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3100000006

第6章 认识宇宙(5)

按照法国著名学者亚历山大·洛吉尔的观点,“黑色骑士”可以以独特的方式绕地球运行,表明它具有的巨大影响力改变重力,而这只有UFO才能做到的。他认为,这颗被称为“黑色骑士”的奇特卫星很可能与UFO有联系。

在1983年1~11月之间,发射于美国的一颗红外天文卫星在北部天空执行任务时,一个神秘莫测的天体在猎户座方向两次被发现。这两次观测到时隔6个月,这说明它在空中的轨道是相当稳定的。

1988年12月,前苏联科学家通过地面卫星站在地球轨道上也发现了一颗神秘的巨大卫星,当时他们以为这是美国“星球大战”中的卫星。过后前苏联方面才了解到,那颗神秘的卫星在同一时间也被美国的科学家了,当时美国人以为它是属于苏联的。

通过外交途径接触和讨论,美苏两国高层官员明白了那颗卫星是出自第三者。之后有很多调查表明,法国、联邦德国、日本或地球上所有有能力发射卫星的国家,都没有发射过它。

前苏联卫星和地面站的跟踪结果显示,这颗卫星有着巨大的体积,美丽的外形如同钻石一般,它的外围有强磁场来保护,在其内部的探测仪器相当先进。它好像具有扫描和分析地球上的每一件物体的能力,所有的生物都包括在内。同时,它还装有强大的发报设备搜集资料,然后把它们传送到遥远的外太空去。

1989年,在媒体,前苏联的宇航专家莫斯·耶诺华博士公开了此事。他认为,这枚在地球轨道上的卫星是1989年底出现的,分析表明它肯定不是来自地球。所以他郑重表示,前苏联方面将会出动火箭,希望能够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这件事情被披露后,有世界上200多位科学家表示愿意协助美苏研究这颗可能是来自外太空某个星球的人造天体。

揭秘“黑色骑士”

经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不仅有完好的外来人造卫星,而且还有外星太空船残骸,它们是在爆炸后存留下来的。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前苏联科学家就首次发现了在离地球2000千米的地方,有一个特殊的太空残骸。多年的研究滞后,他们才确信那是外星太空船的残骸,由内部爆炸变成10块碎片。

著名的莫斯科天体物理学家玻希克教授使用精密的仪器追踪了这10片破损的残骸轨道后,发现它们原来是一个整体的,后来一次强烈的爆炸以后——据推算它们最早是在1955年12月18日从同一个地点分离出来的。

世界闻名的前苏联天体物理研究者克萨耶夫说:“有两个最大的残骸,其直径约有30米,在外面装有一定数目的以供通信之用的望远镜、碟形无线。另外,它还有供探视使用的舷窗,内部还有十分先进的设备。太空船的体积显示出它有大概有5层左右。”

前苏联另一个物理学家埃兹赫查也强调:“所有我们搜集到的证据表明,那艘太空船是因为机件故障而爆炸的”。他认为很有可能有外星人员的遗骸存留在太空船上。

总的来说,我们对无边神秘的宇宙产生了无限的猜想和种种的“谜团”。在科技发达的21世纪,科学家们依然不知道,这颗发射于5万年前的人造卫星究竟来自哪里,谁是它的幕后主谋,它来这儿究竟有什么目的。

点击谜团——宇宙白洞存在吗

截止目前,科学家并未真正发现“白洞”,它还只是个理论名词。要发现黑洞,甚至超巨质量黑洞,在技术上都比发现白洞要容易得多。可能每一个黑洞都有一个对应的白洞,但是否所有的超巨质量的“洞”都是“黑”洞我们并不确定,我们也不确定白洞与黑洞是否应成对出现。但在远距离观察时,就重力的观点来看两者的特性是一样的。

人们用复杂的数学工具来分析这些相关方程式时发现,时空结构在这个简单的情形下必须具备时间反演对称性。这也就说明,如果时间倒流的话,所有一切都应该是相同的,所以如果在未来某个时刻光只进不出,那过去一定有个时刻光是只出不进的。看上去就像是黑洞的反转,所以人们称之为白洞。

但是科学家认为在现实中白洞可能并不存在,因为与广义相对论的简单解所描述的相比,真实的黑洞要复杂得多。它们在某个时间恒星坍塌后所形成的,并不是在过去就存在。这样时间的反演对称性就被破坏了,所以如果顺着倒流的时光往前看,这个解中所描述的白洞你将看不到,而是会看到黑洞变回坍塌中的恒星。

由于黑洞拥有极强的引力,附近的任何物体都被一吸而尽,而且只进不出。如果我们将黑洞当成一个“入口”,那么就应该有所谓的“白洞”作为一个只出不进的“出口”。

有个专有名词来称呼黑洞和白洞间的通路,叫做“灰道”。虽然白洞尚未发现,但在科学探索上,被人们发现或证实许多理论上存在的事物是最美的事情之一。因此,也许将来有一天,白洞真的会被天文学家发现。

人类能否飞越宇宙

在光速条件下,质量与速度的关系是成正比的。速度愈大,屈量就愈大。当速度趋于光速时,质量趋于无穷大。在超光速的情况下恰恰相反,速度愈大,质量愈小。从光速开始当速度逐渐增大时,质量从无穷大逐渐减小,速度增至无穷大,质量减到无穷小。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进入超光速飞行,飞的越快,反而能耗越小。如果能够实现超光速飞行,人类就能够穿越200亿光年的宇宙。

飞越银河系要10万年

人类到达的最远地方是月球,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是38万千米。第一次登月共用了4天又19小时45分钟,这个速度每秒仅9千米。即使按照第二宇宙速度计算,每秒11.2千米。那么到达火星这个近邻就得用近半年的时间,到达海王星需要13年,到达冥王星需要18年。一个来回得花掉一个人的大半生。

冥王星距我们不过60亿千米,我们到达还尚且几十年,要到达太阳系之外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又该如何呢?如果用速度最快的“旅行者”2号以每小时5.8万千米的第三宇宙速度向太阳最近的邻居飞去,那么也要8万年才能到达。按照这个速度,飞渡银河系需要20亿年。如果以相对论所预言的最高速度一光速前进,越过银河系也得花10万年的时间。走到我们现今测到的宇宙边缘地带要用200亿年!

宇宙之路并未中断。人类和人类的科学正在满怀希望地探索着穿越宇宙的道路。我们可以先到别的行星,再走出太阳系,一步一个阶梯地前进。

飞越宇宙的可行性

1968年,美国的青年科学家戴森提出了一个载人恒星飞行的设想。他设想用一艘重40万吨的飞船,携带30万吨重的氢弹,以1个g的加速度逐渐使飞船加速,10天内到达每秒10万千米的速度向太阳系的恒星世界飞去。

按照戴森的这个设计,要实现恒星际飞行还是太困难了。因为以每秒10万千米的速度到达半人马座比邻星需要130年。

光速是宇宙间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那么,要使人类真正亲身到达宇宙的很多地方仍然是不可能的事。

在相对论发展早期,爱因斯坦和彭加勒讨论过超光速粒子——快子的可能性。20世纪70年代,科学界已经产生出一些比较成型的理论,对物质在起光速状态下,质量、时间和长度变换等项特征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概念。

我们知道,在光速条件下,质量与速度的关系是成正比的。速度愈大,屈量就愈大。当速度趋于光速时,质量趋于无穷大。在超光速的情况下恰恰相反,速度愈大,质量愈小。从光速开始当速度逐渐增大时,质量从无穷大逐渐减小,速度增至无穷大,质量减到无穷小。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进入超光速飞行,飞的越快,反而能耗越小。如果能够实现超光速飞行,人类就能够穿越200亿光年的宇宙。

相关链接——外太空有多远

大多数天文学家认为,我们所能看见的宇宙,只是整个宇宙的一部分。真正的宇宙,要比我们所看见的火得多。但是究竟有多大呢?是不是永无止境呢?还是在某处有一个尽头呢?如果确实有这样一个界限的话,这个界限之外又是什么呢?

天文学家认为,答案可能就在宇宙自身的本性中。依据现在的理论,宇宙绕着它自己形成一个曲线,也就是说,永远不可能有“宇宙之外”的地方,因为无论你怎么走,都还是会绕着这个曲线再回到原处。

天文学家认为,宇宙弯曲的弧度很特别,不像地球曲线那么简单。既无法在纸上画出来,也无法以模型表示出(但是却可以用非常复杂的数字计算出来)。正如我们可以不断地沿着地球表面飞行,而永远不离开地球表面一样:我们也可以在太空中飞行无限长的时间,但是却无法飞出太空之外。

宇宙的末日与明天

以前,宇宙学家们相信他们知道宇宙结束的结果:它会慢慢衰弱,变的越来越冷,越来越暗淡,最后宇宙中逐渐只剩下一度发光的恒星的灰烬。然而现在,这些想法已经成为历史了。

宇宙的种种结局

根据最新的研究,宇宙可能有很多种未来,比如可能存在宇宙死亡和重生的循环,或宇宇宙在真空突然变成某种完全不同的物质时可能会有一个十分奇特的结局;还可能在一次大坍塌中宇宙向内塌缩,或者我们将迎来大撕裂这种更加暴力的结局,等等。

为何这么多种可能的结局会突然出现呢?直到最近,恒星和其他物质之间的引力仍是宇宙中的支配性力量,这就说明宇宙的未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宇宙达到使引力能克服大爆炸以来的膨胀的密度,将所有物质在一次大坍塌中重新聚集到一起,成为“大坍塌”;或者宇宙的密度不足够大,膨胀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后者对过去大部分科学家更愿意相信,但在1998年时,天文学家们发现,宇宙的膨胀正在加速并没有变慢。通过研究从遥远的超新星来到地球上的光,表明有一种力量正在加快60亿年前气体的速度。这个发现似乎向我们宣判了一条迅速通往湮没的道路,这也就意味着宇宙变得更冷和单调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快得多。

但是,因为还没人知道导致这种加速的因素,对这种预言科学家们认为还太早,天文学家称之为“暗能量”,但这种神秘的力量的起源和性质仍然是个迷。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它将来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对宇宙中诸多“成员”的预测

虽然天文学家们对长期的推测仍有争议,但他们对我们宇宙的邻里关系在较近的未来会有相同的看法。按照他们的观点,在60亿年后事情会相当糟糕,那时太阳会膨胀变成一颗红巨星,将地球上的海洋蒸干甚至吞掉地球,然后它的核燃料会耗尽,收缩成一个白矮星,它的大小和地球差不多。如果那个时候地球仍然存在,它将会变的非常冷,地球表面会覆盖着空气中的氮气凝结成的氮冰,而五彩缤纷的星云也会将地球包围。

银河系也慢慢走向一个艰难的时期:我们正飞向更大的螺旋状的仙女座星系。,两者可能会在大约30亿年后碰撞,将会有一个明亮的结构复杂的混血星系在融合过程中创造出来。那时很多恒星被抛散,压缩星系中大部分游离的气体,从而产生新的恒星。

再过大约几十亿年后,星系的旋臂将会消失,两个螺旋星系将会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除了一些气体在临近的小星系被吞噬时喷发外,大部分自由气体都被耗尽,因此很少新的恒星诞生了。

一个惊人的高潮会在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碰撞时出现。在银河系的中心有一个质量超过太阳300多万倍的巨型黑洞,而仙女座星系中心的黑洞大约是银河系中心黑洞的10倍。最终两个黑洞都会落到新的星系中心,互相螺旋接近后融合在一起。惊人的能量也会在这个过程释放出来,发出强烈的光、X射线和引力波脉冲,每一个恒星和行星都会被引力波脉冲压缩和拉伸。

在宇宙的深处,其它星系也在与我们所在的这个椭圆星系远离,并且被暗能量牵引得更快。加速会持续的时间取决于暗能量的性质。一些非常极端的后果会因能量密度随时间减弱而产生。首先,宇宙膨胀的加速会变慢,接着暗能量开始减弱,而宇宙终将停止膨胀,然后开始收缩。星系会互相靠近,最后以很高的速度互相碰撞。最后在一次大坍塌中所有的物质都会撞击到一起,密度和温度都非常高,就像是宇宙最初的大爆炸的一次反转。

延伸阅读——宇宙的两种“死法”

不少科学家认为,利用宇宙间物质的万有引力可以使宇宙膨胀停下来,并最终形成一个平衡状态:既不膨胀也不收缩。但更多的学者不赞成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决定宇宙命运的关键,是宇宙间究竟有多少物质。

现在的科学家普遍认为,宇宙中构成星体和生命的普通物质只占5%,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的粒子构成的“暗物质”则占20%,宇宙物质科学家把剩下的75%称为“暗能量”。因此对暗能量的考察研究,才是对探询宇宙的未来的关键所在。

虽然对于暗能量的性质及作用力解释学术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不过通常的观点认为,如果暗能量与万有引力的作用力方向相反,即表现为斥力,那么宇宙将会一直膨胀,直到无限的虚空而最终灭亡;反之,如果它与万有引力的作用力方向相同,而且比万有引力的作用力还要大得多,那么暗能量就将把宇宙中的万物都“拉到一起”,最终使得宇宙塌缩成一个奇点,宇宙从此消亡。也就是说,即使宇宙不是“膨胀而死”,也会“压缩而亡”。

同类推荐
  • 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为了激发广大青少年朋友对科学的热爱,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这些小故事中既有讲述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努力学习并最终成才的,也有讲述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的发明是如何诞生的。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读了此书以后,也能够像书中的主人公那样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科学……
  • 考古发现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考古发现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无限的谜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谜团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难解之谜,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地理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地理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诡异的谜团

    诡异的谜团

    在这个多彩奇妙的世界里,隐藏着太多的奥秘。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关于他的死因,历来猜测颇多,究竟哪种说法更可信呢?20世纪70年代末,在埃及首都开罗郊区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失踪事件,一位叫布木坭的年轻人正在和四个朋友练飞车绝技,可正好轮到他的时候,布木坭和车突然从四人眼前消失了……这些谜团我们很难找出答案。本书设置了令人惊魂的灾难之谜、百思不解的政治军事谜团、中外名人的重重悬疑、神秘的暗杀、真正的潜伏、文化名人扑朔迷离之死、“艺术作品”和创造史上的奥秘、迷雾笼罩的殿堂、离奇的失踪、神秘的宝藏等内容,覆盖面广,情节悬疑生动、惊险刺激,能够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开阔视野。
  • 解释世界秩序的工具:数学

    解释世界秩序的工具:数学

    数学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其发展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因此,它也和我们生活中的人文景观、天文气象、自然之谜等知识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在现代生活和生产中,数学的应用和发展异常广泛且迅速。本书从数学的发展、数字的神秘、数学符号、几何图形等方面入手,用生动形象的话语让青少年去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不仅能让青少年从中学到更多和数学有关的课外知识,也让青少年明白学习数学、热爱数学的好处,因为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无处不在。通过本书,你将知道数学是一种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热门推荐
  • 老板,有事相商

    老板,有事相商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就是那种见过一面之后就芳心暗许;开始想象结婚之后住在哪里,屋子里面是怎样的装修;如果有了小孩是男孩还是女孩,去读什么学校……但是你能够想到我仅仅只是在街上看到了他的后脑勺没错就是后脑勺然后就把他写进了我的生命里把这一辈子所有的事情都给安排好了只是没有想到这个后脑勺竟然是我的老板!
  • 新编杨椒山表忠蚺蛇胆

    新编杨椒山表忠蚺蛇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释陀罗尼义赞

    总释陀罗尼义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麻辣恋人(女生爱情标本之二)

    麻辣恋人(女生爱情标本之二)

    本书是以高中校园为背景的,从教几年同学生们切磋武艺,可以说各有胜负。其中的血雨腥风没经历的人很难领悟一二。尤其是培育当今年代的花朵,为人师的确不易,在此对战斗在教育战线上的老师们(包括自己)致崇高的敬礼!无疑孩子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可谓“罄竹难书”,然而他们个性的张扬,自我的肯定不能不令旁人侧目。不一样真的是不一样。
  • 一场盛世许流年

    一场盛世许流年

    夜沐梓,二十一世纪最多金的雇佣兵女王。沉寒冥修真界中堪称妖孽的天才。当性情多变的她遇上腹黑外加醋坛的妖孽天才,且看两虎向斗,谁胜谁败。当各种技能接近完美的她,一朝成为修为高深,血统高贵的当朝太女,她是该君临天下,还是肆意人生?在面对这泼天富贵时,她是该欣然接受,还是淡泊名利?当洗牌再次来临她是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担起自身的责任,掌握大权坐镇其中?在洗牌的过程中他们是盟友还是敌人?
  • 给你我一生的爱恋

    给你我一生的爱恋

    为爱情谱曲,著一生永不分离。筑一所小屋,宠一世偕老不弃。爱一人,宠一世。此生此世,只一句我爱你。
  • 梅间雪

    梅间雪

    十年前杀人成魔,十年后救人成佛。雪掩白梅,倾世风华。千秋功过,谁与评说?“檐梅,这一生,我不信神,不信佛,只信你。余生寥寥,若能救你,虽剑树山刀,亦可倾身已赴。”“请你代替我们,活成梦想,活成信仰,活成这浑浊天幕上,众星拱卫的北极星。”
  • 妖帝萌妃

    妖帝萌妃

    她,妖帝凤诺为阻止神魔大战,以一己之力封印魔尊屠肆,妖力耗损,沉睡八百年后,一缕妖灵去凡间历劫,他,战神祁夜,因凤诺沉睡前一句“要宠我......”
  • 三国之化龙

    三国之化龙

    【身穿】【不文青】【无毒无郁闷】待天下英雄俯首,待世间红颜折腰,待万里江山如画,我便化身九天真龙,护我华夏万古长青!建个书友群吧,622086700作者更新慢了大家可以有个地方怼一怼~~
  • 囚宴亭

    囚宴亭

    “我活了两世,几番山穷水尽,终于走到了孝昭太后这个位子上,可,阿姊与秦娘娘,却都不在了。”后世之中,谁打开这本书,翻过一页页泛黄的纸张,阅着娟秀的字体,读下这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