年的梦、爱罗先珂童话集、桃色的云;鲁迅全集(第十三卷)-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思想·山水·人物;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小约翰、表、俄罗斯的童话、药用植物;鲁迅全集(第十五卷)-近代美术史潮论、艺术论;鲁迅全集(第十六卷)-壁下译丛、译丛补;鲁迅全集(第十七卷)-艺术论、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文艺与批评、文艺政策;鲁迅全集(第十八卷)-十月、毁灭、山民牧唱、坏孩子和别的奇闻;鲁迅全集(第十九卷)-竖琴、一天的工作;鲁迅全集(第二十卷)-死魂灵。
  • 民国国文课

    民国国文课

    民国文化可谓承上启下,既延续了前清的儒学,又开启了新文化的序幕。在不过三十多年的民国时期里,名家辈出,诸如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胡适、林语堂、鲁迅、徐志摩等,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身体力行极大地丰富了这个时代。因此,我们再度研究民国文化,并予以取长补短,对今人而言还是很有裨益的。
热门推荐
  • 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本书凝聚着教育者周倩十几年执教与心理辅导实践的经验与心血。作者横向对比传统教育习惯、学术理论及网络育儿心得,对中国式家长“专政统治”的误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自身育儿心得归纳出一套全新教育知识体系。全书以“自由+爱”为立足点,以“积极应对+相互成长”为逻辑指导,倡导父母与孩子携手同行、共同成长。
  • 没有不可能

    没有不可能

    "奥斯卡·皮斯托瑞斯天生没有腓骨,11个月大时,截掉了膝盖以下的腿部。但怀揣对体育的热爱,他不断尝试着各种运动,拳击、橄榄球、水球、网球,不可思议的刻苦训练,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付出,最终帮助他迈入了短跑的赛场。作者在《人生没有不可能》中不仅分享了他成长的人生故事,更在以自身为例,传播坚持梦想、乐观面对、勇敢拼搏的正能量。在他看来,只要你在梦想的路上一直前进,人生便没有不可能。... "
  • 杀神成神

    杀神成神

    陈希不幸运的穿越了,成了一个纨绔弟子。此后他遭遇强逼婚、被绑架、遇邪道、受众讥、失爱人、入虎狼种种磨难。从衣食无忧到被人追杀,从修行天才到众叛亲离的辛苦坎坷的历程。
  • 电影世界我为王

    电影世界我为王

    这是一个主角在不同的电影世界肆意妄为的故事PS:鄙视那些书名带有“电影”二字,到头来却把电视剧、动漫(连载版)、游戏、小说都往里面塞的书,大杂烩咩?一句话:不专业!
  • 妖孽太子强逆天

    妖孽太子强逆天

    他本是一国太子,俊美尊贵,天才之资,却因为一纸婚约,一步踏错,被一个不能修炼的废物弃女灭国亡族,元神尽散。死前,他才知道,真正的废物弃女竟然早就已经死了,杀他灭他国家的是一个来自地球的异世灵魂,还是一个气运之主。气运之主,他对付不了,那他就找来一个能对付的来。于是,他耗尽修为元神,唤来了一个人,将她送到了自己尚未出生之时。这一世的东麒太子,手掌天雷,俊美、腹黑、妖孽、强大,以女子之魂掌男子身体,冷峻或温柔,倾倒天下女子。【欢迎加入妖孽太子,Q群号码:726416741,砸门砖:书中任何角色名!】
  • 幻觉

    幻觉

    像是在未睡着之前的朦胧状态一般,我眨着眼眼睛,看见一个穿白色上衣的人靠在我床对面的墙上,这是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小屋,我们之间的距高也只有一米,连着好几个月,他每天都会在我睡着时过来,翻开我的日记跟我一起回忆着,仿佛要在沉睡中的谜底中找到什么答案。我的小屋里进进出出着各种人,他们每次来了都会找很多麻烦,而这个白衣人却可以把他们都赶走,独自呆在这里跟我愉快的幻想着一些美好的事情,我不知這是不是因为我得罪了别人,或者说眼前这个人在他们心里跟我聊天更有意义一些,也许都有吧。……
  • 晚风渐凉君不知

    晚风渐凉君不知

    这个世界上,大人最会说谎和骗人了!陆晚风原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却因为顾良辰和顾蓝衣这两姐弟的到来,一切都变了。顾良辰,那个女人的弟弟,自从老爸和老妈离婚后就堂而皇之的住进了自己的家。于是她日常除了要斗小三,还要斗小三的弟弟?——陆晚风,你闹够了没有!你真的让我很失望!——顾良辰,你跟你姐姐一样,在我眼里就是个吃软饭的!——陆晚风,你有没有心?
  • 杭州志

    杭州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全能医妃,狼君请矜持

    全能医妃,狼君请矜持

    苏若清,现代玄门之主,却遭人陷害,不甘而亡;再次睁眼,竟成了城主府的痴傻大小姐,不仅父母早亡,天生废脉,还被人拿来试药,折磨致死,就连唯一的弟弟也险些被毁去绝世天资,形同废物;家族背弃,世人欺凌,天生痴傻,灵武皆废?!偏她身怀无上秘法,手掌统兵符令,背靠至尊狼君,炼神丹,统千军,驭万兽,翻手为云覆手雨,诛尽世间不平事!九洲动荡,命中浩劫,她本欲一人孤渡,却被他宠成兽族至宝;雷海滔滔,万宗逼迫,他只身迎上,护她于怀:“清儿,我说过,纵你一世张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