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1200000023

第23章 运思篇(19)

另外可以提一提的,还有一个参考性的原则:尽可能地运用所指范围较小的词。我们在市场里遇见一位朋友,朋友问:“干什么来啦?”如果我们回答:“买点东西。”这只是一句敷衍的话,没有回答出什么具体的内容:到市场里来当然是“买点东西”,这还用说吗?如果我们说:“买家具。”这句答话就比较明白;要是说:“买张写字桌。”这话就十分明白了。区别在什么地方呢?无非是“东西”“家具”“写字桌”,所指的范围一个比一个小。根据这个原则再来看(1)(2)(3)三个例句,就不难发现,“反映(出来)”“不可想象”“难以想象”,都是些很概括的,所指范围很大的字眼儿;改成“写(出来)”“不可能的”或“很困难的”“很好的”,字眼儿所指的范围缩小了,句子的意思也就比较明白了。

这里需要再一次指出:“反映”“不可想象”等这些字眼儿的本身毫无过失,过失是在作者用这些字眼儿用得不是地方。

(8)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这句话的“反映”就是完全恰当的,因而表达的意思也是十分明晰的。

说到这里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表达你的意思的最普通、最明确的话是怎么说的就怎么说,表达你那句话里的概念的最具体的(所指范围最小的)字眼儿是什么就用什么。(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有意要把话说得概括、含蓄。)

2.关系明晰…词跟词组合在一块儿,它们的相互关系必须表现清楚,否则也会使全句的含义晦涩。这跟语法和逻辑的关系自然很密切,可是跟选词也有关系。

词跟词的关系最要注意的有三方面:一是结构上的指代关系,一是结构上的修饰关系,一是各种意念关系。

指代词的所指所代必须明白。下边是指代不明的例子:

(9)哥哥和弟弟在街上走了个碰头儿。他一看见他,立刻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

(10)长沙在衡阳的北边,汉口在长沙的北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商业都市。

(11)我们开始进一步研究用百分之百的竹浆制造道林纸,更希望因此引起同志们对竹料的兴趣,以多数人的智力,作精确的试验与研究,发挥它在造纸原料上更大的效果。

(12)开始时,我是认为我的血球的数目是正常的,这对于实验是绝对必须的。

例(9),引言里已经说过,不再重复。例(10),前半段有三个地名:“长沙”“衡阳”“汉口”,后半段的“这”不知指的是哪一个。例(11)的毛病很多,这里所注意的是那个“它”字。“它”前面有六样东西都可以用“它”来代替:“试验与研究”“智力”“兴趣”“竹料”“道林纸”“竹浆”。有人说“它”指“竹浆”,有人说指“试验与研究”。不论哪个说法对,反正都是猜的,不是从句子的本身判断出来的。例(12),“这”的所指不明,从结构上看,可以指“我”的心理基础,即“我是认为我的血球的数目是正常的”,也可以指“血球的数目是正常的”这一条件。究竟何所指,也得猜。

写出来的文章,应该一看就明白,不能叫读者去猜(除非写的是谜语)。上面这四个句子却非猜不可。猜出来的未必是作者的原意;纵然是,读者也难免不放心。这样就违反了修辞学上明晰的原则了。

这类毛病应该怎样避免呢?

“他”“这”“它”在语法上都叫作“指代词”。指代词所指代的那个词,叫作这个指代词的“前词”(或“前行词”)。修辞学上有一条原则:指代词的前词必须明显。前面那四个句子所以不清楚,就是因为用了前词不明显的指代词。避免这种错误的办法是:没有前词的时候,不要用指代词;前词不明显的时候,宁可把所指代的那个词重复一下。如果能够既不重复又不含糊,当然更好。这并不是说,前面有了不止一个词的时候,后面就绝对不能用指代词。只要让人一看就明白,知道这个指代词指的是谁,也未尝不可以用。比如,“天上有一架飞机,在白云的旁边擦过。它的翅膀上,闪耀着美丽的五星国徽。”“它”字前面虽然有四个名词(“天”“飞机”“白云”“旁边”),但是任何人一看就知道“它”指的是“飞机”(“天”“白云”“旁边”都不会有翅膀,更不会有国徽),所以这个“它”可以用。

句子里修饰语跟被修饰语的关系必须明白。一个词前头有个修饰语,修饰语前头又有修饰语,它们三个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是第一个修饰第二个,合成的这个词组修饰第三个,还是第一个和第二个并列,都是修饰第三个的呢?可能发生这类歧解的时候,必须设法避免。比如:

(13)这些热烈的友谊的联欢……

(14)英勇的战士的朋友……

例(13)有两种可能的解释:“热烈的”和“友谊的”并列,都是修饰“联欢”的;“热烈的”修饰“友谊”,“热烈的友谊”修饰“联欢”。例(14)也是同样的情形,可以理解成“英勇的”朋友,“战士的”朋友,也可以理解成“英勇的战士的”朋友。遇见这种情形固然可以借助于顿号,还可以借助于“的”“底”的区分。不过这都不是顶好的办法,尤其“的”和“底”,一则现在并不十分通用,再则念在嘴里声音一样。所以要避免误会,还得从词句本身去想办法。比如例(14),如果“英勇的”和“战士的”都是修饰“朋友”的,应该把它们两个颠倒一下,说成“战士的英勇(的)朋友”。(这里也可以提出一个原则:如果一个词有好几个修饰语,其中表示领属关系的那个不能放在被修饰语的前面。如“我们(的)伟大的祖国”绝不会说成“伟大的我们(的)祖国”。)如果“英勇的”是修饰“战士”的,就不妨把前面的“的”去掉,说成“英勇战士的朋友”。(形容词后面的“的”,并不是绝对需要的,如“红旗”“伟大祖国”等。)

句子里有时要用些词语来表明各种意念关系,如时间、数量、比较等等。这种关系必须交代清楚;否则,读者看了也要不懂得。

(15)1950年我国对外贸易的总值已超过1931年以后的任何一年……

(16)我国用竹造纸,从后汉蔡伦发明造纸方法后,直到西晋时代,就已逐渐采用。

(17)但就从这些小地方,可看出解放二年后农民思想的变化。

这三个句子都把时间观念表现得很模糊:例(15),“1931年以后的任何一年”只说明了时间的起点,没说出止点。从1932年起,一直到无穷的以后,都可以包括在内,“1950年”当然更在里面了。可是1950年的对外贸易总额显然是不会“超过”1950年的。例(16),究竟“用竹造纸”是从蔡伦开始的,还是从西晋时代开始的,还是在蔡伦以后、西晋以前开始的,在这个句子里看不出来。例(17),好像是说“农民思想”在“解放二年后”才开始变化,这显然是不合事实的。这些基本上都是逻辑方面的问题。不过,修辞学上同样要求把时间关系表现清楚。办法是:注意“以上”“以来”“从”“到”等等这许多表现时间关系的词。比如,例(15)至少要把“1931年”下面的“以后”改成“到1949年间”。例(16)毛病很大,“从……后”“直到”“就已”“逐渐”这几个虚词一用,使全句的意思不明白,得彻底重写。例(17)的“二年后”应改成“两年来”。

(18)就以今年春天黄河结冰坝的事来说吧。今年黄河结的冰坝最大,长达三百余里。

这个句子的比较关系不清楚。“最大”,当然是比较着说的。但究竟是和什么相比呢?是“今年”比“往年”结得大,还是“黄河”比别的河结得大?从“今年黄河结的”这六个字看不出来,也得猜。修辞学上要求把比较的对象说清楚。凡是说“更……”“(比)较………”“最……”的时候,一定得把相比的两方面或几方面交代明白,除非由上下文可以很清楚地判断出来。

(19)……提高工作效率200%。

究竟是工作效率“增加了”200%,还是“提高到”原来的效率的200%?从这个句子里看不出来。数量关系必须表达清楚,一点都含糊不得,否则说了个数目反而比不说数目更不科学。有些表明数量关系的词语,现在被大家用得很乱,含义很不明确。比如,有人说“2(或‘两个’)以上”的时候,意思是从2起,即2、3、4……;也有人以为是不包括2的,即3、4……。再如,原来有100个,现在有150个,有人说“增加了一倍半”也有人说“增加了一半”。并不是这些词语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大家用得不统一。在这类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还没十分确定之前,只要有被误解的可能,宁可换一个说法。比方“不止一个”“多于两个”“(从)满三个(起)”等等,就都比较明白。

说来说去还是那个老原则:时间、比较等各种关系,都得表达得一目了然,别让读者去猜想。

(二)确切

照逻辑学的说法,词是概念的名称。一个概念可能只有一个名称,也可能有好几个名称,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概念,就可以说只有这么一个名称,“父亲”“爸爸”“爹爹”这三个名称代表的却是一个概念。只有一个名称的,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要我们用的是这个概念,就必然是用这个词,要是用了别的词,那就表示我们想错了。有好几个名称的概念,用词来表达的时候需要选择,不过纵使选择不好,结果只是不妥帖,表现的概念仍是明确的。比如写一个3岁的小孩儿跟妈妈说:“父亲不给我买糖。”这显然不像小孩儿的口吻,小孩儿说“爸爸”,不说“父亲”,可是这句话的意思是明白的,并不含糊。

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形:一个概念跟别的一些概念组织到一块儿来表达某个意思时,代表这个概念最确切的只有一个词,可是另外有些词所代表的概念跟它近似。这时要是我们没用这最确切的词而用了别的词,整个儿的意思就会含糊不明。比如:

(20)我国古代的瓷器在世界上曾独占了500年。

(21)华依一看,他面前又从水里浮起来了那匹巨大的黑色的鲸鱼,头上有梳子似的鲸冠,不是一匹普通的鲸鱼,而是一匹真正的鲸鱼。

(22)机关干部应该怎样工作?在机关里工作能不能产生英雄?这是许多在机关里工作的青年常常提出的问题。

(23)其余的由于不能暂时远离学校,就都到学校附近的工厂和郊区去……

例(20),“独占”有“垄断”的意思。我国古代没有垄断过世界的瓷器市场,而是那时候别的国家还没有瓷器,或是没有和我国的一样好的瓷器。所以这里不能用“独占”。例(21),用“真正的”跟“普通的”对待着说,意思含糊,“真正的”用在这里不恰当。例(22)的“产生”应该是“成为”。例(23)说“不能暂时远离学校”,好像是说“能够永远远离学校”,显然不是这样的意思,“暂时”应该改为“一时”或“当时”,放在“不能”前头。

我们常常说,一些写得很好的文章是“一字不易”的,就是说,一个字都改动不得。为什么一字不易呢?正是因为每个字用在那儿都是最确切的。并不是说除了那个字之外再没有别的字可用,而是说在那个地方任何别的字都不如它明白、恰当。

看好的作家——不一定是成名的作家,只要是认真负责的作家——修改过的草稿是很有意义的。从草稿上我们可以看出作家怎样把一个个的字眼儿斟酌了又斟酌,衡量了又衡量,一定要选出在那里表达意思最确切的才满意。“僧推月下门”改为“僧敲月下门”的故事——“推敲”这个词的来源——是大家都知道的。文学创作自然不是只有推敲字眼这么一件事,可是优秀的作家严肃认真地对待词汇,一个字都不肯随便用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选择确切的词,不是字面上的问题,而是思想上的问题。因为前边说过,词是概念的名称,用词恰当不恰当,所表现的是概念明确不明确。用词草率,说明了作者思维的不周密。

(三)简练

当用的词不省,不当用的、不必用的词不用,这就是用词简练的原则。用了多余的词有很多坏处,最起码是多占篇幅,多费人家的时间,有时会使句子含义不明晰,甚至于歪曲了原意,引起人家的误解。

(24)技巧的不够当然是一个原因,但创作态度不够严肃,潦草、马虎也是一个原因。

(25)我国面积幅员很大…

(26)要把年画画好,就不但要懂得大题目,还得必须知道小题目……

例(24),“不够严肃”应该可以包括“潦草”“马虎”,“潦草”跟“马虎”在这里的区别不明显。这样三个词一齐用,细心的读者不免要揣测一会儿:作者所说的“不够严肃”,除去“潦草、马虎”之外,还指些什么?“潦草”跟“马虎”有什么不同?例(25),有了“面积”,不必再用“幅员”。例(26),“得”跟“必须”只能用一个词。

(27)他们进城以后,由于在一些非常琐碎的生活问题上,感情发生了破裂。

(28)通过这次运动会,启发了我们同学的锻炼热情,增强了我们的锻炼信心……

例(27),“由于”和“在……上”用一个就行。例(28),“通过”多余。用了这些多余的词,把全句的语法关系都弄模糊了,意思自然也就不明白。

简练不是从词的数目上看的。不当用而用,一个也是冗赘,应当用的,一连用几个也不多。

同类推荐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昆虫记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倾其一生心血著成的科学巨著,在他的笔下,小小的昆虫是如此奇妙有趣、充满活力。他以生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将一部严谨优美的科普文学作品完美呈现。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著名作品,讲述海怪出没,发现“鹦鹉螺”号,并进行深海旅行的故事,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充满了高深动人的想象。
  • 优秀小学生快乐日记一点通

    优秀小学生快乐日记一点通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写好日记,我们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特精心编写了这本书。本书精选数百篇全国小学生所写的精彩的日记,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新鲜感。它集写作指导、优秀范文、写作积累于一体,以全新的方式指导小学生对作文兴趣的培养、对作文技法的实际应用。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名胜故事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名胜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小公主(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小公主(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常驻印度的英国上尉克鲁先生把唯一的女儿萨拉送到了伦敦的一所贵族学校,学校校长明钦女士竭力巴结他们,将萨拉捧成了学校的“招牌学生”,把她当成公主一样尊敬。克鲁上尉因和朋友投资钻石矿失利而染病去世,势利的明钦女士把萨拉赶到阁楼做女佣,萨拉饱尝了周围势利之人的冷眼以及各种折磨,但她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依然表现得像个公主。两年后,克鲁上尉的朋友找到了萨拉,并告知萨拉钻石矿已恢复生产,萨拉终于摆脱了明钦女士的压迫,变成了真正的“公主”。
热门推荐
  • 不忍细看的大明史

    不忍细看的大明史

    明朝,是一个极具诱惑力又欲望膨胀的年代。不仅皇帝们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李善长外表温和,但待人苛刻,以营党欲;朱高煦恃功骄恣,凶悍不法,以篡夺欲;王振善于伺察人意,以虚荣欲;刘瑾欺上瞒下,以把持欲;严嵩、张居正很不廉洁,以求权欲;魏忠贤见风使舵,以变态欲;李自成勇猛有识略,以残虐欲;吴三桂勇冠三军,以私情欲。权倾一时的大臣、不可一世的佞幸,有正人君子,也有宵小之徒;有忠臣的死谏,也有阉人的疯狂……正是这个偏执家族,揭开了明朝近三百年的重重迷雾,为后人们留下了一个捉摸不透、无限遐想的明朝。
  • 月亮之上的流星雨

    月亮之上的流星雨

    倒霉鬼乐瑶遇见了“真命天子”严鸿风,为了改变自己那倒霉的命运,她不得不向严鸿风展开追求,两人在不断相处中发生了许多啼笑皆非的事。
  • 上古妖录

    上古妖录

    这方世界没有未来,因为天道被人替换。这是几代人的努力,因为他们不甘心。万万信徒,天妖之力,能否,登天伐道?一尊圆鼎,一柄长剑,能否,解救大世?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白云下的安然

    白云下的安然

    第一眼见到白云,他就喜欢上了他倾其所有的靠近,却换来永生难忘的侮辱那些非人的折磨,让他日日活在梦魇中,饱受折磨……“不要……云云……云云救我……”第一眼见到左安然,白云便想,好一个漂亮的男人剑眉星目,红唇皓齿,让人过目不忘可她没想到,他竟然敢算计她?!既然如此,那就别怪她心狠手辣可她却再次惊讶,这男人被她折磨的发疯,心中口中,依旧是她……
  • 芙蓉城中楼外楼

    芙蓉城中楼外楼

    【已完结】六岁时夙锦玥在府中初次遇见三皇子祁墨,彼此不欢而散还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十年后,当他们再次相遇时,他是一国皇子,修建起楼外楼玩世不恭嬉戏人间,她是侯府小姐,温文内敛心事深藏。两人交际逾深,便生出众多剪不断的纠葛。他无心权谋,本想一世常欢,却甘愿为她卷入皇位争斗,阴谋暗算勾心斗角的权势之中,知己挚友的绝情背叛,他们的这场浮华爱恋,如何能安然相守。祁墨----本可无需多情,偏偏情深入骨夙锦玥----初识鲜衣怒马,后来生死相依
  • 怎奈竹马是大佬

    怎奈竹马是大佬

    “两个黄鹂鸣翠柳,我被江二虐成狗。”“程景景,你说什么?”“···一,一行白鹭上青天。”幼时的程景景,家里空降竹马江澄澈,说好的要当她的小老弟结果角色一换成了每天监督她的小恶魔。“江二,我想出去玩。”“程景景,你说什么?”“···那个我想学习来着。”江澄澈是个很称职的监工,事事都帮程景景解决。嗯,称职到,连程景景的桃花都一并帮她解决了。“我,我想谈恋爱。”“程景景,你说什么?”“···我想和你结婚。”江澄澈笑着将二景拥入,“好。”···我以前半生为局,精心布置,赌注是这条命,代价是孤独终老,只为结局是你。
  • 华严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

    华严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苿莉黑

    苿莉黑

    叙说茉莉黑从小女孩到中年的历程,从个体的生活反映时代的变迁。
  • 涅槃宗要

    涅槃宗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