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3100000004

第4章 生产力布局与物流空间布局(1)

本章要点

本章重点讲述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演变过程和基本条件,以及物流空间布局原则、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的功能和特点。

2.1 生产力布局

2.1.1 生产力布局概述

1.生产力布局的概念

生产力布局亦称生产力配置,是指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即在一定范围内(国家、地区、城市等)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生产力布局是一个由点、线、面、网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纵横交织的网络系统。生产力布局包括工业布局、农业布局和交通运输布局等,它们又决定着我国三大产业的布局。

2.生产力布局的层次

从国民经济的不同角度进行考察,生产力布局分为三个层次,即国民经济宏观布局、部门和地区中观布局、企业微观布局。生产力布局的三个层次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国民经济宏观布局是确定全国性的生产力布局的总体部署,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企业微观布局是基层单位的布局,是具有局部意义的战术性布局,是生产力布局的最终落实与体现;部门和地区的中观布局介于国民经济宏观布局和企业微观布局之间,具有承上启下和发展地方经济的作用。从整体看,宏观布局对其他两个层次具有指导意义,而其他两个层次布局必须服从宏观布局的利益和需要。下一层次的布局应当服从上一层次布局的要求,微观布局应当为实现宏观布局服务,但是宏观布局也必须顾及微观布局的需要,合理的微观布局是宏观布局的基础。只有这样,各个层次的生产力布局才能层层相连、环环相扣,组成一个生产力布局的大系统。因此,必须按照生产力布局的三个层次,由上而下地布局生产力,使之趋向于合理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1.2 生产力布局的原则

从我国的实际状况出发,生产力布局原则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生产力布局经济原则,其目标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为最终目的,如生产地区分工、减少不合理运输等原则;另一部分是政治原则,如缩小城乡差别原则、巩固国防原则等。所以,我国生产力布局原则如下:

1.统一计划原则

从发展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有计划地安排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各项比例。

2.合理利用资源原则

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3.减少不合理运输原则

尽量使生产接近原料地、燃料地、消费地,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现象。

4.发展生产地域分工原则

加强地区的专门化和综合发展,开展地域间的生产协作。部署微观生产力时,要考虑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

5.平衡发展经济原则

扶助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尽可能平衡发展各地区的生产力。

6.缩小城乡差别原则

加强工业和农业的协作,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作,以便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7.巩固国防原则

为了保护我国已经取得的经济成果和主权完整,巩固国防是必须坚持的原则。

2.1.3 生产力布局的演变与问题

1.生产力布局的演变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主要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一是三年恢复时期至“一五”时期,以协调沿海与内地关系为主线,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转移;二是从“二五”时期开始,至“五五”时期结束,以“三五”、“四五”时期大“三线”建设为中心、以备战和建设战略后方为基调、以工业布局为主体的生产力布局跳跃式地向西推进;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争取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速度、宏观效益为目标,生产力布局大幅度向东部沿海倾斜;四是20世纪90年代,中央开始实施内陆地区发展战略。尽管每一阶段的目标、政策各不相同,生产力布局各有得失,但纵观历年特别是近10多年的发展过程,我国生产力布局主要成就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巩固和加强原有经济重心区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意义的新的经济重心区

一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我国加强和改造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闽南三角洲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沿岸地区、成渝地区正在崛起和成长为新的具有全国意义的经济重心区,从而奠定了沿海沿江“T”字型经济密集带的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框架,大大增强了全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和“发展极”。

(2)建设一大批能源、原材料基地,生产力布局西移

在沿海地区建设宝钢、扬子石化乙烯工程、齐鲁石化乙烯工程、上海石化乙烯工程以及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等基地的同时,在内陆地区,我国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已具相当规模,其开发重点正在向陕北、蒙西地区转移;黄河中上游、长江干流、乌江、红水河、澜沧江等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建设已有较大规模;新疆石油基地也已揭开大开发的序幕。这种能源、原材料工业布局西移态势,适应了我国能源及矿产资源的分布布局,因而从生产力布局角度上看是合理的,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进一步持续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3)“三线”企业搬迁调整基本完成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在改变生产力布局战略的同时,也确定了“三线建设要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方针,对“三线”建设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造。到1991年底,国家安排的121个调整单位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25个撤并和就地转产项目完成了24个;93个搬迁项目已全迁和部分搬迁71个。这不仅解决了“三线”建设中选址不当、规模过大、布局分散的问题,而且在当地不少城市形成了工业小区和企业群体,形成了一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4)全方位开放布局逐步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陆省会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区-沿江开放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布局正在形成之中;各地区经济呈现出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态势,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5)生产力布局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市场体制的建立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机制由传统体制下主要依靠国家投资计划分配和建设项目计划安排,逐步向国家制定生产力布局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规划各地带、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任务、国家级产业带走向、重点开发区域和增长极等),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通过要素市场的经济参数,引导企业和各投资主体,围绕国家生产力布局目标,自主作出投资区位选择方向的转变。

2.生产力布局存在的问题

(1)生产力布局一度过分向东倾斜

生产力布局重心一度过分向东倾斜,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强化了“双重错位”的区域布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生产力布局的中心开始大幅度向东部地区倾斜,东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投资重心的过分东倾,大大加剧了本来已经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生产力布局重心过分向东倾斜,强化了“双重错位”的区域布局。中国自然资源多分布于中西部地区,而生产能力和生产要素偏重于东部地区的“双重错位”布局,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首先,这种“双重错位”的布局使中国宏观经济效益自1984年以来显着下降。其次,“双重错位”的区域布局是造成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交通运输全面紧张的根本原因。以煤炭物流运输为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煤炭物流运输量占据了铁路新增运输量的一半以上,平均运距也上升了40%,这样,“六五”时期新建的几条铁路几乎都是以缓解煤炭物流运输紧张为目的,但是由于东部地区煤炭生产量急剧下降,而需求量却不断增加,西煤东运的紧张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再次,“双重错位”的区域布局的不断强化还造成区域经济关系日益对立。20世纪80年代以来,投资不断向东部地区集中,同时资源依托中心则大规模西移,而东部地区发展的产业又是以中西部地区资源为依托的加工工业。这一方面导致中、西部地区资源加速外流,另一方面导致中、西部地区工业畸形发展,产业结构前倾化严重,采掘、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

初级品生产投资大、增长慢、附加价值低,加工产品则正相反,这就决定了以加工工业为主的东部地区与以原材料加工为主的中、西部地区无法实现均衡增长。同时,初级原材料产品与加工产品间存在着很大的价格剪刀差,中、西部地区在运进成品、运出原材料时丧失大量的利润。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种损失,中、西部地区被迫分割市场,封锁资源,重复建设,盲目引进,使区域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2)重复建设、重复布局严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各地区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下,盲目引进,重复建设,片面追求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收入弹性的发展模式;小规模、低水平的结构趋同现象,抑制了各地区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的发挥,导致了国民经济效益持续下降。

(3)生产力布局机制仍不完善,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存在着“断层”

首先,生产力布局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尚不够明确,国家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缺乏有效的指导。其次,调控生产力布局的政策手段严重缺乏,特别是经济和法律手段不完备、不配套,甚至相互掣肘。再次,各种要素市场的发育刚刚起步,与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要求相差甚远,而且全国统一市场远没有形成,市场割据,地区封锁严重。最后,生产力布局主体企业的地位没有得到认同,政府与企业间的行政依附关系还没有消除,政府对企业过多的、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和企业应有的经营自主权被不合理剥夺,都使企业难以在区位选择中进行有效的决策。旧机制已经削弱,新机制又迟迟不能形成,这是导致目前生产力布局一系列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

2.1.4 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1.自然资源条件

(1)土地资源

我国内陆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继俄罗斯、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3位。我国土地资源中耕地大约占世界总耕地的7%。我国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所在的14个省市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的59%。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这些地区的水田面积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旱地分布遍及全国,但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占全国旱地总面积的85%,其中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平原的简称)最为集中,占全国旱地总面积60%左右。

全国林地面积23574.11亿平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2.98%,林木蓄积量105.72亿立方米。森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这两个地区的林地面积占全国的50%,蓄积量占75%。而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华北、中原、长江下游地区,森林资源却很少,只占全国森林面积的4%。

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区,面积约28666.67亿平方米,其中可利用的约22000亿平方米。北部草地呈带状分布,草原面积约占30%,荒漠地带约占64%,其余为山地草场。南方约有6666.67亿平方米草山、草坡。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为:

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0.37万平方米,我国人均只有0.13万平方米,且每年都在下降。发达国家每万平方米耕地负担1.8人,发展中国家负担4人,我国则需负担9.6人,其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尽管我国已解决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也应注意到,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2)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着

我国地跨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其中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合计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7%,温度条件比较优越。从东到西又可分为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32.2%)、半湿润地区(占17.8%)、半干旱地区(占19.2%)、干旱地区(占30.8%)。又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种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围棋(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围棋(阅读中华国粹)

    围棋最早称“弈”或“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后人根据下棋时黑白双方总是相互攻击、相互包围的特点,称之为“围棋”。围棋是中国古老文化中的瑰宝。它巧妙地将竞技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围棋文化,散发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经济发展、竞争加剧的今天,围棋文化的社会价值日益凸显。学习和了解围棋,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而且可以提高个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培养创造潜能和思维能力,还可以磨练意志和毅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社会压力的能力。古老的围棋奥妙无穷,借用老子的话说就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让我们轻轻打开这扇“门”,去领略围棋文化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吧!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呐喊·彷徨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呐喊·彷徨

    《呐喊》和《彷徨》都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彷徨》收录了11篇短篇小说,文中深刻剖析了国民性,文笔深沉悲壮,所刻画的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意义。重读鲁迅的文字,还能感受到其中巨大的精神力量,不愧为经典之作。
  • 教你制作舰船模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

    教你制作舰船模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舰船模型(最新版)》是一本自然科学类读物,《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舰船模型(最新版)》有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实践步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舰船模型(最新版)》不仅能丰富青少年朋友课余生活,提升其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其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从而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 我的日记选

    我的日记选

    从《我的日记选》的全部内容来看,成老师还是有这样的使命感、抱负和情怀的。如“校长篇”的首则日记《我当校长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就谈到了她如何“抓领导班子建设的”,如何“抓教师队伍的提高”的,如何“抓管理制度的改革”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用事实说话”,不能不令人佩服,令人瞩目。正因为他在校长的岗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所以才收到省教育厅中教处的充分肯定,她不但出席了全省模范校长会议,作了交流发言,而且被评为全省中学模范校长,可喜可贺。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风筝(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风筝(阅读中华国粹)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 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 ,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中华国粹》丛书囊括占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 化的经典之作。杨晓编著的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风筝》就是其中一册。《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风筝》共分七章,内容包括:风筝的历史、制作、 放飞、流派、名家名品、体育竞技、民俗文化等。
热门推荐
  • 无限动漫旅行系统

    无限动漫旅行系统

    穿越无数动漫,比如《中国惊奇先生》《斗罗》《画江湖三部曲》《斗破》《天行九歌》《约会大作战》《星游记》《狐妖小红娘》《雄兵连》等等等等……优质国漫和日漫不管是电影,还是其他。都会写不过,会进行大规魔改。
  • 傅少有疾,前妻可医

    傅少有疾,前妻可医

    结婚三年,丈夫心心念念别的女人。易宁总算明白,自己在他傅少翊眼里就是个倒贴的垃圾,什么都不如。她眼睁睁看着一个又一个女人被丈夫带回家,她累了。“见我不要你了,就迫不及待投入野男人的怀抱?消失三个月,把金主哄高兴了就来和我离婚?”易宁看着这个无耻之人,坚持离婚,结果他却……“想离婚?门都没有!你这样的女人放出去祸害别人都倒我面子,还是乖乖在我身边吧!”不爱她的是他,要离婚的也是他,如他所愿,他怎么还不乐意了?“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你怎么这么不要脸?傅少翊我如今没什么好怕的,离不离可不是你说了算!”
  • 零基础法律手册(合同篇)

    零基础法律手册(合同篇)

    这是一本关于法律的基础手册,讲解了与合同相关的基本知识,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如果你还不太清楚合同到底如何起作用,不确定如何用合同维护自己的权益,不知道签合同和不签合同有多大区别,那么这本书会向你提供最实用的指导意见。
  • 凤游天下:乱世妖女太迷人

    凤游天下:乱世妖女太迷人

    【凤游系列·一】凤知安,出生于二十一世纪,本是个心地善良乐观向上的好姑娘好姐姐,最后却落得个被自己妹妹和爱人双双背叛的下场。临死前她却发现,这一世不过是她的一个劫,渡了劫,回到原来的世界还有更多未知的危险在等待着她!有兽族、人族、天族、魔族,有以命替她换来异世渡劫的娘亲,有无时无刻不想着害她的族人,还有在这危险重重之中那抹唯一温暖的笑容……她说:“他们都说我是乱世妖女,你不怕吗?”他说:“那我就把这天下送给你,谁还敢说你的不是?”
  • 金牌小助理:影帝男神求放过

    金牌小助理:影帝男神求放过

    【犯二鬼精灵小助理VS高冷腹黑傲娇俊美影帝】她本是孤儿,因意外而重生,成了他的助理。他是国际上鼎鼎大名的影帝,是她的老板,是她的男人,是她孩子的爸爸,更是她想要征服的对象。他心思如云,让人猜不透看不清,但是她依旧飞蛾扑火。即使伤了身,冷了心,她也不放弃。浴火重生归来,她已不是曾经懦弱的她。身份不配?影后配影帝,配不配?两不相识?有过孩子,算不算相识?没有感情?半夜爬她的床,算不算有感情?有女朋友?小三儿而已,正主在这里还不让道?荣耀回归,迎新会上她优雅大方的朝男人伸出手,魅惑一笑,“前辈你好,我是新人郁琪,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 后进生公主的罗曼史

    后进生公主的罗曼史

    看到爱的刹那,淡淡的感动,总是从心里一划而过,如同流星的足迹,就算我是傻傻的笨和本的落后生,你是微笑的遥远的日子,或许上帝睁开了眼……或者瞎了眼,让我们幸福地在一起,这份如水晶般珍贵的缘,我又如何能舍得,那么,感情,究竟,是用来珍惜的,还是用来考验的,当梦想和至爱面临双重选择,我们又该如何抉择。
  • 快穿之我的金手指

    快穿之我的金手指

    你已完成初级任务,小姐姐请确认。好不容易完成任务,但周琰知道,革命的终点还远着呢。…………
  • 顾念所思

    顾念所思

    顾念才是真实的她,只是所有人都只知道顾余弦。满心算计的爱情,有能走到白头偕老的可能吗?“苏祁,你知道吗?我爷爷为了给奶奶一件称心如意的礼物,可以放弃选择去追求浪漫。可是我们呢?”“我们的爱情里,只有欺骗。”“你骗了我,苏祁。”
  • 从细节中学习

    从细节中学习

    《从细节中学习》中编选了若干经典而具有现实意义的小故事,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充满了对人世的关爱和生活的热忱。当你在每日的繁忙劳碌之后,燃一盏温暖的黄灯,泡一壶热咖啡,随便翻翻此书,你就能轻轻松松地从中获取智慧的力量和舒畅的理由,之后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妙无限。
  • How to Live on Twenty-Four Hours a Day

    How to Live on Twenty-Four Hours a Da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