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500000011

第11章 紫禁城里的“潮女”们(2)

至于贵人、常在、答应和官女子,对不起,你还不够格,没有戴朝冠的编制。很多正式场合不便出席。怎么样?是不是颇受刺激?现在知道为什么宫斗总是那么惨烈,争上位又总是那么热门了吧?低人一等,待遇不同不说,尊严面子上也是过不去的,既然已入深宫,唯有往高处走才是正道啊。

说罢朝冠,咱还得说说这朝冠的配饰。怎么?你嫌麻烦了?身在这个必须讲究的环境中,你嫌麻烦可是最危险的事情,何况后宫女子长日无事,能有个机会,花上几个时辰来穿着盛装,也是打发时间的好办法啊。再说了,当穿衣打扮成为一种制度,势必要有严格的步骤和规定的。

比如说这个金约。什么是金约呢?其实它也是一种头饰,就像我们今天的发卡一样,只是材质要高档一些,多为黄金制作,且在后部还有垂缀的串珠。后妃们在戴朝冠的时候要先戴上金约,目的是固定住头发,并使其很好地托住朝冠。当然,金约部分也不简单,这是用十多片弧形长条的金托衔接而成,雕刻有金云纹,装饰有东珠和青金石。后妃等级,在金约的金托片数以及金云、东珠的数量上显示出来。

地位最尊贵的皇太后和皇后,她们的金约是一样的,由十三片镂金云片连接而成,织金缎里,共饰有十三颗东珠。后面系有金衔绿松石结,下面缀有五串珍珠,每串都分为三段,共计三百二十四颗,且每串起始的地方都是一颗大珍珠,明显区别于其他。而分段的地方又有金衔青金石结两块。所谓金衔青金石,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工艺,用累丝云边的椭圆形小金板做底,上面镶嵌一块青金石,周围再装饰上东珠和珍珠各八颗。在这垂缀着的五串珍珠末端,还有五颗胆形的珊瑚坠子。

皇贵妃的金约构成少了一片镂金云片,相应也只有十二颗东珠做装饰。后面的金衔绿松石结下缀着三串珍珠,每串分三节,共二百零四颗。分段处同样有金衔青金石结,只是云边上装饰的东珠和珍珠变成了各六颗。剩下的部分与皇后相同。

在金约上,贵妃和皇贵妃的待遇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细节的不同。到了妃,虽然也有十二片镂金云片,但东珠变成了十一颗。缀着的珍珠串珍珠颗数也减少到了一百九十七颗。

嫔所使用的金约与前面这些比较,自然要显得朴素一些,但在寻常百姓看来,也是奢华万分的。八片镂金云,八颗东珠做装饰。后系金衔绿松石结,缀三行珍珠共一百七十七颗。

说到这里,咱先喝口上好的雪顶含翠歇息一下,密密麻麻介绍了这么一大堆,你是不是脑袋都有点晕了?这成百上千颗的东珠、珍珠、猫眼石、青金石……都要同时设置在一顶冠上,不但排列要细致,而且还得美观大方,这得制出多大的一个朝冠来呢?实际上,你参考一下实物图就能知道,这些珠宝细密地排列着,紧凑地簇拥在一起,珠围绕石,不偏不倚,造型别致,熠熠生辉,让人不得不感慨清朝的珠宝设计师们精湛的工艺水平。

而且,你应该已经注意到了,我们其实只说完了头上戴着的东西。现在,把视线稍微往下移一点,咱们来看看后妃们的耳饰吧。

满族妇女有一个传统,每只耳朵都要打三个耳洞,分别戴三只耳环。这个习惯自然也被带到了清朝后宫中,而且在此传统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耳饰。有的凸显珍珠的光华,有的强调宝石的名贵,还有的则讲究造型的别致。总的说起来,后宫中的耳饰分为两大类,一类叫作耳坠,其特点是缀有流苏;另一类没有流苏的则称为耳环。在这耳饰上,也是有严格的等级区别的。

《满洲源流考·物产》中有述:“东珠出混同江及乌拉宁古塔诸河中,匀圆莹白,大可半寸,小者亦如菽颗(大豆)。”意思是,东珠也是有品相之分的,而且在清代就已经明确地定义出等级了。

皇太后与皇后搭配朝冠的耳饰左右各三具,每一具都装饰成金累丝龙头,分别镶嵌两颗一等东珠。皇贵妃的耳饰造型与之相同,但采用的是二等东珠;妃采用三等东珠;嫔采用四等东珠。

这不管是冠,还是耳饰,都是冠服制度中的一部分,实际上是在参与重大活动时的服饰,这些繁杂的冠服不但讲究设计的款式,季节的协调,还讲究色彩的搭配,真可谓面面俱到啊。而且这些服饰的设计者都是当时国内顶尖的服装设计师,且终身御用制,在民间,那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哪怕饱饱眼福都很难。

搭配!搭配很重要 | 衣服、场合以及颜色

前面秀完了头上戴的,现在咱们接着来秀一下身上穿的。我想说的是,像什么美图秀秀等修颜工具,那都是out的,在咱们大清后宫,后妃们的衣服,那是比美图秀秀所能制作出的效果要强大和美好得多,根本无需遮掩瑕疵的工具来做后盾!

先看这朝褂。皇后以及妃嫔们的朝褂共分为三种款式,其统一的特点是圆领、对襟、后开裾。色调为青石色,织金缎或者丝绸,以泥金纱镶边,衣服边缘还会镶嵌有片金。一种款式是绣文前后各有立龙两条,立龙下面有四层相间的褶皱,官方学名叫作“襞积”。造型就像我们今天的百褶裙一样。在这些褶皱上绣有四条正龙,下方则有“万福万寿”四个字。在领后方有下垂的装饰有珍珠宝石的绦条,颜色为最富贵的明黄色。

这种款式是皇后以及皇贵妃的服制,贵妃与妃嫔的朝褂与之相同,但最大的区别便是那领后绦条的颜色,由明黄色降下一个档次,变成金黄色。

第二种朝褂的款式,绣文前后有两条正龙,以下是褶皱,到了腰线的地方则绣有行龙四条,再往下走是八条行龙的样式。领后同样以明黄绦条或金黄绦条区别身份。

第三种朝褂的款式,绣文前后有立龙各两条,中间没有褶皱,下幅绣有“八宝平水”的花样,同样以绦条的颜色区分位分。

从朝褂我们可以看出来,整套衣服的颜色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严苛的规定,并不像我们从影视片中所看到的,必须用象征富贵的黄色。只是在领后的绦条上,强调富贵颜色。

与朝褂比起来,朝袍就要相对复杂一些。首先它分为夏朝袍和冬朝袍两种。

冬朝袍也有三种样式,第一种,批领和袖子的颜色都为青石色,批领上的图案为两条行龙,袖子上则各有一条正龙,到了袖口又各有两条行龙。在两边腋下部分是貂皮边加上片金,两肩上下与朝褂衔接的地方也有金边。绣文最是好看,金色的九龙,衬着五彩祥云。下面没有褶皱,直接接八宝平水图样。在领后同样垂有明黄色的绦条,上装饰珠宝。

这种样式,皇贵妃能与皇后享用同款。但贵妃到妃嫔就不一样了,绦条颜色变成了金黄色。

第二种样式,领肩与袖子也为石青色,两腋处片金加上海龙边,绣文前后各一条正龙,两肩上各一条行龙,腰线处有四条行龙,下幅为八条行龙,上下间隔处有褶皱。这种样式,从皇后到嫔都是一样的,只是所有出现黄色的地方有区别,皇后与皇贵妃的为明黄色,其他为金黄色。

第三种样式,领和袖子是片金加上海龙边,后面开裾,剩下的造型和花纹都与第一种样式相同,低级区别也和第一种相同。

夏朝袍与冬朝袍的区别主要在于材质,你想啊,在北京那四季分明的地方,炎热的夏天怎么还可能穿着各式皮草呢?当然要换成轻如蝉翼的绸缎和轻纱了。质地变薄,款式也少了一种,但绣文等基本没有区别,两种款式的夏朝袍可以参考冬朝袍的第二种和第三种。不过,在细节上,夏朝袍却多出了很多配饰。

首先,夏朝袍要嵌上领约。所谓领约,也就是项圈,戴在颈子上,约束衣领的一种配饰。在清朝入关之前,这个玩意儿的名字还叫作项圈呢,后来努尔哈赤改革了衣冠制度,才给了这么一个官方的名字。而且那个时候,项圈是男人佩戴的东西,也是到后来才成为后妃的服饰之一。

这皇太后和皇后的领约最为华贵,由黄金打造,镂空雕刻手艺,环绕龙纹。领约上平均分布着八块红珊瑚,每块红珊瑚上又装饰着一颗大东珠。在两头衔接处,垂着两条约一尺长的明黄色绦条。皇贵妃级别的呢,领约变成了银质的,装饰的珊瑚和东珠也变成了七颗,那象征地位的黄色,也改用杏黄色。贵妃与妃同样制度,领约造型也与皇贵妃的相同,只是杏黄色绦条又降了一个档次变成金黄色。到了嫔,那就连镶嵌的东珠都没有了。

除了领约,朝珠也是朝袍的必须搭配品。而且这也是咱清朝皇帝、王公大臣及后宫嫔妃们统一的正装配饰。朝珠共由一百零八颗珠子串成,共分成四份,间隔处有一颗明显的、质地不同的大圆珠,称为“佛头”,其中有一颗佛头固定挂在颈椎处,加缀上一颗葫芦形的珠子,称为“佛塔”,佛塔又连接着一串背云,用黄丝绦条垂下,中间系着一块宝石,末端有缀角垂在后背上。朝珠的两肩处还有内容,左边两串,右边一串小珠。每串由十颗珠子穿成,末端缀角,名叫“纪念”。

在宫中举行大典的时候,后妃们都要佩戴三串朝珠,皇后与皇贵妃相同,中间挂东珠朝珠,两边搭配珊瑚朝珠;贵妃中间挂东珠朝珠,两边挂青金石朝珠;妃嫔们中间挂珊瑚朝珠,两边搭配琥珀朝珠。

这前挂后披,左一层右一串,这边一堆珍珠,那边大把宝石的,虽然奢华无比,但想来也是有些累的吧,怪不得搞个什么活动的时候,看这些后妃一个个板着脸僵着身体,原来是制服太沉重,努力绷着呀。可关键还没完,彩帨还没戴上呢!

幸好这彩帨倒也没什么重量,就是挂在朝褂前面做装饰的彩色长帕罢了,这长帕上还绣着花纹,挂着针管和线。可为什么要有这个东西呢?《礼记·内则》中有云:“妇事舅姑,右配箴、管、线、纩、施縏袠。”意思就是缝纫女工等活计是一个妇女在家中应尽的义务。你不管是皇后,还是妃子,其实都是皇帝家里的家庭主妇,这一点是不能够否认的。

皇后与皇贵妃的彩帨上面绣着“五谷丰登”的图样,颜色为绿色;妃的彩帨也是绿色,上绣“云芝瑞草”的图样;嫔的彩帨同样为绿色,但上面不绣任何花纹。

朝褂朝袍咱说完了,还有一样简单的东西没有介绍,那就是朝裙。实际上,最为珍贵也最能彰显地位的东西基本都说完了,相比较起来,朝裙真的算简单的服饰,只是出现在朝褂朝袍下面,延长这两款衣服的长度罢了。但即便是这样,朝裙也照样遵循着皇家铺张奢华的风范。

朝裙也分为夏冬两种,根据材质来区分。冬朝裙片金加海龙缘,上面是红织金“寿”字段,下面是石青龙妆缎。夏朝裙则用缎纱制作。

从这些服装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满族女子的喜好和汉族女子确有很多不同。你看汉人女子的衣服,束腰、及地长裙、走起路来裙摆摇曳,似一袭幽香由远及近。而满族女子呢?宽袖宽衣,长袍及脚踝,不管是胖子还是瘦子,统统能够藏在这衣服下面,看不出任何身材曲线,但版型周正。所有的美均见于细节处的修饰。后来,满族女子在中原生活的时间长了,衣服慢慢越做越紧身,越做越省布料,最后就有了凸显身材到极致的旗袍。

看咱华丽丽的大清特制七分跟 | 花盆底鞋

对于咱们爱美的女性来说,高跟鞋属于这样一种东西,它永远以恰到好处的弧度,经典的造型和纤细的身姿吸引着你的目光,当你把它套在脚上的时候,会顿时觉得自信心爆棚,气场强大,甚至年轻了好几岁。可是,当你穿着它行走的时候,又顿时觉得天塌地陷,有一股难以抑制但又不得不强忍的冲动考验着你的韧性,直到你回到家,开门进家的一刹那,相信百分之九十的时光中,你都是先甩掉脚上的高跟鞋。是的,它就是这么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美丽,但绝不会让你舒坦。疼痛,但从不会令你忘怀。

说到这里,是不是强烈的感同身受呢?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咱们女性爱美爱高跟,这并不是现代才开始的事情,早在清朝时期,后宫女子们就已经开始迷恋高跟鞋所能带来的气场提升了,只不过当时宫中还不叫“高跟鞋”,而叫作“花盆底鞋”,当然,造型上和我们今天的高跟鞋也是有一点点差别的。

还记得咱们前面说的冠服制度吧,后宫女子穿什么来着?对,旗袍没错,这长至膝下或脚踝,两旁开衩的美丽衣裙要是拖拽在地上岂不可惜了,折磨衣服料子不说,还容易发生自我踩踏事件,你想啊,要是正陪着皇帝老公逛御花园赏花,不留神踩了自己的裙子摔一跤,这脸可就丢大了,万一皇帝再火上浇油地治你一个“御前失仪”罪,你这辈子岂不是就完了?

因此,咱们宁可在入宫的时候多下点功夫,练习一下穿高跟鞋的本领,到了要发挥的时候,也能够昂首挺胸,摆臂自然,顾盼生姿啊。

其实,这花盆底鞋就是满族人曾经所说的“旗鞋”,也就是说,穿这种鞋子的习惯并不是入关后才有的,而是本来就在这个民族中流传着的。关于此鞋的来历,还有一些传奇的说法。

在满族中,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一种说法认为,古时的满族妇女要上山采集野果草药什么的,因为山上蛇虫出没,她们便把木块绑在鞋底,靠着走路时发出的声音驱逐蛇虫。慢慢地,这种在鞋底绑木头的造型就合二为一成了一双鞋子,且制作工艺日渐精巧,发展成为后来的高底鞋。

同类推荐
  • 汉川归宗录

    汉川归宗录

    东汉末年,汉政府腐败无用,群雄峰起于中原大地,如同百川横流,纵横交织,有的惊涛骇浪,有的平静无纹。每阵浪花的拍打都会冲溅出血红的水滴。百川有的汇集于其中一条,有的独自流淌,他们都想成为那条吞纳百川的大河。但他们殊不知,百川灌河,却终归大海,河非至于海前则已殆矣。段斌——一个平凡的人,他将海纳百川,打破纷乱的华夏大地,一统天下!
  • 大明总督

    大明总督

    沉睡的恶魔再次唤醒了战争,旧的国家开始分裂,新的国家形成。世界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卡拉迪亚正在等待英雄的降临。路被浓雾遮蔽,没有人注意到你的出现。路的尽头,是卡拉迪亚的未来。而你,将亲自经历这一切。在这个即将巨变的时代里,你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 回到古代当海盗

    回到古代当海盗

    回到十七世纪,刘骁“光荣”地成为一名南洋海盗......
  •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吴信训创作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讲述了松赞干布子承父业,以雄才大略,力挽狂澜,成为了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国国王。为巩固吐蕃基业,松赞干布向往大唐文明强盛及文成公主美名,借鉴其他部落国经验,谋求与大唐联姻。经过一系列艰难曲折、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故事,在松赞干布及其一班忠贞将臣的辅佐下,唐太宗英明的治国理政方略和民族政策决策下以及文成公主深明大义的襟怀及情义高远的践行下,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喜结良缘,并由此促进和形成了藏汉民族千古不移的血缘亲情以及大唐文明与雪域高原文明广阔而深度地融合。
  • 楚汉之我的天下

    楚汉之我的天下

    金陵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心中之痛。21世纪三省绿林总霸主死于非命,灵魂穿越至楚汉时期,化身少年项羽,开启新的征程,称霸天下。
热门推荐
  • Hey Natalie Jean
  • 桃园

    桃园

    废名的禅学思想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桃园》也是他第一阶段的代表作,这一时期,废名的小说整体上远离现实和社会问题,几乎难以在其中找到作家对于现实人生的哀愁或抗议。到《桃园》的时候,废名写得很熟了,精心构建了一个“桃源世界”,但其实这个世界却蕴含着生活的大悲苦,颇为晦涩,是一本表面充满美与爱,实际上在讲善与恶、理想与现实激烈对抗之后的悲剧性结局,是一本让人能体会到痛苦的书,书中象征与隐喻随处可见,在废名的著作中很少见。
  • 我家娘娘有点狂

    我家娘娘有点狂

    为什么,遇到了他,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生气,悲伤,欢喜,还有痛苦!要是穿越的时候,没有遇到他就好了~只是,她抹了抹眼泪,没有这一天了。
  • 搏杀西伯利亚

    搏杀西伯利亚

    钟伟是乘北京开往莫斯科的国际专列到达莫斯科的。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一帮先知先觉的中国人把生意做到了莫斯科。这帮人被戏称为“国际倒爷”。挣钱的示范效应,促使不少人加入到倒爷的行列,钟伟就是这样入伙的。启程了,在列车上他很少与人交往,冷冷的面孔、冷冷的目光,都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难怪一帮北京的倒爷在背后议论:这主哪像作生意的,倒像是来寻仇的冷面杀手。钟伟随众人住进了一家二层楼的中国旅馆,刚安顿好,天已经黑透了。钟伟这是第一次到莫斯科,也是第一次做生意,心里总觉得没数。他住在二楼最里面的一间屋子。
  • 我的世界编辑器

    我的世界编辑器

    这是穿越者郝方利用《我的世界编辑器》,在以电影为主的诸天世界中收集资源、培养人才、制作模组,建设自己世界的故事。什么?开场就连系统功能都不全?那就去收集吧!电影世界,犹如猎场,随你夺取!《我的世界编辑器》,即将席卷一切,将规则予以颠覆!一切就从《哈利波特》开始!(完本《幻想世界穿越法则》(已被和谐),连载《穿越动漫当食神》(已被和谐))Q群:4940572
  • 伤害(中篇小说)

    伤害(中篇小说)

    董老师这些天的脾气特别不好对付,动不动就发火,人也像是一下子瘦小了几分。小镇毕竟小,董老师的事已经在小镇里广泛传开了。那就是:董老师把他老婆烧饼和女儿董笑都无情地赶出了家门。很久以来,人们都说董老师的女儿董笑长得是既不像董老师也不像董老师的老婆烧饼。董老师是个脾气特别随和的人,他从来没和别人红过脸更不用说动手。他这天所做的一件事也就是把家里的那张大床从中间愤怒地锯开,他一个人在屋里满头大汗把那张黄漆大床“咯吱、咯吱”锯了老半天,然后又把锯开的大床从屋里一拖两拖拖到了屋外,半张床只有两条腿,所以只好靠着墙放在屋门外边。
  • 仙灵花圃

    仙灵花圃

    一念起,便是一生忆。花与叶,长梦两相依。一生情,便作一世尘。爱与恨,缘何两别离?轮回三千转,春花秋月冬雪尽,只愿相伴永相随。(注:本文为平行架空,一切和现实无关,请不要联系和现实想太多,只为搏君一笑,考据党们勿究(⊙o⊙)哦,小天使,爱你们么么哒╭(╯ε╰)╮)
  • 我家祖母好英武

    我家祖母好英武

    一朝穿越,竟然穿到土匪窝里,嫡亲的祖母是土匪头子,自己是小土匪……祖母很痴情,这辈子的心愿就是等祖父回来,活到老等到老……宋大娘很傲娇,最喜感春伤秋,最爱诗词歌赋……福姨很神秘,医术高明,却不想悬壶济世……阿满力大无穷,有吃有喝,幸福美满……
  • 再回头你是否还在原地

    再回头你是否还在原地

    “不要妄想我爱上你,你不配”“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对我”墨琛逼迫自己不回头:孟晨曦,等着我,一定等我!孟曦晨呆坐在地上,拼命抽打着自己,试图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梦,但是这些.....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 我是大魔尊

    我是大魔尊

    2057年,银河系发生了大爆炸,60亿人死在了这场大爆炸之中,只有十几亿人侥幸活了下来。大爆炸之后,太阳发生了极大地变化,居然可以释放出一种神奇的星辰之力,这种星辰之力可以大幅度提升人类的体质、速度和力量甚至是寿命,让人类获得匪夷所思的超能力,就犹如中国传说里的修仙一样!一晃200年的时间过去了,地球已经彻底从科技时代转变成了修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