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2400000013

第13章 英雄混战少华山叔宝权栖承福寺

叔宝与健卒上马长行,离了山东、河南一带地方,过了潼关,来到华阴县少华山。见这山八面嵯峨,四围险峻。叔宝便吩咐两个健步道:“你们后来,待我当先前去。”

那两人晓得山路险恶,内中恐有强人,就让叔宝先行。

他们来到前山,只听得树林内一声呐喊,闪出三四百喽啰,拥着一个英雄,貌若灵官,髯须倒卷,二目铜铃,横刀跨马,拦住去路,大叫道:“要性命的,留下买路钱来!”吓得两名健卒尿屁直流,叫声:“秦爷,果然有强人来了,如何是好?”

叔宝道:“无妨,你们站远些。”遂纵马前进,把双锏一挥,照他顶梁门当的一锏,那人就把金背刀招架。两人斗了七八回合,叔宝把双锏使得开来,躔躔的有如风车一般,那人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刀之力,渐渐抵敌不住。

那些喽啰见了,连忙报上山来。山上还有两个豪杰:一个是叔宝的通家王伯当,因别了谢映登,打从此山经过,也要他买路钱,二人杀将起来,战他不过,知他是个豪杰,留他入寨。那拦叔宝的叫做齐国远,山上陪王伯当吃酒的,叫做李如珪。

二人正饮之间,忽见喽啰来报说:“齐爷下山观看,遇见一个衙门将官,就向他讨长例钱。不料那人不服,就杀了起来了,不上七八回合,齐爷刀法散乱,敌不过他,请二位爷早早出救。”

二人闻言,各拿兵器,跳上战马,一齐出了宛子城,来到半山。

王伯当看见下面交锋,好像秦叔宝,恐怕伤了齐国远,就在半山大叫道:“秦大哥、齐兄弟,不要动手!”此山有二十余里高,就下来一半,还有十余里,虽高声大叫,无奈此时两人交战,一心招架,那里听得叫唤?

不一时,两匹马走到前面,王伯当叫道:“果然是叔宝兄。

齐兄弟,快住手了,大家都是相好朋友!”

叔宝见是伯当,遂住了手。

当下伯当请叔宝进到山寨。叔宝到了山寨,健卒两人已经吓坏,叔宝道:“你两人不要惊怕,这个是外人,乃是相好朋友。”

二人方才放心。

王伯当道:“是你的从者么?”

秦叔宝道:“是两个健卒。”

李如珪吩咐手下,抬秦爷的行李到山。大家一同上少华山,进宛子城,入聚义厅,摆酒与叔宝接风。

王伯当道:“自从仁寿元年十月初一日,在潞州分手,次日单二哥到王小二店中来奉拜,兄长已行。单二哥又有胞兄之变,不得追兄,我与谢映登各各分散。后来闻兄遭了一场官司,因路程遥远,不能相顾。今日幸得相逢,愿闻兄行藏。”

叔宝就把前后事情,说了一遍,并指出今奉唐节度差遣赍送礼物,赴正月十五日,到长安杨越公府中贺寿,因问伯当缘何在此。

伯当道:“小弟因过此山,蒙齐、李相招,故得在此。今日遇见兄长进长安公干,小弟欲陪兄长同往,乘势看灯如何?”

叔宝道:“同往甚妙!”

齐国远、李如珪二人齐道:“王兄同往,小弟亦愿随鞭镫。”

叔宝闻言,不敢应承,暗想:“王伯当偶在绿林走动,却是个斯文人,进长安还可。这两个乃是卤莽之夫,进长安倘有泄漏,惹出事来,连累于我,如何处置?”一时沉吟不语。

李如珪笑道:“秦兄不语,是疑我们在此打家劫舍,养成野性,进长安看灯,恐怕不遵约束,惹出事来,有害兄长,不肯领我二人同去。但我们自幼学习武艺,岂就要落草为寇不成?只因奸臣当道,我们没奈何,只好啸聚山林,待时而动。岂真要把绿林勾当,作为终身之事?我们识势晓理,同往长安,自不致有累兄长,愿兄长勿疑。”

叔宝听了这一篇话,只得说道:“二位贤弟,既然晓得情理,同去何妨。”

齐国远吩咐喽啰,收拾行囊战马,多带银两,选二十名壮健喽啰同去,其余喽啰不许擅自下山,小心看守山寨。

叔宝也吩咐两名健卒,不可泄漏。到了二更,众人离了少华山,取路奔向陕西。

一日,天色将晚,离长安只有六十里之地,远远望见一座旧寺,新修得十分齐整。

叔宝暗想:“这齐、李二人到京,只住三四日便好,若住得日子多,少不得有祸。今日才十二月十五日,还有一月,不如在前边新修的这个寺内,问长老借间僧房,权住几日,到灯节边进城。乘这三五日时光,也好拘管他们。”思算已定,又不好明言,只得设计对齐、李二人道:“二位贤弟,我想长安城内人多屋少,又兼行商过客,往来甚多,那里有宽阔下处,足够你我二十余人居住?况城内许多拘束,甚不爽快。我的意思,要在前边新修寺里,借间僧房权住。你看这荒郊旷野,又无拘束,任我们走马射箭,舞剑抡枪,岂不快活?住过今年,到灯节边,我便进城送礼,列位就去看灯。”

王伯当因二人有些碍眼,也极力撺掇。

说话之间,早到山门首下马。命手下看了行李马匹,四人一齐入寺。

进了二山门,过韦驮殿内,又有一座佛殿,望将上去,四面还不曾修好。月台下搭了高架,匠人修整檐口,木架边设公座一张,公座上撑一把黄罗伞,伞下公座上坐了一位紫衣少年,旁站六人,青衣小帽,垂手侍立。月台下竖两面虎头牌,用朱笔标点,前面还有刑具排列。这官儿不知何人?

叔宝看了,对三人道:“贤弟,不要上去,那黄罗伞下,坐一少年,必是现任官长。我们四人上去,还是与他见礼好,不与他见礼好?刚则取祸,弱则取辱,不如避他为是。”

伯当道:“有理!我们与他荣辱无关,只往后边去,与长老借住便了。”

兄弟四人,一齐走过小甬道,至大雄殿前,见许多泥水匠在那里刮瓦磨砖。

叔宝向匠人道:“我同你一声,这寺是何人修理?”

匠人道:“是并州太原府唐国公修的。”

叔宝道:“我闻他告病还乡,如今又闻他留守太原,为何在此间干此功德?”

匠人道:“唐国公昔年奉旨还乡,途间在此寺权住,窦夫人分娩了第二位世子在这里。唐国公怕污秽了佛像,发心布施万金,重新修建这大殿。上坐的紫衣少年,就是他的郡马,姓柴名绍,字嗣昌。”

叔宝听了,四人遂进东角门,见东边新建起虎头门楼,悬朱红大匾,大书“报德祠”三个金字。

四人走进里边,乃是小小三间殿宇,居中一座神龛,龛内站着一尊神像,头戴青色范阳毡笠,身穿皂布海青箭衣,外套黄色罩甲,足穿黄鹿皮靴。面前一个牌位,上写六个金字,乃是“恩公琼五生位”。旁边又有几个细字,是:“信官李渊沐手奉祀”。

叔宝一见,暗暗点头。你道为何?只因那年叔宝在临潼山,打败了一班响马,救了李渊。唐公要问叔宝姓名,叔宝恐有是非,放马奔走。唐公赶了十余里,叔宝只通名“秦琼”二字,摇手叫他不要赶。唐公只听得“琼”字,见他伸手,乃错认“五”

字,故误书在此。

齐国远看了,连这六个字也不认得,问道:“伯当兄,这神像可是韦驮么?”

伯当笑道:“不是韦驮,乃是生像,此人还在。”

各人都惊异起来,看看这像,实与秦叔宝无异。那个神龛左右,却塑两个从人,一个牵一匹黄骠马,一个捧两根金装锏。

伯当走近叔宝低声问道:“往年兄出潞州,是这样打扮么?”

叔宝道:“这就是我的形像。”

伯当就问其故,叔宝遂将救唐公事情说了一遍。

不想柴绍见四人进来,气宇轩昂,即着人随看他们作何勾当。叔宝所言之事,却被家丁听见,连忙报知柴绍。柴绍闻言,遂走进生祠来,着地打拱道:“那位是妻父的活命恩人?”

四人答礼,伯当指叔宝道:“此兄就是老千岁的故人,姓秦名琼。当初千岁仓卒之间,错记琼五。如若不信,双锏马匹,现在山门外。”

嗣昌道:“四位杰士,料无相欺之理,请至方丈中献茶。”

各人通了姓名,柴绍即差人到太原,报知唐公,就把四人留在寺内安住,每日供给,十分丰盛。

看看年尽,到了正月十四日,叔宝要进长安公干,柴绍亦要同往看灯,遂带了四个家丁,共三十一人,离了寺中,到长安门外,歇宿在陶家店内。众人吃了些酒,却去睡了。

叔宝不等天明,就问店主人道:“你这里有识路的尊使借一位,乘天未明,指引我进明德门,往杨越公府中送礼,自当厚谢。”

店主叫陶容、陶化引路,叔宝将两串钱赏了二人,即取礼物分作四个纸包,与两名健卒拿着,带了陶容、陶化,瞒了众人进明德门去。

同类推荐
  • 平原

    平原

    《平原》是毕飞宇苦心经营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体现了“60年代生”作家厚重的“文革情结”与“乡土情结”,将故事历史追忆下放到苏北平原一个不起眼的村庄——王家庄。从愣头青变成青年领袖的端方,知青村支书吴蔓玲,为当兵不择手段的混世魔王,为爱情而死的三丫,乡村医生兴隆等等。
  • 营销总监

    营销总监

    小说以中国竞争最白热化的白酒业为背景,“赤裸裸”地再现“血淋淋”的市场争夺格局。职业经理人毛华临危受命,以营销顾问的身份加入家福泉集团,通过在危机时期立竿见影的营销策划活动和一系列成功的品牌推广,得到集团老板黎江湾的高度认可,很快被提升为集团营销总监。但是,作为一个职场空降兵,突然掉进白酒这个竞争惨烈的大酒缸,困惑、无奈、矛盾和痛苦纷沓而至:品牌间的对抗、上下级间的博弈、新旧势力间的冲突、企业潜规则和规范管理问的矛盾、事业、爱情问的两难全强者得以生存,破局方能发展!
  • 胖女常思春

    胖女常思春

    简单的说,这是一个胖女人逆袭,征服高富帅的励志故事。其实常思春有点像是金三顺,草根,大大咧咧,拼搏向上,虽时常被家里挤兑但仍乐观向上。而男主程远信则是个“神秘”的人物,家世极好却忧郁,患有奇怪的洁癖,有深度的孤独恐惧症,非常讨厌一个人独处。在常思春看来,这些都是有钱,吃饱了撑的。常思春还有截然不同的姐姐常思夏。思夏身姿窈窕,经常客串模特,现在还是私人舞蹈教练,是当仁不让的高端女性典范,自称钻石女,只不过是离了三次婚。
  • 李自成(第3卷):燕辽纪事

    李自成(第3卷):燕辽纪事

    本卷分上、中、下三册。反映的是崇祯十四年二月至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初发生的故事。李自成破洛阳之后,声势大振,几次在河南击溃和歼灭明军的主力部队,三次进攻开封。本卷着力写第二次和第三次开封战役,以及朱仙镇大战,每次战役各具特色。几十万人口的开封,百姓在数月围城中大批饿死,最后明军在秋汛时炸开河堤,洪水淹没开封,死者不计其数。
  • 死者不在杀人现场

    死者不在杀人现场

    除夕之夜的北江大学凤凰学生公寓里,丝毫没有一点节日的气氛。因为此时正是寒假,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已回家。少数没有回家的,也大多去参加校方组织的新年晚会去了。寒风凛冽,寒意迫人。宋子天走在这死寂的园中,心中忽然有种莫名的恐慌感。和他同行的,是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大胖子,叫孙朗,他和宋子天是同宿舍的室友。他们没有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新年晚会等一系列活动,而是待在宿舍里玩了一整天的电脑游戏。
热门推荐
  • 三国烟云记

    三国烟云记

    一个蒙古人穿越为宛城曹昂,曹操死后,面对虎狼窥伺的群雄和许都朝堂的争斗,能否平乱天下?又能否避免司马代魏?甚至避免数十年后的五胡之乱?文明与天下,历史与英雄,究竟如何演绎一段不一样的三国?三国,一个俗套的开始,一个不俗套的展开。
  • 守护甜心的水漾爱恋

    守护甜心的水漾爱恋

    小清新的文笔,故事里流露淡淡的情怀,十六岁开始的花季,青春里那个穿着衬衣的男孩,他额前垂着的发丝和一双水漾的眼眸,心动,心痛,有比阳光灿烂的笑容,有比珍珠珍贵的眼泪,记忆中的似水年华,是否有那么一句话打动过你的心?
  • 混迹美漫的奥特曼

    混迹美漫的奥特曼

    当一个奥迷穿越到漫威与DC混合的美漫宇宙,并且拥有潜力无限的几位奥特曼之力,宇宙因他而变!灭霸:兄弟,我不打响指了,咱们做朋友吧,只求你别再打我的脸了兄弟!奥丁:人类,我以天父之名拜托你,照顾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多玛姆:这位光的使者,我是来谈条件的!古一法师:光的使者,感谢你为地球做的一切,这是阿戈摩托之眼,请笑纳!绿巨人:我很愤怒!(看到主角),哥哥浩克错了,浩克再也不乱发脾气了!尼克弗瑞:你是谁?你有什么目的?马浩然轻轻甩了甩手,当然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你说呢,黑卤蛋?(主角在穿越前有自己的恋人,前期为唤醒恋人而努力,本书不后宫)开局从X教授的学校猥琐发育,不喜勿喷!
  • 重逢

    重逢

    十六岁的丹妮·霍华德偷偷翻阅了舅舅的研究笔记,用红玫瑰刺破手指完成灵魂穿越,进入了记者特洛伊·布伦南的身体中。这是一个会让任何女人倾心的男子。他们相爱了。可是最终她必须回到自己的身体中,于是他们约定,7天后在女孩的十七岁生日宴会上重逢。没想到这个约定会让她一等十年。特洛伊从来没想到自己会爱上这个灵魂穿越的小姑娘。由于她的突然出现,自己跟丢了原本要采访的知名作家,被一只流浪狗拖住了脚步,还陷入了爱情泥沼。同时,当迷人的知名作家埃莉·沃德也出现在他的世界并不断诱惑他,一切彻底混乱了。他还能保持对自己那个小爱人的忠诚吗?可是为什么眼前这个美艳诱人的女人,越来越让自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 做灵魂有香气的女子:那些民国女神教我的事

    做灵魂有香气的女子:那些民国女神教我的事

    美丽和才华,成为构成民国女子的“基本要素”。当我们怀着“怀旧”的情感,回眸民国红颜,不能不惊叹:原来在我们的世界上曾经生活过如此美丽的精灵!林徽因、张爱玲、孟小冬、周璇、蝴蝶、唐瑛、吕碧城、董竹君……她们美丽的身影永远令人崇慕与怀想,我们在感叹时光无情的同时,更加感怀她们留给我们的精神世界和缤纷绮丽的传奇人生。
  •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Orient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Ori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请叫我金牌讲师

    请叫我金牌讲师

    【本小说已经签约,放心收藏!!!】温馨的日常文?半径放大十倍的地球你见过没有?这本小说皮得很、超搞笑、保证你欢乐多多!。天下英才尽出我手,八方宇宙信我无敌!高武时代,人人如龙。大学武道课萌新讲师开学第一课惨遭人工智能疯狂打脸!“你为什么打我脸?”--苏成“初次见面,评估实力!没想到你真辣鸡!”--人工智能自此,外挂在手的萌新老师,立志成为宇宙最强金牌讲师!当然,首先他需要成为地球第一人!
  • 宇宙:从里到外的宇宙

    宇宙:从里到外的宇宙

    科学探索是认识世界的天梯,具有巨大的前进力量。随着科学的萌芽,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知识的积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的能力越来越强,科学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和思维等方面,科学技术成为人类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科学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 你和我就不必相见

    你和我就不必相见

    从一开始,就不应该,然后我你就不必相见。这是前尘篇,下一篇会在这本完结后继续的。
  • 沪上观澜,第二届上海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沪上观澜,第二届上海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上海是中国近代文明的桥头堡和先行者,是当今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重要的文化基地。这是一本研究探讨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