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6100000005

第5章 “仁”的古训

(1)孔子认为,要实行“爱人”的仁德,必须“克己复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上述引文的大概意思是: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2)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到: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

这是一句解释爱如何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过程,亲亲,即爱58 自己亲近的人,仁民即爱更多的人,爱物是指即将爱人之心扩大到爱一切事物。

(3)唐代的韩愈将“仁”定义为“博爱”,他说: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

———《原道》

上述引文的意思是:

博爱叫做仁,合宜于仁的行为叫做义,从仁义再向前去的叫做道,自身具有而不依赖外界的叫做德。

(4)北宋的周敦颐则以“生”释“仁”,以“成”释“义”,他说:

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谓神。故天下之众,本在一人。道岂远乎哉!术岂多乎哉!

———《通书》

“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天在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有多重含义的,它有时和大道等同,有时又是指具体的天,有时指的是帝王、天子。所以,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不同的意思。天以阳生万物,在这里的天,指的就是大道。实际上,这个阳阴,就是易经中的乾坤。那么,“以阴成万物”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成,就是顺应阳而产生的,是以柔顺的方式来成就万物。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我们的本体。比如,四季的轮回,它背后有一个作用,为什么会产生四季呢?为什么会产生万物呢?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就只能用一个概念来表述出来,比如乾元、本体之类的字眼。基督教里面,就说是上帝在安排,上帝是第一推动力。我们

平时可以感觉一下,很多事情都是无中生有的。

按照佛教的说法,这个世界是成、住、坏、空的,到了空的时候,又会有万物生成,生成之后就会成熟住,住了之后慢慢就会变坏,坏了之后就达到了空的状态。这个背后的主宰是什么?佛教说是真如、佛性。我们从易经的系统来看,都是被乾元、被这一阳所生成的。阴,是顺应,这个也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我们有时却感觉得到,可以观察到事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人的生老病死,从无到有的过程,都是生命的循环,完成这个循环的力量,就是阴,就是顺化而成的。

“生,仁也;成,义也。”这句话其实是为了解释上一句。仁者爱也,这种爱是平等的、博大的,不会厚此薄彼,没有亲疏之分。天地之中,万物不管是好还是坏,不管是五颜六色还是色调单一,老天爷都会很平等地生发万物,这就是仁的一种体现。成,义也。前面我们也讲过了,义就是利之和,就是万物相互间的关系形成之后,变成了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从而达成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

“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在这里,周敦颐先生把乾坤阴阳的感觉,还是放到了帝王之术上面。古代的理想状态,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希望圣人来治理天下,按照古希腊的说法,就是哲人王的时代,认为国家的理想状态,就是哲学家、哲人来担任最高的决策者。我们现在,不管是民主、自由、还是君主立宪,选举出来的总统,总理,也都是要选举能人、贤人来治理天下,这都是永恒不变的。其实,一个国家的政治形态,是由它的文化形态经过长期的熏陶而形成的。而文化形态,则是由每一个成员个体的文化和心理结构共同组成的,就是佛教所谓的“共业”所形成的。你要想有大的制度变化,就必须要从改变每一个个体的“别业”入手,从自已的文化和心理结构进行改变,进而影响更多的人,最后在普遍的范围内形成新的“共业”。其实,无论哪种文化、制度,其实目的都是一样的,要寻找和培养一只头优秀的领头羊,这只领头羊一定要真正为这个羊群,为这个国家的人民做出贡献,所以他一定要有力量,有能力用仁的方式来哺育众生,以义的方式让个体处在群体的和谐关系之中,共同参与建设这样一种社会生态。

“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所以作为一个领导人,一定要遵循天道,要遵循自然之道,这样的话,万物万民都会顺应、顺利,国家就会很好,老百姓也不会有怨言。天道行,是从乾卦的角度来说的;圣德修,则是从坤卦的角度来谈的,如果你的道德修养能够达到“厚德载物”,老百姓自然就会得到很好的教化了。

“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谓神。”大化无形,没有任何踪迹可寻。人人都看不见、摸不着、寻不见,而且一点都没有感觉。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就相当了不起了。在中国的历史上,真正能达到大顺大化状态的时代,基本上都谈不上。汉朝的文景之治,虽然用的是黄老之术,力图用大顺大化的方式治理国家。但是到了后期,从汉武帝好大喜功开始,局势也就变了。唐宋时期也是如此,虽然都有一时的太平盛世的感觉,却都不能够长治久安。何况,这中间太平盛世的质量到底有多高,都还有待考证。儒家最理想的治国状态,实际上也只有上古三代。孔夫子自认为其学术传统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在儒家理想里,只有尧舜时代,才真正能够称得上是大顺大化的时代。

相传尧帝的时候,国家治理得非常好,什么大事也不发生,连自然灾害也没有。估计他在王宫里终日闲坐,除了出来春游赏花外,好像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有一次,尧带着一帮大臣,到天下巡游一番。走到山西一个叫康庄的地方,看到一个80多岁的老头子在大路上玩“击壤”的游戏,就是先摆一块方点的石头在地上,然后拿另外一块石头去打,打到了就跳过去,摆好后又打。就这么一步步的玩儿。这个80岁的老头子在大街上玩起这个游戏,周围还有好多围观群众在那里帮他加油。这个时候,尧帝身边的大臣就不失时机地出来赞叹,对他说:“哎呀皇上啊,你看你把国家治理得多好啊,百姓安居乐业都到这种程度了啊,连老头子都当街耍起游戏来了啊!”结果这番话被这个老头子听到了,他说了一段很有名的话:“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就是说,我每天太阳升起来就去劳作,太阳下山就休息睡觉,自己挖井饮水,自己耕田吃饭,跟你这个皇帝治理天下好不好有啥关系?

喜欢文学的人、喜欢诗歌的人,都应该背诵这句诗,因为这是中国诗歌的开篇之作,是中国有史以来记录下的第一首诗,叫做《击壤诗》,这个老头因为当初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所以这首诗的作者叫壤父,意思是玩击壤的那个老头子。

可是,如果是我们现在一般的领导人,跑到乡村里去视察工作,有人这么顶他,估计没几个人会不难受的。但是尧帝就是了不起,一听到这里,马上就过去对老头说:“哎呀,你老人家是真正得了道的人啊,你说的就是道法自然的道理嘛。我要拜你为师。”所以,尧帝时期被称为太平盛世,是有道理的,人家有这样的气魄胸怀。后来有句成语叫康庄大道,也就是从这里来的。

“故天下之众,本在一人。”作为帝王之术,要教化天下;作为领导,你要治理好你的单位;作为老板,你要管辖好你的公司,那最根本的是什么?这个本就在一人,就在一个人身上。那这个人是谁?谁在读这个东西,谁在学这个东西,那这个本就在谁身上。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或者面对一个团体,甚至于大到一个省乃至一个国家,真正能做好的并且是你能够做的事情,就是要从自己身上下手。所以面对天下之众,要教化天下之众,最终要落在每一个人身上。当然我们处在什么位置上,就要把自己在这个位置上的本找到,所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位,那是人人有份,跟每个人都有关系,谁都跑不脱。只要每个人把自己的分内之事,把自己所处位置上的事情处理好,那么这个天下就可以大顺大化了。

下面是两个反问:“道岂远乎哉?术岂多乎哉?”道,其实离我们不远,道不远人,而人自远道。道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起心动念之中。并不是说只有修道的人身上才有道,不修道的人就没有道,不是这样的。实际上,日常生活之中无处不是道的体现,所以“道岂远乎哉?”离我们根本就不远。“术岂多乎哉?”你要治理天下,治理一方,治理单位,治理企业,乃至于打理一个家,根本就不需要好多的办法,也不需要你去立这样或那样的规矩,关键就在于抓住这章开始所说的“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因为“生,仁也;成,义也”,也就是仁义这两点。如果你对这两点有所体会,那么不需要你去耍好多的手腕,就能够把天下治理好。

汉儒董仲舒说过这么一句话:“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己;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这就是对“故天下之众,本在一人”的很好的注解。我们这里应该看到,对自己的仁爱,应该是放在严格要求自己上、让自己能见贤思齐上,而不是放纵自己;对别人的仁爱,应该是宽容、包容。所以董仲舒说仁的方法在爱人而不在爱己。而“义之正,在正我,不在正人。”六祖慧能大师说过:“只见自己过,不见他人非。”两者的意思差不多。

所以说“天下之众,本在一人”。

(5)王安石在阐发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时说:

语道之全,则无不在也,无不为也,学者所不能据也,哈特不能存艳。本人仅在德国的道路,德可据也。以德爱者为仁,仁譬则左也。义譬则右也,德以仁为主,教君子在仁义之间,所以依者仁而己。……礼,体此者也;智,知其者也;信,信此者也。

———《王安石全集·答韩求仁书》

王安石的功利主义基于他的“道德”观。在道德规范问题上,他对“道德”其名及其内容提出了自己的上述看法。这是对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句的发挥。王安石认为,“道”就是“气”,在伦理道德范围内,“道”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全体,其核心是“爱”,而且具有最一般的普遍性品格。通过学习自律,以了解它,只是使之转化为学者的内在德性,这就是“德”,亦即学而心有所得。所得之内容为“爱”,也就是所谓“仁”,而仁爱有宜就是“义”。所以“仁义”统一。王安石还从反面对此进一步作了规定,他说:“我不知道什么道德和正义的不同,此为不知道德也。”王安石在规定“道德”其名、其实的基础上,又对“五常”加以规定。王安石的“仁义”及其“五常”体系,总的来说,基本上不超过儒学的限制。但是,当王安石对仁义内容作具体解释时,却糅进了功利主义的新义。因为,“所得”意味着某种功利的目的,这样,他的道德观便具有了独特的个性和进步性。

(6)朱熹在继承二程“仁德”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阐发了“天理”与“仁义礼智”的关系。他说:

且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朱子语类》

同类推荐
  • 最能赚钱的11种年轻人

    最能赚钱的11种年轻人

    自古英雄出少年,年轻人永远是社会的主流,要想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你就应该奋力拼搏,不甘平庸。《最能赚钱的11种年轻人》主要有雄心、不甘平庸的年轻人、会做人、讲信义的年轻人、有闯劲、敢于拼搏的年轻人、善于交际、有人脉的年轻人、抓住不放,善于把握机会的年轻人、打不垮,永不服输的年轻人、头脑灵活、有点子的年轻人、有信心,敢于迎难而上的年轻人、学习能力强、有见识的年轻人、懂得理财、善于投资的年轻人、精明能干、善于琢磨的年轻人。
  • 职场百诫

    职场百诫

    很多人的第一个工作是在匆忙之中选定的,为了生活嘛,顾不了那么多。这个工作一日一日地做下去,一年、二年过去了,人混熟了,经验也有了。有的从此安安份份地上他的班,以求生活稳定;有的为了寻求较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运用已经学到的经验,自己创业当老板;有的则转行,到别的行业中试试运气。
  • 人生处方

    人生处方

    本书主要讲述了作为平凡的人,在人生旅途中,如何面对心性修养、为人之本、立身处事、事业起伏、人生选择、人际交往、恋爱婚姻、挣钱用钱、读书与生活等现实问题。
  • 阳光灿烂的日子(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阳光灿烂的日子(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打动人心的100个社交技巧

    打动人心的100个社交技巧

    成功的人生是从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的,一个人不可能孤家寡人地活着,也不可能自我封闭起来万事不求人。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为了提高交际效率,应该掌握一些交际技巧,这对每个人的交际都有一定的帮助。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公关办事的方法与技巧:注重形象,好事多磨,因势利导,因人而异,远离禁忌,等等。读者心中的疑惑,几乎都能够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热门推荐
  • 吻之烙印:魔君的妖宠(全本)

    吻之烙印:魔君的妖宠(全本)

    海棠花下,她背对着他。“我从来都不爱你。让我离开吧!游戏,已经结束了!”他如狂怒的狮子将她锁入怀中,在她的胸前留下永世的烙印。“我要让你永远都记得我!你欠我的一切,我要让你加倍偿还!”……再次见到他,她迷惑,水雾迷茫中,他渐渐靠近。他望着怀中的她,邪肆一笑:“怎么,你就这么怕我么?”……她与他针锋相对,一不小心撕坏了他的衣服。他笑:“难道说,你现在就这么迫不及待的……想要投怀送抱吗?”…她喂他吃药,他拒绝。她落泪,他却笑:“我要你喂我…”他的指尖轻点她的唇瓣:“不,不是用勺子,而是……”…她倒在他的怀中,轻盈如羽毛一般。他落泪。她虚弱的笑着:“你别哭,你是……王……”…是谁,在三生石前许下了永久不变的诺言?是谁,在黑暗中逡巡着寻找那记忆中的温暖?在她胸前悄然绽放的曼陀罗,是谁留下的吻之烙印?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夏丽英

    夏丽英

    小岸:70年代出生,现居山西阳泉,2002年开始小说创作。短篇小说《桌上的咖啡已冷》曾被《短篇小说选刊》转载。东方电石厂的职工,没有不认识夏丽英的,她可是个知名人士。夏丽英是冶炼车间配电室的抄表工,主要工作就是抄抄电表,隔一个小时上报一次。趁管事儿的不注意,还可以干点私活儿。所谓私活就是织毛衣,或者偷着假寐一会儿,解解乏。厂里的女工普遍这样,管事儿的平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遇到纪律整顿,不用上头吩咐,大家不约而同地像打了浆的衬衫领,齐刷刷挺刮刮。过了检查的风口,就疲疲沓沓恢复原状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华山降器

    异华山降器

    孤儿乔宣之前一直在青岍夏家做书童,虽是吃喝不愁,但命握他手。从夏家逃跑便遇上了水妖,白胡子老头踩着葫芦瓢救了他。以为老头术法一流,拜了师才知道降术渣的葫芦瓢都掉底了,还好自己天赋异禀。〈来看的就图个乐子吧,谢谢各位兄弟们了〉
  • 爱在左 情在右

    爱在左 情在右

    爱情就是,有着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却也有着令人不舍的东西;爱情就是,笑着面对一切的猝不及防。爱与情之间,充斥着太多缺乏逻辑却饱含情绪的故事,于是,离开的记忆,都化作了菩提,于是觉悟,于是懂得。《爱在左,情在右》,包含了182篇散文,这个秋天,重磅出击。本书的语言赋有诗意,灵动的文字,漫无目的地穿梭于我们的精神领域中,不经意地触碰着你我心灵中那片关于美好生活的柔软领地。有血有肉的生活,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彼此最刻骨铭心的修行。
  • 重生健美巨星

    重生健美巨星

    健美大叔被电线杆送回了1995年,外表沉着冷静,内心狂喜翻天,现实版夏洛特烦恼,将剽窃进行到底。轰炸华夏乐坛,称霸华夏地产,什么互联网IT我不懂,但肥水不流外人田,我的地盘我做主。
  • 那年夏天

    那年夏天

    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你的错,忘不了你的好……我又在听这首歌了,听到这旋律,我就想起你家巷子里那棵梧桐树,站在树下透过花墙正好看见那排落地窗,窗玻璃永远一尘不染,你就站在窗前,抱着一本书,白裙子,黑头发,脸颊浮起的酒窝……这一切真像昨天的事。绍琪站在思清路21号门牌下,打量着铁栅门后这个没有任何标志的小院,紫藤花架下的滑梯、跷跷板、秋千。
  • 异界乐王

    异界乐王

    周游。曾经的摇滚天王,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会会发出怎样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