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1200000021

第21章 运思篇(17)

“基本上”和“大部分”不同。十个人开会,到了七个,我们只能说“大部分到会”,不能说“基本上到会”。同理,领导上交给我十项工作,我做完了七项,也只能说“我完成了大部分工作”,不宜于说“我基本上完成了工作(任务)”。“基本上”虽然也兼指数量,但是不仅仅指数量,而“大部分”是只指数量的。做完了工作的大部分,而且一般都还合乎要求、合乎标准,所完成的这一部分又包括工作中最主要的部分,完成了这一部分,工作上的根本问题已经解决,这才算是“基本上完成了工作”。尽管做完了十项工作中的九项,可是每项工作做得不完善,而且漏掉的一项偏偏是顶重要的有关键性的一项,仍然不算是“基本上完成了工作”。所以,意思是指数量的时候,最好就用表示数量的词,如“大部分”“绝大部分”等,不要随便用“基本上”。

“基本上”和“大体上”不同。“大体上”只是“毛估”的说法,“基本上”是一个更认真、更严肃的说法。一篇通顺明白,内容没有什么错误的文章,就可以说“这篇文章大体上还好”,可是不能说“这篇文章基本上是好的(或:基本上还好)”。说“这篇文章基本上是好的”,到底是“这篇文章一共十段,有八段写得不错”呢,还是“这篇文章还算通顺晓畅,没有什么毛病”呢,还是“这是篇好文章,只有个别的小地方还得斟酌斟酌”呢?一篇“基本上还好”的文章,应该是一篇好文章,只是有些枝节的不太重要的地方还不够好。一篇“大体上还好”的文章,没有这么肯定的意思,它所能肯定的只是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大毛病。“他的病大体上好转了”,这只是个普通的说法,病会不会好,还在两可之间;“他的病基本上好转了”,这是比较认真的说法,是医生的口吻,既能这么说,大概他好起来的可能就很大很大了。如果我们的意思只是毛估一下,并没有意思要表示已经经过周密的考察,已经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或重要方面,那么还是用“大体上”好,在这种场合用“基本上”是很不合适的。

“基本上”是个好词,简单明了而内容丰富。一个好词要好好地用,所谓好好地用,主要的就是维持并且发挥它的特点,不让它担任过分庞杂的任务。要是“大部分”“大体上”这一类的意思都让“基本上”去表示,这个词岂不就成为一个模模糊糊没有明确意义的词了吗?

2.结合着

“结合着”也是近些年来广泛使用开的一个很好的词,但是也有滥用的现象。

“结合着”跟“一块儿”或“同时”不同。吃消炎片最好同时吃点小苏打,不能说成“吃消炎片要结合着吃小苏打”或“消炎片要和小苏打结合着吃”。小苏打和消炎片同时吃下去,当然可以减少消炎片的一些副作用,可是我们说的时候既然只在于说明需要“同时(或:一块儿)吃”,并没有意思要指出它们的相互作用,所以平常我们总不用“结合着”。同理,“要注意运动锻炼,同时也要注意娱乐休息”,这句话里用不上“结合着”,没有必要说成“要结合着娱乐休息来进行运动锻炼”之类。只有要侧重表现两种事物的内在联系,要把这样两种事物贯穿起来看待,揉合起来进行的时候,才用得着“结合着”。比如,“我们得结合着具体的工作来进行业务学习”这句话,就是有意要说明,具体工作和业务学习这两件事是不可分的,必须注意它们的内在联系,简直得当成一件事情来对待。总之,“结合着”虽然也兼指同时,可是不仅仅指同时;要是我们的意思仅在于指同时,就不要用“结合着”。

“结合着”跟“连带(的)”或“附带(的)”更不相同。“结合着”的两样事物没有轻重主从的分别。我们说“甲结合着乙”,并不是说甲是主要的,乙是次要的。“连带的”或“附带的”的事物,一定是比较次要的,至少在说话的那个具体情况之下,说话的人是把它当成次要的来说的。此外,说“连带的”或“附带的”只是说甲事物跟乙事物有些关系,并不在于指明这两样事物有多少不可分离的关系。比如,“今天是讨论本单位工作上的问题,也可以附带的说一说学习上的问题”这句话跟“今天要结合着工作(或:学习)来讨论一下学习(或:工作)上的问题”意思就大不相同。用第一种说法,是说主要的要讨论工作问题,谈一谈学习是次要的,如果时间不够,也可以不谈;用第二种说法就完全没有这样的意思。第一种说法还是把工作和学习当成两件事来看待的,它们中间当然有关系,不过这里并没从它们的关系上来说;第二种说法就指明了这两件事的不可分的关系,而且就是要从这关系上去进行讨论的。

3.具体

《孟子》上有“具体而微”的话,那个“具体”是“全体具备”之类的意思,跟我们现在用的“具体”含义大不相同。现在用的“具体”是从外国语转译而来的,跟“抽象”相对,所以从前也用“具象”。“具体”就是具有形体的意思;可以看得见、听得见、闻得着、摸得着,换言之,可以由感官感觉接触得到的事物,就是具体的事物。现实环境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一些具体的事物,这些事物构成一种情况,这情况就可以说是“具体情况”;能够反映具体情况的一些实实在在的材料,就是“具体材料”。叙述一件事情,说明一种道理,描写一样事物,如果用的都是些具体的材料,我们就可以说“叙述得(说明得、描写得)很具体”,也可以说那些叙述、说明、描写是“具体的”。

concrete原来有两个意义:一个跟“抽象”相对,一个跟“一般(general)”相对。“具体”本来只表示它的第一个意义。现在有些地方用起来倒也相当接近它的第二个意义。比如我们问一个朋友:“你在哪里做事?”他说在中央某部。我们又问:“在哪一部门?”他说在某司。我们可以再问:“你担任什么具体工作?”这个“具体”就是“实际的”或“特定的”之类的意思,可以说是跟“一般”相对的那个意义。又如一个工作人员向领导说,他的工作中有困难。领导同志问他:“有什么具体问题呢?”这个“具体”也是近于第二个意义的,领导同志的意思是问有什么特殊的实际问题。这个用法可以算是正确的,不过要是索性用成“实际的”“特定的”“特殊的”之类,在表达上讲,似乎比用“具体”更明确些。

此外,现在也常常听见“具体的时间”“具体的地方”“具体的人”之类的说法,这大概是从第二个意义引申比附出来的。比如说:“小组会决定在星期六举行。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我们今天只是一般地检查我们这个单位里工作上的问题,并不是检查具体的人的工作。”第一句的“具体的”代替了“确实的”,第二句的“具体的”代替了“个别的”或“每个”。(第一句里实际上连“确实的”也不必用,单说“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就很好。)这种用法是不妥当的。让“具体”兼代了“实际的”“特定的”“特殊的”的任务,已经嫌负担重了些,要是再让它兼代“确实的”“个别的”“每个”的任务,它的负担就要过重了。词的负担一过重,就会模糊起来。用这个词还是严谨一点好。

4.问题

“问题”现在用得很广泛,可以表示好些个意义。除去“提出问题请人家回答”“出几个问题考一考”之类的比较原始的用法以外,最常见的用法还有这么几种:

(1)“有问题”(“没有问题”“有没有问题?”),如:“工作上有问题”“时间有问题”“这个句子的语法结构有问题”“他这个人的思想有问题”,等等。这种“问题”所表示的意义是“困难”“不方便”“不合适”“不妥当”“毛病”“缺点”“错误”等。因为它表示的意义多,所以往往需要有上下文,意思才清楚。比如“工作上有问题”这句话,可能是“工作上有缺点”的意思,也可能是“工作上有困难”的意思,必须有了上下文,才能推断。同样,“这么做没有问题”可能是“这么做没有困难,一定做得成”的意思,也可能是“这么做没有错,可以这么做”的意思。

(2)“成问题”(“不成问题”“成不成问题?”),如:“找房子成问题”“干部的补充成问题”“时间成问题”,等等。这种“问题”所表示的意义比较明确,大体上是“不容易”“没有把握”之类的意思。

(3)“××(的)问题”,如:“时间问题”“方法问题”“态度问题”“思想问题”“立场问题”,等等。这种“问题”大体上相当于“有关××方面的事”的意思。比如,“方法问题”就可以说是“有关方法方面的事”。这种用法最容易比附,而比附的结果往往会使话的含义不清楚。比如,“要把工作做好,得注意干部问题”,这句话的含义就模糊些,到底指的是“干部的补充、配备”,还是“干部的培养、教育”,还是“干部的使用”,还是包括这些方面在内?

除去以上三种成格式的用法以外,还有些不成格式的用法。比如,“你来,我跟你谈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一件事”的意思;“这个问题真不好办”的“问题”也是“事”(“问题”只能“回答”或“解决”,不能“办”,能“办”的是“事情”);“问题很严重”的“问题”,往往指的是“情况”(因为需要回答的“问题”有“大”有“小”,有“难”有“易”,说不到“好”“坏”或是“严重”“不严重”)。

为什么“问题”会用得这么广泛呢?大概正是因为它的含义笼统些,也比较含蓄些。说“有问题”似乎比说“有困难”“有错误”“没把握”和缓一点。说“××问题”,比如前面举过的“干部问题”,也比列举“补充、配备”“培养、教育”“使用”等容易一点。可是笼统含蓄的结果,往往会造成含混,而有些地方是不容许含混的。所以,在需要明确而且可以明确的地方,还是用一些更明确的字眼好。无论如何,我们不能用“问题”来偷懒。

除了上面说的方言土语词、文言词、模糊词之外,还有外来语、专门术语、同行语几个问题,有的在后面各章里会提到,这里就不一样一样地说了。

二辨异

辨别词的异同,是选词的基础。特别因为词汇里有一些所谓“同义词”,辨析词的意义和用法,在学习语言,学习写作中更成为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

(一)什么是同义词

“父亲”“爸爸”“爹”“爹爹”这些词的意义完全相同,不过“父亲”带点文言气,“爸爸”是口语,“爹”“爹爹”是方言;“聪明”“智慧”,意义很相近,但是用法不同,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名词;“规则”“规矩”意义和用法都相近,但是都小有区别。这些,习惯上都叫作同义词。

从构词上看,同义词有三种。一种是单音的同义词,如“蠢”“笨”…“傻”“呆”;一种是不包含相同成分的多音同义词,如“基础”和“根柢”,“一股脑儿”和“统统(通通)”,“扩音器”和“麦克风”;一种是包含相同成分的多音同义词,如“特点”“特色”和“特性”,“奇怪”和“古怪”,“凉飕飕的”和“凉凉快快的”。

一个词不一定只有一种意义和一种用法,因而一个词可能跟截然不同的好几个词是同义词。比如“好”,作形容词,即“坏”的对面的意思时,跟“不错”“美”“要得”是同义词;作副词,即“很”或“真”的意思时,跟“很”“真”“非常”“十分”是同义词。“活动”作形容词,跟“灵活”是同义词,作动词时跟“行动”“运动”构成另一组同义词。

汉语里,一个语素往往能够跟好几个不同的语素构成不同的词,包含这同一个语素的好些词,不见得都是同义词,往往分属于不同的几组。比如包含“成”的词最常用的有“成功”“成为”“成绩”“成果”“成效”“成就”“构成”“组成”“形成”等等。就拿这几个来说,“成功”作动词用是单独的一个,“成就”作动词用跟“成全”是一组,作名词用跟“成绩”“成果”“成效”是一组;其余三个“成”在后的又是一组。

任何语言的词汇里都有同义词。汉语的方言相当复杂,现在全国统一,交通越来越方便,方言的交流很快,甲方言的某个词,乙方言可能有跟它相近的词,两种方言融合在一块儿的时候,这相近的词可能都保留下来;我们有很丰富的文学遗产,里面保存了古人的语言,其中有许多词流传下来,跟现代口语里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并存;由于社会的变革,……语言里产生了许多新词,跟这些新词的意义相近的旧词,有的仍旧存在,并没有根本淘汰;中国是一个有高度文化的国家,人民有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的方式,不同的行业,往往各有或多或少的同行话,甲行话与乙行话之间也可能有些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翻译书籍介绍进来不少外国语言的词,这些词一方面跟我们原有的词可能相近而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外国语言里的同一个词可能有不同的译法:这些因素,加上汉语构词法的特点,使我们的语言里有了很丰富的同义词。

同类推荐
  • 丛林之书(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丛林之书(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主要是以“狼孩儿”莫格里为中心的人物故事。讲述了莫格里从婴儿到长大的经历,书中涉及了他的狼妈妈、狼兄弟、黑豹、老熊等性格鲜明的形象。这些故事地域广阔,有印度的丛林、半年不见太阳的北极圈、喜马拉雅山的一个圣地等。所描写的动物有棕熊、老虎、黑豹、蛇等,除了这些重要角色之外,还有大象、豺狗、海豹、眼镜蛇、鳄鱼、狗、猴子、鸟等。吉卜林都给它们起了名字,有的还有绰号。每篇故事各具特色、生动形象,能够培养并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
  • 一千零一夜(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一千零一夜(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综合营销策划

    综合营销策划

    本书共分15个章节,内容包括综合营销策划总论、营销策划创意、营销策划模式与营销策划书、SWOT分析、企业营销定位策划、市场竞争策划、企业形象策划等。
  • 习惯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习惯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习惯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 教你学射击(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射击(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热门推荐
  • 喻世故事

    喻世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火焰升腾

    火焰升腾

    一个魔法学徒,在一次和人冲突中,被打破了魔法核心,幸遇天才光明神官,开始了他通往武士的巅峰之路……
  • Twenty Years After(III) 达尔达尼央浪漫曲之二:二十年后(下) (英文版)

    Twenty Years After(III) 达尔达尼央浪漫曲之二:二十年后(下) (英文版)

    Alexandre Dumas was a French writer, Twenty Years After is a novel by Alexandre Dumas. The novel follows events in France during the Fronde, during the childhood reign of Louis XIV, and in England near the end of the English Civil War, leading up to the victory of Oliver Cromwell and the execution of King Charles I. Through the word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particularly Athos, Dumas comes out on the side of the monarchy in general, or at least the text often praises the idea of benevolent pgsk.com fantastic adventures of the Three Musketeers continue - starting with an intrigue surrounding D'Artagnan who has, for twenty years, remained a lieutenant. His musketeers are valiant and just in their efforts to protect young Louis XIV and the doomed Charles I from their attackers.
  • 敬简堂学治杂录

    敬简堂学治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流涌现

    新流涌现

    灵气复苏,各大势力的涌现改变了整个世界。本是一名高中生的方醒无意中被一个男婴拉进了QQ群,而方醒也成为了男婴的魔徒。超凡的家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秘密?他从来都不知道。失忆后的方醒实力大增有着上古巨兽的帮助以及神兵奇火。一念为善,一念为魔,我愿屠尽天下人,也愿作福天地间!
  • 小南南的追妻路

    小南南的追妻路

    她为嫁给他,不顾家里反对,被家里赶出去,到头来,却落个离婚的下场。“麻麻!哥哥欺负我~!”“我没有,我只是想提醒她陌生人的东西千万不能拿!”看着两个萌娃打闹着,脑仁直抽抽,暗恨这么就生了这么不让人省心的孩子。刚要张口,却发现孩子们跑远了!再次相见,他十分努力的开始了‘樵夫’的生活,斩断她身边出现的和隐藏的桃花。只为自己能够有个顺利的追妻路。
  • 做高效工作的员工

    做高效工作的员工

    职工素质教育是指对企业职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因此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现代企业所必需的学习型、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员工,因此非常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 北大女人气质修炼课

    北大女人气质修炼课

    女人的样貌,看似不可改变,但在如今科技发达的年代,改头换面,也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唯有内心智慧的沉淀,需要众多时日,以水滴石穿之力,渐渐浸入内心,融入灵魂,方能令气质大放光彩。《北大女人气质修炼课》搜集了众多北大女生及一些普通女子的事例,从心、品、貌等方向入手,讲述强大气质的修炼方式。此外,这些女子虽是出自北大,却也首先是个普通女人,同样有着女人的喜、怒、哀、乐,同样会犯下女人易犯下的错误。在她们的跌宕人生中,气质的轨迹隐约浮现,只待我们自己去发掘。
  • 星辰之冀

    星辰之冀

    我只是一个孤儿,在偌大的世界里,如同沙粒芥子般普通。被好心人收养,我一直以为,只是个巧合;我一直以为,我会和他们一样。可,那凄然的梦境,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我身上异于常人的能力,古怪的姐姐……这些催促着我,要我去看看,我,到底是谁。
  • 植修

    植修

    植修有空间,仙灵衍妙田。玄魂沧元奇,转眼即是仙。少年莫飞,得机缘,入百灵,修灵师,筑木心,凝丹根,炼魂花,合神木……种得灵植千千万,炼出灵纹叶叶丹。一身法宝碎虚空,半部功法逆仙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