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6500000002

第2章 文学批评学或批评解释学的现代建构(1)

第一节文学批评实践活动与文学批评的社会角色承担

通过“思想”照亮批评,通过“批评”完善思想,这是我所设定的“文学批评理想”,实际上,就是为了特别强调文学批评活动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思想价值。具体的理论展开原则是:批评的思想价值呈现,以文学的审美价值呈现为基础;批评的思想价值,必须优先于文学的审美价值的捍卫。因此,何谓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何为?就不是简单的文学欣赏问题,而是复杂的审美判断与价值判断活动。概括地说,文学批评,就是对作家作品的思想与艺术价值的阐释,即从本文提升诗学,从形象构建思想,从诗意认知文明,从审美判断显示生命哲学。从总体上说,文学批评,就是从文学出发的生命历史与文化之思;它既有自己的历史性踪迹,又有自己的现代性活动方式。在文学批评的历史性与现代性精神关联中,历史性认知开拓了现代性认知,现代性认知又影响了历史性重估。我们的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主要任务是:如何面对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实践本身?或者说,如何建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学批评?应该看到,文学批评中的“现代”一词,属于时间概念,可以直接指代“活在现时代”的文学批评,即现代生活中的文学批评活动,而不仅仅指有关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的批评。不过,在日常语义中,“现代文学批评”,主要指现代以来的文学批评,特别指面对当前文学现实的文学批评解释活动。从价值指向来看,“现代文学批评”,面对当前的文学现实无可厚非,因为这使得文学批评更有存在的合理性。事实上,现代文学批评家,往往自觉地进行具体的文学作品的读解和批评,或者对文学的历史进行自觉的批评反思。但是,在现代文学批评实践中,有关批评自身的方法、意义、价值、困惑与局限,有关批评的内在规律与独特价值范式等问题,批评家们往往很少进行系统的理论思考,这就使得批评自身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科学”。因此,有关文学批评的解释学反思,应该成为批评解释学的核心问题。具体说来,“文学批评是什么”与“文学批评解释的价值”,应该成为批评解释学的根本理论问题。

从文学批评的历史活动中可以发现“文学批评”往往可以区分为:普通读者的批评和专业读者的批评。前者是广义的文学批评,可以是简单的感想与随笔,后者则是职业意义上的文艺批评,必须是系统而科学的解释;前者不用进行专门的训练,后者则必须进行思想训练和思想实践。“普通读者的批评”,是艺术感受性批评,它基于生活经验而不是艺术科学的理性立法与价值原则,因此,在这种感受性批评中,批评者更在乎艺术自身所表达的生命情感以及它所创造的生命形象的意义。“批评家的批评”则有所不同,它先需要认真阅读作品,并在作品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思想价值定位,然后寻找批评的方法,确立批评的意图,对文学作品自身进行思想分析和艺术分析。这里,既需要艺术的美感体验,又需要生命的存在感悟,既需要对艺术本文进行形式美学分析,又需要对作品自身进行深度思想阐发。严格说来,普通读者的批评与职业批评家的批评同样需要,当然,从文学解释意义上说,后者构成了文学批评的真正历史。真实意义上的“文学批评”,是独立而自由的价值判断活动。这种价值判断活动,与语言理解和文学解读有关,它是面对作品的活动,其目的有二:一方面是为了判断作品文学价值之高下,一方面是为了理解作家的生活发现与美感发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文学批评与解释活动,可以很好地理解人生的历史境遇、现实境遇和生命存在的意义,即通过与作家作品的精神对话,形成正确的文学价值观和审美世界观。

从本质意义上说,文学批评就是“理解与解释”,这种解释,首先是关于文学的,其次是关于社会历史文化和人生的或世界的。正因为如此,文学批评的思想话语世界是无限广阔的,它有着永远也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历史文化美学内容。事实上,“创作”和“批评”,形成了文学活动的最为重要的两种思想方式。作家创作着,它的一切创作话语活动,源自于他的自由想象和生命体验,他所提供的生命形象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里有着别人无法代替的生命历史文化经验。读者欣赏着与理解着,在欣赏与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对文学艺术的价值判断。正是由于有了作家,人类生命活动的复杂性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它还原世界创造世界而不是简化世界,因而,作家既可能提供好的艺术生活形象,也可能提供本原的生活真实形象,还有可能提供坏的生活形象。正是因为有了读者,文学存在的价值,在需要中不断得以确证。文学艺术以其丰富复杂性对应这个复杂的历史生活世界,但是,它在提供生活美的同时也提供生活丑,所以,文学活动对世界的贡献,实际上只是为了展示复杂性,因为一些艺术家在提供美的享受的同时,另一些艺术家则提供丑的生活真实。应该说,在文学历史活动中,存在着相互抗争的“对抗性文学力量”;文学的正价值在负价值中消解,文学的负价值又在其正价值中被抵消。没有文学,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历史的人的生活或现实的人的生活,更无从理解民族的历史的现实的人类生活。文学创作,保存了生活中的一切,而且,这种保存,更多地不是从理想意义上进行保存,而是真实意义上的心灵与记忆保存。文学创作,提供了人类生命经验的可重复性和可反思性意义,因而,在文学活动中,离不开批评家。严格说来,批评家,就是文学作品的“内行解释者”,批评本身,就是批评家的主体性精神活动与作家的主体性精神活动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家?文学批评家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这也需要做出明确的解释。

文学批评家,必须是文学的内行解释者,即批评家必须能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文学、历史和文化,这是历史性的思想过程。批评家不是天生的,虽然有的人在文学接受与理解上比一般人来得敏锐,但是,也不能否认,文学批评需要进行职业训练;也就是说,只有当个人对文学本身充满了无限的热情,而且对文学充满了深刻理解时,批评才可能发生。读者型批评家,需要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或者说,具备能够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基本能力之后,批评才能进行;最自然意义上的文学批评,是“刺激-情感反映模式”,这种刺激反映模式,只需一定的人生经验或生命感知理解能力就能进行。相对而言,“视觉艺术”,可以超越民族文化的局限,而“语言艺术”总是民族的思想与情感符号,因为它受到民族语言的限制。思想学术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则需要进行更为广阔的思想艺术修炼,因为唯有理解之深、思想之深、体验之深,才能进行深刻而广泛的文学批评。与此同时,文学批评家,必须具有敏锐的思想,或者说,“批评家必须是思想家”。“文学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存在与价值的反思问题。人生的思想、社会的思想、文化的思想、历史的思想和艺术的思想,构成了意义的丰富性,思想本身决定了思想的历史积淀性;也就是说,单有个人的思想是不够的,它需要积累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或者说,必须最大限度地接纳人类思想的全部优秀成果。批评家对人类优秀思想的接受能力强,其对思想的理解和创造能力就会愈大。批评家能否真正独立地思想?能够思想什么?或者说,批评家的思想能否给予人以生命启示?在很大程度上,思想自身决定了艺术批评的成败。应该看到,文学批评家,必须能够系统地思考社会历史文化和人生问题。由于民族生活的发展走着不同的道路,对生命的理解也就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批评家必须对社会历史文化和人生有着真正的理解。这决不是简单的问题,它考验着批评家的良知、勇气和信仰,也考验着批评家的心灵与智慧,想象与体验,感悟与创造。因此,文学批评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只有真正的批评家才能解释真正的艺术,才能真正理解自由的艺术家。批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践的,正如不是每个人都能进行创作一样;这并不是为了剥夺某些个体的创作权力和批评权力,而是说,创作和批评本身,需要进行特殊的训练,而且需要特殊的才能。

在解决了“批评是什么”和“批评家是什么”之后,自然,应该探索文学批评如何才能真正进行?即文学批评的发生学或文学批评的解释学的系统构成,应该成为我们探索的基本问题。文学批评,作为思想与文化的活动,必须直接面对作品,即读解作品是批评的第一步,作家作品具有第一性地位。读解作品,永远是批评的神圣法则。没有读解活动,即无权进行批评;读解作品,也不是简单的理解还原,而是深刻的体验思考。“读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验感悟思想的过程,也是与作家作品交流的过程,此时,批评家可能不如作家富有智慧,但是,真正的批评家必须能够与作家作品平等对话。通常的情况是:批评家不能进行自由创作,而且,其思想体验与创造力弱于创作者,这样的批评家,就无法真正进行独立而自由的文学批评。事实上,也应承认:从创作意义上说,作家往往优于批评家,即第一流的作家,只有第一流的批评家才能真正与之对话;第二流的批评家,在与第一流的作家对话时,已经不能充分自由地理解创作者了,更不用说第三流的批评家了!所以,批评不仅需要读解,更重要的是,要能进行自由的欣赏与思想。与此同时,文学批评,作为独特的思想活动,要求批评家充分理解作品与解释作品,判断作品的美学价值与生命文化价值。这种理解绝不是孤立的,因为文学的历史,构成了自身独有的思想艺术和文化坐标系;文学批评的美学价值判断和生命文化价值判断,实际上,就是广泛的生命文化精神体验和自由思想。

在文学批评解释过程中,批评家必须找到个人解释的最佳角度和方式。思想永远需要自己的个性与个人的创造,因而,批评自身的思想原创性,就显得特别重要,它可以来源于思想文化与历史自然的启示,更需要批评家对艺术自身有其独特的理解与创造。文学批评活动,作为与“潜在的读者”之间进行的思想交流活动,要求批评家的文学话语活动,必须与作家和读者形成内在的生命文化交流。从根本上说,批评,既与作家相关,又与读者相关;不过,应该看到,真正自由的作家很少关注文学批评,或者说,没有真正与其思想水平相等的批评,作家根本就不予理会,但是,他们肯定在意与其思想历史文化修养和创造力相等的批评家的批评,因为他们面对自由的批评家或相同水平的思想家时,已经“没有思想和艺术的优越感”。在大多数情况下,文学批评是“面对读者的批评”,即文学批评的主导功能,不是与作家交流,因为作家通常不会与批评家同时在场,而是更多地“与读者一起思想”,所以,批评在对自己负责的前提下,如果能够引导读者并深化读者的文学理解,或者说,能够给予作品真正的价值定位,使读者心中有所依靠,那么,批评的价值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批评是解释,它永远不具有价值解释唯一性,必须永远体现解释的无穷性。它的解释,可能永远是“合法的偏见”,因而,批评是无限的。不过,每个时代的批评,应该提供特定时代的思想声音与立场,也永远应该对伟大的作品形成时代的读解,从而对读者的生命文化选择和文学史的历史叙述起到价值引导的作用。

同类推荐
  • 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散文

    《中华散文珍藏版:朱自清散文》属于“中华散文珍藏版”系列。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本书收录的他的著名散文有《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蒙自杂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 有朋·有书

    有朋·有书

    本书分为有朋自远方来、一生与书为伴两部分,内容包括:初识庐山、中国的世纪、企鹅与麦肯森、东方书店的山田、剑桥与潘仕勋、圣智陈锦煌、又一个大伟、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动者、胜利的回忆与纪念、天津与世界零距离、关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考等。
  • 紫钗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紫钗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紫钗记》是16世纪中国明代杰出戏剧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中的一梦,取材于唐代蒋防的《霍小玉传》。本书热情讴歌了爱情的真挚与执着,深刻揭露了强权的腐败与丑恶。
  • 黄河手记

    黄河手记

    请不要怀疑这是事实,这些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的故事。那里面有平凡人的不平凡经历,普通人的不普通之处,我们为之震撼,我们无法移去目光,并且要让更多的人关注这样的人生!这段话写在《榕树下》对《关注》栏目的注释里。正是因为这样一段话,才使我下决心将这些纪实的文字和图片交给《榕树下》。是的,你不要怀疑它的真实性。生活在城市,生活在优越或者说生活在因繁华而困惑中的我们,不会想到,在黄河边,有那样一群人,有那样一群孩子,他们挣扎在生存与饥饱中,他们奋斗在求知与无望中。是的,当我在无意中把目光投向他们时,就再也无法移去。
  • 我的灰黄时代

    我的灰黄时代

    大师是如何养成的?“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季羡林先生就此奠定了他少年时代的生活基调。然而,这个时期的生活学习经历却给了他无比深刻的影响,从回忆的细致程度,细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和感情的真挚,念兹在兹、历历如昨,都可以看得出来。尤其年少失怙、寄人篱下、流转奔波……这些特殊经历更是造成了贯穿一生的影响,值得每一个敏感的心灵细细体味。从季羡林笔下一片灰黄的童年生活和早年经历,追溯其人生足迹,展现其学术形象之外柔和童真的一面。
热门推荐
  • 异界之捉妖事务所

    异界之捉妖事务所

    李青和被系统传送到了异世界,一个妖魔横行的世界。还好有系统傍身,降妖除魔是日常,空了还要传播地球文化。偶尔还要带着臭屁的宠物们回华夏,她太忙了。“长恨你又在某宝买了啥?快递箱子都把家门口堵了!”“噢!本喵订的蒲团到了。”“……你一魔物要蒲团干啥?”“本喵是一只与时俱进的妖,日常追剧打游戏……”“说重点!”“你不觉得本喵应该练练瑜伽吗?”“……”某女无言问苍天隔天——“这些是给本喵吃的吗?”某只已经成肥宅的上古魔物指着桌子上的咸菜馒头说道:“快给本喵上汉堡可乐,不然就上麻辣小鱼干或者我们叫个外卖?”某女指着堆满客厅的快递箱子还有一地的蒲团,“生活费都被你买这玩意了,哪里来的钱吃外卖?再说了你一个魔物吃什么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本集整理了对纪伯伦影响较大的人物与之互通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纪伯伦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鼓励与慰藉。在亲人中,本集收录入了纪伯伦与父亲、与堂弟奈赫莱·纪伯伦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纪伯伦传递出了对亲人的浓浓亲情。在友人中,本集收入了纪伯伦与诸多良师益友的通信,表现了他们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
  • 痞贱皇妃之玩转后宫

    痞贱皇妃之玩转后宫

    穿越孤女,半路捡个妈,野丫头一入相府摇身一变成千金小姐。从僻远小镇一路杀到京城,看小狐狸如何扮猪吃老虎,扭转她与母亲在相府的尴尬地位。他,天之骄子,一国之君,只一眼就看穿了她所有的计谋与伪装,是配合演出?还是斗智斗勇?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看最终到底鹿死谁手······
  • 论势

    论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

    国家和社会的治理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社会体制的改革及社会治理现代化,比国家治理体系将更加广泛、复杂和艰难,因而需要更加渐进乃至反复的过程,加之经济体制改革在总体上已经成功及其揭开和积累的大量社会问题,使得这一过程具有更为强烈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社会改革及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乃是继经济改革之后中国改革走向全面深化的第二个主战场。
  • 民乐笔记诗歌卷

    民乐笔记诗歌卷

    一本以诗歌方式记录日常生活的笔记体诗集生活在西部小县的日常生活实录
  • 随身空间之女配的重生

    随身空间之女配的重生

    机缘巧合下得到一颗珠子,因为这颗珠子莫桑穿越到一本书中,做了炮灰女配浅瑶。可是本该粘着女主的几大男主为何都追着她跑?!桃花树下,绝世无双。惊才绝艳,清贵无暇。因她一曲留下深刻记忆。魑魅宫宫主,眉间一点朱砂,无心无情。白衣染尘,傲骨曲折,备受煎熬,尝遍凄苦时,她从天而降。她注定是他的劫,至死方休......
  • 同意报销

    同意报销

    《同意报销》以文联的工作为线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面,《报废》写换车,《报销》写还债,《报道》写修路,这三件事情在其他地方、其他部门和单位、甚至在其他个人,或许都不可能存在,或者说是“小菜一碟”,解决起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在文联这样经费极其拮据的“前列腺”部门和龙骨村那样偏僻穷困的山村,则事关重大,关系到生计存亡,关系到民意民心,而解决起来则比登天还难……《同意报销》收录了红日曾在《小说月报·原创版》上发表的三个中篇小说,《报废》《报销》《报道》。内容轻松幽默又充满积极豁达的态度,将制度、人性、处事智慧融于一炉,讲述知识分子令人啼笑皆非的文联生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