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7500000021

第21章 学校的文化特色(2)

【案例】萧山区高桥小学书香文化特色环境文化建设介绍

萧山市学校坐落于道源路南边,文源桥侧翼,地处南门江边,周围江水环绕。

走进校门,便是一块巨石,石头上刻有充满书卷气的“文源”两字,背后是一个宽广的操场,操场东西两侧为教学楼,各楼层搭架栽种爬藤类植物,两旁种植各种树木,保持四季常绿,形成几条“绿色通道”。满眼的绿,清澄的水,绚丽的花,让人感到清爽、愉悦。在学校宣传窗内,设立了书香校园行动宣言:

21世纪的中国要昂首于地球群脉之巅,必须依靠振奋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呼唤我们捧起书本,与大师为友,与知识为友,与真理为友。读诗、读词、读曲、读天下文章,更要读懂华夏儿女皮肤里浸透的优良传统;书山、书水、书情、书心中感想,更书巨龙腾飞的不朽篇章。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制定一生的读书计划,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与睿智丰富我们,让历史的时间记住我们,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

学校还创办了校刊《文源》,各班编辑各种文源小报,刊登学生的优秀稿件,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激发学生的读书写作兴趣,培养读书习惯。在教室、在办公室、在走廊,写着一条条学生教师用毛笔书写的读书名言,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罗曼·罗兰)

……

学校还定期进行图书推介活动,如学校红领巾广播台每周周三早晨播出学生优秀习作,学校电视台每月推介一篇经典名作。此外还在学校门口的信息栏内每逢双周周一告知最新的师生阅读信息。

学校在注重校园整体书香文化软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也力求突出“书香味”。如有些教室的窗户垂挂了上一些藤条,每根藤条上挂着一、两张写着古诗的小卡片,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随处接触到优美诗文;有些班级后侧墙上贴着醒目的一句话:“让书香像花香一样弥漫……”;还有些班则提出了“阳光班级”的理念,教室后墙布置了“阳光心语”、“阳光展示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力求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地方都洋溢着书香。

学校还将结合文源大楼的改扩建这一契机,在现在的基础上,持续投入300万元,重新对校园环境进行园林式设计和布局建设。首先是重塑所有教学楼的外墙,使之质地、颜色典雅古朴,在校园中建设喷泉、流水、翠竹,寓意“水能淡性,竹可虚心”的内涵,再在花坛边、林荫下、走廊上,增添一些引人注目的标牌名称,贴上一句句催人奋进的本校师生读书名言,教室中悬挂名作家画像,宣传窗、黑板报、信息栏介绍名作家、名作品及读书方法外,让更多更好更美的书香图景将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校园里,让校园里的一切都散发浓浓的书香味。此外学校还新建了教师阅览书吧,投入十多万元在书吧里安装音响设备,添置沙发、茶几等家具,每月购买一批教师喜爱的书籍,让教师在舒适的环境里愉悦的读书,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使教师真正感受到生活、工作的幸福感。

2.学校文化设施特色建设

学校的文化设施是现代学校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体现一所学校风范的一个主要侧面。因此,必须借助企业的CI设计,根据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为依据来设计学校文化设施。

(1)学校图书馆建设:学校里可能什么都很充裕,但倘若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为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籍,那就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可能是许多东西都缺,许多方面都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知识世界之窗的书籍,这就是学校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音犹在,而这也充分道出了图书馆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图书资料的丰富性,从体裁上说,可容纳小说、童话、故事、科普知识等类读物从学科上说,有可以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等几门学科;注重图书资料的及时更新,“什么东西都可以旧,但人的思想不能旧”,外界信息瞬息万变,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师生接触的读本也应与时俱进;注重图书资料的使用率,应建立行之可行的图书借阅制度,保证全体师生阅读的权利,可设置电子阅览室,让读者便捷的获得阅读的相关信息,可设置开放书架,让读者有自由选择的途径。

学校图书馆建设,不但要求拥有一流的馆舍、馆藏、技术、设备等,而且更要有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服务。完善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职能,做好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调整服务方向。要依法治馆,以德治馆,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创建良好的内外环境,有体现学校核心价值的自身文化特色。

(2)教室图书柜建设:成立班级图书室,由学校统一设计并制作教室图书柜,并建立有关的规章制度,使班级里的图书能正常有序的流通。班级读书柜里的书主要来自三条途径:一是向学校图书室借一部分;二是向学生家中要一部分,每位学生从家里把看过的书(一般每人10本)放入班级图书柜,互相交换看,学期结束时领回;三是师生共同出资订购一部分报刊、杂志。如萧山区高桥小学是区内第一所班班建有规范班级图书书架的学校,每班都制定班级图书室规章制度,在图书正常有序的流通、保管、更新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许多学校都来校参观并仿效。

正如一位学生在《我们有好书读了》的周记中写道的那样:那满架的书,犹如满院的蔷薇,真是香极了。每本书的内容都是那么精彩绝伦,故事都是那么感人肺腑,我激动得就像捡到金子似的。此时,我就像一个书店的老板,想看多少就看多少,真是太高兴了!这里的书,有的是连接无知到有知的桥,有的是润泽干渴土地的水,有的是温暖寒夜的火……真可谓“满架蔷薇一院香”。学校还加大班级图书室的开放力度,尝试着推行不同年级内班际之间的图书借阅制度。由各班代表定期到另班集中借阅图书,并作好借阅登记,同时允许他班学生代表到自己班级借阅,做到互惠互利,使班内学生阅读到更多的好书、新书。

(3)学校网络技术建设: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校园网络的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必须作为学校文化设施建设的内容之一。首先是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探索校园网环境下教师培训的新模式以及校内外交流的模式,尽快使更多的教师熟悉和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新环境,不断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程度和水平。其次是借助校园网建设,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打开广阔的空间,学校、家庭都为学生创造相应的条件,应充分发挥学校网络的各种优势,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别能力,向学生推荐健康有益的网站,在规定的时间内,浏览相关的网页,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要闻,初步感受到生活的精彩纷呈和世界的复杂多变。在网络浏览式阅读中随即培养基本的阅读方法和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和文化。

(4)学校走廊(墙体)文化建设:依据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在校园内适当挖掘体现学校精神文化的走廊(墙体)文化,也可大大丰富学校物质文化,从而达到对师生员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如萧山区高桥小学围绕书香文化这一主题,在学校四周的围墙上展示了各班读书板报和学生教师的优秀书画作品,让人耳目一新,真切地感受到学校的书香文化气息。

三、学校制度文化特色建设

学校组织结构,包括正式组织结构和非正式组织结构,均是学校文化的载体。

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种规章制度。上述两者,构成了学校的制度文化,体现了学校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发展目标、运行效度等。

学校成立之初,需要依靠一定的规章制度引导学校的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学校在这一时期的规章制度结构内容比较单调,并且以效仿居多,充分参考他校的制度体系和经验,学校领导的主观意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之后,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学校领导逐步吸收本校师生员工的意见,完备改善现有制度试图形成适应自身发展的模式,但是此时学校还未建立真正的具有本校特色和风格的制度文化。

那么什么时候才算建立了真正的具有本校特色和风格的制度文化呢?我们认为只有在建立了基本的制度保障机制基础上,学校挖掘自身蕴含的习惯礼俗,与已有的制度体系中渗透本校其他的文化因子,充分展示学校观念、心理、行为特色,才能最终形成真正的制度文化。此时,学校领导的主观影响退居次席,长期沉淀下来的文化定势将牵引学校制度的发展。当然制度文化形成后还要学校成员的共浇灌、配置,才能吸纳新鲜成分,形成开放型的制度文化体系。

同类推荐
  •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

    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和满足培养新型旅游服务、管理人才的需要,我们根据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编写了本教材。
  • 格列佛游记(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

    格列佛游记(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十八世纪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的长篇小说名著,在英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作品以里梅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了其周游四国的经历,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普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还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
  • 网络与安全常识手册(校园安全常识手册)

    网络与安全常识手册(校园安全常识手册)

    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关系家庭、学校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 保护中小学生的安全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本书是一本学生价值观念培养的教育类图书,具体包括:什么是金钱观、金钱观与价值观的关系、学生树立金钱观的年龄段、家长在学生价值观培养上的作用、金钱观培养的原则等内容。
  • 经济法概论

    经济法概论

    本书共分6篇。第1篇为法学基础知识,从法学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了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及基本知识。第2篇为经济主体法,介绍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公司企业等企业法律制度。第3篇为经济主体行为法,介绍了企业等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从事订立合同、设立担保、注册使用商标、专利等经济行为时应该遵守的法律制度。第4篇为经济秩序管理法,主要对国家管理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具体阐述。第5篇为宏观经济调控法,介绍了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时适用的法律。第6篇为经济仲裁与诉讼法,主要介绍了经济主体的权益受到侵犯时的救济措施——仲裁和诉讼。
热门推荐
  • 弃妃有喜:王爷,轻点宠

    弃妃有喜:王爷,轻点宠

    她是宫中人尽可欺的小宫女,只想平凡一生,却深陷前朝后宫的争斗。一场名与利的角逐,她该何去何从?他们,高高在上的天家皇子,个个手眼通天,运筹帷幄,却成了藤蔓缠上一朵带刺的栀子。一场江山戏,一首红颜曲,是执鼎问国,还是红颜相守。某王薄唇轻启:江山和你,全部只属于本王。弃妃微抬眼眸,眼中怯懦已变:我半生为奴,今后,要主宰自己的命运。
  • 卿非良善

    卿非良善

    性格怪异的姜姝,不是什么大家闺秀。她爱喝酒,爱胡闹,还会赌大小……楚景逸不是温柔谦和的俊贵公子。他不学无术,桀骜不顺,还爱喝花酒……
  • 怎么回头再爱你

    怎么回头再爱你

    我叫路柏然这些年我一个人带着我们得回忆走小心看管不敢弄丢顾可欣又下雪了回家吗你已经离开一年多了我开始学着做一些琐碎的家务被人爱过也跟人在一起过个中滋味大概只有自己清楚没有给别人提起过你不知道开口要用什么情绪我把我们的故事写下来然后路柏然要开始他新的人生了
  • 眩晕(窈窕文丛)

    眩晕(窈窕文丛)

    《眩晕》的主人公是一个怀揣电影导演梦想的北漂。但这个梦想是孱弱的,不等他人来施压,他自己便先行解构了它。没有人给他明确的打击,没有事情让他有鲜明的挫败感,然而几乎每时每刻,面对任何事情,他都是虚弱的,失能的……祁媛的写作为我们展现了那些未老先衰的青年的某种典型形象,他们怀着莫可名状的伤痕,心不在焉地从一个地方游荡到另一个地方;他们行动能力极其微弱,内心活动却过分丰富;他们的亲情千疮百孔,爱情暧昧可疑,对任何事都缺乏激情……实际上他们从来没有失败过,因为他们只会眩晕,只会疲惫,因为他们从一生下来,就已经老了。
  • 在上海

    在上海

    怀着梦想,怀着期许,我从家乡义无反顾的来到了憧憬着的上海。然而,现实却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刚到上海的我就被“当头一棒”......
  • 敬怀王妃要当后

    敬怀王妃要当后

    六角青瓦雕花凉亭下,一个滚圆的小女娃正伸着小胖手抱着栏杆,灵闪的大眼眨也不眨的盯着湖里荷叶间穿梭的金红鲤鱼。小嘴时不时鲤鱼鲤鱼的叫着,十分兴奋。女娃头顶两个小花苞,花苞下系着小巧的金铃,脖间挂着银打百命锁,无一不精细。再往下,小女娃一身嫩绿色的轻柔锦衣上黏满了淤泥,像是刚泥里拔出的莲藕,活脱一个泥娃娃。一串急促的步子渐近,两个穿着得体的中年嬷嬷,簇拥着一袭金丝埋线的白衣美……
  • 快穿之宿主求轻饶

    快穿之宿主求轻饶

    我叫舒沫,时间太久了,我也忘记我是谁了。只记得自己的名字。直到我遇到了一个系统。他带我见证了世界。也让我遇到他………
  • 王妃不好惹:王爷,我错了

    王妃不好惹:王爷,我错了

    她是丞相小女儿,从小被宠到大,直到遇见他,屡屡载在他手上。一夜之间,她家被人灭门,将一个小姑娘逼成了一个做事小心翼翼的神医郡主。 “你若心许他人,待本王过了三十生辰,再名正言顺嫁与他也不迟,如今光明正大私会男子将本王置于何地?” 登基前夕,他被萧皇所救,事后却逼迫他封自己的妹妹为妃,她允了,心却早就凉了。 “白浅欢,朕再问你一次,跟他走,还是待在朕身边!”楚辞衔青筋暴起地问白浅欢。“楚辞衔,我不可能跟你回去的,请你放了我,这辈子,我白浅欢最后悔的事就是嫁给你!”楚辞衔后悔地说道:“过去是朕不好,朕失去你一次了,朕不想再失去你了,聂蒂茵和忆儿可都等着你回来。”“终究还是回不去了...” 她与他坐在那屋顶之上。 “楚辞衔,那三年我不在你都在干嘛啊。“ “南风未起,念你成疾。” 白浅欢笑了笑。 “青山不老,与君白头” ......
  • 坠仙颜

    坠仙颜

    坠仙成魔,霸占江湖,一手打下一片基业,成为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颜罗煞,与天宫为敌。神渡不了的,我来渡。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