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5800000002

第2章 陈从周的淡泊人生——国家课题《陈从周研究》鉴定意见

陈从周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有一无二的园林艺术大师,他在20世纪学术思想的谱系中,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艺术造诣,在鲜有人问津的学科领域独树一帜。只要话题涉及中国的园林艺术与园林建筑,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陈从周。他是与我国的园林共同着生命的人。虽不能简单地说,他是因园林而生,却可以肯定地说,他确然是因园林而死。如果不是1992年由于上海徐汇区那座世界闻名的清代藏书楼的去留而晕倒会场,他的乐观的生命至少还可以往后延续十年以上。但如今藏书楼保存下来了,可敬可爱的陈从周先生却提前在2000年的早春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样一位名可惊座的园林艺术大师,不管哪位学人以此为课题作自己的研究对象,都是一种求之不得的幸运和幸福。但福报从不随便降临到一个人的身上。因为一切诸法,都是缘会而生。宋凡圣教授并非为了一个既定的题目刻意去研究陈从周,而是无意中因缘凑泊地结识了这位渊雅通博的大家。作者从相遇初识到问学感悟,前后经过了十年的时间,最后在陈从周先生逝世的前一年,才决定从事此一课题的研究。但是,应该选择怎样的视角和阐释途径,如何进行此项研究呢?题目既然叫做《陈从周研究》,顾名思义,便不能不主要是介绍与诠释陈从周其人及其学术思想。而陈的园林艺术的理念和美学思想,自己讲的再清楚不过,特别是《说园》这部著作是集其大成者。因此作者以《说园》作为全书的论述中心,自是顺理成章之事。方法则是“以陈解陈”,即用陈从周自己的论述,来介绍和阐释陈从周的园林理念和园林思想。在这方面,作者的尝试是成功的。九、十两章关于造园美学的申论,是对陈氏园林艺术学的总而括之和提而炼之,并且补入了实践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陈氏学说的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诗、书、画及昆曲等别种艺事,既是陈学的“旁通”部分,又是其进入园林艺术的必要前提。课题作者通过十一至十七章的系列讨论,昭示出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花集锦,不具备多方面的艺文修养和人文学养,不可能站在这个领域的最前面。陈从周先生所以成为世无异词的世界级的园林艺术大师,其所必具的诸种理由和诸种条件,课题作者都一一作了回答。

作者写出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陈从周和陈从周的充满活力的园林艺术。不妨一看陈氏关于风景区建筑的下述警语:“我认为风景区建筑,宜隐不宜显,宜散不宜聚,宜低不宜高,宜麓不宜顶,须变化多,朴素中有情趣,要随意安排,巧于因借,存民居之风格,则小院曲户,粉墙花影,自多情趣,游者生活其间,可以独处,可以留客,城市山林,两得其宜。”(《说园》四)这段文简、语近、言切的文字,既是艺术美学的通则,又是行为美学的示范。当1999年课题作者最后一次到病房看望这位园林大师的时候:“我走到床头看先生眼睛还闭着,就轻轻地喊了一声‘先生’,他的眼皮似乎动了动,眼泪从眼角上流了下来,我心一酸,眼泪也夺眶而出了。”(课题稿页177)读到这里,我的眼睛也不免有些湿润了。

艺术与人文学科的研究著作,没有也不必有固定的写作体式。只要能够做到材料翔实,立论有理,言之有据,如何表达均无不可。此课题成果的特点,是学理阐释和艺术与人生的感悟兼而有之,作者满带着景仰和敬仰的感情来重现园林大师陈从周的艺术与人生,语言安宁含情,使学术著作有了可读性。所附之“陈从周年谱”初稿亦下了很大功夫,增加了本成果的学术价值。因此我认为该成果已达到了国家规划课题所要求的各项指标,是有物有则的严谨之作,是具有人文关怀的传薪之作,也是一个具体学科的创新之作。

2009年7月29日

刘梦溪先生为“重要艺术家陈从周研究”课题专家鉴定组组长,经刘梦溪先生同意,本文节录自“国家课题《重要艺术家陈从周研究》专家组鉴定意见”。

同类推荐
  • 经历

    经历

    本书是邹韬奋先生自传性质的回忆录。全书共计61篇,追述了作者自己二十年来的生活经历和生命断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作者在牢狱中所作,其中从事文化事业的经验和思想变化的历程,堪称现代爱国、民主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缩影。
  • 执法总监张培梅

    执法总监张培梅

    崞县属雁门,从清灭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半世纪间,军阀混战,日寇侵入,战事频繁,烽火连天,时势造就英雄,战时培养将军。张培梅便是其中之一。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隋唐历史人物狄仁杰评传

    隋唐历史人物狄仁杰评传

    本书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全面客观地写出了狄仁杰曲折坎坷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 清高宗乾隆(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高宗乾隆(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高宗乾隆帝,姓名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卒于嘉庆四年(1799)正月,是清朝第五任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弘历即位,改年号乾隆。
热门推荐
  • 嫡女医妃

    嫡女医妃

    苏无双的理念中: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招惹陷害我的下场定让你百倍偿还。睁眼发现自己竟穿到一个被亲爹嫌弃,庶姐姨娘陷害的太守府嫡小姐身上。堂堂现代药学博士还怕这些顽固落后的古人不成。渣男嫌弃?直接揣之,看谁看不上谁。庶姐狠毒?划烂你脸,废你身,看到底谁狠毒。姨娘伪善?毁你希望,撕烂你的美人画皮面,让大家都看清你是怎样的人。老爹无情又无耻?割肉还情,从此你和我再无任何瓜葛。不曾想顺手间救得一个人,她的身边多了道守护的身影。他说:我的女人,动她一分,触之断手足,伤之断命。她说:我的男人,打他想法,先过我这关,毁容也是断根二选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成就一生好习惯

    成就一生好习惯

    本书作者杨冰为注明家庭教育研究专家,出版家庭教育类图书十余种,发行量超过300万册,本书是其代表作品,发行量达100万册。本书由著名教育研究专家孙云晓作序推荐,先后获得天津市优秀畅销书奖,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连续荣登全国46家大型书店书城图书销售排行榜,并被多所中、小学列为必读数目。本书详细讲述了培养孩子好习惯108法,针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一一提出了解决之法,理论和案例相结合,具有十分强的实操性,深受读者和媒体好评。
  • 帮扶苏当皇帝

    帮扶苏当皇帝

    只是因为上书反对自家老爹,就立刻被贬去边疆做监军,荷华表示,做儿子做到扶苏这个份上,也是醉了。什么?系统君你说我的主线任务就是要帮这个“史上第一倒霉太子”当上皇帝?难度太高了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寻找陆子婴

    寻找陆子婴

    陆子婴是谁?三千年前仙魔大战后唯一的飞升者——人称昆仑剑主。苏怡是谁?数万年前仙人遗迹走出的懵懂女娃。穿越者,重生者,转世者,气运之子——这是天才者的时代,这里主角云集,且看小小女娃怀揣着活命的心,走上强者的路——并没有。本书又名《总是和主角作对》,《总有人逼我成仙》,讲的是九州修仙界,走出大山的野孩子与人斗,与人斗和与人斗的“传奇”故事。
  • 这个up主好可怕

    这个up主好可怕

    “你好,我是魏朔,我就是一年后的你,现在有一个超牛逼的金手指,可以让你在灵气复苏中活下来,但是解锁需要打给你自己439.6块钱,等开启了这个系统,就能走上人生巅峰了,下面是你自己的微信************。”魏朔:???这是什么套路?我,你自己,打钱?
  • 无限手册

    无限手册

    得知自己命不久矣的胡烦一打算给家人留下一份遗嘱,但出现在他面前的竟然是一本手册?活下去吧……在那无数次危险之下群591014387
  • 精灵之羽雅之章

    精灵之羽雅之章

    少年南陌羽,梦想是成为世界第一的宝可梦训练家,在十岁那年,他领取到的宝可梦,居然是传说中的创世神?说是名字叫做阿尔,但它可一点儿也不像阿尔宙斯,简直就好像一只小羊驼套上了阿尔宙斯的光环嘛。在欧尔法帝国这个高手云集的宝可梦训练家第一帝国,他真的能够成长起来吗?而那名在他的人生中昙花一现的女孩,究竟又是谁呢?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宝可梦训练家吧!
  • 悲伤从你的名字开始

    悲伤从你的名字开始

    十四岁,薄砂亲眼目睹父亲带着小三提出离婚。薄砂深爱着纯白少年林北风,却误使另一少年程飒南双目失明。家庭动荡,林北风和叶未央在一起。伤薄砂离开南方小镇,祸不单行,她遭遇了母亲的去世。多重打击让她心如死灰,她恨父亲的薄情寡义,也恨那个女人的横刀夺爱,甚至恨林北风对她的冷漠。 她发誓,只要她变得坚强,就可以让那些破坏她幸福的人偿还一切!可一次次的报复却没有让她有丝毫的快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牵绊一生的少年重逢,一切已物是人非,就连当初的好友,也让她陌生……唯一不变的是,她一直深爱的那个人,永远不爱她。单薄的少女,却如砂石般坚硬……最终,她能抓住那一丝微弱地、却深刺她内心的薄风吗?
  • 人生处处充满选择

    人生处处充满选择

    精选名人经典演讲:本书精选奥巴马、乔布斯、马克伯格、J.K.罗琳等现当代名人演讲,他们现身说法,通俗易懂地讲述了他们在人生中的选择与处世之道,给人以极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过去的选择造就了你现在的一切,现在的选择就是你未来的命运。如果你知道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 自然与生物·译言古登堡计划

    自然与生物·译言古登堡计划

    寺田寅彦(1878年~1935年):物理学者、随笔家、诗人,曾用笔名吉村东彦、寅日子、牛顿、薮柑子,著有《漱石俳句研究》、《寺田寅彦随笔集》等。《自然与生物》是《寺田寅彦随笔集》中的一卷,收录了《花物语》和《龙舌兰》等随笔共13篇。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寺田寅彦对自然和生物的观察记录,也是文学作品。它们语句优美,阅读性强。与他的其他随笔作品不同,寺田寅彦从对自然的观察这个角度出发,以故事的形式写下了他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