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7300000007

第7章 “同情心”和诗(1)

“十年动乱”一开始,我就失去与诗人蔡其矫的联系。那时,我也被委弃回山乡老家。数年后的1973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泉州城里无意中得知诗人和福建文化界一些“权威”学者,都在永安坂尾果林场劳动。于是我写了一封信去探问,果然很快就收到其矫给我的复信,还附来《深山雪里梅》(三首),和《梨园戏》、《九日山头冥想》等诗。信中特别提到他写《深山雪里梅》这三首词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和产生诗的动机……

那是在“去年冬(即1972年)到永安境内紫云洞山脚下一个寒村,看一个熟人,他是话剧《龙江颂》的执笔者(即福建省戏剧家协会主席陈贻亮)。临别时他送我到一桥边,指着一棵老梅说:‘春节这梅花开放时,请你再来。’……”这就是这首诗最基本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场景。

但是其矫这首诗又是怎样产生出来呢?这恐怕是许多人最关心、最想知道的问题。其矫在给我的信中说到:“……过后我想起他一家三人居住在那僻远的深山,人迹少到,引起我的同情……”

我当然领悟其矫写了这么一些话的用意:一方面固然吐露自己的生活,一方面无不是对我过去诗歌创作上存在的毛病提出最实际的指导。

但是,荒芜的灵感掩盖不了我被折磨的真情!我想:诗人啊,这时可有谁同情你呢?

对的,这时并没有谁给诗人以同情。然而诗人有着超出人加在他身上的各种想象。其最闪光的,就是有着人类最渴望、最觉得温暖的同情心。他引了惠特曼这么一句话:“无论谁如心无同情地走过咫尺道路\便是穿着尸衣在走向自己的坟墓。”

诗人就是这样一肩挑着现在,一肩挑着未来,才能让知觉升华为理解,思想找到了客观联系物,情感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心胸涌动,不能自己,写下了——

纵被委弃也全不让,

依然开在百花头上。

管它飘零身世,

一付淡漠心肠,

临溪照影,

飘落飞空,

风自狂暴反添态,

寒冷入冻更助香。

最可怜,

尤在断桥烟雨中,

岁末日暮,

寂寞谁与共。

但见云黯淡

月朦胧,

流水声呜咽,

知它受了多少凄凉?!

其矫在给我的信中还提到:“一段(首)未能说得彻底,就写了三段(首)……”后来,“有人看到这诗,说是‘太伤感’。理由是‘想不到你(指蔡其矫)这非常乐观的人也居然会有这种伤感!’”

其矫当时听来,觉得不无道理,于是把这诗的后半段改写为——

最难忘,

尤在断桥烟雨中,

岁末日暮,

倚崖散春光:

但见伸横枝,

挂彩虹,

射出珠宝色,

一扫从前山暗水凉。

这样稍稍改动,诗的彩色、格调显然都变了。于是诗的现实感和身世感便与原本完全不一样,即使“射出珠宝色”,那无非是预言式的慷慨陈词,改变不了这个特定“飘零身世”的真实生命和环境啊!如此,诗便显得虚幻,难怪他的朋友陈贻亮回信说“不如原稿动人”。

当然,诗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说明远距离的旁观者,未经这种生活,只能够凭自己感觉说话而已。

可贵的是:诗人并不附会旁边那扭曲的心理定势。经过“半年”的考虑、审慎,觉得还是应该顺其自然、时空、环境、人世的律动。终于“决定恢复原稿那样”。

非常显明,《深山雪里梅》这首诗,是用正面描绘,以比喻、暗示的情绪和感情外射,让抒情的主体——梅,在情语景语交融中生动,让读者透视灵与肉之躯,读到生命的觉悟,唤起人的情思。这才是诗人“同情心”的真实流露!

陆昭环挂职

近些年来,我常常在一些与小说家陆昭环没有任何瓜葛、甚至风马牛不相牵涉的见闻上,想起小说家陆昭环。不知是缘分还是相欠债,总让我挥之不去。譬如某君官运亨通,我们不及拜会,过后碰头相遇便如陌路人;譬如某君“下乡”返回,打开小车后盖,提着什么什么东西兴兴上楼而去;譬如某君参加某会议,工作人员目睭无利,把他安排在两个人的房间,此君一看,立即呼唤司机,打道回府……总而言之,类似这些和陆昭环相去非常遥远的小镜头,却很奇怪地在我脑里浮现陆昭环的影子来。

其实,小说家陆昭环和我交往并不深。印象中他不善交际,不善捧人,不善说好听话。第一次接触他是在八十年代初,我到紫帽山园坂村拜访诗人蔡其矫。那天,他带一位真米正粬的农民妻也来园坂拜访。我不认识他,只觉得这人道味袭人,倒像一位道流。不知怎样,既与妻远途来拜访,却没说几句话;中午饭桌上,好像比他那农民妻更显出拘泥……

后来,他到晋江挂职,他忙他的,我忙我的,同样很少接触。偶尔在市里开什么会上,照一照面,点一点头,散会便各走各的路。

有一天晚上,陆昭环居然下临寒舍,一进门便说:“老曾,我挂职时间到了,再一个礼拜我就回原单位……”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陆昭环挂职已届三年。我有点内疚,认为出门人什么都不方便,自己生籍本地,作为同仁,三年一千余日日夜夜,从没到他住榻处看看,真有点不是滋味似的。不过,马上就有自我解脱之词,觉得这种“看看”,断然不属吾辈份额。眼下,负疚也罢,自慰也罢,统统都属多余。因为它的一切都属于过去。

大概是他素常言辞不多,或许还要到别的地方辞行,坐的时间很短,看见桌上一本友人赠送的自费印刷小册,翻了几页,好像大获至宝,便开口向我索去。

这夜,不知怎样,我心里一直不平衡。隔天,乘民主党派开会,我向统战部长说:“陆昭环挂职届期,就要走了,我们是不是与他到几个地方走走?”这一倡议,居然得到部长支持。

我们先访问内坑老区,再到安海龙山寺佛教会,再到深沪海底森林和金井卓望石佛寺。由于路过方便,到一家颇具规模的服装厂参观。临走,主人谦虚地说:“现在服装不断更新,这里剩下几样西装,是去年的样品,你们来穿穿看,惬意不惬意。”

我属裘褐敝衣之族,穿西装从不讲究革履。陆昭环大概也这样,在晋江三年,我没看见他穿过一套像样的西装。所以在穿戴上,我们两个可谓“免相笑”。

如今,幸逢主人盛情,我便到更衣室试试。陆昭环一个屁股也不敢动,仍坐在沙发上。当他发现我穿起来很俏,羞羞答答把我拉了一拉,在我耳边悄悄问道:“老曾,你有多带钱来吗?”我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不知道他要多少,三两百元我身上是可以凑到,多则无能为力。所以反问:“做什么用?”

“不知这西装一套多少钱?”

原来如此,我差一点笑出来。但我没笑。我之所以没笑,是强忍着,想来臊一臊这位可爱的挂职作家。我装出慎重其事悄悄给他说:“我出门都不带钱,姚部长恐怕会有,你问问他看看。”

陆昭环屁股动了,生生涩涩站起来,把部长拉到门外,说了些什么,我不得而知。此间,我用手示意部长,部长不听我的,只微微笑着,不说他有钱,也不说他没钱,但态度十分明朗,热情请他“穿穿看……”

当然,陆昭环认为部长袋子里有钱,自然轻松起来,换了新装,对着落地镜,左转右转,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看了再看,笑得那么风骚,但也有点憨态……

忆朱维幹教授

认识福建师大著名的历史学家朱维幹教授纯属意外。在一面之交中,得到他两首诗,更是意外中之意外。近日,诗人蔡其矫在我的诗集《迷圈》序言中提到当日到永安看他一事,又听到朱老教授已在前年作古的百岁噩耗。二十年前朱老先生的音容笑貌,又活生生出现。

同类推荐
  • 云南看云集

    云南看云集

    这是“沈从文散文新编”书系之一,收入沈从文抗战时在大后方云南所写的《昆明冬景》《云南看云集》《新废邮存底》《新废邮存底续编》四种小册子。除了《昆明冬景》《云南看云》几篇散文外。很多是书信体,内容却是发表自己对文学和人事的看法。
  • 青鸟晨歌

    青鸟晨歌

    世上最动人的时刻往往很短暂,自然与人的融合同样短暂。5分钟后,它不再响应,牢牢紧贴树干不动,似听出或看出我非同类。为安全计,它完全化身树的一部分。如此做法,属自保习性,往往在天敌眼前蒙混过关。我叫啊叫啊,叫了很久。同样,它把自己当成树也当了很久。最后我看看表,已过两小时,实在挺不住,举相机迈前一步。一直背对我的它像脑后长了眼睛一样,马上振翅起飞,落在10米外的小树上一动不动。只有10步远,还过去吗?它明摆着想引诱我再过去,用它那一动不动的魔法跟我再耗两小时。这才明白它真用心,它鸣叫并非表达愉悦情绪,而是向伴侣报警并兼有吸引我注意力的作用。
  • 有一天,老爸成了小孩

    有一天,老爸成了小孩

    他曾经是“我”的依靠,是为了女儿不肯再婚,努力工作,不断付出的父亲。后来他身患烟雾症,智力衰退,甚至记不清自己的女儿到底是谁,变成了需要“我”来照顾的老小孩儿。作者用温馨可爱的文字记述着与患病父亲的这段时光,有苦有乐,有温暖有心酸,但是因为爱,温暖与欢乐往往战胜病痛和生活的心酸。而关于这段爱,正如文中所讲:所谓父母与孩子,不过一场目送的轮回。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分别整理了亚洲现代文学大家和非洲现代文学大家。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 现代文坛断片

    现代文坛断片

    《现代文坛断片》作者赵国忠多年从事散轶文的搜集、整理、研究。很多鲜为人知的名家名作在读者的视野中得以回归,这些散轶文学术价值很高,作品的作者诸如李健吾、巴金、凌叔华、林徽因、陈梦家、曹宝华、卞之琳、穆时英、俞平伯、巴金、徐志摩、、范烟桥、张爱玲、钱君陶、周黎庵、赵萝蕤、穆时英、徐志摩、郁达夫、俞平伯等,这些散轶作品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鉴赏和研究都有着极高的价值。
热门推荐
  • 方先生,娶我可好

    方先生,娶我可好

    方静衍妻子找来陈初夏,却没料到陈初夏成为她最亏欠的人。家中巨变,初夏离开再重逢,方静衍的追求让初夏的心在挣扎中沉沦。
  • 农女彪悍魔君靠边站

    农女彪悍魔君靠边站

    一朝穿为农家女,一来就没了母亲,父亲是傻子,奶奶变着法的想要把她卖了换钱,她运气怎么这么背?还好,天空乌云变色给她送来了一颗神蛋,孵出灵兽认她为母,助她教训贱亲戚,发家致富。突然有一天,一个无赖男人找上门。“哎,你这男人怎么抢我的床?”某无赖男:“你是我的蛋的娘,我不睡妳的床睡哪儿?”
  • 羊脂球

    羊脂球

    小说描绘了一八七零年普法战争期间,有一辆法国马车在离开敌战区时,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一定要车上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陪他过夜,否则马车就不能通过。羊脂球出于爱国心断然拒绝,可是和他同车的有身份的乘客为了各自私利,逼她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羊脂球出于无奈而作了让步。可当第二天早上马车出发时,那些昨天还苦苦哀求的乘客们却突然换了一副嘴脸,个个疏远她,不屑在与她讲话。她觉得自己被这些顾爱名誉的混帐东西轻视淹没了,当初,他们牺牲她,之后又把她当作一件肮脏的废物扔掉。
  • 爱人的头颅

    爱人的头颅

    《爱人的头颅》收录蔡骏早年中短篇小说十九篇。作者在时间和空间的迷宫中寻找永恒之爱,然而爱情之花花开有时,人类注定长怀无法解开的忧愁。“爱人的头颅”千年不朽,灵魂长驻其间,千年来他只爱一个女子;她与“爱人的头颅”长相厮守,直至进入坟墓,爱尽今生。神秘的白猫化作美女夜夜来伴,“恋猫”之人是否能放下南泉和尚的那把屠刀?烽火连天,“一封家书”一路平安,两地之人已生死相隔。白衣女子轻轻地绕过卫兵,走上了城门。她来到高高的城垛边,整个城池和城中央巍峨庄严的宫殿都在眼前。你们顺着长长的城墙根看过来,可以看到她缓缓拉动吊着人头的绳子,直到把那颗人头捧在怀中。
  • 慕先生我只为你来

    慕先生我只为你来

    一场阴谋,被闺蜜陷害,家族一夜落魄,被丈夫抛弃,腹中孩子惨死,杀父之仇不共代天,她发誓要让他们血债血偿。意外重生后,遇上了慕少,才知道前世默默她的人是慕少,虐渣男,斗小三。身边还莫名奇妙多了一个保驾护航的男人,从此“你杀人,我放火。“
  •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讲述中医大师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他们诊病如神,药到病除。书中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中医故事,还有神医们的精诚之心。让人敬佩的,不仅仅是出神入化的医术,还有神医们为钻研医术而度过的一个个不眠之夜。让人欣慰的,不仅仅是人们对中医的热忱依旧,更有名医的方子流传至今,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 而黎明将至

    而黎明将至

    本书为青年作家杨仕芳的个人自选集,收录了其本人创作的《而黎明将至》《和影子赛跑的人》《望川》等中短篇小说,其中有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大奖的,也有带有文学实验性质的探索之作。小说聚焦乡村教育、空巢老人等主题,关注村镇的变化以及村镇人群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以此探索时代浪潮中村镇与人的变化,寻找让人心从浮躁回归宁静的路径。
  • 战力暴增十万倍

    战力暴增十万倍

    穿越为修行资质极差的小道士,而且开局就是地狱难度的塞外大漠地图,李不夺表示并不担心。前世打游戏做的小外挂上线。法术效果加强十万倍!只能搓出了小火星的火符变成了引发天灾的人造太阳。只能闪烁些许静电的雷咒化成了毁灭万物的恐怖雷劫。只能定住人五分钟的定身符化为了高达千米的五指山。“虽然我只是个练气的小道士,但是我这一符下去你可能会死。”
  • BH穿越:七皇子,你死定了!

    BH穿越:七皇子,你死定了!

    一朝穿越遇到美若谪仙的他,她对他一见钟情,然而,他的心里却始终只有另一个女子。当她想尽一切办法,将她勾到手,对他甜腻的说着:“师父,抱抱。”然而,她却意外的发现,他的身份竟然是当朝的七皇子。好呀,居然隐瞒她,骗她骗得那么的悲惨,那么,七皇子,你死定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是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的代表作。小说以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于而龙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游击根据地查找暗杀自己妻子芦花的凶手为线索,通过对他回故乡三天之中的经历、见闻、联想、回忆等的叙述,概括了近四十年间的社会生活内容。作品结构独特,情节曲折、细节丰富生动,具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该书曾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革命干部于而龙重返故乡石湖的三天两夜经历,回溯、对照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17年到“文革”和粉碎“四人帮”长达40年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春天在人民心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