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600000031

第31章 服饰器物—身份地位的象征 (1)

衣物配饰

中山装的发明

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样式烦琐,穿着不便,而中国原来的服装在实用上也有缺点,于是,他主张以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为基样,在企领加上一条反领,以代替西装衬衣的硬领;又将“企领文装”上衣的3个暗袋改为4个明袋,衣袋上再加上软盖,这样袋内的物品就不易丢失。孙中山先生同时还设计了裤子。

唐装溯源

“唐装”,是由清代常服演变而来的,“唐装”说法的由来,也有些“出口转内销”的味道。“唐装”的称谓,其实源于海外。盛唐时期,中国声誉远及海外,海外各国都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外国真腊传》言:“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外国人称“华人街”为“唐人街”,顺其自然便把中式服装叫做“唐装”。

最早穿西装的人

西装最早起源于欧洲,它是欧洲人穿的传统服装。西装的上衣原是渔民的穿着,由于他们终年在海上谋生,穿敞领少扣的衣服在海上捕鱼更加方便;燕尾服也是西装的一款,原是中世纪欧洲车夫的装束,为了骑马方便,就在上装的后面开了一条衩;西装硬领是由古代军人防护咽喉中箭的甲胄演变而来的;“领带”据说是古代住在深山老林里的日耳曼人为了防止披在身上的御寒兽皮掉下来,就用草绳扎在脖子上,这是最早的领带;西装衣袖沿上的三颗纽扣,传说与拿破仑有关;西装裤原是西欧水手服的样式,它便于水手将裤腿捋起来干活。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原始的衣着,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西装。

旗袍的来历

旗袍原是我国满洲旗人妇女的服装,并随清朝的建立传入中原。起初其式样宽大、平直、衣长至足,领、襟、袖口的边缘都镶有宽边。

20世纪20年代末期,旗袍式样有了改变,衣长缩短到膝下。到了20世纪30年代,旗袍盛行,成为女子最时髦的服装,式样也各异,领有高有低,袖子也时长时短,衣长有下摆至曳地的,也有短过膝的。20世纪40年代的旗袍大都不要袖子,衣长缩短,领子减低,穿起来轻便合体。20世纪50年代,女子穿旗袍还很普遍,以后渐渐减少。

牛仔裤的来历

1850年,美国西部出现了淘金热。当时,25岁的德国人李威·斯达斯也到旧金山淘金。但当他看到那千千万万寻找金矿的人们以后,却改变了主意,开起商店来,专门销售日常用品,包括露营用的帐篷和用做马车篷的帆布。有一次,一个淘金工人对他说:“我看用你的帆布做短裤挺好。矿工们现在穿的短裤都是用棉布做的,很快就磨破了。”李威·斯达斯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用帆布试缝了一批短裤出售,果然畅销。

接着,李威·斯达斯在旧金山开设了一家服装工厂。他根据矿工们劳动的特点,不断改进裤子的式样,从而形成了牛仔裤那独有的样式。

和服溯源

和服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左右,大和时代,倭王曾三次派遣使节前往中国,带回大批汉织、吴织以及擅长纺织、缝纫技术的工匠,而东渡扶桑的中国移民中也大多是文人和手工艺者,他们将中国的服饰风格传入日本。

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唐王热情接见他们,并赠予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鲜亮丽,在日本大受欢迎。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唐式的服装。

到了14世纪的室町时代,带有唐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在其后600多年中再没有较大的变动。至于腰包则是日本妇女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

比基尼

“比基尼”式泳装世界闻名。它的来历与一个叫比基的小岛有关。

几十年前,美国开始在太平洋上一个叫比基尼的小岛进行原子弹试验,该岛马上成为世人瞩目之地。

不久,在法国巴黎,一位大胆的泳装设计师推出了一种新款泳装,即“三点式”。这种泳装用料极薄且少,据说叠起来可装入一只火柴盒。这种泳装的推出在当时服装界震动不小。由于其覆盖面积小,就连当时巴黎的许多专业时装模特儿都望而却步。然而,一位模特却勇敢地向传统观念挑战,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的泳装展示带给人们的震惊不亚于比基尼岛上所进行的原子弹试验,故将其称为“比基尼”。

胸罩的发明

据说,世界上第一只胸罩是美国一位名叫菲玛莉的女士发明的。1914年的一天,菲玛莉为争当巴黎盛大舞会的皇后,一下子心血来潮,用两条手帕加丝带扎成了能支撑乳房的简单胸罩,在舞会上果然引起了与会人士的浓厚兴趣。一家紧身衣公司老板用高价购买了专利。从此胸罩问世,并很快在全世界妇女中广泛流传,成为妇女卫生保健、身体健美的必需品之一。

古人何时开始穿裤子

古时,人们是不穿裤子的,他们穿深衣(类似长袍)或裳(类似裙子)来遮羞,公开提倡穿裤子的应该是赵武灵王。由于赵国地处中国北方,常要和胡人兵戎相见。赵国人穿深衣,只能坐战车。胡人穿着类似今天有裆的长裤,骑射十分方便。赵武灵王便萌生了想法:咱们也穿上裤子。穿上裤子后的赵国人,战胜了胡人。但是,真正推广及令全国人民都接受胡人裆裤的时间,却是在赵武灵王以后的六七百年。

苏格兰男人为什么穿裙子

苏格兰方格裙起源于一种叫“基尔特”的古老服装。这是一种从腰部到膝盖的短裙,用花呢制作,布面有连续的大方格,而且方格要鲜明地展现出来。在苏格兰人看来,“基尔特”不仅是他们爱穿的民族服装,而且是苏格兰民族文化的标志。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后,“基尔特”作为苏格兰的民族服装被保留下来。苏格兰人穿着这种裙服表示他们对英格兰人统治的反抗和要求民族独立的强烈愿望。

风衣溯源

风衣这种服装式样由来已久。早先它是英国部队士兵防风避雨用的外衣,领型可以关闭,也可以打开,当时,人们把这种领口称为“拿破仑”领。其式样是前门双排扣,有前后过肩和腰带,仅限于男子穿用,后来,这种式样流行于民间,发展到男女老幼都爱穿的日常生活服装。

领带溯源

公元1660年法兰西克罗特亚雇佣军普遍使用的红布披肩,是当今领带的最早雏形。这种披肩,开始时称“克罗瓦达”,后来又叫“克尔巴达”。今天领带的拉丁文名字就渊源于此。

公元1692年,法国同荷兰军队交战时,“克罗瓦达”披肩是辨认敌我的标志。这时的披肩由宽变得窄长,且加工得很硬挺。后来,英国军队用这种原始的“领带”作为军礼服的装饰品。与此同时,贵族、名流也用这样的披肩做装饰,作为区别社会地位高低和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礼仪象征。后来,有人开始在领带上绣图案和给领带上浆,好让领带挺实与众不同,领带渐渐发展成今天的样子,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欢。

雨衣溯源

1833年,苏格兰橡胶工人麦金道斯因经济拮据,买不起雨伞,每逢雨天只好冒雨回家。有一天,他不小心将橡胶汁沾到衣裤上,怎么也擦洗不掉,只好穿这件脏衣服上下班。他无意中发现这件衣服沾橡胶汁的地方有防水作用,于是,他干脆将橡胶汁涂满整件衣服。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胶布雨衣。至今,英语中仍将雨衣称为“麦金道斯”。

帽子的由来

最初的帽子是作为一种装饰品。帽子在我国很早就发明了,成语“冠冕堂皇”的“冠”、“冕”,指的就是帽子。“冠”,只有狭窄的冠梁,遮住头顶的一部分,两旁用丝带在领下打结固定。古代的男子20岁开始戴冠,戴冠时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的开始。“冕”出现比“冠”更早,这种“冕”前低后高,表示恭敬,前面用丝线垂面,使目不斜视,两旁用丝线遮耳,表示不听谗言,这种“冕”是帝王专用的,皇子继承皇位,才能加“冕”。古代劳动人民则戴头巾。头巾本来是劳动时擦汗的布,后被也当做帽子裹在头上。

高跟鞋的发明

15世纪时的一个威尼斯商人,总担心他不在家的时候,漂亮的妻子会到处乱跑,招蜂惹蝶。于是,他给妻子定做了一双后跟很高的鞋,以为这样一来,妻子就难于在外行走了。可是,他妻子穿上这双鞋后,不仅没有感到有什么不舒服,反而觉得十分好玩,并决意穿上这双鞋四处游玩。行人见了,都觉得她的鞋太美了。于是争相效仿,“高跟鞋”很快就流行开了。

圆领文化衫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士兵就把圆领汗衫作为内衣穿在军装里面,不论工作、休息还是作战都很方便。英国士兵看到后纷纷效仿,退伍后仍旧穿着。但当时它还仅是一种内衣,后来怎么登上了大雅之堂呢?这要归功于美国影星马龙·白兰度。他在影片《欲望号街车》中,首次穿这种汗衫上银幕,看上去十分潇洒。在他的带动下,汗衫迅速流行全美国,成为最大众化、最经济的服装。

衣裳溯源

最初的衣服应是树叶与兽皮连在一起的“围裙”。《史记》载,“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可见,传说中是黄帝创上衣下裳,即是上下连在一起的服饰。故后人称上衣为“衣”,下衣为“裳”。

到有文字记载的时代,我国的服装样式早已形成。如殷商时上衣下裳连在一起的“深衣式”服装。到春秋战国时,这种上衣下裳开始变化,女子的“裳”(裙)已比男子的“裳”长了一些,就是说这一时期男女还都穿裙子。《诗经》中多处提及有“麻”(衣领)的新式服装,以及“袍”(一种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做被的长式衣服)、“裼”、“裘”等儿童褓衣和皮衣。可见,当时人们的衣着已十分可观了。

满汉交融的清朝服饰

在清朝入关之初,汉人为了清朝的改易服饰的问题和清朝统治者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因为清朝的“顶子翎子”和明朝的“拢发包巾”实在是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汉族士大夫认为改易清服是“以夷变夏”。

清代的衣服长袍马褂,早先是富贵人家才穿的服饰,到后来变成全国的一般服饰。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颜色是外面黑,里面红。满族妇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宽宽大大的,后来才变成了有腰身,在旗袍外面再加上一件“坎肩”。她们的鞋子也很特别,是一种花盆式的高底鞋。

清朝虽然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其实,清代是个满汉文化交融得非常完美的时代,也是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保留汉族原有服装传统最多的封建王朝。

黄金首饰的鉴别知识

试:就是试重量。金比铜重。

比:就是比硬度。金比铜软。

看:就是看变化。金颜色不变。

识:就是识标志。“MA”是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对该种金首饰的认证标志,具有这种标志的,一般都是真品。

同类推荐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
  •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 重门天险:居庸关

    重门天险: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雅言与俗语

    雅言与俗语

    我们的语言文字都是传统的馈赠,丧失了文化传统,我们就会“无话可说”。从秦汉到今天,我们有两千多年的汉字文化积累,其中许多聪明才智的展现、悲欢离合的体会,都能丰富我们自身的生命追求。郑培凯是香港著名学者,多年在香港组织学术活动、策划通识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承变有深入的认识。在本书中,他从文字、诗词、绘画、昆曲入手,在语言、艺术的细微之处,让读者了解中国的文史传统,旨在唤回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内容也许庞杂,但真要追索起来,这本书只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即古往今来的“雅言”与“俗语”。如果说文字真的有“雅”“俗”之分,追根结底,也都是仓颉惹的祸。
热门推荐
  • 我的手机变异了

    我的手机变异了

    一次偶然的意外,手机发生变异,从此主角走上逆袭之路。从网络扑街作家,晋升大神,从而玩转天庭娱乐圈。路漫漫其修远兮,扑街之路何其长,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本扑街
  • 赵州和尚语录

    赵州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犊居吟草

    爱犊居吟草

    本书是山西省著名作家马乃骝的诗文集,马乃骝,已故,生前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是纳兰性德研究专家……
  • 叶霜传

    叶霜传

    武术少女误落湖中,穿越找到美男,可是却会消失。不敢面对少主的喜欢,一声哥哥凉透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ales of the Klondyke

    Tales of the Klondyk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翠虚篇

    翠虚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主持人采编播训练教程

    主持人采编播训练教程

    本书以西方音乐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作为素材,训练学生运用想象和思维进行语言表达和节目编创的能力。本书突出采集素材、编辑制作、配音合成等节目编创能力的训练,并提供大量学生作业作为参考。
  • 马克思:思想传记

    马克思:思想传记

    本书由伊林·费彻尔所著,本书是德国马克思学研究专家伊林费彻尔的著作,费彻尔从马克思的文本出发,对马克思的思想观点进行了考证,回顾了整个马克思思想发展进步的历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可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 综漫之灯火

    综漫之灯火

    在故事的一开始,谁都期待有个完美的结局。第一卷刀剑神域世界施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