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2500000035

第35章 启示过我的生活碎片(8)

一个暗示、一个眼神,就能传达一段长而微妙的话语的主旨;只要在有生活的地方,即使‘是’和‘不’都变得意义丰富。在最亲密的关系中——即一份有着深厚的基础并被共同分享的爱情——语言已经被丢弃了一半,就像婴儿时期说话绕来绕去的阶段或者像一个正式的礼节仪式;两人只要存在,便可以直接交流,很少用到表情,更少用到言语,试着分享他们的好事与不幸,并使对方的心情保持快乐。因为爱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它是自然本性的发展而不是自主的选择。理解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知识,因为也许感情从相识开始;由于感情不同于其他关系,不会被打扰或掩盖。每个人所知道的都不能用言语尽数表达出来;每个人凭信仰活着,凭自然的冲动而信任;在丈夫与妻子之间,身体语言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且变得异常的意味深长。爱抚就能表达激发的思想,如果用言语表达,即使是莎士比亚来写也只会失败。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朋友,我知道用言语来装饰悲伤是徒劳的,然而我却希望去除坟墓的恐怖。在这个世界上,生与死同为主宰者,所有的人都应该见识一下所有死者所遭遇过的。未来充满恐惧,它被无情的过去玷污了。神奇的生命之树上的花蕾和花朵都凋谢了,而果实却成熟了,在平常的大地之床上,我们的始祖男男女女并排睡着。我们为什么要害怕所有生物都会遇到的必然结果呢?我们不能说,也不知道,生与死哪个是更大的福气。我们不知道坟墓是不是生命的尽头,或是通向另一次生命的大门,或者这边是夜间而其他地方是黎明。死在母亲怀里的孩子,还没来得及说一个字,或是一个老者,走完了人生的不平之路,用拐杖拄着痛苦地走着人生的最后几步——我们也不能说谁更幸运。

每个摇篮都在问我们,“从哪来。”每个棺材也在问,“到哪去。”可怜的野蛮人为死者而哭泣,他们可以像身穿长袍的牧师一样聪明地回答这些问题。流泪,不知上帝的存在和那些深奥而无具体含义的话语一样可以给人安慰。站在生命与死亡相接的地平线上的人没有权利可以预言一个充满苦痛和泪水的未来。也许死亡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如果那些我们为之心力交瘁的事物永远不会死去,那么爱也会在地球上枯萎。这个共同的命运从我们长满自私和仇恨的野草的心中踩出了路来,而我宁愿在死亡为主宰的国度里去生活去爱,而不愿在并非是爱为主宰的国度拥有永远的生命。另一次生命是个未知数,除非我们能在另一次生命中认识并爱上那些在此生中爱我们的人。那些站在小小的坟墓周围心痛的人不必害怕。对这个世界和未来世界的崇高信仰告诉我们,即便从最坏的角度来看死亡也是一种彻底的休息。

我们知道生命中的需求是普通的——每时都有需要和责任——他们的悲伤会一天一天地减少——直到有一天坟墓最终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享受休息、平静甚至欢乐的场所。这些是对他们的安慰。死者不会受苦。如果他们再一次拥有生命,他们的生活肯定会和我们的一样美好。我们并不恐惧,我们是同一母亲的孩子,等待我们的命运将是一样的。

我们,同样,也有自己的宗教,它是这样的:给生者以帮助,给死者以希望。

——罗伯特·G·英格索尔

在不同寻常地聚精会神于我的学习后,我习惯在谈话中放松我的思想,这种谈话比我和杰出的伙伴在一起还容易。我发现这在我休息前对我十分必要,为了一步步唤起我的睡意,并无知觉地进入睡眠。我就是这样利用了一伙极其老实的人,和他们一起懒惰地度过许多时光,虽然不是十分的快乐,他们的谈话是睡觉前的准备,它使大脑不再分神,进入思维的轨道,将它催眠至平静的状态,这就是一个人思索着的半睡半醒时的状态。

我必须承认听一个年轻人开始讲故事使我非常的忧伤;他25岁,常常一讲就是一刻钟,每次他讲故事就要讲出所有的情况;直到他故事变得像坎特伯雷故事一样长达2小时,那时他已经60岁了。

避免这种懒散的无意义的老年的唯一方法就是在通向老年的路上储存一些知识和阅历,以使我们在衰老的年纪里变得有用并且能与人融洽相处。长长的一生中,人的大脑会成为一本记载着智慧与愚蠢的杂志,也会使人做出一些不恰当和有改进的事。因此,没有什么事比一个无聊的讲故事的老者更可笑了,没有人能够比一个将自己的经验转化为人类的享受和优势的人更令人尊敬的了。

总而言之,我们这些处在生命最后一阶段的人易于唠叨,我们应该考虑我们的话是否值得一听,并要努力让我们说话像内斯特一样,荷马曾经将他的话比作“流动的蜜汁”。

——理查德·斯蒂尔爵士

人是种陆上动物,陆上的动物在离开陆地后就不能生存。人所生产的一切都来自土地;所有有成效的劳动,归根到底,在于拓展土地,或从土地中汲取材料,使它们变成符合人类需要的并能让他们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的形式。人的躯体就是来自大地的。我们是土壤的孩子,我们来自土壤也必将回到土壤中去。如果从人那儿拿走所有属于大地的东西,你除了一个没有外在形式的精神还有什么呢?因此,拥有土地的人是依靠土地生活的人的主人,而依靠土地生活的人是土地拥有者的奴隶。拥有我所赖以生存的土地的人可以决定我的生死,仿佛我是他的牲畜一样。

谈到废奴!我们并没有废除奴隶制;我们只是废除了奴隶制的基本形式——牲畜似的奴役。还有一种奴役形式藏得更深,更隐蔽,更受人诅咒还等着我们去废除。这种工业条件下的奴隶制,使人成为一种虚拟的奴隶,却用自由的名义嘲讽奚落他。

——亨利·乔治

阿诺德指出,是批评创造了当代的学术氛围,正是批评使思想成为一个精密的仪器……又是批评,集中的那种批评使得文化有可能,它取来大量繁复的创造性的工作,蒸馏出了精华。引导我们走出迷宫的引线就在我们手中。如果没有记录,历史丢失了或没有被记录下,批评可以用言语和记录的碎片为我们重现过去,就像科学家可以从微小的骨头或石头上的脚印将翼龙和巨蜥这种走起路来让大地抖动的动物重现在我们面前,他们可以把巨兽从洞穴中唤出来,也可以让海中巨兽再次在惊涛骇浪中游泳。史前历史属于文献学和考古学的批评家,对他们而言,万物的来源都被揭示了。

一个时期自觉的积淀总是让人误解……是批评让我们变得世界性了。只有通过对学术批评习惯的培养,我们才能够超越种族歧视,批评会消灭种族歧视,因为它坚持不同形式的人类思想的统一。

批评不认为任何观点都是最终定论,它拒绝受到各门派浅薄的习惯的束缚,它创造了和平的哲学脾气,它因为爱真理才爱真理,不因其无法达到而少爱真理一点。

——奥斯卡·王尔德

不断打断人类繁荣的变化是以发展为法则的自然的产物。再者自然的法则就是生长,每个人由于内在的需要,正离开系统的事物如他的朋友,他的家,法律和信仰,正如贝壳从它那美丽的石质的壳中爬出是因为那外壳再也不允许它的生长,它将会长出一个外壳。由于个体的生命力,这样的革命是经常性的,甚至在一些更活跃的大脑里,革命是不间断的,所有的世俗的关系都不能束缚它,这些关系就像一层透明的液体膜,从中可以看见内部结构,不像在大多数人身上已成为一种硬化的异类的纤维,没有固定的性质,而人就被囚禁于其中。

然后,有了发展壮大的空间,今天的人几乎不认识昨天的人。这就是时间进程中人的外部记录,当他每天都更新着自己的外套的时候,也将死亡的状态一天天向后推迟了。但对于处在堕落状态下的我们,休息而不前进,抵制神的扩张而不是与之合作,这样的发展是让我们感到吃惊的。

我们不能与我们的朋友分离。我们不能让天使走开。我们不知道只有他们走了,天使长才能进来。我们是旧事物的崇拜者。我们不相信心灵是丰富的,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我们不相信今天有什么力量可以抗衡或再现美丽的昨天。我们在我们往日的住所的中间徘徊,我们曾经在这里享受过面包、庇护和风琴,我们也不相信精神可以再次给我们衣食与勇气。我们无法重新发现事物的亲切、甜美和优雅。我们就这样白白地活着,哭泣着。全能的上帝说“永远向上向前。”

我们不能停留在废墟中,我们也不会依靠新事物,所以我们一直往后看着走路,就像那些可以后视的魔鬼一样。

同类推荐
  • 拿破仑成功之道全书

    拿破仑成功之道全书

    希尔从事美国成功人士的研究工作,并利用私谊写信给美国政界、工商界、科学界、金融界等取得卓越成绩的高层人士,积极与他们结识。在以后的20年间,已经获得博士学位。拿破仑·希尔访问了包括福特、罗福斯、洛克菲勒、爱迪生、贝尔在内的500多名成功人士,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书是对拿破仑希尔成功学的详细阐释。
  • 感谢折磨你的人

    感谢折磨你的人

    生命就是一次次蜕变的过程,那些挫折和横逆的折磨对人生不但不是消极的,反而还是一种促进你成长的积极因素。唯有经历各种各样的折磨,才能拓展生命的厚度和宽度,才能历练出成熟与美丽,抹平岁月给予我们的皱纹,让心灵保持年轻和平静。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有眼光和思想的人,都懂得感谢折磨自己的人。以这样的心态面对人生,我们的生活才能洋溢着更多的欢笑和阳光,世界在我们眼里才会更加美丽动人。《感谢折磨你的人(白金版)》可以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引导,适合广大渴望成功的人士阅读。
  • 不生气,一切都会好

    不生气,一切都会好

    在面对矛盾、面对挑衅、面对指责、面对谩骂、面对一切不利于自己的事情时,能始终不生气,能始终保持自己“真心”不变,这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毕竟,生气也是要花力气的,而且生气一定伤元气。没有价值的生气就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所以,聪明如你,别让怒火冲昏了你的头脑,当你又要生气之前,不妨轻声地提醒自己一句:“生气就是认输。输给谁?输给你自己的人生。”
  • 成功就在你心中:6000米高山印证的人生智慧

    成功就在你心中:6000米高山印证的人生智慧

    本书通过16章来阐述领导力,由于作者本人是一位商界领导者,通过策划、组织并征服非洲最高峰这一团队任务和行动,通过真实的人物和故事来说明领导者在管理中也需要“攀登心中的高山”,16章不仅记录了说服董事会出资并寻找赞助方、开诚布公解决分歧、面对高山症伙伴和拍摄证许可的意外、克服巨大障碍巴兰科大岩墙、成功登顶等故事,同时在每一章都有与故事情节中提炼出来的领导力价值相对应的、与一位国际著名商界人物关于这一价值的对话和思考,既有震撼人心的场景描述又有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和经验总结,还穿插引用了大量名人的经典论述,是一本极具可读性的读物。
  • 活学活用三十六计

    活学活用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虽是薄薄的一本,却含千般变化,万般计谋私,《三十六计》以《易经》为依据,根据古代阴阳变化之奥妙,以辩证法思想论述了战争中攻与守的关系和变化,被喻为中国人无形的“智慧长城”。如今,三十六计已远远超出了军事斗争的范畴,被广泛用于各种领域。无论是变幻莫测的商海,还是复杂纷纭的人际关系,都可以从中得到借鉴。为使读者朋友能够深刻领悟三十六计的精髓,真正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三十六计活学活用》在编写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古今经典案例和入木三分的故事点评以供参考。
热门推荐
  • 极品好运体系

    极品好运体系

    根骨不行上不了学?没关系,人家上赶着让我免试!功法不全不能修炼?没关系,有人白送全部功法!修为不够打不过人?没关系,我先去做一百件好事,其他一切好说!作为一个自带体系的男人,刘德的宗旨是:做好事绝对不留名,谁给钱,就跟谁急!
  • 那些无关风花雪月的小事

    那些无关风花雪月的小事

    男主略逗比,生性活泼女主,轻微社交恐惧症,智商高,话少;男主表面逗比,实则内心细腻,男主对女主一见钟情。追妻之路遥遥无期之乔圆的花样表白100式。清水
  • 閑閑老人滏水文集

    閑閑老人滏水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只要为孩子真心付出,就能够为自己和孩子们带来无法衡量的成长与快乐……在李镇西校长带领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每个教师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教师都是一位爱的传播者,“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文精神深入到每一个武侯实验人的内心,他们与作为一校之长的李镇西在教育生活中相互砥砺与激荡,共同谱写了新教育的华章。这些真实的故事就如同一首首教育诗,为被温家宝总理所盛赞的“平民教育实践”留下了生动的教材和宝贵的资料。
  • 魔镯奇缘

    魔镯奇缘

    你想象不到的,这里都有!十八年前洛家兄妹出生时天空曾出现奇异星光,有人预言兄妹俩的生命将终结在18岁。十八年后,兄妹偶得一只神秘的古镯!从此,妹妹洛雨开始踏上传奇之旅!这里,有魔法技能点满的神秘男凯斯,有精通剑术的糙汉子阿诺,还有神秘莫测的冥王……探索?揭秘?异世界的奇妙旅程开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白夜传之一等世界

    白夜传之一等世界

    没有女主,没有花里胡哨,只有光与暗,光是我,暗亦是我!
  • 白云山纪事

    白云山纪事

    本书以新中国成立前的旧社会为背景。描写了白云山地区劳苦大众集体抗粮与国民党政府作斗争、当地游击队队员铲除恶霸,打击反动势力等真实故事。小说深刻揭露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匪横行,人民生活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同时又颂扬了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的机智勇敢顽强不屈的革命斗争精神。小说真实地反映老一辈革命者为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出生入死、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教育后人不忘过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腹黑王爷嚣张妻

    腹黑王爷嚣张妻

    安琪儿,名字是天使,性格却是魔鬼。结婚当天,滑翔伞故障,她从天下掉落下来,砸到一个男人,非但不道歉,反而气急败坏的对身下的男人大呼小叫,“起来——别装死!”一副别人欠了她的表情。此人也毫不客气拿她当刺客,不想机缘巧合,她来到一个很多美女的场合,都很漂亮,不过,这个差点,那个也差点?不过,她们在做什么?
  • 散文(2016年第11期)

    散文(2016年第11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