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2600000059

第59章 学者陆游概说(2)

陆游博学多识,著作等身,享有盛名,但谦虚低调,从不骄傲自满,自我吹嘘。晚年时,他还自责:“文章老不进,憔悴今可吊。”(《谢徐志父帐干惠诗编》,《诗稿》卷五十三)陆游认为,读书是名山事业,可传诸后世,而功名利禄是转瞬即逝的,“书生事业期千载,得丧从来未易评。”(《九月二十三夜小儿方读书而油尽口占此诗示之》,《诗稿》卷二十五)陆游常读经典书籍,通过读经书与古代圣贤进行心灵交流、精神对话,“残编幸有圣贤对。”(《独立》,《诗稿》卷五十六)“窗间一编书,终日圣贤对。”(《北窗》,《诗稿》卷五十七)从圣贤身上学习高尚道德、完美人格,寻求治国安邦之道。他读古书是为了尚友古人,汲取精神营养。“闭门谁共处,枕藉乐天诗。”(《自咏》,《诗稿》卷四十一)“幸有古人同臭味,不嫌儿子似迂疏。”(《读书》,《诗稿》卷二十一)读书读到忘我的境界,这种读书之乐是不喜欢读书的人体会不到的。陆游读书常常忘时,废寝忘食,忘却饥寒,“老来百事废,惟此尚自力。岂惟绝庆吊,乃至忘寝食。”(《读稿有感》,《诗稿》卷四十)“藜羹冷未啜,短褐忘严冬。”(《冬夜读书乐甚偶作短歌》,《诗稿》卷十六)读书忘老,“读书有味身忘老。”(《不寐》,《诗稿》卷四十八)《抄书》诗中笑语儿子,说抄书是“却老方”。“得书娱晚暮,遇药起沉绵。”(《书辜》,《诗稿》卷七十七)读书忘忧,“我于万事本悠悠,危坐读书忘百忧。”(《喜雨》,《诗稿》卷七十七)读书忘贫病,有养生之效,“岂惟洗贫病,亦足捍患难。”(《秋夜读书》,《诗稿》卷四十七)“老喜杜门常谢客,病惟读《易》不迎医。”(《读易》其二,《诗稿》卷三十三)“岂惟息烦心,亦足养病目。”(《发书画还故山戏书》,《诗稿》卷十一)有时,以读书消遣,可打发光阴,消除寂寞。“自笑若为消永日,异书新录《相牛经》。”(《石帆夏日》,《诗稿》卷六十二)“岂无案上书,可与共寂寞。”(《晴窗读书自勉》,《诗稿》卷四十九)读书有特殊的功效,陆游一生中受益无穷,享受无穷。

读何种书,与读者的境遇、心情密切相关。陆游穷贫病弱时读《周易》,忧愁闲寂时则读《离骚》,皆为挫折、困顿时以慰藉心灵。“病中看《周易》,醉后读《离骚》。”(《自诒》,《诗稿》卷五十四)“穷每占《周易》,闲惟读《楚骚》。”(《遣怀》,《诗稿》卷七十八)读书讲究方法,陆游强调对经典著作要精读,反复读,“书尽还重读,诗成更自哦。”(《燕堂乐偏一室颇暖尽日率困于吏牍此夜乃得读书其问戏作》,《诗稿》卷十九)陆游读书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每读必有心得,及时将所思所感写下来,其诗多读后感,明确标出“有感”的有许多,如《读稿有感》、《冬夜对书卷有感》、《冬夜读书有感》等。陆游强调读书要细心体会、钻研,不要轻率发议论,“有得忌轻出,微瑕须细评。”(《晨起偶得五字戏题稿后》,《诗稿》卷五十四)学问靠积累,陆游认为,只有经过勤奋苦学,坚持不懈,不遗余力,才能最终有所成就。“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诗稿》卷四十二)学问没有捷径可走,不是可以速成的,欠“工夫”的学问,“少便成”的学问,很难说是真正的学问。他教育儿子认真治学,不要耍小聪明。“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示子通》,《诗稿》卷七十八)读书要有形而上的崇高追求。读书,尤其是读古书,最重要的是学习古人高尚的思想、精神、人格、情操,而不只是求得功名利禄。在道与器、道与术的关系上,陆游更重“道”。《梦中作》云:“富贵夸人死即休,每轻庸子觅封侯。读书历见古人面,好义常先天下忧。”(《诗稿》卷五十七)读古人书,是要学习古人的“义”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和精神。他批评“俗学何知溺秕穅。”(《老学庵》,《诗稿》卷三十三)曲学阿世、媚世媚俗的学问是玷污学问。

陆游常带着怀疑精神、批判精神读书,不是不加怀疑的全盘接受。“万卷虽多当具眼。”(《冬夜对书卷有感》,《诗稿》卷五十五)。强调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分析鉴别。《读老子》云:“《阴符》伪书实荒唐,稚川金丹空有方。”(《诗稿》卷四十四)不相信《阴符经》和葛洪炼丹术的学说。

勤读书,善读书,但陆游绝不是书呆子死读书,读死书。他强调“书外工夫”、“诗外工夫”,亦即向生活学习,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得到灵感,正确处理好向书本学习与向生活学习的关系。他说:“莫道终身作鱼蠹,尔来书外有工夫。”(《解嘲》,《诗稿》卷六十八)他教育儿子,“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示子通》,《诗稿》卷七十八)学以致用,读书要进得去,更要出得来。陆游懂得学与行即知与行的关系,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反复强调要“躬行”、“力行”。他提醒自己,“善言铭座要躬行。”(《自诒》,《诗稿》卷七十)教育子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诗稿》卷四十二)“人人本性初何欠,字字微言要力行。”(《睡觉闻儿子读书》,《诗稿》卷二十五)“力学”与“力行”的关系,首先要“力学”,“学虽在力行,要是从此始。”(《感遇》其四,《诗稿》卷六十四)而更重要的要“力行”,学以致用。

读古书,却不是钻进故纸堆,发思古之幽情,做学问也不是逃避现实,为了学问而学问。陆游始终关心现实,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潘耒《(日知录)序》云:“其术足以匡时,其言足以救世,是谓之通儒之学。”⑤陆游的学问就属于“通儒之学”。身处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他读书做学问时刻不忘“匡时”、“救世”,《冬夜读书有感》其二云:“胸中十万宿貔貅,皂纛黄旗志未酬。莫笑蓬窗白头客,时来谈笑取幽州。”(《诗稿》卷二十八)读书不忘复国大业,爱国热情跃然纸上。

作为一介书生,陆游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积极用世,立志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可热情、抱负在严酷现实面前一再受到打击,消极时,他也发出读书人的感叹,对读书的意义产生怀疑,“拾萤读书定何益?”(《秋风曲》,《诗稿》卷十五)“万卷诗书无用处。”(《秋夕露坐作》,《诗稿》卷三十七)“劝君莫识一丁字,此事从来误几人。”(《杂感》,《诗稿》卷三十六)这些是牢骚话,也是封建社会正直读书人屡遭挫折,有志难伸的心灵写真。

学者治学,品德人格至为重要。首先,立身要正,人不正,则学术亦不会正。陆游《自勉》诗云:“养气要使完,处身要使端。勿谓在屋漏,人见汝肺肝。”(《诗稿》卷七十)治学重功底,讲究基本功的训练。陆游反复强调:“学先严训诂,书要讲形声。”(《示子通》,《诗稿》卷六十七)“签帙方重整,声形且细穷。”(《读书》,《诗稿》卷十七)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是治学根基,根基不牢,便做不出真正的学问,便会流于世俗之学,学问成为无根之游谈。

古代学者多重视抄书,陆游也不例外。凡遇善本,他必设法亲自抄录,或请人抄录。“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寒夜读书》其二,《诗稿》卷十九)抄书成为他生活的常态。

陆游是严谨的学者,他经常亲自校书,“闭户闲雠插架书。”(《闲中戏书》,《诗稿》卷二十)“校雠心苦谨涂乙。”(《读书》,《诗稿》卷十四)陆游勤苦校书,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陆游重视鉴别图书真伪,如《跋中兴间气集》、《跋孟浩然诗集》等;或鉴别版本优劣,如《跋齐驱集》、《跋王辅嗣老子》、《跋李太白诗》等,皆洞察入微,言之有理。他对所藏书籍往往详加考订,辨伪指谬。《跋唐卢肇集》云:“子发尝谪春州,而集中误作青州,盖字之误也。《题清远峡观音院》诗,作青州远峡,则又因州名而妄窜定也。前辈谓印本之害,一误之后,遂无别本可证。真知言哉!《病马》诗云‘尘土卧多毛已暗,风霜受尽眼犹明。’足为当时佳句。此本乃以‘已’为‘色’,‘犹’为‘光’,坏尽一篇语意,未必非妄校之罪也。可胜叹哉!”(《文集》卷二十八)指出妄校致误。《跋柳柳州集》云:“此一卷集外文,其中多后人妄取他人之文冒柳州之名者,聊且裒类于此。”(《文集》卷二十七)指出二书均为托名伪作。又订《新唐书》之误云:“皮袭美当唐末遁于吴越,死焉。有子光业为吴越相,子孙业文,不坠家声,至袭美四世孙公弼,以进士起家,仕庆历、嘉柘间,为韩魏公所知,虽不甚贵显,亦当世名士也。方吴越时,中原隔绝,乃有妄人造谤,以谓袭美隳节于巢贼,为其翰林学士。《新唐书》喜取小说,亦载之。岂有是哉!比《唐书》成时,公弼已死,莫与辨者。可叹也!”(《跋松陵倡和集》,《文集》卷三十)又指出沈括《笔谈》之误,云:“按国史,野,陕人。沈存中《笔谈》以为蜀人,居陕州,不知何所据也。予在蜀十年,亦不闻野为蜀人。《笔谈》盖误也。”(《跋魏先生草堂集》,《文集》卷二十八)陆游读书治学重“专”,又重“博”,强调治学必先广博,然后由博返约。他在为友人朱敬之所作的《万卷楼记》中阐发了“约”与“博”的关系:

学必本于书,一卷之书,初视之若甚约也,后先相参,彼此相稽,本末精粗,相为发明,其所关涉,已不胜其众矣。一编一简,有脱遗失次者,非考之于他书,则所承误而不知。同字而异诂,同辞而异义,书有隶古,音有楚夏,非博极群书,则一卷之书,殆不可遽通。此学者所以贵夫博也。自先秦、两汉,讫于唐、五代以来,更历大乱,书之存者既寡,学者于其仅存之中,又卤莽焉以自便其怠惰因循,曰‘吾惧博之溺心也’,岂不陋哉?故善学者通一经而足,藏书者虽盈万卷,犹有憾焉。而近世浅士乃谓藏书如斗草,徒以多寡相为胜负,何益于学?呜呼!审如是说,则秦之焚书乃有功于学者矣。(《文集》卷二十一)强调善学者要精“通”一经,但要“通”一经,又必须“博极群书”,批评不愿博览群书者,只是懒惰的借口,是浅陋之见。他主张精读一本书,以一本书为中心,广泛阅读其他书,目的是为了将这一本书弄“通”,约必须博,博又为了约,由约及博,由博返约,博不是泛滥无归,约不是狭隘浅陋。如果不博览群书,则一卷书也不可能通晓。这是治学的基本规则。

陆游心系学术,忠于学术,严格遵循学术批评规范。对研究对象,他鲜明地提出自己的批评意见,不做空泛之谈或模棱两可之论,更不是一味溢美,丧失学术立场。《跋中兴间气集》二则云:

高适字仲武,此乃名仲武,非适也。评品多妄,盖浅丈夫耳。其书乃传至今,天下事出于幸不幸固多如此,可以一叹!淳熙甲辰八月二十九日,放翁书。

高适字仲武,此集所谓高仲武,乃别一人名仲武,非适也。议论凡鄙,与近世《宋百家诗》中小序可相甲乙。唐人深于诗者多,而此等议论乃传至今,事固有幸不幸也。然所载多佳句,亦不可以所托非其人而废之。(《文集》卷二十七)直言批评此书“议论凡鄙”,但也指出其中多载佳句,未可全盘否定而废之。

《老学庵笔记》卷七记述秦桧跋《后山集》,“谓曾南丰修《英宗实录》,辟陈无己为属”。陆游详辨孙觌诋议之非,认为秦桧“但误《五朝史》为《英宗实录》耳,至其言辟无己事,则实有之,不可谓无也”。陆游与父亲均遭受秦桧排挤迫害,诗文中亦多处抒发对秦桧的愤恨之情。但他是史家,坚持秉笔直书的原则,坚守史德与史识,仍实事求是地严肃记述考辨。体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

陆游对学者治学有严格的要求,认为不是什么人都可随便从事学术研究的。他以注杜诗为例说:“近世注杜诗者数十家,无一字一义可取。盖欲注杜诗,须去少陵地位不大远,乃可下语。不然,则勿注可也。今诸家徒欲以口耳之学揣摩得之,可乎?”(《跋柳书苏夫人墓志》,《文集》卷三十一)当时注杜诗者数十家,皆无任何学术价值,全是学术垃圾,陆游直言批评,嗤之以鼻。他对自己同样提出高要求,说:“书家以钟王为宗,亦须升钟王之堂,乃可置论耳。尔来书法中绝,求柳诚悬辈尚不可得,书其可遽论哉?然予为此意非独触人,亦不善自为地矣,览者当粲然一笑也。”(同上)对他人要求高,得罪他人,对自己要求高,则不善于自留地步。可见陆游心在学术,而不是将学术视为追名逐利之工具。

陆游治学,心细如发,一丝不苟,经常“咬文嚼字”,追根究底,一个字词都不放过,都要弄明白。如:

老杜《哀江头》云:“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城北。”言方皇惑避死之际,欲往城南乃不能记孰为南北也。然荆公集句两篇皆作“欲往城南望城北。”或以为舛误,或以为改定,皆非也。盖所传本偶不同,而意则一也。北人谓向为望,谓欲往城南,乃向城北,亦皇惑避死,不能记南北之意。(《老学庵笔记》卷七)陆游认为“望城北”即“向城北”,与“忘城北”意思一样,是写惶惑避死不能记南北之情状。王安石集句将杜诗“忘城北”写成“望城北”,既不是“舛误”,也不是“改定”。杜诗此句一作“望城北”,一作“忘南北”,“望”或作远望解,亦通。陆游解释是一家之言,自圆其说,虽未必成为“定论”,但其认真态度是可贵的。

陆游认为没有扎实的功底,广博的学识,充分的知识积累,不应轻易动笔著书。他在《〈施司谏注东坡诗〉序》中谈到早年自己在蜀中任职时与范成大一起讨论东坡诗的情况。东坡诗“援据宏博,旨趣深远”,任渊不敢注解,陆游也不敢注解。陆游写此序文时,上距与范成大讨论东坡诗时已二十五年,以陆游的学识,加之几十年来对东坡诗的研读,应是可以为之作注的,可最终陆游仍不敢动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可见,陆游对自己要求甚严,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绝不护短,更不会不懂装懂,草率著书,欺世盗名。这种态度是值得特别表彰的。

做学问,不只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陆游更强调实践。他有一种科学精神,重实验,亲身体验,不盲从,不迷信书本和“常言”。《老学庵笔记》卷二云:

淮南谚曰:“鸡寒上树,鸭寒下水。”验之皆不然。有一媪曰:“鸡寒上距,鸭寒下嘴耳。”上距,谓缩一足,下嘴,谓藏其味于翼间。

陆游对习见的大家都不怀疑的“鸡寒上树,鸭寒下水”谚语亲自观察验证,发现所言并不符合事实。他不耻下问,向有生活经验的老媪请教,原来是音近而误写,意思全错了。这种治学精神在不重科学的古代更难能可贵。

陆游治学颇具“当代”意识,现实关怀,注重从“当代”立场认识和评价历史。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如《跋〈花间集〉》云:

《花间集》皆唐末五代时人作。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哉!或者亦出于无聊故邪?(《文集》卷三十)这实际上是以古言今,旨在针砭时弊,认为士大夫应以国事为重,拯民于水火,而不应沉溺于个人的娱乐享受。

作者对治学之弊有清醒的认识,善于发现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以利于学术健康发展。他以时人注解杜甫诗为例:

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不知少陵之意初不如是。且如《岳阳楼》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此岂可以出处求哉?纵使字字寻得出处,去少陵之意益远矣。盖后人元不知杜诗所以妙绝古今者在何处,但以一字亦有出处为工,如《西昆酬倡集》中诗,何曾有一字无出处者,便以为追配少陵,可乎?且今人作诗,亦未尝无出处,渠自不知,若为之笺注,亦字字有出处,但不妨其为恶诗耳。(《老学庵笔记》卷七)他认为杜诗的优劣不在于是否字字有来历,而在于意蕴是否丰富深刻,时人解杜诗亦不应只寻出处,那样便是没有真正认识到杜诗的绝佳处。

同类推荐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本书从明清画集如《唐诗画谱》、《诗余画谱》、《古今名家画稿》等书中挑选出与元曲意境相合的画89幅,相互配合。收录了伯颜的《喜春来》、关汉卿的《大德歌》等三百首元曲。
  • 荷韵悠悠

    荷韵悠悠

    任绍毅的散文,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造作,有的是“清水出芙蓉”的率真自然;没有象牙塔里的无病呻吟,有的是“感时花溅泪”的沉郁悲愤。纵观任绍毅的文学之旅,他走的是一条“人不知而不愠”的平实之路,他的人与文是“即之也温”的平和与旷达。“日月两轮天地眼,读书万卷圣贤,心”,这是理学家朱熹写在白鹿洞书院的联语,它也是天下读书人可以参照和效法的镜鉴。“一个人只在摆脱被命运操纵的恐惧后,才能体验到更为深沉的快乐,即使历尽沧桑,他仍然是一个幸福的人。”这是哲学家罗素写给现代人的一己洞见,这也是任绍毅历尽沧桑的人生写照。《荷韵悠悠》是他的一本作品集。
  • 黑塞文集(全10卷)

    黑塞文集(全10卷)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新版10卷本文集,名家名译,收入长篇小说、中短篇作品、诗歌、散文、童话与画作,全面展示黑塞创作生涯。本套文集共10卷,收录《在轮下》《悉达多》《荒原狼》《纳齐斯与戈德蒙》《玻璃球游戏》《婚约》《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诗话人生》《堤契诺之歌》和《黑塞童话集》。
  •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②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②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收录了王火的代表作《战争和人》三部曲,分别为《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是世界反法西斯书系中的一部力作小说,以国民党上层官员、法学权威童霜威及其子童家霆的家庭变故和人生遭际为主线,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半个中国的全景画卷。核心人物童霜威由消极避难、保持名节到鄙弃国民党独裁统治、投入民主运动的行列。同时,成长为青年的童家霆,也在时代风云的锻造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光明。
  • 荣光:新概念二十年纪念文集作文精华范本:记忆中的时光

    荣光:新概念二十年纪念文集作文精华范本:记忆中的时光

    主要收录新概念二十年来获奖者的精华作品,内容以青春叙事小说为主,夹杂一些能触动人心的情感随笔、散文,积极向上。独立故事,奇特构思。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可以当做作文“圣经”。从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每年新概念周边的图书都是家长和学生争相购买的对象。作文作为高考语文占分最多的主观题,无疑是想取得好成绩的考生们不能忽视的部分。新概念作文提倡的真情实感和创造性想象力,就是强调文学的本质。本书可以当做高考满分作文敲门砖,更是青春文学爱好者不可错过的最新美文阅读首选。
热门推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我一生的S大神

    我一生的S大神

    电竞爱情文第一次见面他说:这里闲人勿进,你走错地方了她说:对不起,我这就离开第二次见面他说:你叫古忘忧?我叫易湦,你哥让我来接你。她说:你真的认识我哥?你不是坏人?我哥真的让你来接我?第N次见面后她说:你们S记性那么差,说不定有一天把我都忘了他说:自认识你起,一生不忘忧
  • 反派又又又重生了

    反派又又又重生了

    (1V1,双洁。)腹黑竹马:我从来不把你当兄弟,而把你当成老婆。傲娇皇帝:太傅犯了欺君之罪,就罚你成为朕的皇后。霸道校草:我允许你喜欢我。病娇少爷:我的世界一片黑暗,你是唯一的光明。闷骚弟弟:姐姐看过我摸过我,就要负责。容柒:这个我要解释一下,你一个两岁的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摸你一下怎么了?MMP,总有那么一个智障对本宝宝心怀不轨!系统:MD,这样的傻屌写出来的小说不扑街,我就是个狗!容柒:你说什么,再说一遍?系统:汪!
  • 明代小品文集·呻吟语1

    明代小品文集·呻吟语1

    《呻吟语》六卷,明吕坤著,是作者关于人生修养、持家处世以及自然社会的思考的记录。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分为性命、存心、伦理、谈道、修身、问学、应务、养生、天地、世运、圣贤、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广喻、词章等十七篇。 作者阐述了自己对修身养性、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见解,针对当时社会出现的各种弊病,提出兴利除弊、励精图治的主张,值得世人借鉴。
  • 欲望陷阱

    欲望陷阱

    美丽漂亮的花季女孩潘多娜,为了实现当明星和节目主持人的欲望,不惜用灵与肉的交换形式去博取,去获得。但她在与七八个骗取了她信任的男人发生了肉体关系,幡然醒悟后,施展少女特有的手段,对男人展开了报复和惩罚……
  • 我竟然重生成了山药

    我竟然重生成了山药

    当王岩在平行世界醒来时,彻底懵了.“我竟然重生成了铁棍山药!”不过这个世界,好奇怪啊。王岩对着身边的一群小弟们喊道:“土豆,青椒,茄子你们见了我得下跪,别以为你们号称“东北地三仙”,就真把自己当仙儿了。喂,榴莲精,离我远点,味忒大!椰子精,别再往我身上蹭了,你虽然化为人形后挺美的,我也确实喜欢“大”女人,可你是不是对我的审美有误解? 你上身长了四个bo涛xiong涌,是怎么回事?
  • 凤凰重生之倾云天下

    凤凰重生之倾云天下

    沫之熙捏着苏云辰的脸说:“你为什么又回到你小时候了?”苏云辰黑着脸说:“我怎么知道,但是你能松开吗?”沫之熙说:“哦哦,知道咧,不过你小时候怎么可以这么可爱!”苏云辰:“……”
  • 搞事全世界

    搞事全世界

    变天了,苏叶得到一个瞬间移动的能力。就是一打喷嚏,他就会瞬间穿越到世界的任意一个角落里。但是呢,这个能力有个BUG,就是无法控制要去的目的地。就像刚刚,他正在家里睡的好好的,结果一个喷嚏,他就瞬间穿越到一个香喷喷的被窝里……“咦!这是哪?”“哇!好软。”感受着手里的柔软,苏叶微微抬头,看到一双如水般的眸子。四目相对,久久无语……这是一个在世界各地,疯狂搞事的故事。……(已有一本百万字精品完本小说,请放心阅读。)
  • 对爱我有多用心

    对爱我有多用心

    滴不尽的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的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爱,绽不开的花,滴不尽的泪,君为伊人消瘦……那年,我没考上大学,心灰意冷,整天呆在家里,闷闷不乐。父亲为了让我尽快走出高考落榜的阴影,常带我出去散心。一天,我与父亲来到一口池塘边。父亲捡起一些石子,放进我的手里,说:“能扔中那朵荷花吗?”我瞄准荷花,将手中的石子一粒粒扔出去,结果一粒也没有扔中。父亲感慨地说:“看准了目标,不是都能击中的啊!”顿了顿,他接着说:“就像考大学,看准这个目标的人不少,但看准了的,不一定都能考上。”
  • 王爷,请别缠着我

    王爷,请别缠着我

    一朝被巨石给砸死在崖底,她穿越成为这个人见人怕,鬼见鬼躲的长平郡主。要不要这么悲催!老天爷再怎么惩罚她也不带这样的啊!出生克死亲娘,一岁克死奶娘,两岁克死丫鬟,三岁克死暗卫。你说什么?最后连亲爹都没有放过!喂!怎么人数突然间增加了?再是天煞孤星也不可能一晚上克死那么多人吧!她这是得有多忙!明明是皇上亲封的正一品郡主,生活质量却连皇后身边的婢女都不如!翘辫子的郡主你为什么要这么有志气?现在的她穷得连口肉都快吃不上了!幸好一醒来就遇见了最疼她的王爷哥哥。不但曲里拐弯地让她了解到了关于郡主的一切,还总是对她全方位地保护、掩护、维护、爱护。好吧!她决定了!在功力没有完全恢复之前,就倚着这座大靠山不走了!想要找她的麻烦?请先过了王爷的十八铜人阵!可是这王爷哥哥好是好,却是个超级大妹控。再怎么亲密也不能和妹妹这么无间吧?他们可是堂兄妹啊!堂兄妹!在他第一百零八次半夜造访她的闺房后,她终于忍不住发飙将他踹到了床底!本文一对一,宠文无虐,欢迎跳坑!【片段一】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夜色下,一个娇小的人影背着个大大的包袱悄悄摸到了墙角处。“妹妹这是要做什么?”一个男子从假山后走出,嘴角噙着玩味的笑容。“呵呵,”少女干笑一声,“赏月,赏月。”“噢?”男子抬头望了望黑漆漆的夜空,“今晚的月亮还真是又大又圆,妹妹好兴致!”少女将包袱掩在身后,讨好地陪着笑脸,“哥哥这么晚了还不睡,不知找我有何事?”“妹妹的记性真是越来越差了。”男子从怀中掏出一本春宫图,“妹妹这本武功秘籍落在哥哥府内,哥哥今夜正巧无事,想与妹妹切磋切磋。”少女听闻仰天长啸,“苍天啊!你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惹这个黑心的家伙了!”【片段二】清晨。“王爷,王妃申请去找皇上斗蛐蛐儿。”“告诉王妃,本王已经把皇上赶去微服私访了,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晌午。“王爷,王妃申请去找韩公子比武。”“告诉王妃,本王已经让韩公子到军营去了,两年后才能归来。”傍晚。“王爷,王妃申请去南皖国找南皖皇后对歌。”“告诉王妃,南皖皇上是不会让她们见面的,死心吧。”入夜。“管家,王妃怎么不在屋里?”“回王爷,王妃说她要离府出走。”“她有说去哪儿吗?”“好像说是去水凤山庄找…”一阵风刮过,管家看着眼前画着虚线已经消失了的人影,对着天边大喊,“王爷!王妃正在偏厅吃宵夜,还没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