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4600000025

第25章

【译】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大义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只有勇敢而不遵守道义就会作乱,小人只有勇敢而不奉行道义就会沦为强盗之徒。”

【解】

子路向来以“勇”著称,自己也以“勇”为傲,所以这样提问。但孔子告诉他的是无论是小人还是君子,都得用“义”来规范“勇”,只有见义“勇”为,才是真正的“勇”。

【原文】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①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②而讪③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④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⑤以为知⑥者,恶不孙⑦以为勇者,恶讦⑧以为直者。”

【注】

①恶:厌恶。②下流:下等的,在下的。③讪(shàn):诽谤。④窒:阻塞,不通事理。⑤徼:窃取,抄袭。⑥知:通“智”,聪明。⑦孙:通“逊”,谦逊。⑧讦(jié):攻击、揭发别人。

【译】

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讲别人坏话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位的人,厌恶那些争勇好斗而不守礼节的人,厌恶那些固执果断而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又说:“赐啊,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厌恶那些窃取别人的成绩而自以为聪明的人,厌恶那些不谦虚而自认为勇敢正直的人,厌恶那些揭发别人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解】

君子亦有所好,有所恶。这是中国的道德家不同于佛家和基督教的一点,佛家讲求悲悯众生,基督教讲求博爱。

【原文】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译】

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相处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埋怨。”

【解】

此章最受现代女性诟病,后世学者也尽力粉饰。有人认为这里的小人指的是“南子”(卫国夫人,据说貌美而淫,曾召见孔子),有人认为这里的“女子”和“小人”,分别指的是妾侍和仆人,所以称难“养”,而不是难“处”,等等。实际上,结合后边的“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来看,孔子站在男性视角上的议论倒真的触碰到了女性的一些特质。女性的思维、情感与男性皆有不同,女性主要以感性思维为主,且古时女性的主要生活多为私生活,面对的基本是至亲至近的人,感情用事在所难免,后世女性逐渐走向社会和自我独立,理性的一面也在逐渐增强,但两性特质终是无法磨灭的。就如女性不必计较男性的理智一样,男性也没必要对女性的感性斤斤计较,相互认可,坦诚沟通才是最重要的。

【原文】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

孔子说:“年过40岁还被人厌恶,那他这一生也就完了。”

【解】

时不我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学和做人都是如此。

微子第十八

【原文】

微子①去之,箕子②为之奴,比干③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

①微子:名启,殷纣王的同母兄长,封于微(位于今山东梁山西北)。②箕(jī)子:殷纣王的叔父。③比干:殷纣王的叔父。

【译】

殷纣王昏庸无道,微子离开了他,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因劝谏而被杀了。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德的人啊!”

【解】

这一章孔子谈论了殷商之事,尽管微子、箕子、比干三人的尽忠方式不同,但孔子认为他们都是仁者。因为“仁”并不在于杀身、成奴与隐遁本身,而在于忧民忧道。

【原文】

柳下惠为士师①,三黜②。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注】

①士师:也叫典狱官,古代掌管刑狱的官。②黜:罢免,不用。

【译】

柳下惠担任典狱官,三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被重用,为什么不离开鲁国呢?”柳下惠说:“用正义之道为君主办事,到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官呢?如果以邪恶之道为君主办事,又何必一定要离开自己的国家?”

子贡辞行

【解】

无论哪个国家,都可能遭到不公平的待遇,刚正不阿、恪守原则的人更是如此。鲁、卫之政,兄弟也。既然到处都一样,那还不如在家干。

【原文】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①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注】

①待:待遇。

【译】

齐景公将任用孔子,说:“给予像季氏那样高的待遇,我做不到,我只能是介于季氏和孟氏之间。”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他了。”孔子于是离开了齐国。

【解】

“吾老矣,不能用也”应该是孔子离去后齐景公所说的话,齐景公给予孔子高官厚禄,却又并不打算让孔子有所作为,孔子的理想不只是在官位,而是在于居官位以正礼乐、施教化,所以只能离开齐国了。

【原文】

齐人归①女乐,季桓子②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因膰去鲁

【注】

①归:通“馈”,赠送。②季桓子:即季孙斯,鲁国宰相。

【译】

齐国人赠送女乐舞者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理政事。孔子于是离开了。

【解】

看到季桓子贪恋美色而忽视朝政,孔子便离开了鲁国。这是知其不可,而不为。

夹谷会齐

【原文】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楚狂接舆

【注】

①接舆:楚国人,佯狂辟世。孔子时将适楚,因此接舆歌而过其车前。也有说并非人名,只是路过车子的意思。

【译】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呢?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了,未来的还可以补救。算了吧!算了吧!现在的执政者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快步避开了,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解】

楚狂接舆是一位奇人,他所唱的内容严肃而深刻,尤其是“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两句,已成为后世的名言。

【原文】

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③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④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⑤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⑥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子路问津

【注】

①长沮、桀溺:二人都是隐士。②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③津:渡口。④辟:通“避”。⑤耰(yōu):用土覆盖种子。⑥怃然:怅然,失意。

【译】

长沮、桀溺两人一起在田间耕种劳作。孔子路过,让子路问去渡口的路怎么走。长沮问子路说:“那个在车上执辔的人是谁啊?”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知道去渡口的路的。”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滔滔洪水,泛滥整个天下,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能避开恶人的志士奔走,为什么不跟着逃避世事的人隐居呢?”说罢,他们就自顾自地平土覆盖种子,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怅然地叹息道:“鸟兽是不能与之同群共处的呀,我不和天下人为伍又与谁为伍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为了它而奔走了。”

【解】

在长沮、桀溺看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举世皆浊,无论走到哪里都找不到一片净土,与其避人,不如避世,隐居于山林之中去与鸟兽同群。但对孔子而言,避开整个世道而与鸟兽同群是无法办到的,因为孔子更偏向于和百姓、人民共命运,让孔子弃世,其不忍也。

【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①。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②其杖而芸③。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④而食⑤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

①蓧(diào):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②植:插立。③芸:通“耘”,除草。④黍(shǔ):黏小米。⑤食(sì):拿东西给人吃。

【译】

子路跟随孔子游历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人,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您看到我的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也不能分辨,我怎么知道谁是你的老师呢?”说完,他便把拐杖插在地上开始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人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煮小米饭给他吃,并介绍会见了他的两个儿子。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就让子路带路返回去拜见那位老人。到了那里,老人已经走了。子路说:“不做官不合乎大义。长幼之间的秩序既然不能废弃,君臣之间的礼仪又怎么能废弃呢?只是为了洁身自好,却破坏了重要的君臣关系?君子为国家做事,只是为了推行正道大义啊。至于道无法行得通,早就知道了。”

【解】

这一章的要点在于子路在后段中所说的话,归结起来有四个方面:第一,不做官是不合乎大义的;第二,不能因为自己要洁身自好而破坏君臣之间的伦常关系,这是儒家反对的;第三,君子做官的目的在于“行义以达其道”,努力推行正道大义,施惠于天下;第四,至于君子的政治理想很难实现,这一点早已得知,也可以说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吧。这些当然也是孔子的思想。

【原文】

逸①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注】

①逸:通“佚”,散失、遗弃。

【译】

避世隐居的高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使自己受到侮辱,保持高贵尊严的是伯夷和叔齐啊。”又说:“柳下惠、少连,被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了自己的身份,但说话合乎伦理,行为合乎人心,那是可以谅解的。”又说:“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的生活,说话无拘无束,能洁身自爱,离开官位合乎权宜。我则与这些人都不同,没有什么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解】

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所以说,“无可无不可”。

【原文】

大师挚①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②。鼓方叔③入于河,播鼗④武入于汉,少师阳⑤、击磬襄⑥入于海。

【注】

①大师挚:鲁国乐官之长,名挚。大,通“太”。②亚饭、三饭、四饭:都是乐官名。干、缭、缺,都是鲁国的乐师。③鼓方叔:击鼓的乐师,名方叔。④鼗(táo):小鼓。⑤少师阳:副乐师,名阳。⑥击磬襄:击磬的乐师,名襄。

【译】

太师挚逃到了齐国,二饭乐师干逃到了楚国,三饭乐师缭逃到了蔡国,四饭乐师缺逃到了秦国。击鼓的乐师方叔去黄河上游一带隐居了,摇小鼓的武涉过汉水到长江一带隐居了,少师阳和击磬师襄到了海滨。

【解】

此即礼崩乐坏!

【原文】

周公谓鲁公①曰:“君子不施②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③。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注】

①鲁公:周公的儿子伯禽,封于鲁。②施:通“弛”,怠慢、疏远。③以:用。

【译】

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他的亲人,不使大臣们抱怨得不到重用。老朋友老关系,如果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解】

这一章是伯禽前往鲁国就职的时候周公对他的训诫,周公训诫之辞,鲁人传诵,久而不忘也。

【原文】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译】

周代有八大名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解】

这一章列举了八位孔子所敬仰的周代贤臣,伯、仲、叔、季,是古时长幼排行中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的意思。所以旧时认为这八人是同一家族的四对双胞胎,可惜,年代太久,他们的生平伟绩已经无可考了,但通过孔子对他们的赞颂,足以说明他们都是奉行仁、礼的德者。

子张第十九

【原文】

子张曰:“士见危①致②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曰:“执③德不弘④,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琴吟盟坛

【注】

①危:危险。②致:给予,献出。③执:固守。④弘:弘扬,光大。

【译】

子张说:“有修养的人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见到有利可得时能以道义为重,祭祀时能够做到思致诚敬,居丧的时候从内心感怀哀痛,这样就可以了吧。”

子张说:“固守德操却不能发扬光大,信奉仁道却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能算有仁德吗?这样的人能算没有仁德吗?”

【解】

本篇所记载的都是孔子弟子的言语,大概是孔子去世后,其弟子教学或相互切磋时的零星记录。因为颜回、子路等在孔子前先世,故没有他们的记载。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学习圣贤之道,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以退为进,大智若愚,谦谨乃载福之器;抱残守缺,善始善终……我们中可以学到如何磨炼含而否露的性情、养成机敏睿的头脑、练就大巧若拙的手腕、获得举重若轻的气度、砥砺坚韧不拔的品格,从而使生命更有意义。这部奇妙的家教范本,融入了儒家先人的经世理念,结合了曾国藩自身的卓然心得,勘破世态人情,指点成败之机,其中蕴藏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沉智慧,读之可以居家,可以入世,可以修身,可以养性。阅尽家训诀窍,领会曾氏心法,必然增长胸中之丘壑,开启头脑的机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们30年来上下求索、深刻反思的思想历程,是作者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心灵写照和诚实记录。在这里,作者们以“客观的理解”为准绳,力图用简洁的语言、适当的叙述、合理的逻辑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但是,我们并不认为这部著作完全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本来面目”,这些解释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因为我们深知解释学的合理性,深知我们与马克思之间存在着“文化差”、“时代差”,而且马克思离我们的时代越远,对他理解的难度也就越大,就像行人远去,越远越难辨认一样。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伦理与文明(第2辑)

    伦理与文明(第2辑)

    《伦理与文明》是全面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的连续出版物(集刊),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主办。本辑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主要围绕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等方面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与研究价值。
  • 韩非子大讲堂

    韩非子大讲堂

    韩非子说:“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使他明白,要想使人俯首帖耳,必须有一种深藏于胸、变幻莫测、凶狠刁钻而又充满智慧的心计和手腕,这就是领导人的统御之道、经世奇略。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心动对象

    你是我的心动对象

    【这是一个超甜的男追女的小说】故事的开头-你好,苏歆-你好,林木故事的结局“你可能不知道,我偷偷暗恋了你四年”“你可能不知道,我对你一见钟情”
  • 少卿大人,您有媳妇了!

    少卿大人,您有媳妇了!

    跟所有的胖子一样,林晓也想着瘦。于是在被前男友刺激之后,林晓决定:管住这张不断奔(狂)跑(吃)的嘴。节食一天后,有个人自称是仙人,他跟自己说:根据你几世的表现,现奖励你一个新的人生!于是,几年后林晓中指指天“你再说一遍!这是奖励吗?!!!”在天牢的某仙:我也不想这样啊!…………多年后林晓抱着儿子:“儿子,叫娘亲!”儿子:“……娘”叫就叫!谁让本仙欠你的呢?!
  • 亲亲我的妈妈

    亲亲我的妈妈

    在十岁之前,男孩赵安迪从来没见过他的妈妈。在爸爸葬礼那天,他的妈妈从天而降,而赵 安迪也从被爸爸、姑姑宠爱的“安宝儿”,变成了妈妈口中的“弟弟”,并跟随她离开家乡的小城,来到繁华的南京城,开始全新的生活。渐渐地,弟弟发现妈妈有很多秘密……
  • 仙剑天下箓:北海破灭

    仙剑天下箓:北海破灭

    一个精密的惊天大谋上古时期便已播下种子,有人想要谋天、谋地、谋众生,于是便有另外的人也播下种子,真水、离火、青莲,图谋对抗那人,就有了这个故事。本书极为缓慢、情节极为悠长,是由若干个主线连贯的故事构成,每一卷都可作为单独的情节,而放在一起又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坑。说实话,点开本书,能看完2W字,你就是一个有耐心的人;能看完10W字,你就是一个有恒心的人;能看完30W字,你就是一个毅力坚韧的人;而能看完一卷接着再看下去,那么恭喜道友,你堪称逆天的存在;可要是能一直追着看,看到本书完本,大师!你可以直接白日飞升了,不要留在地球让我们这些凡人自卑了!!PS:说这是一本男性看的仙侠书,我反倒觉得是一本适合内心极为细腻、情感极其丰富、有些阅历的女性慢慢读的一本书。仙不仅仅是仙,首先是人;剑不仅仅是剑,主要在心;天下不仅仅是天下,其实就是滚滚红尘;人在红尘、仙也是在红尘,虽然未必是一个红尘。。。。。。
  •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人们的文化视野、交际视野开阔了,有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公开地发表意见、用语言来打动别人。自我推荐、介绍产品、主持会议、商务谈判、交流经验、鼓励员工、化解矛盾、探讨学问、接洽事务、交换信息、传授技艺,还有交际应酬、传递情感和娱乐消遣都离不开说话。另外,看一个人是否有能力,这些能力能否表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会说话。因此,口才就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当今社会,一个人的成功,仅仅有15%取决于技术知识,而其余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及有效说话等软本领。”由此可见口才技巧的重要性,掌握口才技巧,已经成为现代人成功的推荐条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网游之星际在线

    网游之星际在线

    苏离的手指悬浮在保镖递上来的核弹发射按钮上,看着卫星显示的刚刚步入电气化时代的其他种田玩家们。“我这样是不是有点欺负人?”“不,陛下。为了帝国的星辰之梦需要碾碎一切阻碍的力量!”当对面堆成了砖房,发明了珍妮机,苏离的部族已经开始向电气化迈进。当对面第一次进行远距离跨洋电报通讯。苏离已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登月计划。在他的国度,建立了魔法界最古老的学院。在他的国度,创立了推动世界科技进步的天才学校。国策第一条: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书友qq群:982504169。欢迎各位书友前来一起探讨。
  • 巫龟

    巫龟

    地球基因学家李凡因为一颗陨石的爆炸来到巫师世界,变成乌龟。但他不甘成为低层,他在夕阳下怒吼∶“就算是做乌龟,我也要成为最大的龟。”
  • 通鉴问疑

    通鉴问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偏执与自私

    偏执与自私

    “我可以假扮学长的女朋友”从天而降的机会深藏情意的心机不可言说的爱恋“我是爱你的”在这场偏执与自私的较量中,到底谁能赢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