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3700000030

第30章 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文化(1)

冲突问题的理论阐释

本部分基于上述个案考察结果,以文化冲突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对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文化冲突的类型和成因进行阐释。笔者认为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表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同时认为具有伦理性、人文性、和谐性和中庸性等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城乡两极分化而不利于农村社会文化发展的二元结构文化,具有乡土性、封闭性、保守性、贫困性、悠闲性等基本特征的传统农村文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村中小学的教学价值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都会对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形成一定的文化阻滞力,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文化冲突问题的产生。

第一节 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文化冲突的类型“冲突创造新规范和价值观念,矫正权力与权威中具有破坏性的因素,引起一定的变革。变革常常是作为冲突的结果而出现的。”当今,中国社会文化正经历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新旧交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汇合中,作为文化变迁表现形式之一的教学改革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冲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类。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在长期与自然自由自觉的交往活动中所累积与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等各种事物的总称。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的古代文化,即从远古至晚清以前这漫长历史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古典文化。有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界定为:“以中华为创造主体,于晚清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

自晚清之后,中国逐渐走上了现代化之路。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也经历一个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转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文化冲突。因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两种截然异质的文化,由传统所塑造出来的国人饱受旧的价值心理和价值意识的钳制,依循原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指南支配自己的行动,对新的价值观持排斥态度。而现代文化有其自己的价值尺度,它在不满传统文化的落后、冲击传统文化体系的同时,也根据社会的需要,在风俗和信念、目标和价值、行为和规范等方面建立起新的特征,沿着新的价值取向发展。考察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可以说它就是一个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互冲突的过程。从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到五四运动的“全盘西化”,实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到精神层面的较量。概言之,现代化过程就是传统文化型式“解构”和现代文化型式“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现代文化冲击、否定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抵制、排斥现代文化的过程。

就教学改革而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表现为教学改革中所传递的新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与现实中人们的行为方式相左。在教学改革中,不同的人们并不一定都按照新的文化型式要求在价值认识和判断上采取一致的看法,他们都拥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样就造成了观念和现实、思想和行为的冲突。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传统文化。无论这些传统的价值取向如何,它们均弥漫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教学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对人们发生着持久而深刻的影响。诚如温元凯先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潜结构的改造》一书的前言中指出:“你搞改革,没有人公然站出来反对,但你每走一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步,就会发现来自四面八方的牵制力,使你动弹不得。这种牵制力往往使你感到对手强大,但又看不到摸不着,犹如唐·吉珂德大战风车。”这个牵制力就是文化,准确地说是传统文化中那些阻碍教学改革的因素。这些因素必然存在许多与今天时代和价值追求不相符合的方面,形成了现实中对教学改革的阻滞力。

中国文化的历史悠久、丰厚硕大所产生的负荷作用,以及几千年的封闭状态和专制主义的超稳定结构控制功能所形成的保守心理,已折射到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之中。一些农村学校管理者和老师由于受旧的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对新教学理念不理解、不接受。单纯追求学生分数的“应试教育”的旧框框仍禁锢着他们的头脑,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培养的重要性并未引起他们的重视。已经习惯了某种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的教师,变革其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重建教学文化,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教几十年,不也培养了那么多人才吗?”视旧有的经验为法宝,敝帚自珍,严重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新教学理论的吸收,抑制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

“师道尊严”,要求学生对教师绝对服从;旨在维护教师尊严的古训,畅通数千年,至今仍然在影响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这种强调教师“绝对权威”的控制型教学文化,不利于民主、平等、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的构建,助长了教师妄自尊大的心理意识,扼杀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创造精神的发扬和独立人格的培养。不少农村学生家长仍把升学作为自己孩子的唯一出路,跳出“农门”是广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农村学生家长的迫切愿望。家长、社会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指标仍是学生的考试分数,传统农村中小学教学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既然难以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窠臼,那就自然以升学、跳出“农门”、改变农业人口身份为满足。如果谁能接受高等教育,到大中城市谋取一份职业,那他就被视为乡村的一种荣耀和农村教育的硕果。这种评价标准使学校和教师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恐惧新的教学方式使用不好会影响考试成绩,这种对失败的顾虑心理使不少农村学校和教师产生对教学改革的阻抗。

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较深,在长期教学工作中已经习惯了原有的按部就班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存在着求稳怕乱、不愿承担风险的思想,对新的教学方法不理解、不接受。目前,尽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呼声一片高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成共识,而传统文化中那些与当今时代和价值追求不相符合的方面形成了现实中对教学改革的阻滞力。这种弥漫在教学实践中因传统而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固化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当自上而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给现实中的人们带来强烈冲击时,很多人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但迫于这种改革的压力,不得不在表面上附和,而在内心和实际行为上却存在着抵触情绪,于是仅仅将教学改革停留在口头上,内心并不支持;也有很多人虽从思想上完全接受了新教学理念,然而在实践中却感到迷茫,不能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将观念转化成行为。这些习惯思想观念依附于传统教学行为之上,对新的教学行为消极抵制,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桎梏。

二、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冲突

文化样态是指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方式。从社会主要阶层的构成和存在状况的角度划分,文化样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占统治地位的为官方所认可或颁布的统治思想或意识形态的官方文化,二是由社会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所代表的自觉的精英文化,三是以一般民众为主体自在的大众文化。在特定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这三种文化样态理解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关系。所谓主流文化,主要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或起支配作用的文化,它往往就是官方的统治思想或意识形态,此外还包括被官方思想完全认同的并为官方思想提供依据和论证的精英文化,即知识分子文化;而亚文化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结构的群体的各种特殊文化,也包括在社会中不占主流地位、非官方的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

社会文化中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冲突,主要表现为阶级(阶层)间的文化冲突。因为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们在社会中不同的身份、地位、利益等,各自寻找自己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归属,于是形成不同特质的文化样态。列宁曾说:“每一个现代民族中,都有两个民族。每一个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人类文化史上所进行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宗教、哲学领域内,抑或是在其他意识形态领域内,主要表现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斗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教育也因这种阶级文化之间的对立而分为两种,一是统治阶级的教育,另一种是被统治阶级的教育。这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教育,在各自强化着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思想观念的同时,也反映着与另一阶级的对立。教育毕竟是从属于一定阶级的,不存在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教育者从自己所属的阶级利益出发,向受教育者灌输着一定的思想意识,力图使他们接受特定阶级的普遍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与其对立的阶级的普遍观;他们从传授本阶级的思想观念出发,排斥、批判对立阶级的价值规范,使受教育者逐步意识到不同阶级文化的差异、竞争和对抗。

因为主流文化是居于统治地位社会力量的思想与行为的方式和规范,协调着统治阶级内部以及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维持社会生活的秩序,保障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使全体社会成员在政治倾向、行为规范、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达到一致,实现基本社会生活中的必要共识和意志统一,所以客观上必然要求主流文化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导。这样,一方面可以维系人类种族的延续与发展,把社会共同的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使每个个体都有机会接受主流文化,以保证每个个体的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它体现了社会统治者的地位和政治、经济要求,反映了社会的时代特征。然而,由于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们在社会中身份和地位的分野,有着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在历史上任何时期,教育都是各阶级争夺的主要阵地,是传播阶级思想的主要手段。

它所传递的阶级文化的冲突既使受教育者明了所属的意识形态,也使受教育者意识到了与其相对立的另一阶级。换句话说,使他看到了不同阶级文化的冲突。”故此,在教学改革中必然存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冲突,一是表现为在教学目标上的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张力。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是不同教育学家为解决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矛盾而给教育开出的不同“处方”。个人本位论强调儿童的需要、兴趣,主张教育应促使人的个性化,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的需要、规范,主张教育应促使人的社会化。长期以来,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将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学必须以社会为本位,“塑造社会我,这就是教育的目的”。这样,在片面强调满足社会需要时,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二是教学内容上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张力。由于文化的多元性,客观上诉求教学的多样性。然而,我国原有高度统一为核心标志的教学管理体制,无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目前我国中小学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方案,使用单一的课程标准,出现“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局面。“此种单一的文化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学生的生活形态、社会经验等文化背景所造成的差异,致使课程文化与学生文化背景出现割裂和断层,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既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同时也制约着教学自身的进步。

同类推荐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当代青年的重要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当代大学生,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进行研究,是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并最终在实践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备手段。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走走·看看·想想:詹得雄新闻作品自选集

    走走·看看·想想:詹得雄新闻作品自选集

    有个成语叫“敝帚自珍”,拿来形容我编这个自选集的心情颇为贴切。新闻工作者大多有这样的遗憾:一辈子写的东西大抵是“明日黄花”,有的当时大家觉得不错,但时过境迁,便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 班主任给家长的100条建议

    班主任给家长的100条建议

    本书所提及的每一条建议,都结合了家庭教育的实际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行为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分析全面、论证合理、思想深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此外,在列举的故事中,吸取了大量的外国事例,令读者耳目一新,其教育方法巧妙,易于操作。不论是观念上还是方法上,对我国的家庭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本书针对当代社会孩子成长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套颇具科学性的教育方法。
热门推荐
  • 这岛主太秀了

    这岛主太秀了

    划重点:祖传地产+灵魂智脑=李笑主C出道!小班必考题,望悉知谨记。李笑开局一座岛,领土却已被鸠占鹊巢,主权面积仅有一公里,还被人催收一百多种税,岛主的颜面荡然无存,他怒开业主大会,宣示主权,各种花式调教修仙者业主。同样的地球,不同的文明,这是人工智能和修仙证道并存,天才纵横,群魔乱舞的辉煌世界!
  • 孝诗

    孝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朝堂下的江湖

    朝堂下的江湖

    以唐朝为背景架空的故事,讲诉朝堂与江湖的权利斗争
  • 鬼门十三针

    鬼门十三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夜先生你命里缺我

    夜先生你命里缺我

    她与钱权通天的他灵魂互换了于是,她很凌乱。他不是生人勿进吗?怎么对她情有独钟?他不是懒的社交吗?怎么帮她虐渣上瘾?“没办法,谁让我们捆绑了,谁也分不开那种。我只能宠你”
  • 我的宿主是天道亲闺女

    我的宿主是天道亲闺女

    不普通的高二学生楚浟黛穿越到东大陆一个叫幻梦森林的地方。成为一个未出生的女婴。绑定了一个名为凤凰的系统,告诉她打怪升级,帮助天道将乱了秩序的大陆调整回来,就可以成神。于是就开始了一路虐渣打怪,直线上升的成神之路。(本人简介无能)这应该是一个重生了无数次的小姐姐与人生赢家小哥哥互相一见钟情,但又害羞不敢告诉对方导致数次分离又相聚最后在一起的故事。
  • 阴灵经

    阴灵经

    千年后的地球,异变突起!天灾不断,异兽肆虐,气候已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为了存活下去,幸存者们经过千年的不断努力,终于在新地球上站稳了脚跟,全新的修行体系横空出世,人类该如何在新地球上再次称霸,成为新地球的主人,且看本书,一个平凡普通人的崛起之路。
  • 反派渣女穿成大佬的白月光

    反派渣女穿成大佬的白月光

    继《公子回眸应如此》第二卷——“便听她施号令天下,万物由起万般为她,亲善或是杀人如麻,悉数奉上取悦于她,赢得红颜弃国失家,负天下人独不负她。”反派女BOSS君啊为了逃脱时空法则的审判,流窜于各个世界当中。杀人如麻,放肆不尊,弑父夺权,却终究遇到了他。审判官—霍饲。A世她是娱乐圈的大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他雪葬封杀。——“君啊,我一定要把你绳之以法。”后来,她果然被他绳之以法了。木椅,房间,木马,小鞭,红绳。B世他是权侵朝野的大将军,她是他的亲手送给皇帝的宠妃。——“小啊,真巧,竟然能够在宫里遇见你。”他夺了天下,窃了江山,将这万里江山细数捧到她的面前,只为取得眼前女子的抬眸一笑。——“皇叔请自重,哀家已是太皇太后了。”君啊,鸩嫂图兄,弑父夺权,在时空界里,是头号危险人物。霍饲,年少有为,雷霆手段,缉拿反派女BOSS,却一拖再拖。——“只要你一天是审判官,我们就是永远敌人,除非,你死。”只闻醒木重重拍下,又落幕了一场人间无数。
  • 石心笔记

    石心笔记

    那些属于心的故事,在时间的隧道里,层层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