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1200000042

第42章 运思篇(38)

最后这个句子虽然是平平实实的话,但在作用上讲,也可以认为是警句。由此可见,这种所谓富于综合性的警句,只要简洁有力,能概括相当丰富的事理,能启发读者的思想就行,并不一定要在措词和结构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二)借用其他修辞方法的警句

比喻、借代、夸张等,本身原是可以启发读者的想象的。一般的比喻、借代或夸张,多半用来描写事物的形象或情景。如果我们借用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之类,使它蕴含很深刻的意义,那就不但可以启发读者的想象,而且可以启发他的思想,使他从这比喻之中,了解了重要的问题或事理,而且由于用的是生动的比喻、借代或夸张,不是刻板的说理,会使他得到的印象特别深,所受的感动特别强。这样一个修辞性的说法,也就构成了一个警句。

(3)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然而这并不是“小摆设”,更不是抚慰和麻痹,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

(4)美国的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劳动者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日本纱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夏衍:《包身工》)

第(3)例,说小品文必须是“匕首”和“投枪”,是一个隐喻,意思是“小品文必须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战斗武器,像匕首和投枪似的,可以直刺敌人的心脏”。这样用比喻来解说小品文的作用,自然特别有力,而且蕴藏的意义非常深刻,值得我们体会玩味。第(4)例,用“日本纱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来说明日本帝国主义者怎样剥削压榨中国的工人,当然足以发人深省,激起愤恨。从修辞上看,这是用夸张的方法做成的警句。

(三)看似矛盾实不矛盾的警句

有一种句子,表面上看起来像是自相矛盾,可是仔细一想,不但并无矛盾,倒的确是有道理,至少是有一部分的道理。北方俗语说:“会浮水(游泳)的淹死,会骑马的摔死”,就可以算是这一类的警句。初一看,这句话好像不对:“会浮水的”为什么反而会“淹死”,“会骑马的”为什么反而会“摔死”呢?仔细想一下,原来是这么个道理:不会浮水的,根本就不敢下水;不会骑马的,也根本不敢上马。正是因为会浮水,会骑马,才往往大意,而一大意就会出危险,尽管“会”,仍有“淹死”“摔死”之虞。所以这句话最足以使大意的人得到警惕。写作中适当地运用这类警句,很足以加强文章的力量。惟其是表面上有些矛盾,读者就非用心想一想不可,这样一用心,句子的含义就深深地打进他的思想里去了。

(5)这样,我必须要求自己写得“对”,而后再求写得“好”;道理说错,文字越漂亮,故事越有趣,才为害越大!对而且好,才算真好;不对,就不好。

(老舍:《为人民写作最光荣》)

(6)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7)……她是我的妈妈,又不是我的妈妈,我们母女之间隔着一层用穷做成的障碍。

(老舍:《月牙儿》)

(8)这本选集一共16篇,是在48篇短篇小说中选出来的。创作日期是从1927年到1941年。从这本集子里面大约可以看得出一点点我的创作的道路。是长长的路,也是短短的路。

(丁玲:《丁玲选集自序》)

第(5)例,为什么“道理说错,文字越漂亮,故事越有趣,才为害越大”呢?因为文字越漂亮,故事越有趣,看的人就越多,流行的就越广,给人的影响就越深,可是“道理说错”了,岂不就是把这错的道理散布得更远更厉害,也就是“为害越大”吗?第(6)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那些在思想上或行为上败坏堕落,违背人民的利益的人,他们虽然活着,可是毫无价值,等于死了,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像“行尸走肉”的那种人;“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是那些在思想行为上曾经对人民有过贡献的人(这里,特别指的是鲁迅,因为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而作的),他们虽然死了,可是他们的功绩却还存在着,而且还起着作用,因此他们的名字也还留在人民的口中和心中,所以他们等于还活着。第(7)例,《月牙儿》这篇小说是写旧社会里被穷困磨折,被社会蹂躏的女性。妈妈因穷困而沦落了,女儿也因穷困走到了沦落的边缘。这时女儿想到了妈妈:论血统关系,她们是母女;可是由于穷困,妈妈沦落了,她不能养活女儿,也不能爱女儿;女儿呢,不但不能去找妈妈,靠她养活,心里也不愿爱这么个妈妈;在实际的物质生活上,她们简直没有母女的关系了。“她是我的妈妈,又不是我的妈妈”就是指的这种悲惨的情况和矛盾苦恼的心理。读了这一句,让人想到旧社会逼得母女乖隔,不能过正常生活的那些罪恶。第(8)例,作者说她的创作道路“是长长的路,也是短短的路”。怎么既是“长长的”又是“短短的”呢?“长长的”是说在创作的路上摸索了很久,兜了许多圈子,花了许多的时间;“短短的”是说创作的路,提高和进步的路,是没有止境的,在这无止境的大路上,作者认为她自己才走完了“短短的”一段。两句话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多么严肃地看待创作,多么虚心地看待自己的成就。

以上是比较常见、常用的几种警句,除此而外,自然还有别的类型,这里不能一一叙述了。使用警句时,最要注意的是不能牵强:绝不要为了创作警句而写警句,一定要根据思想的进展和文章的要求来作。其次,运用“看似矛盾”的那种警句时,一定要“实不矛盾”;并且,这句话的真义必须是读者能够体会得出来,而且不至于体会错误,也就是说,绝不模棱两可才行。否则,生僻奇突得让人不懂,或是可能有几种解释法,那就是玩弄文字,耍花巧,不成其为好的警句了。

七其他的修饰方法

修饰的方法是很多的,前几章说的只是最常见的几种。这里再简略地补充介绍几种比较次要的修饰方法。

(一)转借

文言里形容人生气生得厉害,说“怒发冲冠”;年纪大的人因伤感而哭,说“老泪纵横”。“发”不会“怒”,“泪”无所谓“老”,“怒”和“老”都是修饰人的,现在借用来修饰跟人有关的物。“喜酒”“快乐的暑假”等都是这类修饰法。

(l)他整天愁眉苦脸想来想去,越想越糊涂……

(欧阳山:《高乾大》)

(2)那种愉快的笑,简直和那长年被生活所围困得极抑郁的面容不相调和。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愁”“苦”“愉快”“抑郁”本来都是形容心情的,现在转借来修饰可以表现心情的“眉”“脸”“笑”“面容”。用这种修饰法造成的词语有的已是成语性的,如“愁眉苦脸”等,得注意按照习惯来使用。要是自己创造这种修饰语,或是模仿外国文学作品里类似的修饰语,得注意是否自然明显,是否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外国文学里有“烦躁的枕头,睡不着的床”之类的说法,形容一个人因心情烦躁以致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情形。把这样的说法硬搬进自己的作品里来,是很不合适的。

(二)反话

口语里头常常运用反话。比如,费了很大的事才把一个人说服,明明是很困难,偏说成“好容易才把他说服了”。街上走过秧歌队和腰鼓队,很多人拥在路旁看,明明是很热闹,偏说成“好不热闹!”反话运用得好,足以加强话的力量。

讽刺讥嘲的时候,尤其常用反话,下边就是几个例子:

(3)好!他不打就不打,咱给他门上埋个守门雷,明天是大年初一,叫他来个开门见喜。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

(4)自从胡泰的胶皮车光临了暖水屯之后,暖水屯的人便添了话题。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5)无论如何,到处跑着想办法的人,总比坐在家里想办法的人,有办法得多。

(欧阳山:《高乾大》)

(6)张得贵,真好汉,

跟着恒元舌头转:

恒元说个“长”,

得贵说“不短”;

恒元说个“方”,

得贵说“不圆”;

……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7)知识高超而眼光远大的先生们教导我们:生下来倘不是圣贤、豪杰、天才,就不要生;写出来的倘不是不朽之作,就不要写;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或者,至少能给我(!)有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

那么,他是保守派么?据说:并不然的。他正是革命家。惟独他有公平、正常、稳健、圆满、和平,毫无流弊的改革法;现下正在研究室里研究着哩——只是还没有研究好。

什么时候研究好呢?答曰:没有准儿。

(鲁迅:《这个与那个》)

反话有幽默感,有时有刺讥性,但必须用的是地方。在不适当的场合用反话就显得油滑,那是必须避免的。

(三)一句顶一句

从前有一种文字游戏,叫作“顶针续麻”(也称“顶真格”或“联珠格”),就是用每句的末尾一字作下句的第一字,这样一直连缀下去。现在说相声时还常常用这种办法。写作中在描写景物,记叙事情的经过,甚至推理论证的时候,适当地参考顶针续麻的办法,往往能使文气贯通,并且显得记叙严密。例如:

(8)大门朝东,对着大车路,大车路前面是一片沙滩,沙滩的尽头横着一条小河。小河的那边又是沙滩……

(欧阳山:《高乾大》)

(9)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袁鹰:《井冈翠竹》)

(10)这张脸的周围长满了胡须,胡须的当中像出疹子似的长满了红点子。

(同前)

(11)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鲁迅在北京女师大学生会的演讲)

第(8)例表现地点的衔接,第(9)例和第(10)例表现部位的衔接,第(11)例表现推理的进展。用这种办法要注意,必须是事物的本身确有这样的衔接关系时,才在语言上整饰一下,使它把事物的衔接关系更好地表现出来,千万不能硬凑,硬凑就成了没有什么意义的文字游戏了。

(四)对比

把一个大的跟一个小的放在一块儿,两相比衬,大的格外显得大,小的格外显得小。写作中可以运用这种道理,用对比的方法来描写事物。对比的两方面可以存在于一样事物的本身,也可以是两样事物;可以从性质上对比,可以从形象上对比,也可以从时间上对比。例如:

(12)周海人不高,说话可像打雷,咕喽咕喽没个完。

(杨朔:《三千里江山》)

(13)吴天宝人小,器量可大,看出姚大神气色不善,也不介意……

(同前)

(14)我似乎被周围所排挤,奔到院子中间,有昏黑在我的周围;正屋的纸窗上映出明亮的灯光,他们正在逗着孩子玩笑。

(鲁迅:《伤逝》)

(15)至少,以前一听见谈到合作社三个字就走开的人,现在可以听下去。

(欧阳山:《高乾大》)

必须是事物的本身有可对比时,才能用对比的办法,绝不能硬凑。不过,有时事物本身原是有可对比的,只是我们不留心。比如第(14)例,单说“吴天宝气量很大,看出……”,未始不可以,可是先说个“人小”,这一对比,就更显出“气量”之“大”。所以,能否恰当地运用对比法来描写事物,主要还得靠细心地观察和分析。

(五)一件事情从两面说

为了强调,有时可以把一件事情从两面来说。这样一来,形式上成了对偶式的句子,说着流畅带劲,内容上一个补充一个,力量也可以加强。例如:

(16)任常有说:“我怕见人,不是怕走这三里地,人家看见我就讨厌,我看见人家也不舒服。”

(同前)

(17)赶车的挥动大鞭,鞭梢蜷起又甩直,甩直又蜷起,发出枪似的响声来。

(周立波:《暴风骤雨》)

第(16)例是说“我”跟“人家”互相不喜欢,第(17)例无非是说鞭梢一甩一蜷的不停。现在分开来从两面说,意思更显著、也更有力些。用这种办法也得看地方,而且不能用得太滥。滥用了会显得啰里啰嗦,或是贫嘴薄舌的。

上边又补充介绍了几种修饰方法,但仍然不全。修饰的方法是很多的,在这样一本小书的一部分里,不可能包罗无遗。不过,最重要最常用的,这里大体上都说到了。从这几章的简略说明里,读者也不难体会到,要能灵活地运用修饰方法,主要的还得靠生活经验和一般知识的丰富,以及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能力,离开了这些单讲修饰方法,对于写作是没有多大帮助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部分多少总有些示例的作用;至于进一步掌握修饰的技巧,那就得靠读者从多方面去努力培养了。

(选自《张志公文集》第2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1月)

同类推荐
  • 高分作文不是梦:学透课本

    高分作文不是梦:学透课本

    《小草老师教你写作文》系列图书是作文培训辅导名师小草老师和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王宏玉老师共同编写,专门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指导书。全套书共分四册。本册书从课文中提取最精华的作文技巧,依据课本设计了一整套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牢牢地抓住课本,或模仿,或续写,或发挥想象,或发表见解……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作文技巧。
  • 喀尔巴阡城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喀尔巴阡城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新探案记

    新探案记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快乐作文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快乐作文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书突破了传统的作文教育和写作模式,针对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筛选并列举了众多优秀范文,突出了创新性和趣味性,并对常见的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进行了重点示范。相信对提高小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会有很大帮助,让他们轻松地读,快乐地写。让写作文不再头疼!
  • 谁绑架了中国父母

    谁绑架了中国父母

    一个曾经的高中语文老师对当今社会问题尤其是教育热点问题的一以贯之的冷静思考,一个全职爸爸十年陪读的心路历程,一个“特派记者”卧底教育的特别社会调查,一个五音不全的男人培养陪伴音乐才女的感悟和感动。作者以散文的笔调和生活的语言,借一个个平实的故事,娓娓道来中国教育的沉重社会现实,并为诸位父母开出了解决诸问题的良方。有理念,有做法,有见证。可读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全书核心理念是:爱容易,爱到很难;随意的选择,就是故意的加害;大人在爱的名义下,爱孩子,爱死了孩子;小孩无错,大人要打。以“谁绑架了中国父母”为题,把父母置身于被同情被解救的境地,易于引起共鸣。
热门推荐
  • 青果青

    青果青

    普通高中里一群95后学生,“纪律差”、“美女多”,新班主任姜春雷带着这群厌学、争宠、逆反、早恋、暴力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孩子们一起成长。作品以正面的视角叙写了“青果”学校校长、教师们因为坚持原则和锐利改革所遭受到的误解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折射出教育者育人的艰难、无奈和操守。作品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大佳铜奖”。
  • 尸坟秘录

    尸坟秘录

    人死之后,魂魄华散,归九阴,葬幽冥。而亦有邪尸扶棺凝卧,久弥成灵;尸壳蜕现,重塑三尸之气。烜尸,奸恶之人,拟烜尸坟,破尸还阳;悖天地之法理,逆尸坟之鬼路。尸鬼破棺,积怨而生。一个从死坟里爬出来的女人,能否活在世上?尸体,为何我的尸体活过来了?草帽中人,过路行者;红眼鹤,镇魂香……为何他们去往那沉寂多年的死墓花坟、月夜荒宅?
  • 玄兔与盖亚

    玄兔与盖亚

    人们过去总是在地球上仰望月亮,而如今,我们脚踩着曾经仰望着的明月,看着曾经称为家的蓝色星球。用尽几代,数十代甚至数百代人的努力也要达到的唯一目标——回家。
  • 安知岁月静好

    安知岁月静好

    一场相遇令本无交集的三人紧密交织,岁月怎能静好?大概只有陪安千初一路走过来的江淳知道,安千初在知道自己的病后就一直在保护那个女孩,不惜撒谎让她放弃自己。记忆到了终点,还是那个夏天,还是那个冰沙店可却没了以前那三个并肩而行的学生
  • 十魔障

    十魔障

    佛道斗法,三界妖魔争夺九鼎,主宰大局的却是一个凡人。获得黄庭经,斗败麒麟大帝,修成不死丹,谁知道不死丹正是更高一层仙人的陷阱。往返三山,十洲之战,天庭对决,大罗天激战造物主。仙道一途,真假难辨,或悲或喜,何去何从?或许不过凡人一梦?
  • 日损斋笔记

    日损斋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啸防范与自救

    海啸防范与自救

    自然灾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能力阻止它的发生和带来的损害。大多数人在突然遭遇自然灾难时会彻底崩溃,他们或哭泣、或尖叫.却不知此时是需要迅速行动的最关键时刻。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利用自己所学的灾害自救知识,并迅速采取行动脱离险境、减小损害。因此,如果幸运的你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自然灾难,请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在何时遇到何种灾难。
  • 温情深似海

    温情深似海

    一年前,莫子期和柳言琢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甚至于惊动了这座城市,因为作为富豪的他,迎娶的柳言琢还是个大学学生,社会舆论对于柳言琢是十分的巨大,甚至于影响到了柳言琢正常的生活,但是他们还是坚持下去了……
  • 萌宝来袭:极品爹爹腹黑娘

    萌宝来袭:极品爹爹腹黑娘

    他真是一个极品的男人,身份高贵,却总爱调戏良家美少女;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却是人人咬牙切齿的无良草包男。修为高深,却常常扮猪吃老虎坑死人不偿命。她只是被迫打了他一耳光而已,三年后,他却死缠着她不放。送银子,赠大宅,她一脚踹之。他却紧抱她的大腿,可怜兮兮道,“孩子他娘,求带走……”
  • 笑剑情天续前缘

    笑剑情天续前缘

    从南粤仙峰云鹤山庄林三和口中,说出中原一代奇侠百姓恩人的传奇故事来。从而引出东方世家遗孤的复仇之行来,却没想到天意弄人,易天而处,扑朔迷离的商场风云,光怪陆离的未来世界……没想到这一切,竟只是一个现代人的一段神奇梦境、一段异想天开的未来幻想。过去、现在、未来……好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好像是各自独立……时空在交叉,故事与现实不过是两字之差。确有其事的赌海恶浪,钱权、理性、亲情在现实中交战……血案疑云,版权风波,爱情在颠沛中成熟,蓦然回首,才发觉这样的精彩远不如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