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9500000004

第4章 中国商人摸爬滚打总结的“掘金兵法”(2)

《郁离子》记载一个代表性的故事:一个市场,有三个商人在这里经营同一种商品,其中有一个人决定降低价格销售,于是顾客都跑到了他这里,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发了大财。另外两个人死要面子不肯降价,结果慢慢地无人光顾,获利无不及前者。

薄利多销,适当降低价格,以换取更多的消费者,和更长期的市场,达到盈利和占领市场的双重目的。

压低价格,并非让你做赔本生意,重点在“薄利”二字。扣除成本,要有微利。像那些赔本赚吆喝的恶劣的市场竞争,为了打倒竞争对手,不惜倒贴钱,为了一个面子赔上老底,这种行为是极不明智的,也是古人不鼓励的。

刘邦的谋士张良,早年从师黄石公时,是个穷光蛋。他白天卖剪刀,晚上回来读书,日子十分清苦。后来他觉得读书时间不够用,就把剪刀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的价格不变,中等的在原价基础上少一文钱,下等的少两文钱。

结果,只用了半天时间,卖出的剪刀数量就平日多了两倍,赚的钱也多了一倍。而他也有了更多的读书时间。

对于这个典故,民间还有了一句谚语:张良卖剪刀,贵贱一样货。

单件商品,你赚得少没关系,只要卖得多,整体的赢利仍然是增加的。正大集团的谢国民就深信此理:“本多利多利不多,本少利少利不少。”只要把成本降下来,价格低一些没关系,利润照样不会减少。所以,谢国民认为控制成本比提高价格重要。

国美电器也是个典型的现代例子,黄光裕就采取了“薄利多销,服务当先”这么一个经营理念,以市场上最低的价格将商品卖给消费者,坚持零售薄利多销,并把这一策略作为国美的立业之本,在中国大获成功。

他还分析了中国的零售模式与国外的不同:在中国,人们要求你的产品数量要丰富、质量要好、价钱要低,而在国外,零售商之间能够重叠的产品不到1/3,别人有的他不会卖,所以毛利率高,价格也很昂贵。

这种国内外市场的根本性不同,让国美决定采取了“薄利多销”的模式,正好符合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消费心理,也和白圭、范蠡等商圣提倡的商道相符,把每一个可能的消费者都吸引过来,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中国电器零售行业的巨头。

这就使得国外的沃尔玛、家乐福等知名企业进入中国后,也都根据这一条成功经验,沿用了中国古代“薄利多销,无敢居贵”的商业智慧。

第5条兵法——雕红刻翠,留连顾客

“雕红刻翠,留连顾客。”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创造一个完美的消费环境,让顾客成为回头客。

《燕京杂记》中记载道:“京师市店,素讲局面,雕红刻翠,锦窗绣户。”就是说京城的店面很讲究布局和场面,装修得极有情调,吸引顾客的光临。除了惹眼的招牌外,还会在入夜之后,点起五光十色的灯笼,把夜街照得像白昼一样。

古代中国是个琴棋书画流行的社会,这也影响了生意人。许多商人会在店铺内挂上名人书画,以附庸风雅,提高自己店铺的品位,增加顾客的回头率。

我们常在古装剧中看到茶馆、酒楼里面有乐器演奏、戏曲和评书的节目,为客人助兴,还顺便带动了其它行业。在古代,这都是真实的,其兴旺发达,以至于成为了一种十分普及的消费文化。

汉唐时,酒肆多以歌舞助兴,吸引有钱人前来定点消费。到了宋代,评书兴起,让这种促销艺术更加发达。当然,店面的装修是必不可少的,古色古香,金碧辉煌,极尽铺陈之能事,以迎合达官贵人、贵妇名媛追求高雅的消费心理。

即使一个小小的面食店,进去喝碗面,也可能会享受一场精彩的评书演义。

具体说来,就是敬客如神,客至如归,使客人来此消费,就像到了自己的家一样。让顾客产生“如沐春风”之感,乃至留连忘返,百顾不厌。

现代酒店在大厅门口安排几名气质不凡的迎宾小姐,每有客人进门,就微笑示意,点头问候,这种方式早在宋代就已风行。

到了明代,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顾客,还产生了一个特殊的职业:问计。就是专门为商人量身打造促销策略的人,他们见多识广,学识渊博,尤其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对老百姓的风俗习惯心知肚明。商家就会花钱把他们请过来,向他们取经,比如:我在此地新开一家店铺,该如何装修;当地有什么名人,哪些富户,他们都喜欢到什么样的环境消费。

这种问计还会细到价格的制定,也就是说要考虑到当地人的消费水平,把消费者划分不同的等级,像平民应该收多少钱,知识分子该收多少钱,有钱人家该定什么价位。

至清代,由于南方经历了残酷的战争打击,商业氛围被摧残,问计这个专门对顾客需求为商家进行量身打造的行当就此衰落了。但是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潮兴起,策划又重新成为了极其重要的一个行业。还有很多专业的点子公司,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出谋划策,终极目的都是向消费者推广品牌,营销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尽管和古代“问计”的名称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尽可能地帮助商家满足消费者的口味,扩大消费群体,增加利润。

生财的根本是让顾客掏钱,可是顾客有很多可以选择的商家。商家在互相竞争,需要使用各种手段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如何将自己打造得更独特,更有吸引力,就成了一门学问。我们的古人很重视这一点,不要以为古代商人做生意就只会摆弄地摊,贩卖货物。事实上,他们是深诣“顾客至上”理论的高手,非常明白为消费者营造一个舒适的消费心理的重要性。

就“雅”这一个字的铺陈而言,我们当代商人,及不上古人的十分之一。

第6条兵法——以义为利,趋义避财

义,既是道义,又是仁义,是指人要合法并且合乎情理的获取财富。

儒家极讲仁义,孔子就认为“不仁不义”的人连条狗都不如。在儒家看来,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动物,就是因为人有着崇高的道德追求。

“仁义”是这个道德范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对商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赚来的是不义之财,那么宁可不赚。这并非是让人视金钱如祸水,而是说,要使利润的获得有一个合理的渠道,符合天下大义,不能损害他人。

汉代有一个豪侠名叫陈耿,嫉恶如仇,但生活贫困。有一个人来找他,给他五百金,请他去杀一个县守,说那县守为害乡里,欺压百姓,多次闹出人命,官府却不闻不问。这人说:“众多乡亲前来求我,请我主持公道,我实在看不下去,便请侠士出山,为民除害。”

他悄悄去此地打探,果然,很多人都说县守是个贪财枉法之徒,而且朝中有高官袒护,百姓敢怒不敢言。陈耿就趁夜闯进县守家里,把他给杀了。但是过了不久,真相大白,陈耿发现县守是被冤枉的,很多恶事都是他手下的衙吏打着他的旗号所为。虽然县守也不是什么好人,但还不至于该死。

陈耿愧疚不已,就拿了那五百金,跪在县守的坟前自杀谢罪。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财”与“义”之间的关系,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孔子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道之财,人人可得;不义之财,纵使摆到面前,也不要拿。

清朝的商人舒遵刚,是个精于算计和权衡的人,做生意的谋略很多,生财有方,但他却说:“钱,泉也,如流泉然。”钱就像泉水,失去可以复得,但是“义”不同,是最宝贵的东西。这是他读了《四书》和《五经》后的体会,将“义”的道理运用到了经商之中。

他说:“对人言,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国且如此,况身家乎。”

我们都知道,从古至今,徽商就很出名,出过很多古今名商。徽州商人李大皓就告诫他的继承者:“财自道生,利缘义龋。”让后人严于律己,“视不义富贵若浮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义有余殃。”这是严厉的警告,又是深刻的教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保证了中国商人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自古以来,中国商人就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奉行“货真价实,热诚守信”的为商之德,这是“义”的具体体现,比如“戒欺”、“真不二价”、“少时不欺客,畅时不抬价”等警句,贯穿中国商人的经营全过程。

以义取利,德兴财昌;舍义取利,义失利丧。如果我们对财富取之有道,既能赚钱兴家,也能利国利民。但是丢弃道义,只去追逐利益,那么不仅会丧失道德,变成唯利是图的小人,最终也会失去到手的财富。

因为你不义,别人就会不仁,早晚会用同样的手段把你打趴下。一个经营者,如果他有长期的理性和智慧,就绝不会用恶劣卑鄙的手段获取利润。

清代著名书法家郑板桥,为洪江商人郑煊题写了一句名言:“吃亏是福。”其真实的解释就是,为了道义,吃亏其实也是一种收获,会埋下回报的种子。

“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继平且安,福即在是矣。”所以说,有时候,吃亏是福。比如作为一名商人,多做扶贫恤孤、济民水火之举,虽是吃了钱财的亏,却得到了道义的福,趋义避财,留下了好名声,宣传了品牌和信誉。

第7条兵法——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袖子长了,跳起舞来才好看;资本雄厚,做起生意才顺手。

这里突出的其实是一个“善”字,以及“善”的基础:善舞,善贾。善,就是擅长。一个人很有智慧,这很不错,但要善于使用,才会带来实际的回报。他的钱也很充足,也要善于运用,才能使钱获得增值。

成功需要什么?第一,是要有基本的条件;第二,对于拥有的条件,要善于利用。

同理,即使一个人的资金并不充足,但只要善用,也会积少成多,挣到大钱。白手起家,也能挣得千万家财。

《韩非子·五蠹》中说:“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强调了“善用资金”的重要性。

我们使用资金的目的是为了获利,办法就是让钱和货物都流通起来,流通得越快,利润就越多。所以古人强调:商品要“务完物”,质量好,贮藏得完好;“腐败而食之货勿留”,不好的商品是得不到利润的;处理资金时,要做到“无息币”,不能有滞压的货币,必须流通起来,“货币欲其行如流水,”如此一来,买卖才能兴旺。

宋代的沈括说,十万元资金倘不周转,“虽百岁故十万也”,即使过一百年也还是十万。如果让它流通起来,加快周转,“则利百万矣”,就能变成一百万。

做到这些,就必须懂得利用头脑中的智慧和手中的资金。

古时有个富家子弟,特别爱吃饺子,每天都爱吃,但他又特别挑食,只吃馅,两头的皮就让仆人处理掉,毫不珍惜。

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十六岁那年,家里不幸失了火,父母受不了打击,相继病逝了。于是,家道中落,他身无分文,又没有力气,还不好意思要饭吃。幸亏一位邻居是个善良的人,对他非常好,每天都给他做一碗面糊糊,供养他发奋读书。

三年后,他中了功名榜,成了大官,荣归故里,要感谢那位邻居。

邻居说:“你不用谢我,我没有给你什么,那都是我收集的当年你丢弃的饺子皮,我看着可惜,就请求你的仆人送给了我。我把它们晒干后,装了好几麻袋,以备不时之需,正好你有需要,就又还给你了。”

这人听后,羞愧之余,陷入沉思。

有一个三八理论是说,每个人都是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工作,这个大家都一样。人与人最大的不同是业余的八小时怎么度过,这会决定你的成就有多大。擅用这八个小时的人,人生的高度就会更高。

同类推荐
  •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本书着重针对当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员工执行力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工作效率不高的现状提出解决的意见和方法,并结合中外知名企业的经典案例加以讲述,以帮助读者尽快找到提升个人执行力的有效途径。你将领会执行力的真正含义,充分掌握利用现有资源达到自己目标的思维和能力。
  • 智慧创造财富 创新成就可能

    智慧创造财富 创新成就可能

    赚钱与财富是两个概念,财富包括精神、情感、生命等内容,没有学识是不足以铸就真正的财富的,财富是一种境界。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智慧信息的时代,是以知识为本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经商需要有灵活的头脑,智慧可以改变命运,智慧可以创造财富,拥有智慧可以从根本上掌握开启未来的钥匙。正所谓观念创造未来,智慧创造财富,创新成就可能。
  • 曾国藩:成大事者不纠结

    曾国藩:成大事者不纠结

    曾国藩不仅是近代历史上的大人物,而且还是全世界难得一见的大人物,被评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本书详细阐释了曾国藩在识人、用人、做人、做事等方面的主要思想和谋略,揭示了曾国藩为人处世的独特之处,为读者提供了一把打开曾国藩智谋宝库的钥匙。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挖掘曾国藩的人生智慧,学习他做事不纠结的处事艺术,借鉴他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光辉灿烂的大道。本书是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最佳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将他的处世智慧与具体事例相结合,展示出曾国藩做事不纠结的气度,不仅能够满足某些现代人做大事、成大业的需求,而且能够满足一般读者修身养性、增强处世能力的需求。
  • 不要抱怨

    不要抱怨

    没有任何抱怨,不仅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更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一种超俗的境界。种下牡丹不会收获蒺藜,播下龙种不会长出跳蚤。收成不是梦想出来的,而无疑是取决于我们的播种、侍弄和耕耘。
  • 摩西的书

    摩西的书

    摩西的书,为犹太人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提供了指导方法。无数的犹太商人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赚取财富的灵感,成为世界的超级富豪;无数的犹太学者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智慧的真知,成为世界著名的学者;无数的犹太父母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培训孩子的诀窍,成为教育孩子成才的高手;无数的犹太人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解决生活面临的所有问题。
热门推荐
  • 恶世再行

    恶世再行

    完成守护家人心愿的孟庆强坦然死去,肉身成灰。但平行世界中的另一个他,面对爆发的灾难,却无法舍弃身处险境的妻儿,相同的执念让灵魂穿越神秘的平行宇宙,即使再次醒来身处地狱!即使此时已不再是人!但男人守护之心将永不停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男主攻略指南

    快穿男主攻略指南

    死亡后灵魂绑定系统,为了重新得到生命,而努力在三千小世界执行攻略任务的白萤觉得很心累,任务是任务,她被男主缠上了真的没人来管管吗?
  • 策马纵江湖

    策马纵江湖

    只因一个梦,信了一段话,毁了一份兄弟情;数百年间,这个梦,这段话造就了一个王朝与江湖间的恩怨,更是造就了一个王朝的末世和一段传奇。
  • 妖修门

    妖修门

    你管我们怎么修?谁说一群智商低的小妖不能成功?就算命运会改变,也无法染指我们的二的属性。开山立祖,建立门派悬壶济世,解救苍生有些妖比人更懂情有些人比妖更嗜血
  • 双面妖妃之殿下别来无恙

    双面妖妃之殿下别来无恙

    裴萱是在端午节那天作死的练功,被雷——给劈过去的。之前只见人类“穿”的火热,没成想老天爷竟让她这只妖也体验了一把。不过对于她来说,在哪儿生活都是一样,穿就穿吧!没想到一过去便遇见一枚十分俊美的和尚。她眯了眯眼,风情万种的朝他勾了勾手指:“和尚,快到碗里来!”某人额眉紧皱,一脸厌恶。“……不知羞耻。”遂掉头而走。从此,裴萱便踏上了漫漫追夫路。等等,什么?和尚竟然不是人?——嘤嘤,说好的高冷傲娇呢?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精分女主遇上腹黑男主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笑解千愁:糗事百科系列(套装共6册)

    一笑解千愁:糗事百科系列(套装共6册)

    糗事百科是这个星球上最暴笑的真实糗事分享网站,每天都有600000网友在追贴,每秒都有60000余人在刷屏,是被年轻人奉为神的网站。全书精选网站中最热门最搞笑最幽默最倒霉最尴尬的糗事,相信一定会点燃你的幽默热情,挑战你的忍耐极限。《人生就像打电话》搜集网络上热门的一些二事、糗事、囧事,以及网络最为流行的笑话、短信、流行语,内容幽默、风趣,格调轻松明快,特别适合少年、青年读者群体阅读。学习工作之余,本书会给读者带去更多的放松和笑声。
  • 志丹县军事志

    志丹县军事志

    志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军事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积淀深厚。自古以来,形成了志丹民众崇勇尚武、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和忠勇爱国、敢于反抗的革命精神。
  • 农门福妻

    农门福妻

    穿越大神你是死的吧?她青春貌美的大好青年,穿越就赶上给人家做第三任妻子?!还是继母?!还是在村里?!神不作为,只好自己奋斗,谢云姝拖家带口发家致富赚银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