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300000001

第1章 说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鲁国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称孔子“圣人”,孟子“亚圣”。孟子为了实现他的“仁政”理想,游说诸侯,历经齐、鲁、宋、滕、魏等国。他的主张被当权者认为“迂阔而疏于事情”(不合时宜)。他受礼遇而不得任用,便毅然弃官,另走孔子教授学生、著书立说的那条路,著《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并列“四书”,成为儒家经典,并被后代科举考试作为规定内容,留下深远的影响。

孟子思想,丰富而复杂。在我看来,他的“亮点”,或者说精华部分,主要表现在:“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肯定社会分工、商品交换,反对空想的平均主义;首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规范等。此外,他还提出了实现大一统的观点。

孟子鲜明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为什么以“民为贵”?孟子的回答是:“失人心者失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出发点是为国君“得天下”着想。孟子明确宣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肯定劳心者统治、剥削劳力者是普遍、合理的原则,从而也肯定了劳心者的最高代表——国君的合法性。两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之所以重视孟子,正在于此。这个前提,首先要弄清楚。

在此前提下,“民贵君轻”的思想,也确有积极、进步的意义。“民为贵”,就必须重视民生。在这方面,孟子的主张主要有:一、“制民之产”,给百姓一定的私有财产。“五亩之宅”,用来种桑,百姓就有衣穿。“百亩之田”,让百姓按农时耕种,八口之家,可以吃饱。养些家禽家畜,七十多岁的老人可以吃到肉。丰衣足食了,再搞好教育,让百姓都懂得孝道关爱,白发老人就不用奔波劳累而得以安度晚年。做到这些,可以得人心。二、“与民同乐”。孟子说,国君独自享乐,比起与百姓一起享乐,哪个更快乐呢?当然是“与民同乐”更快乐了。如果国君独自享乐,百姓却妻离子散,愁苦不堪,就会仇恨国君。所以国君“与民同乐”才能得天下。三、反对滥杀无辜。孟子愤慨地斥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认为发动争权夺利的不义之战导致人民大量死亡者,死有余辜。

孟子承认国君,但要求其施“仁政”。他从主观唯心主义的性善论出发,认为国君也具有人人皆有的“不忍之心”(同情心),只要“推己及人”,就能行仁政。这当然是空想。孟子对违反仁政的暴行和虐政持严厉的批判态度,认为汤放逐桀、武王讨伐纣,是诛杀独夫民贼而非弑君。国君犯了大错,当进谏,反复劝诫而不悔改的,就把他去掉,另立贤者。谈到君臣关系,孟子说,君待臣像手足,那么臣待君就像腹心;君待臣像犬马,臣待君就像路人;君待臣像土芥,臣待君就像仇敌。这些激进的话语,曾引起明太祖朱元璋的强烈反感,命令将孟子逐出文庙,不再享受配祀孔子的“亚圣”待遇。后来虽被臣下劝阻,但还是让人把《孟子》一书中非议君主的文字统统删去。这也从反面证明孟子学说对至高无上的君权的挑战与制约。

孟子一生和儒家之外的各种学派开展辩论,具有进步意义的则是同许行的农家学说所作的一次辩论。许行主张“君民同耕,不耕者不得食”(否定社会分工——笔者)。他认为只要布和帛长短相同,麻和丝轻重相同,五谷数量相同,鞋子大小相同,价钱就都一样(反对按质论价),即使幼童上市场,也不会受欺骗。对于这种虚幻的平均主义学说,孟子予以犀利明快的驳斥。他说,许行除了耕种自食以外,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耕田的铁器,煮饭的锅子,没有一样不要用自己种的粮食到市上去交换。一个人的生活需要,必有“百工”来满足;如果一切都要自给自足,即使忙碌得疲惫不堪,也无济于事。孟子进一步申说:“物质性状不同,是客观事实。价钱有的相差几倍,有的相差几百甚至成千上万倍,许行却把它们划为同一价格,还有谁愿意精工细作去制造优质品呢?按许行的办法去做,就是让大家跟着弄虚作假,怎么能治好国家?”这场精彩的辩论,反映了孟子对社会生活有着敏锐而独到的见解。

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树立了“大丈夫”的人格风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志在天下,如果能施展抱负,就和天下人民共同实行;如果不能实现愿望,就特立独行,坚持走正道。孟子斥责张仪等为了个人的功名富贵,运用权诈,制造矛盾,只图揣摩、迎合国君“争城争地”、争王争霸的旨意,而不去纠正国君好战乐祸的错误,骚动天下,残害人民。这是和大丈夫的作风格格不入的。

怎样才能成为大丈夫呢?孟子说过一段著名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担负天下大任者,必须先经种种苦难折磨,苦思焦虑,筋骨劳累,饥饿贫穷,行动受阻,才能锻炼意志,坚韧性格,增长才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养成大丈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风范也大有裨益。孟子藐视权贵者。尽管他们有享用不尽的佳肴、美色、游猎、豪车,有志者却丝毫不为所动,体现了“富贵不能淫”的豪迈气概。

孟子自己就践行着大丈夫的道德规范。孟子在齐国任客卿,齐王对他优礼有加而不任用,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孟子知道终难与齐王有所作为,遂辞官离去。齐王派人用“万锺禄”挽留孟子,而孟子毫不恋栈。因为他认为,立在朝廷上而不能实行自己所抱负的“道”,那是耻辱;对于“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的财富,决不接受;光受禄,不被信任,担个虚名,那只能算“贱丈夫”。

孟子“大丈夫”风范的提出,对后代产生了极大的鼓舞、激励作用。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于1936年以《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为名写了一本通俗作品,介绍了卫青、岳飞、文天祥等二十五位英雄人物抗击外侮的壮烈事迹,激发了广大军民的抗日斗志。

孟子善辞章,他的散文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孟子》从《论语》那样的语录体,发展成为单篇独立的著作,标志着古典散文里程碑式的转变。在《孟子》这部著作里,有义正词严的说理文,有高谈雄辩的辩论文,也有幽默谐趣的讽刺文。尤其是辩论文,有一种“其锋不可犯”(苏洵语)的充沛气势。语言技巧的运用,达到了高度的纯熟、精当、畅达、生动。特别善于运用譬喻,把所要表达的思想的逻辑性,精炼地表现为人们的常识最容易感受的直觉形象,省却了许多语言,说明了复杂的问题。例如,他以每天偷别人一只鸡以及每月偷一只鸡的偷盗行为譬喻,指责不肯立即改正错误的人。用不着阐述理由,便使那受指责者无可答辩。据统计,《孟子》全书总共用了一百五十九处譬喻。

孟子还善于通过寓言故事,作为说理的手段,使文章更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齐人有一妻一妾》章,写“良人”(丈夫):首先写“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活现出垂涎富贵的情态,令人感到可鄙。其次,“未尝有显者来”、“遍国中无与立谈者”,表现其自欺欺人的虚伪。再次,点明“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原来这位自我吹嘘的良人,竟靠乞食过活。最后,他还装出悠然自得的模样,“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令人感叹“真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这则寓言极尽讽刺之能事,而又善于用简约、形象的语言,刻画复杂变化的心态,说明了作者表现手法的工巧。

《孟子》一书,还有许多凝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警句、格言,有的已成为后人耳熟能详、经常应用的成语,例如“与人为善”、“出尔反尔”、“缘木求鱼”、“揠苗助长”、“一暴十寒”、“王顾左右而言他”、“大旱之望云霓”等等。这些警句、格言、成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而又能精炼地予以表现,达到“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效果。

孟子散文的创作艺术,受到历代文学家的称赞。唐代韩愈的散文风格,明显可以看出受《孟子》的影响。宋代作家则推孟子为“能言”,“其言乃世人之甚易知而切于事实”。清代把《孟子》作为“古文”范例,选入散文总集,在散文写作技巧方面起了广泛的示范作用。

孟子对古代文学理论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见解。主要有: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养气”说,意思是心中要有丰厚的生活积累和思想文化积累——“气”,才能写出富有气势的能打动人的作品。二、“以意逆志”说,意思是,读者通过作品的语言文字,有所“意”会,进而追溯、探究作品表达的“志”——思想感情。三、“知人论世”说。所谓“知人”,就是了解作者生平,“论世”就是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这些观点,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阅读和理解作品的方法。

同类推荐
  • 帝王将死

    帝王将死

    人生的最后时刻,帝王的遗嘱势必会在瞬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其间伴随着政治的交锋、权力的角逐、家族的争斗、亲人的反目、现实的走向与帝王遗愿的碰撞,充满着忠诚与背叛、阴谋与杀戮、残酷与无奈……冲出传统的历史视野,用文字细刀,剖析帝王遗嘱的密码,解开重重历史谜团。
  • 楚汉之我的天下

    楚汉之我的天下

    金陵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心中之痛。21世纪三省绿林总霸主死于非命,灵魂穿越至楚汉时期,化身少年项羽,开启新的征程,称霸天下。
  • 傲世狂僵尸
  •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帝国和伟大历史人物,从政界领袖到军事强人,从历史学者到商界精英,持续地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研究和阅读。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所引领的法则,至今仍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今天的现状。《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中,著名元史专家孙钥洋在新近权威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权威、全面、立体地再现了历史上最庞沛的帝国--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的历史,也即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史。
  • 明末大神棍

    明末大神棍

    萧平进行了一次史上最为声势浩大的穿越,开着汽车,带着手机,身份证,香烟,打火机等事物,一头撞入大明朝的皇宫。这下他想隐瞒也隐瞒不了了;面对所有古人震惊的眼神,萧平默默按动打火机,点燃一支香烟。在紫色的尼古丁中缓缓开口:“我是天上的神仙”他再指向闪着应急灯的汽车:“这是我的坐骑:奥迪兽”且看萧平在明末当神棍!其实萧平还是有理想的男人,嗯…… 萧神仙说:政治就是这样,愚蠢的人被欺骗,聪明的人假装被欺骗,只有疯子才会公开表示自己没有被欺骗,然后被打成汉奸卖国贼,钉死在耻辱柱上。欢迎加入汃叔叔的座谈会,群聊号码:807030715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简囊远行

    简囊远行

    《简囊远行》山东诗人李金昆最新作品集,分为四辑。这是一部意象丰盈而又富含生命体验与存在之思的佳作,能够让人在愉悦于诗艺之美的同时,也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连同自然与生命绵延中那些难以道说的神奇、神秘、幽微、深奥有所凝思和参悟。
  • 吴兴华译文集(上)

    吴兴华译文集(上)

    吴兴华翻译过许多外国著名诗人的作品,如拜仑诗钞、济慈诗钞、叶之诗钞,还有未发表的但丁的神曲的部分章节等。可能也有西洋诗的影响,他自己的诗不论在意境上、文字上和旧诗、西洋诗存在着深缔的因缘,是一种中国古典和西洋现代之间的有机融合。这本译文收录了《运命》《捡东西》《危急时期的祈祷(选译)》《达·芬奇轶事》《富兰克林散文书简选》《危机》《城市里的一周》等文章。通过本书中的内容,可以从侧面解读吴兴华的深刻蕴涵。
  • 荣光:新概念二十年纪念文集作文精华范本:记忆中的时光

    荣光:新概念二十年纪念文集作文精华范本:记忆中的时光

    主要收录新概念二十年来获奖者的精华作品,内容以青春叙事小说为主,夹杂一些能触动人心的情感随笔、散文,积极向上。独立故事,奇特构思。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可以当做作文“圣经”。从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每年新概念周边的图书都是家长和学生争相购买的对象。作文作为高考语文占分最多的主观题,无疑是想取得好成绩的考生们不能忽视的部分。新概念作文提倡的真情实感和创造性想象力,就是强调文学的本质。本书可以当做高考满分作文敲门砖,更是青春文学爱好者不可错过的最新美文阅读首选。
  • 关于我穿越成为萝莉这件事

    关于我穿越成为萝莉这件事

    我,落小夏,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在不同世界穿越!还有个超级萌的妹妹和傲娇的系统!这是怎么回事?!
  • 逆天灵修:女君太轻狂

    逆天灵修:女君太轻狂

    二十一世纪的魂魄回归,灵魂的完美契合,废材郡主齐舒以逆天之才掀起瀚海风云。踩渣男斗白莲,携美男一路飙升,问鼎神族王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暖婚:冷情总裁,真会宠

    重生暖婚:冷情总裁,真会宠

    “放开我,白斯莫不会来的。”“呸,你休想骗我,你是他老婆,他怎么可能不会来。”绑匪一脸……
  • java宝典

    java宝典

    java面试宝典,学习使我快乐乐意寻求真理
  • 清嘉三觉

    清嘉三觉

    都说穿越是非多,偏偏悠菜穿越的一帆风顺,父母兄长疼爱,也无人刁难。直到有一天一场大火让她什么都没有了,阴差阳错她又卷入权利之争。与爱情生死离别又意外重逢,聚散无常又跌跌撞撞。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 奉子相夫

    奉子相夫

    才死三天,未抬出门,就有人来打娃,惦记老公?岂有此理,孰可忍,孰不可忍! 占了人家的躯壳,做了人家的娘,好歹替人家出头,维护奶娃权益,夺回奶娃他爹,看正妻死而复生,坚决打击狐媚小三...... 啥?俺没资格?俺可是三媒六聘,八抬大轿抬进你家大门,拜了天地宗祠牌位的!有木有?到底有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