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500000015

第15章 人际关系要拎清(1)

当我们读欧洲历史的时候,常常会被他们混乱的亲眷关系弄得头昏眼花,比如一个人的母亲同时可能是他的姐姐,或者叔叔同时又是舅舅,这个国家的王后同时又是那个国家的公主之类的,最后总结下来,发现整个欧洲王室,其实都有些沾亲带故。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人际关系相对混乱,比如面对着这个既是叔叔又是舅舅的人,到底该称呼他什么呢?

你也许会感慨,生在欧洲王室也不容易,真想打个电话问问那位出名的与母亲通奸的暴君尼禄,早晨睁开眼睛,看到身边躺着的美女,不知道应该开口叫“妈”呢,还是“爱妻”呢?

这个问题要是困扰到了你,不妨调转目光回到我们中国。其实,从三皇五帝伊始,这近亲婚配保持血统纯正是让人为之骄傲的事情,于是,亲戚的亲戚也成了亲戚,最终亲戚扩散得越来越广。随之带来的除了生物学上不科学的恶果之外,还有一个礼仪学上的问题,那就是称谓。

到了大清,满人执掌天下,最讲究礼仪的民族在称谓上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尤其在后宫,复杂的称谓搅和上复杂的人际关系,真的是让人挠头,一不小心,那可就是祸从口出了哦!这在我们大清,专业名词称为“失仪”。

三姑六婆大姐大姨大叔大伯 | 称呼最重要

在后宫这个大家庭中,真是所有人都沾亲带故,论血缘,论辈分,不管论什么东西,每个人都必须有一个恰当的称呼。更何况咱们是处在最讲究尊卑礼仪的清朝后宫。但由于咱们是少数民族嘛,很多称呼与汉人的都不同,实际上也是沿用了满语。这本来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就像你是东北人,就说东北话;你是四川人,就说四川话一样。但如果你是一个生在东北的四川人,就不一样了,如果没有人专门在你身边给你创造四川话的语言环境,相信自小在东北长大的人,还是说得一口东北话。

我这么说,是想帮着你澄清一个问题,虽然你作为秀女光荣入选,户口本上民族一栏自然写的是满族,或者蒙古族,可是大清入关这么多年,你在中原的环境中长大,身为满族人不会写满语是很正常的事情,也许连话都说得不是很清楚,虽然皇帝们都叫嚣着“满汉一家亲”,可是满族人和汉族人,还是区别很大。

你不会说不要紧,但要勤于学习,别的不说,称呼首先要学会,不然可不只是出洋相那么简单了。

先说说那一国之君的皇帝吧。虽然贵为天子,但他也是人嘛,是人的儿子,是人的丈夫,是人的父亲。那这周围的人都怎么称呼他呢?其实前面已经介绍过了,皇太后称自己的儿子为“皇帝”,那些皇太妃们也一样。同辈人,不管你是皇后还是妃嫔,或者宫女,统统称呼其为“皇上”,高高在上嘛。而儿子女儿们呢,就称其为“皇阿玛”,这个阿玛也就是满语中父亲的意思。

那么皇后呢?不管婆婆还是丈夫还是姐妹,统统称其为皇后。如果和皇帝感情不错,在私底下,皇帝也许会称呼其名字。不过,闺房中的事情无定制,谁也不好说,如果是你,能让你的皇帝老公在房里称呼你的乳名,则证明你的确能得老公宠爱啊。

那孩子呢?反正你要是皇后,便宜就占了老大了,皇帝的所有孩子,不管是不是你生的,都得称呼你一声“皇额娘”,毕竟你是国母嘛。当然,有这么多孩子未必是好事,尤其如果当中没有一个你亲生的,那你这个妈就要拿出点高瞻远瞩的智慧来了。

那你和其他姐妹们该怎么相互称呼呢?关系好一点的,平时多走动的,在私底下确实可以以姐姐妹妹相称。如果你的两个“闺蜜”同时在场,那就在前面加上一个字,比如人家是容妃,就叫“容姐姐”。当然,这只是非正式的场合,如果当着很多人的面儿,或者请安问候的时候,就不能姐妹相称了,得规规矩矩地叫人家的封号和位分,比如“熹贵妃”什么的。

到了下一代,康熙朝有明确规定,皇子们在赐名后按照排序称为“皇×子”,当然,这是在正式的文书上出现的,或者在和朝臣们讨论某位皇子时的称呼。如果是当面遇见了,那就称对方为“阿哥”,当然在前面还是要加一个排序,“三阿哥”、“五阿哥”什么的,注意这“阿”字发第四声,“哥”字则发轻声。

阿哥在未封爵之前,称呼非常单一。反正你也没有多少机会见到人家,见到了,按理也是人家得先给你行礼(如果你位分够高的话),你只要颔首回应就行了,要是有心呢,关心一下人家的学业,也能为你博个贤良的名声。

那皇帝的女儿们呢?在很多关于清朝的影视作品中,我们都经常会听到“格格”这个称呼,尤其是这一部《还珠格格》,简直伴随了80后这一代人的成长了。可是“格格”这个称呼却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格格”其实是满语的译音,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小姐、姐姐的意思。在清军未入关之前,格格这个称呼是很常见的,但也只限于贵胄之家的女儿,平民百姓是不能用的。皇太极入主中原之后,逐渐开始统一后宫中的称谓,因为历代称皇帝的女儿都叫公主,于是清朝也沿用起了公主的称呼。

《清史稿》中有著:“公主之等二:曰固伦公主、曰和硕公主”。在满语中,“固伦”是天下的意思,唯有皇后与皇帝生的女儿,才配得上这“固伦”二字。其余嫔妃们所生的女儿,则为“和硕公主”。但这所谓的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并不是生下来就能尊享的,必须得等着皇帝爸爸封,在未受封之前,公主们也不过是统称小公主。

好了,主要的人物关系都理清了,你只要照着喊就行了,基本不会出什么问题。还有一些人呢,他们不会经常出现在后宫中,但了解一下谁是谁,谁跟谁是什么关系,也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这和皇帝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各位叔伯兄弟,他们到底被分为几等,见了面儿又该怎么个称呼法儿呢?

在努尔哈赤确立了八旗制度之后,封了那些子侄为八旗的旗主,统称为八和硕贝勒。皇太极继位后,建立了贵族封爵制度,把爵位分成了五等。到了顺治朝,正式将爵位确立为十二等,分别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这一等一的亲王,一般人是不用去艳羡的,通常情况下,这个位置只留给皇室宗亲们,且是皇族的嫡亲,比如皇帝的哥哥弟弟可以封为亲王,还有皇帝的儿子也可以直接封为亲王。

亲王的儿子,一般就封为郡王,这是“世降一级”的老规矩,这一来能防止这些王渐渐坐大,起谋逆之心,二来也要设立点奖励机制,好让大家为国效力呀。当然,也有那种老爸立了不世之功,皇帝特许爵位世袭罔替的,这种人们俗称“铁帽子王”,如不犯大错,永不降级。

到了贝勒这个级别,除了皇帝的儿子可以封之外,皇族其他人的儿子也可以封为贝勒。贝勒的儿子封为贝子。剩下的,在皇族中就不常见了,而你在后宫之中更是少见,因此,只要记住那些个近亲就行。

其实顺治爷在制定爵位等级的时候,也把“格格”的等级确立了一下。这里的格格就不是指的公主了,而是指皇帝之外的皇亲所生的女儿。

格格被划分为五等,即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

郡主又称和硕格格,为亲王所生的女儿。而郡王所生的女儿称为多罗格格,即县主。贝勒的女儿是郡君,称呼也是多罗格格。贝子的女儿为县君,称为固山格格。地位最低的乡君一般是镇国公、辅国公的女儿,她们则直接称呼为格格。

所以说,那《还珠格格》中,不管是紫薇还是小燕子都不可能被封作什么“格格”的,从紫薇的角度上来说,虽然她的母亲只是一介平民,可毕竟她是龙种,好歹也是个公主,皇帝要封,也得封为和硕公主,这才对得上品级嘛。

我能嫁给“直辖市市长”,你就没机会了 | 公主要怎么混

纵观中国历史,贤能君王不计其数,昏庸之主也不在少数;贤良淑德的后妃比比皆是,但心狠手辣的女人更是不胜枚举。然而在这后宫之中,还有一类女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她们既无须去和各路妃嫔斗智斗勇,当然也不可能成为“海内小君”干涉天下,完全属于“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类型,这一拨鲜花就是我们的公主了。

不过并不是每个公主都能认了自己女儿身的命,不怒不争,开心活到老的。且看汉朝时候的馆陶公主,这位典型被母亲宠坏了的横蛮女子真是到老了都不知道收敛,霸气外露不说还有点神经大条。不过她此生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的女儿阿娇硬生生地塞给自己的弟媳妇王美人做儿媳,然后阴差阳错地成了皇帝的丈母娘,享受了无数特权,汪洋恣肆地躺在各路男宠的怀中不知所以。这也算是命好的人了。

再有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这位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小女儿,颇得父亲宠爱,原本只用安安分分等着长大,嫁给一位如意郎君,永享清福就行了。可是她偏不,这大概也是因为她有一位野心勃勃且颇具政治才能的母亲有关系。太平公主倒是处处效仿自己的母亲,发誓要做第二个女皇帝,且心心念念,吃不香睡不着地等着母亲把皇位传给她。结果呢,活生生印证了“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箴言,可能太平公主最后都想不通这个道理,即便你再有一个当了女皇帝的妈,你也不是女皇帝!

到了咱们大清,公主差点就不叫公主了,关于公主的管理制度较前朝也有所改变,但这些制度孕育出来的,却是一段段悲惨的人生。

照理说,公主们在宫中的地位可谓不高不低,因为她们并不是这皇家的主要“劳动力”,既不能代替嫔妃们为皇帝生儿育女,又不能代替皇帝去治理朝政,说到底,从她们呱呱坠地那天开始,就注定是留着赏人,给皇帝撑面子的。要么以和亲的方式赏到异域,要么就以笼络人心的方式赏给某位重臣。

清朝从建立之初到画上句号,后妃们共给各位皇帝诞育了一百多位公主,这其中未嫁出去的有三十七位,她们多半身体不好,没活到成年嫁人那天就死了,当然也有几个属于不知道为什么没嫁出去的,只能留守宫中终老。

嫁出去的,未必能获得幸福的生活;没嫁出去的,也不见得就多么凄惨。这就是皇家女子的命。

不信你看看努尔哈赤的第四个女儿穆库什,她可谓清朝历史上公主悲惨命运的代言人。十四岁时,她被父亲指给了布占泰,可是没多久,这出联姻的戏就演不下去了,努尔哈赤与布占泰反目成仇,她就被接回了家,这时候,她已经怀着布占泰的骨肉了。

十八岁那年,她又嫁给了比她大三十三岁的额亦都,人家并未嫌弃她曾经嫁人生子,老夫少妻的日子也还算是和睦,可惜,没享受几年平静时光,老公就撒手人寰弃她而去。这场婚姻给她带来的唯一好处,是生了个名叫遏必隆的儿子,也就是康熙朝著名的辅政大臣之一,不过待到遏必隆风光的时候,这母亲早就入土很多年了,儿子的福是一天都没享受到。

调整心情,休养生息,她还年轻,必须再“战”。于是二十七岁时,穆库什又嫁给了继子也就是前任老公额亦都的第八子图尔格(这不是乱伦嘛),虽然她日夜祷告神明祈求幸福终老,可显然神明不愿搭理她,连她自己也不敢想,她的幸福会毁在自己含辛茹苦抚养长大的女儿身上。

这件事情说起来就比较奇葩了,穆库什的这个女儿,是她与第一任丈夫布占泰所生,还怀在腹中便注定要在努尔哈赤的部落中长大。虽然地位不高,但努尔哈赤还是很疼爱这个外孙女的,待其成年之后,便把她嫁给了自己的孙子尼堪。小夫妻俩自幼青梅竹马,是真正的从爱情走向婚姻。可结婚十多年,一直没有孩子。为了延续香火,尼堪动了再娶一个侧福晋生子的念头。好巧不巧,这时候,穆库什的女儿却宣布自己怀孕了,并在九个多月后顺利诞下一名女婴。

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不久之后,尼堪的母亲就发现,这名女婴根本不是儿媳妇所生,而是从外面悄悄抱养来的,妄图冒充爱新觉罗的血脉!这下可是晴天霹雳啊,皇太极万般震怒,立刻判决了当事人,连相关人员都没能幸免,于是,穆库什的老公图尔格被革去了子爵爵位,免去固山额真的职务,遏必隆也被革爵。最惨的还要数当妈的穆库什了,自己的女儿闯下的祸,自己来收拾烂摊子。她也被革去了和硕公主的名号,被逼与图尔格离婚。这个时候的穆库什已经四十三岁了,惨兮兮地回到自己的部族,和自己同母兄弟一起生活。

她究竟活到多少岁,史料上没有记载,可能到了她的晚年,正逢世界动荡王朝更替,谁也没工夫关注这么一个嫁了三个男人的普通公主吧。不过从穆库什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几点问题。在努尔哈赤及其以前的时代,“父妻子婚”是满族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原始的族外婚形式,“嫁娶不择族类,父死子妻其母”的现象时常发生。这在我们今天看来是非常不可理喻的,但在当时,原始部族为了发展壮大人口,便也顾不得许多了。因此穆库什才会嫁了老子又嫁儿子,搞得都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了。

后金进入辽沈地区之后,慢慢接受了汉文化的熏陶,尤其到了皇太极时代,这位君主是十分痛恨父妻子婚这一陋习的,早在天聪五年,他就颁布了“禁止婚娶继母、伯母”的政令。因此,对于穆库什的惩罚,不得不说皇太极的别有用心,他这招杀鸡儆猴的策略自此绝了满族遗留下来的乱伦陋习。

同类推荐
  • 独断大明

    独断大明

    猪脚是明光宗第六子,他觉得不能让未来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做皇帝,于是,他在紫禁城里大喊了一声:我要做皇帝!新书:宋时风流,求支持~
  • 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收获的世纪。 中国近代史研究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中国历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传统中国历史学中分离出来,在3040年代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服务的、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倾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占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逐占了主导地位。
  • 我真的不想造反

    我真的不想造反

    专业搬砖工小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以后再也不能搬砖了。他爹潘仁美不让,他姐更是为了不让他搬砖,让皇帝下了一道圣旨!
  •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建立》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勒胡马

    勒胡马

    宁平城之战掀开了西晋政权的终章,根据史书记载,上起王公大臣,下至将吏兵丁,尽为胡军所杀,竟“无一人得免者”……不,在尸山血海里,还是有一个年轻人爬了起来,他手执一柄如意,狠狠地向胡帅额头砸去!中原陆沉,衣冠南渡,在这血与火的炼狱中,在中华民族又一次浴火重生的乱世之中,从近两千年后穿来此世的裴该,又将怎样度过自己坎坷而辉煌的一生呢?“我有一诗,卿等静听:丈夫北击胡,胡尘不敢起。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勒住那匹咆哮肆虐,践踏文明的胡马吧!
热门推荐
  • 寻找父亲

    寻找父亲

    一个女孩自幼被生父遗弃。为了得到被遗弃的原因,她开始坚强的寻找和奋斗之旅,感受着爱情和亲情的洗礼……
  • 元圣天尊

    元圣天尊

    小小山贼穆小云,原本可以当个自在的山大王,却不料山寨被人替天行道。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死里逃生的穆小云偶得前人功法宝典。
  • 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她眼里似有小星星

    她眼里似有小星星

    作为一只内心戏十足但是个面瘫的新新人类,洛颜表示:“她好难哦!”然后他被自己的傻白甜给作死了,于是她绑定了个系统。所以洛颜从此放飞自我、解放天性,一个劲儿的浪...嗯...然后浪到了一个人的怀里。洛颜内心:我只想浪啊!不想和你玩亲亲抱抱!唐锦安:嗯?求生欲极强的洛颜一把抱住他:给你亲!给你亲好了吧!系统努力减小存在感:忘了我吧,只是一只吃瓜的小可怜QAQ那年帝国陷落,他身披战甲将她护在身下,眼底浸染温柔:“别怕,有我在。”那年微雨绵绵,他一席白衣胜雪,手执油纸伞朝她微笑:“娘子,和我回家。”那年...那年她再一次遇见他,暴躁“你再过来!你在骗我!我生气了!”他弯眸,语气绵软:“可是妻主,你说过不抛弃我的...你忘了么...”洛颜顿住,“是是是,但是...”他熟练的接过话头抱住她“嗯...锦安最喜欢妻主了,永远永远。”
  • 刺红(已出版)

    刺红(已出版)

    《刺红》已出版上市。“刺红”又名蔷薇、刺蘼。这类植物美丽、孤独、坚强而多刺,喻示了主人公芳菲的性格。人生处处有危机,生活处处是陷阱。女性经历的各种伤害,都在芳菲的人生里一一发生:众叛亲离、家破人亡、贫困交加。这是一部女性的血泪史,也是成长史,看似励志日志,其实是复仇过程。一个人报复一个人简单,一个人报复一群人,芳菲是如何做到的?其它作品:1.情感惊悚小说《家有诡女》出版http://m.pgsk.com/a/50110/2.《众里寻她千百度》出版http://m.pgsk.com/a/82629/3.《蓝莲》已出版http://m.pgsk.com/a/53637/
  • 萌妻当道:帝少,拼个婚

    萌妻当道:帝少,拼个婚

    要不是因为伤心过度,她会跑去找牛郎?跟他嘿嘿嘿?还是把他狠狠糟蹋的那种?不过嘛,上都上了,大不了给钱呗,可是,谁知道人家会摇身一变?变成了自己躲都躲不及的存在。还......“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我只想对你耍流氓,没想对你负责。”她一板一眼的跟他说。“可是,老婆,我怎么觉得你说的是反话呢?”他抚摸着他的脸,她愣了一下,却实在想不出这句话到底有什么问题。他微微一笑“不以耍流氓为目的的恋爱,都是想结婚,老婆,你这是在向我求婚吗?”
  • 嬉水之灾:溺水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嬉水之灾:溺水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对于防范自然灾害来说,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惊,防患未然才能游刃有余。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本书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自然宙室的防范常识,存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同学们如何面对突然的灾难,保持冷静、勇敢,及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 青少年情绪管理(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青少年情绪管理(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一说到读书,我们容易想到悬梁刺股,想到苦其心志饿其体肤,似乎读书是痛苦之事,只有成功之时方可快乐,但心理学研究发现,负面情绪令我们思维迟钝、目光短浅、人际关系紧张,更不容易成功;而快乐则能令我们心胸开阔、思维敏捷,进而激发成功,可是在校园里,负面情绪正笼罩着广大青少年,在本书中,杨略、葛怡、陶坷坷等人在高考的压力下,都出现了焦虑、自卑、浮躁、松懈等情况,干扰了学习,也影响了幸福感,女生祁月长期抑郁,忽有一日,她幻想自己是从高考后穿越而来,拥有所有答案,引起全校震惊。
  • 常见疾病概念

    常见疾病概念

    临床上常常见到一些病人得了高血压之后,又陆续发现了血脂异常或糖尿病;也有人得了糖尿病后紧接着又患上了痛风、冠心病。这些现象在上个世纪初就引起了医学界的注意。到了80年代,有人提出了著名的“X综合征”的概念。90年代后,这种现象被正式命名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或“代谢综合征”。
  • 心武兵装:烈火疾风

    心武兵装:烈火疾风

    本来是无忧无愁的太子,随着自己父皇的驾崩陷入政治的泥潭,被迫逃亡,逃亡路上在遇到的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明悟本心,携带当初的信物玉佩前去北庭求援,得到援兵回到国度终于成功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皇位,可是自己则活成了当初所讨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