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3100000002

第2章 前言(2)

报纸上的一般新闻及各种更简单的小说通常可以以每秒5~6个字的速度阅读。这个速度可保持一两个小时,不会让人过度疲劳。

假设你一年里每天都用两个小时来读这种轻松的文章,你一年的阅读量就会达到1300万字(每秒5个字相当于每小时18000个字或每天都读两个小时,一个月读108万字)。这相当于130部、每部10万字的书。

一般性读物

报纸上主题严肃、篇幅较长的文章,以及你所在行业的商贸类报纸中的大多数一般性新闻,可以以每秒4个字的速度阅读,每天可阅读两个小时。

如果你每天都用两个小时来读这类文章,一年下来,你就可以阅读1000万~1050万字(每秒4个字相当于每小时14400个字)。这相当于100部每部10.5万字的书。

内容严谨的读物

这类文章主要是对难度相当大的题材进行的理论探讨,多数是你所不熟悉的,会使你的阅读速度放慢到每秒三个字。以这个速度阅读,你一年的阅读量就会达到七、八千万字,相当于70~80本标准大小的书。

严肃的读物

这类文章对你来说内容全新而又非常重要,需要透彻理解它的主题。至于其中进行的理论探讨,光阅读是不行的,必须加以仔细研究。如果你每小时读6000字的话,也会有很好的收获。你不可能在一年当中,每天都用两个小时进行这样透彻的阅读。不过,可以假设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你一年下来就能读400万~500万字;或者说每年可以读40~50本标准长度的书。

没有人会把所有时间都用到这四个阅读层次中的任何一个上面。大体上我们阅读时可以把这四个层次结合起来。我们来假设你每天的阅读时间分配如下:

阅读类型阅读时间(分钟)

轻松型的文章(包括浏览新闻)15

一般类型的文章 45

内容比较严谨的文章 30

题材比较严肃的文章(研究)30

这样你一年就可以阅读:

轻松类文章 160万字,或16本标准长度的书。

一般类型文章 390万字,或39本标准长度的书。

内容严谨的文章 200万字,或20本标准长度的书。

题材严肃的文章 100万字,或10本标准长度的书。

总的来说,这意味着你一年到头,每4天半就能读完相当于一本书的内容!

也许你每天只能找出一个小时时间用来阅读。即便如此,你至少仍可以读完:

●8本轻松类型的书;

●17本一般难度的书;

●10本内容严谨的书;

●5本要求精密研究的书;

也就是说,一年共可以读40本书。

这样看来,只要视力是中等水平,几乎每个商人都能以这个速度阅读。每星期找出7个小时时间来阅读,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很容易做到的。

假设你所读的是一般类型文章和内容严谨的文章,3/4都是商业类、贸易类或技术类杂志上面的。且假设你像上面描述的那样,每天只用一个小时来阅读各种类型的文章,那么单就这一种期刊,你一年会读多少内容呢?

大约是375万字,或者750篇每篇5000字的文章。假设你主要是阅读杂志,那你就会在全年6份期刊中,读完10篇这样的文章。

以上所估计的这些结果都是以没有经过专门培训、不知道如何快速而透彻阅读的成年人的平均阅读速度为依据的。

事实证明,对于相当聪明的人而言,在我前面假设的阅读速度的基础上,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还能提高50%。

如果你能付出努力,每天读一个小时,就很有可能会在全年当中阅读:

●12本轻松类型的书;

●25本平均难度的书;

●15本内容严谨的书;

●8本要求精密研究的书。

也就是说,你一年可以读60本书,这胜过一星期一本书!

为了成为网球高手,一个人一天会练上两个小时,他练几年也心甘情愿。在坚持这个练习后,他能做的就是用挥拍子这种简单技巧去击败他的对手。

假设就大多数人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语言能力而言,他用一半的精力就掌握了,那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又在哪儿呢?他对国际大事的了解将比其他大多数人更快、更准;令他感兴趣的学科,他掌握的也会差不多,因为他会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地阅读令他感兴趣的书和杂志。若是这样他还提高不了自己的讲话能力,那可真令人奇怪了。所以说,他作为一个社会动物,其能力会有很大提高。

跟文学中的一样,如果在商业上说“阅读可以使一个人变得完整”,那一点也没有夸张的味道。或者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如果能阅读与他现实工作有联系、题材严肃的著作,而且也确实能读完我们前面提到的阅读量,那从长远来看,他一定会比没能很好阅读的人占有更多优势。毕竟,成功基本上依赖两个方面:了解市场及在市场中进行交易。而大多数知识都来自印刷文字。

在这些阅读练习上面花时间就像把时间花在给工厂设计更有效的机器一样,会对一个人的生意有所帮助,因为人的大脑是一台绝妙的机器,完善它就是要完善它所影响和创造的所有事情。

这并不是给人灵感的一本书,而是一个需要流汗的车间。你,一位有教养的读者,应该去做所有该做的练习,而我要坐在那里,给你喊:“一…二!一…二!”,就像每天早上你打开收音机,做床边练习时,收音机里柔软体操领操员用颤音说的那样。

你想提高阅读能力。非常好!你必须阅读、阅读、再阅读。我能做的就是针对你的阅读过程来提供各种各样有用的建议。

我这里写的每个字,你都必须读上1000遍或者更多。

看上去,这本书是不是非常短?做完所有练习后,再来想这个问题。如果你以正确的心态接受我们的指导,那这本书就会使你的余生都很忙碌。因为它最重要的主张就是,一旦你的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而你又想始终保持这个水平,就必须继续运用这种能力。

所有技能都离不开练习。而不间断的技能又离不开不间断的练习。帕德莱夫斯基在这方面有一些言论,很有必要再引用一下:如果有一天我没有练习弹钢琴,我会从我的琴声中听出来。如果我两天没有练习,我的朋友们会听出来。如果我三天没有练习,观众们会听出来。

如果你不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速度快、效率高的读者。俗话说,熟能生巧。如果你做到了尽善尽美,那么只有经过不断的练习,你才能始终处于这种境界。所以,我现在不仅要提高你的阅读能力,还要使你成为一个能长期读很多书的读者。

事物的相对重要性

如果你不先培养一种能力,对事物的相对重要性有相当敏锐的意识,你就永远也不会成为阅读能力较强的读者。而这样一本小册子是不会教会你这个的。

我认识一位快乐的哲学教授,他读《星期日》报时会逐行通读下来,只有些广告他可能不会去看。他一般是在星期二晚上读这份报纸。形而上学者才会以这种方式阅读。因为在他看来,所有消息都同等重要。但其他人是谁也不敢这么做的。我们必须挑挑拣拣,必须对自己的兴趣、时间和金钱作个安排,否则便会一事无成。

阅读的第一阶段就是选一些我们应该读的内容,并放弃其他内容。知道什么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做,这在《生活的艺术》中占很大一个比例,在这里我必须假定你们--作为忙忙碌碌的成年人,已经掌握了这个要领。你们还没有掌握的是,还不知道如何在页面上找出你们的特别需要,也就是说,还不知道如何将目光扫向各行文字,从中选出有用的内容。

使你的眼睛成为你意志的仆人,是现在这个阅读练习所特有的目的。你在准备接受这个任务时,必须意志明确。否则,你不会有什么收获。

当你拿起一份报纸或一份杂志匆匆浏览一遍时,心情应当和看书摊上摆着的各种各样的书时一样。你会看到有关航空、体育、工程、零售、高尔夫球、网球、室内装修等方面的出版物。可你想过要把这些刊物都买回去吗?如果你是个正常人的话,就不会这样做,你会从中选出令你特别感兴趣的几本来。

在你阅读文章时也是如此。你必须让你的选择有一个完美的效果。在选择购买哪本杂志时,你有选择性地购买是为了省钱,而在你阅读时,你应当有选择地阅读,以节约你的时间。

时间比金钱重要得多。时间就是生命。在一个生活有规律的人的事业中,一小时应当值很多美元。如果在既不能教你什么知识又不能使你得到消遣的文章上浪费时间,那与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如何阅读相对重要的内容

讲究技巧的阅读,其第一条规律就是运用相对重要性规律。首先,你必须对阅读材料的整个内容有个感知;然后,你必须对它们做出评价。先有个大一点的印象;看看整体内容,然后再深入了解细节。

通读,不要只读局部。读句子,不要只读字词。

先了解最广泛的含义,如果有必要的话以后再详细阅读。

这并不是一种突发奇想。这是心理学中一个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果我们把要学的东西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我们就会学得非常快、非常透彻。

如果你想学会弹钢琴,从长远来看,按书上的曲子一首一首弹会进步得最快。如果你只进行单指练习,想学会作品中的各个片段,那你就是在浪费时间,很可能会使自己不知所措。

孩子们就是用这种方式学说话的。他们很少先从认字开始。他们都是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尽管他们说的话可能并不符合成人的语法和风格。

正常人在认识事物时,一般是先从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开始,而后才会把它分成一块一块来进行分析。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它应当遵循学习规律。这便是这些规律中的首要规律。

在两种错误的阅读方式中,也就是逐字阅读和草草阅读中,不过后者要好得多,它要更自然一些。

你在阅读时注意记一些详细的笔记。这可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习惯。

先读,再思考;如果你没能清楚地掌握所读内容的要旨,就回过头来把内容再看一遍,在你没有能记住的地方作一些笔记。

这一规则适用于像统计数字和公式这样的内容。当你读这类文章遇到有价值的内容时,最好不要为把它抄下来而停止阅读。在书上或杂志上作个记号,等文章读完后再回过头,把它抄下来。

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这跟其他事情一样,应当一次做一件事情,把它做好。记笔记不是阅读。理解主要意思并不等于就某些细节作永久的记录。如果一会儿读,一会儿记,这种误入歧途的做法会浪费很多时间,甚至会有更多内容让你弄不明白。

一直往下读,不要停下来,除非你不知道文章的主要思路是什么。不要介意那些晦涩的细节。

把握要点

许多情况下,你只需从所读内容中收集主要事实就行了。找事实与感知细节,这二者在技巧方面的差别可以说是相当大。

如果所有作者的写作水平都很高,那这种技巧教起来还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你在文章开篇几行就会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果文章所用的格式清楚明了,你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就能看出中心思想的各分支内容。

幸好大多数科技类杂志都在朝这个方面努力--尽管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他们根据自己的特殊目的将报纸上的一些技巧应用过来。

报纸会把一条新闻分成三、四个部分。上标题会以最简短的词语来说明主要事件是什么;下标题会用四、五十个字来加以充实;接下来,第一段会进一步叙述整个事件,而后便是不太重要的一些细节内容。

科技类杂志也是如此,不过更正式一些。下面便是一个典型的编排方式:

1.论文题目。一般用短语表示。

2.细节。

3.事实概要。

4.根据事实得出的结论。

5.如果有的话,还会列出参考书目。

能提高你阅读能力最有把握的一个做法,就是尽你所能说服编辑和书商将重要的内容用某种容易理解的形式加以编排,这样每个月便可节约好几个小时时间。它会使你的生命更加有效,这胜过你打高尔夫球。

利用目录和前言

如果你留心研究书中的目录和前言,并养成习惯,那你就会节省很多时间,了解书中的要点也会更容易一些。遗憾的是,一些题材严肃的书籍的作者并不认真对待目录。他们本应帮读者在开篇处了解书的大概内容,可他们没有。

很自然,只有当你研究整本书的内容时,才有必要研究一下目录。如果只是为了一个特殊主题而去阅读,而这个主题与你事先了解的、含义更广泛的主题又没有什么关系,这种方法就没什么必要了。

同类推荐
  • 老舍经典

    老舍经典

    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老舍的经典篇目50篇,涵盖作者自述、散文以及小说,作为新版部编教材的补充,有利于青少年读者进一步深入理解名家名篇,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老舍的作品多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用亲切的口头语言传达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道教圣地(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道教圣地(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介绍了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包括中国著名道教名山和中国著名道教宫观两部分。
  • 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

    一封来自奇幻动物王国的信,只给爱冒险的孩子!1套真实的动物生存简史,8次奇妙的自然探险!法国故事诗中非凡的作品,一个充满讽刺意味和神奇色彩的民间故事阅读本书,你将获学会不畏强权。
  • 公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三辑)

    公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套中人

    套中人

    公墓永远是这么安静,一眼望去,无穷的山峦之间包裹着一片醒目的墓葬,密密麻麻的墓碑整齐排列着,有无数人躺在地底下,地面上却几乎看不见人。有时候想想会觉得毛骨悚然:如果墓碑的排列秩序代表着地底下人人睡的秩序,那么这满眼整齐的墓碑,就是一具又一具按行列摆放的尸体。“快点,我们放下花就走。”小贵说。小贵是我的同事,他的一个同学几天前去世了,他正好在外地出差,没赶上葬礼,回来后决定来给同学献一束花。但他胆子小,一个人不敢来,非要拉着我一起。“白天有什么好怕的?”我嘲笑他。“这是墓地,阴气重。”他呲着牙道。
  • 从铠甲开始变强

    从铠甲开始变强

    14岁的少年穿越各个世界,不断变强,然后收获爱情的故事
  • 我能复制粘贴

    我能复制粘贴

    杨锋重生在灵气复苏的时代,他的系统不仅可以复制别人的记忆,功法,属性,天赋,甚至需要坑人才能发挥最大威力!……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
  • 祭司神妃:魔君,慢走不送

    祭司神妃:魔君,慢走不送

    第一年,他威逼利诱带着记忆不全的她入了八荒殿给她冠上了魔后娘娘的称号,同年,他带着她领略了人间四季红尘。第二年,他为了她与百家对抗,将这山河覆灭,雾灵花落了满地,碎了琉璃殿宇千万。第三年,她逼着他放手,她本该与另一人黄泉白首……第四年……她为了那一纸契约付出了所有!棋局之上,他执黑子落下一步,自此布下将她囚禁在身旁的牢笼!她亦是执白子不顾一切落与那角落,从此与他对立天涯……那天,她笑着望着他的眼一字一句:“阿璟,我要你废后,可答应?”他望着她唇角那极致的笑意他亦是笑着回应她,吐出的字句却冰冷如霜:“本君,不应!”梦流莺气急:“司璟,你一个骗婚的你还有理了?”
  • 我的江湖是个春天

    我的江湖是个春天

    故事从一个春天开始。江湖上人称“桃幽灵”的东帝帝子陶攸宁带上自家剑侍翩翩少年“小花”做及冠前的最后一次江湖游历。此次游历,剑侍初识江湖,帝子十年所磨之剑见血,金风玉露相逢,身世之谜出现,这个江湖最大的秘密展开......“我辈江湖人,人人如龙!”“吾为东帝,吾儿攸宁!”“这就是一个全是失败者的江湖,我若出剑,一剑下去,留不下一半活口。”“我宁有剑,要我的这片江湖,总是个春天!”
  • 菊与刀(经典译林)

    菊与刀(经典译林)

    《菊与刀》是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了解日本和日本人的公认最佳读本。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家徽,而刀则是日本武士精神的象征,《菊与刀》作者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本尼迪克特是著名美国民族学家、女诗人,是美国人类历史学派开创人博厄斯的学生,也是其学术继承人。192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从1936年起代理哥大人类学系主任。她与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一起,结合心理学的研究,形成博厄斯学派的一个支派,即“心理学派”或“民族心理学派”、“种族心理学派”。
  • 雨月物语·春雨物语

    雨月物语·春雨物语

    这本书共五卷九篇志怪小说,有借史事阐述理想抱负,有的托鬼怪谴责人间不平,有的张扬儒学以惩恶劝善,有的探讨宗教哲理和人生真谛。《雨月物语》熔日本民间传说和中国神怪故事于一炉,文字精妙、朗朗上口;情节曲折、结构严密,更兼人物性格鲜明、氛围刻画生动,是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杰作。《春雨物语》是《雨月物语》的姊妹篇,取材全部来自日本正史或野史轶闻,成稿于上田秋成晚年时期,它巧妙地融合了真实历史、虚构传奇这量大要素,带有浓郁的寓言和讽世色彩。是作者思想认识、人生体悟都达到顶点的力作,在其去世后才出版刊行。
  • 女扮男装:妖孽少主,何必

    女扮男装:妖孽少主,何必

    『佛系更新』医武世家的嫡系大小姐,出生不凡,天资聪颖,容貌绝世,医术天下一绝,但是从小就是病秧子,不适合练武,一时被自家收养的白眼狼给设计害死,一朝重生,却成为人人嫌弃,女扮男装的废物!容貌丑陋?天生废物?呵,本少主不打烂你的脸!无色根灵根,天生的天才!绝世的容貌,想嫁的人都排到另一个大陆去了!背景太弱?呵,她有个宗师级炼丹师做师父,母亲是神女,父亲是魔主,有个极其护短的义父和把她宠上天的哥哥,背景一亮,分分钟跪下!丹药当糖豆吃,神器用一把扔一把,虐渣渣,打脸脸,还有不服的站出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