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3300000027

第27章 中国个人所得税:一个整体性改革设想(1)

崔志坤 孙刚

摘要:工资薪金费用扣除标准两次提高已经不能使个人所得税在税制构成要素方面进行简单的改革,必须考虑对中国个人所得税进行整体性改革,包括课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税率、征管等。考虑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税务机关的征管能力等现实约束,个人综合与分类制是适应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课征模式,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综合申报在当前还不完全具备实施条件,可视为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标。增加应纳税所得项目,减少税收优惠。费用扣除在综合考虑个人和家庭负担的情况下,进行下列扣除:生计费用扣除、成本费用扣除、综合标准扣除和特许扣除。个人所得税税率形式与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选择有关,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最高边际税率和最低边际税率是合适的:发挥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维持一定高边际税率未尝不可,而最低边际税率适用群体已经不是社会上的绝对低收入者,而是中等收入以上的人群,中国目前无调整个人所得税最低边际税率的需要;降低工薪阶层的个人所得税税负可以通过减少个人所得税税率档次,并且适当加大头几个档次的级距来实现,使缴纳个人所得税人群中的相对低收入者整体税负减轻,降低税制的累进程度。

对个人所得税相关税制要素进行改革的同时,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个人分类综合制;费用扣除标准;税率自2003年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以来,个人所得税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个人所得税改革牵涉面广,社会影响大,成了继内外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增值税转型后中国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通过对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两次调整,社会上要求进一步改革个人所得税税制的呼声日益提高。但中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自从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其一直在根据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不断地进行完善。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随着结构性减税的提出,普遍呼声是通过降低个人所得税税负,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增强其消费能力。如何发挥个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如何降低个人所得税税收负担、降低个人所得税税负后扩大消费能力有多大等各方分歧较大。与之相联系的是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模式的讨论、费用扣除标准如何确定、是以个人还是以家庭为申报单位、税率表如何进行调整、纳税期限如何确定等问题。当前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已经不是通过某一方面的改革就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了,必须对个人所得税实施整体性的改革。本文简要回顾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历程,分析在改革过程中的焦点和难点,提出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具体措施,重点是结合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在可操作性层面上考虑各项改革措施,进一步明确中国个人所得税下一步的改革方向。

一、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制度特征

1994年税制改革之前,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侧重内外有别的税制,重点功能是维护国家权益,调节过高收入。在1980年制定个人所得税法时是针对所有在中国取得所得的纳税人,但那时由于把费用扣除标准定得过高,中国居民能够达到此数额的人数极为稀少。其后,为了调整中国公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缓解社会不公、妥善处理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才于1987年开始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奖金税等。对个体工商户单独开征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是由于1984年税制改革,根据不同企业的性质征收不同的所得税使然。因此1994年税制改革前在中国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国家权益、调节收入差距,所筹集的财政收入很少。

1994年税制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个人所得税制。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形成了内外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从1994年以后的改革来看,个人所得税改革侧重对税制要素和征管的改革,如利息税的调整、两次费用扣除标准的提高、自行申报等。个人所得税筹集的财政收入逐步上升,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税种之一,个人所得税既具有调节功能,又具有收入功能,数额逐年上升,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比较稳定,而占GDP的比重有逐渐上升趋势。

当前个人所得税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当前个人所得税改革已经不是某一个具体要素的改革,而是进入到了一个整体性改革阶段,包括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模式的转变、费用扣除标准如何确定、是以个人还是以家庭为课征单位、税率表如何进行调整以及征收管理等问题。当前个人所得税改革不是某一方面单兵突进,而是要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全盘统筹,考虑各项措施当前的可操作性。

二、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缺陷的多维视角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个人所得税收入也增长迅速。在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居民的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扩大并且有越拉越大的趋势。这就要求个人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解决分配不公问题上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与之对应的却是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建设的相对落后,调节功能作用不突出,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需要。

(一)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横向调节的缺陷

(1)分类课税模式横向调节的缺陷

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实行按税源征收的分类课税模式,其要旨是将个人收入根据收入来源分为若干类,每类所得适用不同的税率和扣除办法,如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经营所得、承包租赁所得适用五级累进税率;其他收入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的分类课税模式的横向不公平之处体现在:分类课税模式和中国目前居民收入的多元化格局不相适应,使得收入相同的纳税人承担的税负不同。

在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至2007年只占总收入的68.65%,其他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占总收入比重处于上升趋势,尤其是转移性收入由1995年的16.96%上涨至2007年的22.7%,总体上看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愈加呈现多元化趋势,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将继续下降。而在分类课税模式下,各类所得都必须分门别类地划分成若干种,对不同来源的所得采用不同的征收标准和方法,不能全面、完整地体现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从而会造成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纳税人反而不要缴税或缴较少的税;而所得来源少、收入相对集中的人却要多缴税的现象。现有甲、乙、丙、丁四人,全年收入均为12万元,但所得来源不同,所承担税负完全不同。如表2所示,收入来源分散的乙税负反而最轻。这明显不符合个税的横向公平原则,不利于个税收入分配调节功能的发挥。

(2)纳税单位横向调节的缺陷

目前世界上仅有14个国家和地区费用扣除不考虑家庭因素,我国就是其中之一。而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体现在家庭收入水平的差距上。而且在中国,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观念非常重,对家庭行为的调节成为调节经济和社会行为的基本点,因而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应集中到对家庭收入的调节上。在个人课税制下,收入相同的纳税人,尽管税率相同,但由于其家庭结构不同,从而导致其实际税负存在差异。举例来说,甲和乙每月应税收入相同,甲配偶有稳定收入,乙配偶为家庭妇女,如果他们负担同样数量的子女,那么甲和乙缴纳相同的税款,其生活质量将大不相同,尽管甲的配偶也可能缴纳税款。这明显不利于个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横向调节。即使不采用以家庭为申报单位,在费用扣除方面也应考虑家庭异质因素。

(3)费用扣除横向调节的缺陷

中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不合理,造成税负不公。主要表现在:实行分次分项的定额扣除和定率扣除相结合的费用扣除制度,这种分次分项的扣除制度根本无法考虑纳税人赡养家庭人口多寡以及是否属残疾人、老人等因素,而且也无法考察每个家庭用以住房、教育、医疗等项目的支出,不能全面考察纳税人实际纳税能力;部分所得项目费用扣除标准偏低,导致项目之间的税负不公。虽然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枛的决定》(第五次修正)的规定,自2008年3月1日起,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扣除标准由每月1600元提高到2000元,从而改变了我国中低收入工薪阶层的费用扣除标准偏低的问题,但由于其他所得项目如劳务报酬所得费用扣除标准未作相应调整,又导致了工薪所得与其他所得之间的税负严重不公。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11项应税所得,规定标准扣除主要有三类。第一类:工薪所得,标准扣除无论收入多少均为定额2000元;第二类: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财产转让及稿酬所得,标准扣除为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是800元,4000元以上按收入的20%计算;第三类:其他类所得(不含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不论收入多少都没有标准扣除。

月薪小于10000元时,第一类扣除额大于第二类;月薪等于10000元时,两者扣除额相等;月薪大于10000元时,第二类扣除额大于第一类。第一类工资薪金是典型的勤劳所得,而第二类中劳务报酬和稿酬属于勤劳所得,其他是非勤劳所得。

现阶段月薪10000元以上比例较小,费用扣除的不公主要体现在同为勤劳所得的工薪所得和劳务及稿酬所得之间,例如甲和乙月应税收入均为10000元,甲为工资收入,乙为劳务报酬所得,则按现行扣除和税率,甲应纳税额为1225元,乙为1600元,乙比甲多缴纳375元。可见,同属勤劳所得的两个纳税人之间税负严重不公,使个税难以发挥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但根据中国经济形式及人均收入的发展趋势,预计平均月薪将在不久的将来超过10000元,而第二类除劳务报酬所得及稿酬所得外大部分为非勤劳所得,此时费用扣除的不公将主要体现在勤劳所得的工薪所得与非勤劳所得之间,有明显的歧视劳动所得的倾向。即这种安排对同是工薪类的低收入者采取了特殊的优待,但在不同类所得的较高收入者之间,却造成了工薪税负最高的不公问题。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纵向调节的缺陷

(1)分类课税模式纵向调节的内在缺陷

在分类课税模式下,对每一种所得按各自独立的税率计税,在税率的选择上很多采用比例税率,从而产生税收上的累退效应,难以实现税收的纵向公平。其次,在分类课税模式下资产所得和劳动所得税负失衡。美国财政学者纽马克(F.Newmark)认为:资产所得比劳动所得具有永续性和确定性;资产所得比劳动所得增加所得的可能性要大;资产所有者不必为将来的疾病或意外事件而储蓄,劳动所得则必须有此项储蓄;资产所得不因所得人死亡而停止;资产所得具有规避税收的可能性;资产所得多用于储蓄,劳动所得多用于消费。

所以应当重课资产所得。但是现行分类课税模式的结果是对资本所得、经营所得和劳动所得规定不同的扣除范围和标准,按照不同的税率征税,由此造成各类所得在不同的收入区间税负轻重变化无序,税负公平无法体现。

当收入为32000元时,工资薪金所得的税负已达19.14%,接近股息、利息所得和偶然所得的20%;当收入为52000元时,工资薪金所得的税负已达20.43%,劳务报酬所得的税负也已达20.15%,也超过了股息、利息和偶然所得的20%,也就是说,勤劳所得的税负超过了非勤劳所得的税负。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选择的是分类所得税,其目的就是让个人所取得的不同类型的所得,适用不同的税率,以利于实现特定的政策目的。对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等要付出辛勤劳动才能获得的勤劳所得课以较轻的税;对中彩、中奖这种仅凭运气获得的非勤劳所得课以较重的税,即是其中的政策目的。但实际上,这种政策目的并没有实现,出现的却是与其相悖的对勤劳所得进行税收惩罚的上述现象。由此可见,现行税制对资本所得征轻税、对劳动所得征重税的倾向明显,不符合支付能力大者多纳税、支付能力小者少纳税的公平课税原则,不利于缩小相应的收入差距。其次,现行税制对资本所得如特许权使用费、股息、利息、红利、财产转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按20%比例征税,但并未对股票等证券转让所得征税,只是规定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年所得的范围,应包括其取得的股票转让所得,但对这项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仍然继续执行。股息、利息特别是居民储蓄存款利息等收入更多表现为勤劳所得的后续收益,其获取所耗费的时间和成本要大于纯粹的证券转让所需支付的成本。但现行税制对前者征税,对后者却免税,显然不利于调节收入差距。

同类推荐
  • 新常态改变中国

    新常态改变中国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现象明显,经济趋势从未如今天这般扑朔迷离。针对这一情况,国内最权威的学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思考、调研,为我们在下一个时期顺势而为,获取经济红利,用智慧跑赢经济下行压力,给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分析、建议。
  •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本书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之一,主要内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地区石油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体现党和政府对此行业的重视和推动。书中讲述了北京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因而努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所做的多方面工作。书中特别记述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综合化学工业大发展时期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并予以弘扬。书中对北京集中力量建设燕山石化的历史、燕山石化的地位,以及改革开放后北京与外国合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历史,也记述较详。
  • 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阅读本书,可以跟踪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及时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动态、政策与趋势。在“创新工程”机制下,上海社会科学院结合研究生教学和高端智库建设方向,于2015年初正式启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学术前沿”编撰和出版项目,力图反映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和理论探索前沿,为硕士研究生理论积累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提供引导,也为授课教师提供基础性材料。此次组织出版的丛书,是201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和研究生院共同资助的第二批集中成果,重在梳理国际领域相关哲学社会科学近年的重要观点和成果。丛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为根本指导思想,以“5·17”讲话为原则,以我院60个创新团队为骨干力量编撰。
  • 中国新篇章

    中国新篇章

    本书以中国新篇章为主题,文章包括预测中国、中产阶级重塑中国消费市场、中国制造业迈入新时期、在PC+时代登上新高峰:杨元庆访谈录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公司的董事和顾问等。本书可供中国企业高管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 绿色新政

    绿色新政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贵州大学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研发,依托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科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创新性地提出生态文明转型和生态文化重构这一重大课题,创新性地提出我国首个以城市命名的生态文明“贵阳指数”,创新性地构建了“生活观、生产力和生态美”的生态“金三角”理论模型,展现了一种生态文明的理论自信和生态文明历史责任的唤醒。本书认为,21世纪将是生态世纪。生态文明将替代工业文明,生态文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文化。
热门推荐
  • 仙途漫漫,吾徒有毒

    仙途漫漫,吾徒有毒

    她是魔教教主的女儿,走投无路之下,他对她说:以后跟我可好?那人在群雄手下,力保她:“这丫头,以后就是我徒弟。”朝夕相处,她对他日渐生情。一夜过后,她再也无法掩饰:“师傅,我喜欢你!”他无情的把她赶走,再也不闻不问。她终究继承父业,称霸魔教。当她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却说:“裳儿,你是时候回到为师身边了!”她却道:“晚了。一切都再也回不去了!”她死在他的怀里,却那么安然。轮回于世,他终究还是找到了:“丫头!一切咱们从新开始可好?”
  • 下辈子不当道士了

    下辈子不当道士了

    道家文化渊源流长,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到无极阴阳四象八卦的演变。本书即将为你揭开道家山、医、相、命、卜五术的面纱。佛教谶言阿难七梦,却是修罗自无间炼狱的血海而归。风村世辈守护的秘密究竟是什么。族长的神秘身份。道士又是怎样降妖除魔,匡扶天下。巴蜀最为神秘的鬼道与萨满一脉有何渊源。环环相扣,错一步全盘皆输。远古的布局一一实现,且看天选之人长天如何在九死一生的路途劈荆斩棘,扛起拯救道教的重责。…………待一切尘埃落定后,如果有选择,那便是下辈子不再做一个道士。愿着青衣裹袖,拿起酒囊把歌唱,做一个一干二净的浪子可好。
  • 海贼王之风力达人

    海贼王之风力达人

    一个从地球穿越而来的失忆灵魂,会给这片海洋带来怎样的惊涛骇浪呢。(跟船流,无系统,果实开发) 慢热,主要想带大家回忆经典
  • 不负青春不负他

    不负青春不负他

    在这座城市里,她打拼了四年。就在第五年,她想一展自己的实力。可是,等待着她的,却是坑与套路。债主上门,再次见到自己的父母,她决定——从哪里倒下的,就从哪里爬起来!除了还愿意搭理她的爸妈,她已经一无所有。怕什么?不要害怕,勇敢的往前走!哎,前面的那谁,你等等我……这里有亲情、爱情和友情,也有非亲情、非爱情、非友情,纵观世间百态,倒不如过好自己的现在……
  • 傲娇男神超甜哒

    傲娇男神超甜哒

    【宠文,高甜ing!!】要问余卿卿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余卿卿一定会毫不动摇的说“傅少寒”。这个男人给了她无尽的宠爱,让她看到了遍地阳光繁花。“这一辈子,我只想过跟你在一起。”
  • 半暖时光

    半暖时光

    颜晓晨的人生在高考那年出现了逆转,意外遭遇高考作弊事件被人顶替录取,爸爸费尽心力为她讨回公道却在回家路上遭遇车祸去世。妈妈难以从丈夫车祸的打击中走出,自此醉生梦死,并将“仇恨”无意中转嫁到女儿身上。谁在高考顶替了颜晓晨?谁又是撞死她爸爸的真凶?相爱多年即将步入婚姻的大学男友沈侯,亦师亦友永远在危急时刻出手相助的程致远,他们各自身上都背负着怎样的“秘密”?有关时光“半暖”的故事,徐徐展开。
  • 诸经要略文

    诸经要略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莲君子剑歌传

    青莲君子剑歌传

    “一剑消弭三千里,大日烈阳融天地!”三荒,两宗,一世四圣,三神一主。持剑'在手,天下我有。
  • 兵血未冷

    兵血未冷

    以死为生做卧底,只因他是军人,只因他有信仰。本书讲述“蓝剑”特种兵精英吴劫经上司安排,以暗杀特警的罪名亡命天涯,并由此加入“冰火”组织内部,获取其相关资料和信息,并与曾经的战友一起帮助相关部门破获该组织,保证PONAIT会议顺利召开的故事。
  • 你的狗狗在咬我

    你的狗狗在咬我

    一条可爱的小狗——笨笨让朱璟和露露在一个球场相识,一句简单的问候——“你的狗狗在咬我”让两个年轻人相遇。生活的热情让他们在生活中开始了对爱的追寻。日子如流水般进行着,男女主人公在一次次的见面中萌发情感,由好感到喜欢,到心照不宣的默契。在合肥这个小而温馨的城市,一幕幕感动的爱情片断在街头演绎.....一句简单的话语,让两个年轻人相遇,并开始了对爱的追寻,经历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情感历程。第一次牵手、第一次亲吻、第一次.....,美好的爱情似乎就....,然而这段感情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