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700000040

第40章 像鱼一样游走职场 (5)

朋友告诉我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女士结婚不久就离婚了。离婚的原因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用她丈夫的话说:“你对我太好了,我都觉得受不了。”原来这位女士非常喜欢关心照顾别人(母性意识强的人都有这种特点),甚至到了狂热的地步。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外,所有的家务,包括买菜、做饭、洗衣服、擦地板等,都由她一个人包办,别人绝不能插手,弄得丈夫、公公、婆婆觉得像住在别人家里一样,事情几乎都被她做完了。久而久之,全家人对其忍无可忍,终于提出要让她离开这个家庭,因为他们都感到心理不平衡。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坐享其成不好么?其实,对一个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付出都是自身的需要。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这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

同样的,在工作中和同事相处也要注意分寸。

心理学家霍曼斯早在1974年就曾经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即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中国古语有“交友强于己”,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何止是得到的不能少于付出的,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令人们心理失去平衡,上面的那个故事就是很好例证。在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常有这样的情况,很多父母抱怨自己为孩子付出很多,结果孩子却不领情,其实是孩子承受了太大的压力所致。

初入办公室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令关系融洽、密切。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不能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会感到不平衡。中国人讲究回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也是为了使关系平衡的一种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尽,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愧疚感就会让受惠的一方选择疏远。

人际交往要有所保留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如何做以及其中包含的心理学的道理却未必人人都知道。留有余地,好事不应一次做尽,这才是平衡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留有余地,适当地保持距离,因为彼此心灵都需要一点空间。而“过度投资”,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只会让对方的心灵窒息。留有余地,彼此才能自由畅快地呼吸。

距离感不仅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受,而且还为他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一个回旋的余地。许多领导正是靠着这种距离感的调整实现着自己的目的。

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下,对不同的人行使不同的“架子”就会形成不同的人际距离。领导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这种距离,从而把不同的人的积极性和进取心调动起来,为实现自己的意图服务。而没有层次感的随和和友善,则是“仁有余,威不足”,不但达不到这样的效果,而且不利于领导处理棘手问题。同事之间更是靠着这种距离感调整着彼此之间的关系,让美好的同事关系更好地发展。

太“完美”了反而“不美”

安德烈耶维奇·法沃尔斯基是前苏联现代艺术家和写生画家,被誉为“苏联人民艺术家”。他是现代木刻艺术学校的创始人,曾做过建造纪念碑的建筑和剧院美术指导。法沃尔斯基作品的特点是含义隽永,形象鲜明,在木刻艺术上更是鬼斧神工,他于1962年被授予列宁奖金。

然而,每当法沃尔斯基给一本书画完插图后,他总是在其中一幅画的角上不伦不类地画上一只狗。毫无疑问,美术编辑一定要他把狗去掉。而法沃尔斯基却固执己见,与编辑争论不休,非要保留这只狗。当争论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法沃尔斯基就做出了让步,把画面上的狗涂掉。到这个地步,一般来说,美术编辑的愤怒就烟消云散了,绝不会再提出什么别的要求。因为编辑的自尊心得到了维护,也就心满意足了,编辑的任务无非是修改一下作品。但更满意的是法沃尔斯基本人,他的巧计成功了——画将以他所拟定的形式出版。如果没有编辑所诅咒的那条用做诱饵的狗,编辑还不一定把画改成什么样子呢!

有人不能容忍完美,专在完美中寻找瑕疵,目的只是为了自慰。

有时,人们要学会犯一点无伤大雅的小错误,不要在人前显得过于完美,犯些小错,可以避免对方的嫉妒,给对方的虚荣心以满足。

在好莱坞有这样一位国际知名演员。一次,他在进影棚演出之前,一位朋友提醒他,纽扣上下扣反了。他低头看了看,连声向朋友道谢并赶紧扣好纽扣。可等他的朋友走开以后。他又把纽扣上下重新扣反。一个年轻人正好瞧见这一过程,便不解地问他是怎么回事。知名演员说他扮演的是个流浪汉,扣反纽扣正好表现出他不注重形象、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一面。年轻人更是困惑地问道:“可你为什么不向朋友解释或者说这是演戏的需要呢?”

知名演员坦然地笑了笑说:“他提醒我是把我当做真正的朋友,是出于对我的关心。假如,我一定要解释清楚,就极有可能让他认为我做任何事都是有准备的,有一定原因的。久而久之,谁还能指出我的缺点呢?在他们眼里,我的缺点也可以被认为有个性,而恰恰这正是我要完善的地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为了不断地完善自己,你必须给人以批评你的机会。

如果这些美好的东西是别人的而不是我们自己的,那么我们会更加喜爱它们,美好的东西在别人手中总是让我们觉得它更美好。拥有者拥有它们的第一天是美好的,而其余的日子,它们是为别人存在的。当一样东西归别人所有时,我们总是能够因浸淫在别人的财产中感到更加愉悦,因为你不怕有失去它的危险,并且具有新奇的愉快。一切东西都因为自己不拥有而尝起来更加甘美并且回味无穷,甚至别人井中的水尝起来也像甘露。“拥有”不仅阻碍享受,也为你带来了患得患失的困扰。你没有得到什么,只不过是为别人保留东西而已,正因为这样,得到的认可往往比别人更多。

一般人总喜欢以自己的聪明、敏锐为傲,但这种人却是最无知又无聊的人。明明知道却佯装不知,才是看清他人的关键。

古代的韩昭公把自己的指甲剪下来,然后又把指甲弄丢了,并命令臣子把它找出来。某位近臣为了取悦昭公,于是剪下自己的指甲来献给昭公,昭公因此知道这位臣子的虚假而远之。

燕国的宰相子之有一天靠在窗前,向身旁的侍者问:“方才跑出去的可是白马?”大家都回答:“不,我们什么也没看见。”只有一名侍者跑出去,稍后回来报告说:“是的,是白马。”宰相子之因此知道谁是不诚实的人。

一般人纵使对自己不知道的事,装作知道而大大地吹嘘一番,并显出一副比别人有能耐的样子,也不过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能耐罢了。即使是自己熟知的事,却佯装不知而听听别人的说法,这样马上就能知道对方的虚实。

和同事相处,不妨也用用这种“不完美”的游戏,让对方因为你不是“完美”的,因此更乐于亲近你;否则,别人只会对你敬而远之。

进入新单位后及时与同事沟通

当你从一个环境转调到一个新环境中,面对的上司和同事都是陌生的,从事的工作可能也和你以往做过的不大相同,无形中给你的内心造成一种负担,仿佛人海茫茫,你却在一个孤岛上,不知道如何才能使自己投入人群之中并被大家接纳。

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对外来的以及新来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排斥心理。这时候,你首先要抛开自己对他人的陌生感、畏惧心、戒备心。一方面,你要多多拜访你的新同事、新上司,多了解新单位的情况;另一方面,你必须专注地投入到你的新工作中。这样的话,你的新同事很快就会接受你,适应你。因为你的拜访说明你对他们有兴趣,愿意和他们相识、结交。同时你专心投入工作,也使他们认为你是个认真的人,并且很喜欢你的新工作,也表明你在各方面都力求和他们保持一致。因此他们会很快消除对你的排斥心理,你们很容易就能打成一片了。

一次,某单位同时调进了两个人,小周和小林。小周是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人,小林则老是一脸严肃,沉默寡言。

小周虽然看似开朗,爱说爱笑,可是却目中无人。来到新单位许久,不仅没有拜访过任何一位同事,而且,在工作过程中也从不向别人请教,也许是他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干好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大家都认为:小周能调来本单位,一定是上面有人,看他那副神气劲儿,也不像个干好工作的料儿。我们干了这么多年了,还免不了互相请教、学习,可他新来的,不向我们请教,就能把工作干好?时间一长,大家对小周都敬而远之,对他不冷不热的。

小林呢,虽然在办公室很少寒暄,总是勤勤恳恳埋头工作,但工作之余的时间,却问长问短,逐家拜访、了解,打听新环境、新单位的一些情况,顺便也提出了许多工作上的问题请教。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没过多久,小林就与同事们混熟了,工作起来更是如鱼得水。虽然自古以来就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说,但“礼尚往来”,有礼有节,你有情,我就有意。人与人之间就是通过来来往往、反反复复地交谈、沟通增加彼此间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友谊。

所以一旦当你转入一个新单位,适应新环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业余时间多和同事交流,多向周围的同事学习、请教。通过你的话语,让你的新同事知道,你需要他们的帮助,你需要他们的友谊。如果你能做到这些,那么还会有谁能拒绝向你伸出友谊之手呢?

从小周和小林的例子我们也不难看出,只要你诚恳、虚心并主动向他人伸出友谊之手,你的新同事也一定会张开双臂欢迎你的。

提高可信度的几种行为

因为沟通双方互不信任,沟通因此无效。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没有谁会对自己不信任的人敞开心扉。在工作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与某些同事沟通起来非常愉快,而与另外一些人却很难沟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你与不同同事之间的信任度不一样。

相互信任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只有同事之间建立了信任,相互之间的信任度才能提高,彼此之间才会更愿意交流合作、信息共享,才能相互给予更多支持,促使团队绩效提高。

很多人际沟通矛盾的产生,也都是由于缺乏信任所致。很多错误的决策,也是由于缺乏信任所致。比如绝大多数的经理人或者员工在回复他们的顶头上司之前都会仔细思量。在他们看来,直接说出来的话,通常会让事情变得糟糕,他们不相信上司,这就使得公司上层人员无法了解下属头脑中一些重要的想法,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

持之以恒,始终如一

信任能促进沟通,使人与人之间齐心协力,创造出不可思议的业绩。不过,信任也是脆弱的,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建立起来,却又很容易被破坏,哪怕是圣人也同样不可避免。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相传有一次,孔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之间七天没饭吃,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一点粮米,便赶紧埋锅造饭。米饭快熟了,孔子闻到饭香,抬头恰好看到颜回用手抓起一把米饭送入口中。

同类推荐
  • 感动青少年的100道心灵鸡汤

    感动青少年的100道心灵鸡汤

    共享心灵丰美的盛宴,提升人生至高的境界。以故事为底料,调以哲理的启思,为青少年朋友文火慢炖,烹制100道心灵鸡汤,精心奉献一部感人至深的心灵之作……
  • 别让人生输给了心情

    别让人生输给了心情

    生活是一碗五味俱全的汤,酸甜苦辣咸每种味道都要品尝。然而,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一颗健康快乐的心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你的心情你做主,有了这本教你调控情绪的快乐宝典,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一个能将坏情绪踢出九霄云外的人。
  • 我最想要的幸福快乐书

    我最想要的幸福快乐书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通过对女人的人生愿望、生活烦恼、生理和心理问题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了一套专门针对女人如何获得幸福和快乐的方法。本书从女人如何增加魅力指数,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如何做到成熟稳重,如何让心中的他喜欢上自己,如何改变自己的丈夫,如何帮助自己的丈夫走向成功,如何在交际中胜出,如何在职场上成功等方面指导女性全面提升自己,从而拥有美好的爱情,收获幸福的婚姻,成就辉煌的事业,迎来别样的人生!
  • 有一种爱让你泪流满面

    有一种爱让你泪流满面

    爱是春天的种子、夏天的清凉、秋天的果实、冬天的温暖;爱是喧嚣世界外的桃源,是汹涌波涛后平静的港湾;爱是无边沙漠中的绿洲,是寂寞心 灵中最动心的慰藉。烟花,虽然终究烟消无踪,可它毕竟绚烂过。有些爱虽然过去,但依然如花般的绚烂,芳香四溢,铭刻在心!
  • 内心优雅,自有力量

    内心优雅,自有力量

    爱情理疗师霍思荔呕心沥血之作,潜心写作五年,死磕自己,丰富大家。愿这本书给你力量,活得如民国女神般丰盛。优雅,是女人一生的追求。书中收录了14个民国女子的故事,她们几乎得到了常人想要的一切。她们的经历,就是一本女神修炼手册。看她们的故事,可以帮助你在这复杂的世界,当下不惧,未来不迎,成为一个真正优雅的女子。14个女神,绝不走马观花、浅尝即止,每个人物都经过细致、深度的分析,有理有据,为你提炼时光深处的优雅秘方。不但读得过瘾,更能让你受用无穷。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小镇人物素描

    小镇人物素描

    “文化大革命”光临这偏远的乡镇不久,几个平凡得可怜的人物,竟侵占了这脉风水。寡妇郑幺嫂在桥头架起火炉,做开了发糕生意;专收破烂的任宝荣,在黄桷树下摆出了“百宝摊”;天天喊肚子饿的农民李大汉,把他的煤炭挑子搁在拱桥上;拖垃圾的兵痞唐疯儿自戴上红袖套后,常往树上贴“告示”。风水一破,新宁镇便文王不安,武王不乐,好比一个结实强壮的汉子,横遭灾疫,干了,瘦了,垮架了。可破风水这革命加造反的行动,谁也干涉不得。大约因占了龙脉,几个冬春,郑幺嫂他们便名传新宁,成为全镇关注的人物。
  • 古诗源

    古诗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术概论

    美术概论

    本书分为十个章节,通过对美术解释说、美术学、美术文化、美术认识本质、美术传播、美术社会本质、美术创作、美术与批评、美术审美、美术教育等章节的编排合理,使对美术艺术的阐释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先做基础的、综合性的介绍,让读者对美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综合性的判断,再分门别类、以个案的方式具体导入美术世界。同时,本书各章节又自成一体,读者完全可以挑选其中自己更感兴趣的一章来阅读,可读性髙,能激发阅读兴趣。
  •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生活中任何地方都有心理学的影子,心理学正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心理学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和摄入的能量一样,是一种深深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同时又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事物。本书作者用精彩的文字、真实的故事和专业的观点来讲述心理学,让读者朋友通过他人的经历来梳理自己的人生。此外,“拓展苑”栏目主要介绍心理学史上一些经典的实验研究,如“个体受暗示性研究”等。“另眼看电影”栏目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从人格分裂、梦境、孤独症、偷窥等各个方面重新解读电影,让读者朋友感受电影和心理学的双重魅力。
  • 马耳他之鹰

    马耳他之鹰

    一位美丽的女子上门委托萨姆·斯佩德跟踪和自己妹妹私奔了的男人,然而萨姆派去的搭档当晚就死于阴暗的小巷,而被跟踪的人也在几小时后死亡。萨姆随即发现事情与女子的讲述大相径庭。重重谎言包裹下,事件的核心竟然是一只中世纪的皇家贡物“马耳他之鹰”。一群犯罪分子围绕着它展开了尔虞我诈的争夺,暗偷明抢、连环骗术、金钱贿赂与美人计轮番上阵,萨姆将如何认清他们的真面目随书附赠精美书签及超值全彩《马耳他之鹰不完全手册》,为您全面解析哈米特与他的马耳他之鹰!
  • 上海滩之美人心机

    上海滩之美人心机

    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众里寻出旧日仇,是喜是愁;闺秀名媛、公子书生,爱你恨你问君知否。转千湾转千滩,也平复此中争斗,又有喜又有愁,一段段缠绵悱恻的故事终将情归何处,且看今日上海滩之美人心机……
  • 猩色黎明

    猩色黎明

    一个普普通通地活了二十多年的普通人,突然卷入不普通的事件,踏入奇诡的世界。
  • 剑译天下

    剑译天下

    弃婴杨炎得剑王真传,天生资质不凡,苦心修炼,只为复仇。他凭借一柄天外神剑一路斩荆披棘,成为一代剑神,雄霸天下。
  • 龙血石的传说

    龙血石的传说

    书杰在日本侵略军的迫胁下进入了一座古代的王陵。本应空无一人的地宫里却杀机重重。书杰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颗龙血宝石,同时发现了墓主的真实身份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在宝石魔力的帮助下,书杰挫败了日军的盗墓行动,让侵略者尽数葬身古墓。而书杰本人最后只身逃出生天,而地宫里的宝藏与秘密再次深埋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