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1300000001

第1章 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1)

1.数学大师陈省身的经验

一位家长带着她的孩子找到我,对我说:“请帮帮我的孩子!我真着急啊!”

她的孩子今年15岁,马上就要参加中考了。孩子平时的成绩不错,在班里名列中上游。这个成绩,正好处于重点中学录取线的边缘地带。父母希望他能考上市重点中学,这样就更有把握考上重点大学。孩子平时很懂事,特别是上了初三以后,整天忙忙碌碌。早上起得很早,晚上放学回来,吃过饭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学习就到十一二点,别人都睡觉了,他还要继续看书。

父母看在眼里,嘴上不说,心里却很高兴,知道孩子懂事、听话了。有时候怕孩子累坏了身体,就劝他早点睡,孩子却说:“要复习的功课太多,时间总是不够用,不努力不行!”

可是几个月过去了,孩子参加了两次模拟考试,成绩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下降了十几名。这下子父母急坏了,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他们用急切的眼光看着我:“怎么办?到底怎么办?”

其实,这对父母所面临的问题并不少见,相反,在我的经验中,绝大部分的家长都有过同样的困惑:每天都看见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桌前学习,十分努力的样子,可为什么每天的作业总是完不成?考试成绩总是上不来呢?这个问题一直都困扰着许多家长,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导致孩子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有许多,然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孩子不会利用时间。

针对这个孩子的情况,我与他交谈了许久,又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亲自到他家里观察孩子学习的情况,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

原来,这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毛病,就是随意性太强,缺乏计划性。比如整个晚上他有数学、英语和物理三门课要复习,他却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一会儿拿起数学书做两道习题,如果遇到了难处,做不下去了,就换本英语书看一会儿,稍微觉得有点困难,又换本物理书看一会儿……一晚上下来,看起来忙忙碌碌,好像每一科都看了几眼,其实都只是浮光掠影而已,实际收获很少。

此外,这个孩子学习的时候还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不够专注。看书、写作业的时候总要戴上耳机,还特别好动,一会儿抠抠眼睛,一会儿挖挖鼻子,房间外面有点什么动静,他也要竖着耳朵听半天。

每天晚上他都要学习三个多小时,可是真正用上的也就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上了。

针对这个孩子的情况,我对他们的父母说:“你们孩子的主要问题就是时间利用效率太差,时间大多浪费了。”为此,我提出了几条建议:

1.提前安排好每天晚上要看的功课

合理安排复习各门功课的时间,不要盲目复习。不要一会儿看看这门,一会儿又看看那门。晚上看书之前好好想一下,今天晚上要复习哪些功课?每门功课大概要花多少时间完成?

有了这样一个大致的时间安排,可以鞭策自己尽量按照进度学习,避免随意性。在每天学习结束的时候要想一下今天自己是否完成了预计任务?如果没有,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改进?

2.有针对性地复习

不要不管语数外、物化生,都不分轻重地分配同样的时间。复习功课之前想想今天上课老师都讲了哪些,自己有哪些没有消化,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多安排一些自己比较弱的科目进行复习,对于自己掌握得比较好的科目,可以少安排时间,甚至是不安排时间,这样的学习会更有针对性,取得更好的效果。

3.集中注意力学习

学习的时候就要专注,不要像小猫钓鱼,三心二意,要改掉那些做作业听音乐、隔个三五分钟就要动一动的坏习惯。

他的父母听从了我的建议。经过几个月的锻炼,孩子的学习效率果然提高了,学习不再像以前那么累,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到了第三次模拟考的时候,成绩排在了重点线的前列,最终也如愿地考上了重点高中。

学习的效果与学习时间的长短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不是说学习时间长,效果就一定好,成绩就一定高。许多孩子看起来学习的时间很长,但时间利用效率太低,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时间被浪费掉了。而善于利用时间的孩子,却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著名数学家、20世纪世界最著名的几何学家之一的陈省身,15岁时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本科研修数学。年轻时的陈省身学习非常刻苦,然而他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他在谈到怎样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时,说的可谓是一针见血:“对于每个人来说每天的时间是一样多的,就看他怎样利用了。用好了,可以用一倍的时间取得双倍的效果,用得不好,双倍的时间也未必取得一倍的效果。”

陈省身在刚刚升入大学的时候,由于科目增多,各种练习、实验接踵而来,

学习压力陡然加大,让他感到非常不适应。一开始,他与许多同学一样,每天从早到晚,除了上课就是不停地看书、做题,没有头绪,也没有条理,很快他就感到陷入一种忙忙碌碌、疲于应付的状态,效果也不好。大学的第一学期过去之后,他的成绩很不理想,只排在班里的中游。

经过反复地思考,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没有规划好学习时间。学习没有计划性,总是疲于应付,总有一种临时抓差的感觉。为此,他专门制定了一个时间规划,他把各个科目统筹了一下,英语是自己比较擅长的,就减少一些复习时间;数学和物理是他最喜欢的科目,他希望能够学得深一些,就多分配一些时间。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今天晚上要看哪些书,明天要做哪些事,他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时间安排。

经过这样的安排之后,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复习了,不再像以前那样靠“持久战”取胜,而是更有条理,更有针对性。他还经常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去补充那些比较薄弱的知识,而对早就掌握、却一直在重复练习的知识,就分配较少的时间。

在下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当中,他的物理和数学都获得了满分,而他的总成绩也排在了全班的第一名。可以说,正是因为合理地分配时间使这位原来疲于奔命的普通学生一举掌握了学习的最佳方法。

不仅如此,在大学时代养成的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还使他受用一生。此后,在他长达几十年的研究生涯当中,在勤奋工作的同时,他时刻没有忘记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他这样评价自己:“合理地利用时间,似乎使我比许多人又多出了一倍的时间!”而他的研究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出,终于使他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几何学家之一。

对会利用时间的学生而言,学习是享受、是乐趣。越会利用时间的人,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时间就越充裕;而越是不会利用时间的人,就越是疲于奔命,感到学习就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令人身心疲惫,整天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痛苦状态。所以,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主动出击,合理利用时间,而家长更应该帮助孩子巧用时间。

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时间尤其宝贵。因为孩子们并不具备成年人自我调节时间的能力,为此,作为孩子的父母,就必须担负起责任,帮助孩子充分利用有限的宝贵时间,指导孩子学会管理时间,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原来一个小时才能做完的事情,现在半小时甚至二十分钟就能做完,何乐而不为呢?

2.会学也会玩的高考状元

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在玩,就很不高兴,他们觉得休息、娱乐会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所以应该越少越好。他们不但要孩子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还要求孩子学习更多的东西,给孩子“添草加料”,结果孩子整天坐在书桌前面,头脑昏昏沉沉,虽然看起来学习时间很长,其实效果很差。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适当让他们放松和娱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休息,再学习起来,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2005年北京市的高考理科状元——东直门中学的田禾就是一个学得好、玩得也好的人。

在各种体育项目中,她最喜欢的就是网球。每到周日,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她都要妈妈带她去打网球,一打就是一上午。如果妈妈没时间,她就约同学去。

快到高考了,同学的家长看到田禾还这样的疯玩,就告诫自己家的孩子:“快要高考了,还不好好复习功课,有什么好玩?”结果,没人再敢和田禾去打网球了。田禾感到很失望,尽管如此,她还是一个人来到网球场,对着墙壁练习击球的基本动作。

在2005年的高考中,田禾以707分的总成绩摘得了北京市高考理科的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学理科实验班。在得知这一成绩后,同学们都感到有些惊讶,这个平日里玩玩闹闹,似乎对学习并不是那么上心的女孩儿,怎么就考上了全市第一呢?

然而田禾自己却并不感到太意外,在她看来,虽然全市第一有些出乎意料,但考一个高分并不是难事。

她喜欢打网球,因为这会让她感到放松。学习的时候主要用的是左脑,而打网球,则放松的是右脑和身体肌肉。每次打完网球,一连几天她都是神采奕奕,看起书来特别有效率。如果有一次她错过了网球锻炼,就会感到一星期都没劲儿,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

她还喜欢看在法国举办的网球大满贯公开赛,她最喜欢的球员是西班牙网球运动员纳达尔,是他不折不扣的“粉丝”。如果纳达尔比赛的时间正好赶上节假日,她会熬到凌晨去看直播比赛。

田禾的爱好不只这些,她还很喜欢练书法,对自行车运动也是情有独钟……

那么,这么多的课余爱好会不会占用她的学习时间呢?恰恰相反,田禾认为:学习与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相互交替,是大脑休息的最佳方法。如果总是坐在书桌前面看书,时间一长就会注意力下降、记忆力衰退,欲速则不达。所以,把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休息锻炼的时间交替安排,就可以做到劳逸结合,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现代的中学生,肩负着爷爷奶奶、父母两代人寄予的厚望,承受着父辈们不曾承受过的学习压力。上学时,背着沉重的书包,放学后,又在自己封闭的房间里“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且常常还有父母陪读,注意力稍有转移,父母便忙加提醒,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几个小时,有的甚至学习到深夜。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放松,虽然学习的时间很长,却因为过度劳累而导致学习效果很差。

许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那些懂得劳逸结合的学生往往更善于调整自己的大脑,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那些整天坐在书桌前苦读书本的人,却是头脑木讷,再努力,也只能是一个书呆子。

我教过一个孩子,是学习非常刻苦的人。每天上课不停地记笔记,中午吃过饭,别的同学都会出去放松一下,他却掏出书本一个人看起来。放学回到家,吃完饭就开始做作业,直到深夜。每天上课的时候,我都会看到他黑黑的眼圈,因为这个缘故,同学们给他起个外号叫“熊猫”。然而,尽管他付出的努力远比一般的同学要多,成绩却始终排在中游。

到了中考的时候,班里的同学都自觉地增加了学习时间,这位同学也更加努力了。班里每天下午都有一节体育活动课,是班里固定活动的时间,同学们可以利用这45分钟的时间到操场上打球、跑步,调节一下紧张的神经。然而这位同学却从不出去玩,即使别人都出去了,他也躲在教室里,一个人在那里算题。

就在中考前的几个星期,炎热的天气,加上过度的劳累,这位同学终因体力不支而晕倒在课堂上。被送进医院之后,又是吃药,又是打点滴,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等到他出院的时候,早就错过了考试时间,不得不重修再考。

其实,学习与锻炼并不矛盾,如果懂得劳逸结合,反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时间持续太长,就会抑制大脑的功能,造成记忆力下降,即使一时记住了也很快就会遗忘。

当人们从事艰苦、紧张而又繁重的脑力劳动时,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对氧的需求量剧增。长时间的用脑,会使全身血液循环减慢,流经大脑的血量减少,引起暂时的“脑贫血”,致使大脑疲劳。合理地安排学习、劳动、课外活动和休息的时间,能调节大脑各个区域和谐活动,使工作、学习效率提高。所以家长在家辅导孩子学习时,要注意劳逸结合。

在大脑疲劳过度情况下,孩子会表现出情绪躁动、忧虑、厌烦、怠倦、无聊等心理问题,甚至还会产生厌学、敌对情绪等。毫无疑问这会降低学习效率,并且有害于健康。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过度紧张状态时,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来转移情绪指向,使紧张的情绪松弛、稳定,逐渐恢复良好愉悦的心境,然后再重新学习。

所以,一定要注意学习与休息的劳逸结合,这是孩子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家长不能顾此失彼,如果只要求孩子用功学习,却不顾孩子的身体,那么反而耽误了孩子的发展。

学得好,玩得也好,才是真正的会学习的好孩子!

3.外语高材生的烦恼

教会孩子学会管理时间,会让孩子养成一种做事有条不紊的好习惯。

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一位著名大学外语系的毕业生,精通三门语言,除了英语外,还能说法语和葡萄牙语。毕业之后,她应聘一家著名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助理的职位。在面试的时候,她以自己出众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自己大方开朗的性格,赢得了面试官的好感,很顺利地就得到了这个职位。

同类推荐
  • 1-2年级,陪孩子走过小学启蒙关键期

    1-2年级,陪孩子走过小学启蒙关键期

    刚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了这个阶段的新的特点。家长该怎么做,才能把教育精力用对了时间和地方呢,本书除了在理论上给出了详细的引导和解释外,还指出了具体的做法,非常贴近当下的教育现实。既能够引导家长辅导孩子正确地学习,取得好成绩,也不会忽略孩子的能力发展和兴趣特长。
  • 正面管教: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正面管教: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说多少遍了,你就是不听!”“像你这样,长大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再这样,小心我揍你!”孩子有如一棵小树,需要家庭的温暖来呵护,需要赏识的阳光来照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存在,他具有独立的个性,也应有最适合他的教育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对父母的批评不以为然,对表扬也毫不在意,父母的话似乎起不到一点作用了。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企图用大吼大叫的方式来驯服孩子。
  • 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

    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

    作者带着资深正面管教讲师和亲子作家的双重身份,结合正面管教家长课堂上的案例以及自身教养孩子的经历,深入浅出地解读了52个正面管教个工具,将原本零散的正面管教工具重新进行分类,并将每个工具贯穿于真实的案例当中,打破广大家长只知道正面管教理论、不知道如何应用的僵局,让52个正面管教工具真正落地、可行,帮助家长更加有效地管教孩子。
  • 惩罚与奖励的尺度

    惩罚与奖励的尺度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也是国家的未来。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事业有成,所以在孩子成长中都会或多或少的采取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引导孩子的发展。本书是一本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的奖惩尺度的科普读物。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从古到今,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责任重大。父亲如果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那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父亲对他的科学培养。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本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
热门推荐
  • 路在何方

    路在何方

    姐,昨天的招聘会上死了人,财大的一名女学生活活给挤死了。表弟掸着送报员刚送来的《都市早报》在客厅里高声嚷嚷。我在厨房,隔着透明的玻璃门,看见表弟小来的脸上一片惨白,一动不动摊在沙发上,像是遭了冷箭一般。我不由得一阵心酸,昨天的招聘会是我陪他去的。
  • 大侠周锐写中国:琴

    大侠周锐写中国:琴

    琴是什么琴,追寻九弦奇琴。光华学校分文班、武班,师生们文武双修、行侠仗义。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有这所学校的校友,如公司白领、警察、记者、医生、厨师……光华师生为了让凤老先生成功打造能与凤琴相对应的凰琴,一行人等寻找碧梧树的全过程,并在探险的过程中挖掘和“琴”有关的中国文化信息。
  • 无名江湖

    无名江湖

    放荡二骆驼写了不少,后来删了,因为太长时间不恋爱,找不到爱情的感觉。这是一部真正的武侠,不做过多解释
  • 铁屋与青色马

    铁屋与青色马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大唐第一村

    大唐第一村

    渭水之盟前夕,席云飞魂穿为席君买胞弟。为了提升生活水平,利用金手指大搞乡村建设。主角智商平平,不装逼,不上战场,不理朝政。没事就喜欢整点吃的喝的,再改善一下居住环境。当然,毕竟是主角,总是要为这个时代做出一点贡献的,喜欢这类网文的朋友,欢迎光临!!!
  • The Devil in the Belfry 钟楼里的魔鬼/钟楼魔影(英文版)
  • 超级土建

    超级土建

    楼价猛涨,囤地捂盘,小人物陈逸天连蜗居的机会都没有,意外之下获得宇宙建筑工厂,从此以后,取之不尽建材,用之不竭施工队,楼盘房价尽在我手,不过首先要从最底层装修行业开始爬起,终有一天咆哮整个地产业!本书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互与现实对号入座,你们明白的!
  • 娇妻驾到之世子倾城

    娇妻驾到之世子倾城

    苏曼卿一时好心,从街上捡回来个小乞丐。洗干净后,发现这乞丐颜色好的不像话,就跟画里走出来似的。不仅如此,还学什么会什么,对她有求必应。美人娘亲慧眼识珠。我家宝贝闺女还缺个疼人的未来夫君,这个孩子好啊!于是乎,自己还是个奶娃娃的苏曼卿,走上了养成夫君之路。————夫君养成第一则:自己的夫君,只有自己能欺负。别人欺负怎么办?让夫君去揍她!————夫君养成第二则:要对他好、对他好、对他好!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她有他就有!————夫君养成第三则:……【宠文,日常温馨向,不喜慎入】
  • 清雪未迟

    清雪未迟

    前世,清雪是高高在上公主,十初是受人欺侮的小乞丐。但最终,十初冷冷地看着清雪死在自己的面前……今世,她们再次相见……
  • 纸上河流

    纸上河流

    散文集《纸上流河》收录了作者十几年来创作的的散文、随笔等作品166篇,分为米兰流香、眸中流情、康王流景、生存流影、思想流韵、道边流溪、空间流畅等章节。倾注了作者对矿山的一情一景以及矿区人文环境的细致观察、深层思索和倾心赞美,其中不乏对人生、社会的思索和领悟,是一部启迪心灵、怡情怡志的文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