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8000000001

第1章 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杭州的发展特征及趋势(1)

周膺

提要:人均GDP1万美元是一个经济体进入发达水平的标线。杭州市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或后1万美元时代,经济社会将进入重大转型期。其总体社会发展性质表现为:工业化、后工业化双重特征明显,总体向后工业社会转进;城市化处于中期快速发展阶段,人口现代化张力加大;消费水平有较大提高,社会建设滞后的矛盾强烈凸显。总体发展特征表现为:经济发展从单一重视量能转向兼顾绩效;城市发展从重视扩张转向更多地权衡生态环境价值;文化大众化、多元化和丰富化的新时代开启;解决基本社会保障问题变为社会建设的主题性任务;形成公民社会为民主政治奠定现实基础。主要发展趋势与发展理念是:实现城市本性的回归与打造生活品质之城;以创意经济为主体构建新经济体系;建设创意城市与发展创意文化;构建多中心城市空间与治理结构。

关键词:人均GDP 社会性质 社会特征 发展趋势 发展理念

作者周膺,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邮政编码310006)。

据初步统计,2008年杭州市GDP为4781.16亿元,同比增长11.0%,连续18年实现百分比两位数增长。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较强,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2.0和0.9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70832元,根据年平均汇率折合为10199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超过86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GDP1万美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发达水平的标线。但是,由于中国的GDP测算方法并未完全与国际接轨,再是2008年面临金融危机的复杂局势,所以对杭州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并不能简单据此下结论,而要结合实际进行客观评估[1]。总体来说,杭州已进入经济社会的重大转型期,全社会对发展模式、民主民生、生态保护和城市定位等重大问题都会有一个深入的检讨与反思过程,但在实际选择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可谓走到十字路口。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干扰较重,给科学选择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杭州的社会发展性质

(一)工业化、后工业化双重特征明显,总体向后工业社会转进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1973年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后来有的学者将人类文明的历史相应地概括为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三个阶段。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是后现代化。前工业社会的人类生活主要是对自然的挑战(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在内的采集作业),工业社会主要是对加工的自然的挑战(对自然资源的技术化、商品化作业),并带来城市化、民主化、人性化、理性化等文明成果。杭州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化历程非常短暂,经历的是一种浓缩的、跳跃式的工业化。这种工业化借重发达国家的经验,但其模式并未超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常规,主要通过利用外资和引进科学技术推进工业化,发展加工贸易和出口贸易,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进口替代。

2008年杭州三次产业比例3.7:50.0:46.3,总体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在取得经济繁荣的同时,工业化也给杭州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尤其与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性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20世纪40年代成型的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将经济增长的要素简单归结为劳动和资本,忽略技术进步的作用。这一增长模型后来因为与经验数据不符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默顿·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等人所批评,并为主流经济学否定。

但是,这种增长模式却一直为发展中国家所普遍信奉,它们相信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秘诀在于努力增加资本的供给(储蓄和投资)。1931年,德国经济学家瓦尔特·G·霍夫曼(Waltber G.Hoffmann)提出工业化后期资本品生产将超过消费品生产的预言。这个预言后来被推演为工业化后期将进入重化工业阶段、重化工业将成为主导产业的“霍夫曼定理”。但是“霍夫曼定理”并没有在先行工业化国家普遍应验。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发达国家发展最快的并不是工业,更不是重化工业,而是在霍夫曼时代还未被看作基本产业部门的服务业。它在发达国家工业产出还没有占到社会总产出一半时便异军突起,随后迅速超过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把这个阶段的经济增长命名为“现代经济增长”,而与以工业为主导的传统发展模式相区别。

库兹涅茨对西欧和北美主要工业化国家20世纪中叶前50~100年大量经验数据分析的结果是:期间人均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1.5%,其中资本的贡献率为0.25%,人均工时减少的影响为-0.23%,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为1.3%。库兹涅茨指出,现代经济增长主要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相应地制度和思想意识调整的基础上。类于库兹涅茨的结论已成为当今各种经济学流派的共识。

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R·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指出,东亚国家经济的高增长主要来自高额资本积累(“流汗”),而不是来自技术进步(“灵感”),所以谈不上什么“东亚奇迹”。东亚国家虽然在一定时期保持增长,却不可避免或迟或早会出现投资报酬递减和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2]递增的问题。美国、德国、法国和印度等国家为1~2,中国为5~7。中国企业投资主要靠银行信贷支持,投资效率过低意味着信贷规模无限扩大和难以回收,从而积累金融风险隐患。尽管中国没有发生次贷危机,但企业负债率高且其相互担保机制对低成本竞争高度敏感,如果金融危机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话,极易引发信用危机。事实上近期已有相当多大量举债的企业面临破产,甚至导致企业家外逃。

中国学术界对上述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共识,但以往的发展模式已形成强大惯性,致使实践上很难扭转原有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对工业知其问题多多又不能放手,脱离不了对劳动和资本的过度依赖。近几年国家倡导科学发展观,试图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许多企业因此陷入困境。而且,多年一直沿用的政府工作考核机制和增值税征收导向仍在牵着地方政府的鼻子。依赖工业解决就业还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性导向。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又将扩大资本投入作为挽救经济的药方。另一方面,看到服务业前景宽阔但无从下手。

目前GDP中服务业所占比例比较大,但主要是房地产。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从改革开放初期善搞农业经过30年学会搞工业,对服务业却普遍十分陌生。而发展服务业又比发展工业难度大,因为工业可以产销分离,商圈可以扩大到全球。服务业消费则难以移动到本地以外,其商圈很难突破区域限制。有的可以辐射到全球,但也要消费者反迁到本地,比如旅游业。只有属于广义服务业的创意产业,其辐射面可以无限。因此,出于降低风险和“懒惰”的考虑,地方政府很可能继续走老路。事实上,近几年许多沿海城市逐渐接近或跨入人均GDP1万美元的关口,但仍争相发展重化工业,展开新一轮工业竞赛。中国沿海一带发展重化工业已相当无序,包括浙江在内的非沿海地区也有这种苗头。吴敬琏发表多篇论文和多次演讲,针对中国经济整体上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论断进行质疑。[3]

工业化仍是中国乃至杭州等沿海发达城市的未竟事业,但由于中国与先发国家处在同一个时间坐标上,所以必须也有可能将后工业化或后现代化变为现实的历史使命。既然人类文明已经由现代文明转向后现代文明,那就意味着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已经从属于先发国家的后现代化。后发国家必须以反思的态度、批判的精神审视和对待自己的工业化、现代化,在以工业化、现代化来发展自己的同时,更有必要以后工业化、后现代化来扬弃工业化、现代化。既然先发国家已经开始并创造了后发国家所需要的后现代文明,且世界历史又进入了全球化时代,这客观上为后发国家提供了与先发国家共同创造后现代文明的历史平台,那么后工业化、后现代化就不能不成为后发国家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

目前杭州正处于工业化时期,但也直接面对后工业化任务,具有现代和后现代双重历史特征。杭州的工业化既高度依赖劳动和资本,也高度依赖资源的消耗,而杭州既无矿产资源,也无港口资源,故不具备大规模发展工业的条件。杭州部分产业结构也达到相当高度,但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角度看,只是参与了全球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环节分工和国际代工而已,产业地位不高。杭州GDP中的实际成分服务业也占60%以上,由于现行统计方法存在问题等因素产生较大的统计误差(其中房地产比重较大,结构和质量问题较大)。杭州市域范围内的县、市和萧山、余杭两区尚有一定程度的工业化空间,但县、市沿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沿线分布而使得工业化与生态保护有较大冲突,萧山、余杭两区发展服务业的比较效益更好,而且也有生态保护要求。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杭州面临的真正问题是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实现后现代化。杭州需要的是新型工业化意义上的工业化,杭州更应该建设后工业化的生活品质之城。尽管有各种外力的牵制,无论如何,杭州要有坚定的信心向后工业社会转进。按照贝尔的解释,后工业社会具有以理论知识为中轴、以服务业为主导、职业分层和社会权力以知识为标准、以信息为战略资源等特征,杭州已初步显露出上述特征,因此具备战略条件。

(二)城市化处于中期快速发展阶段,人口现代化张力加大

在城乡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城市始终存在着集聚与扩散的相互作用。在城市化初期阶段,以集聚效应为动力的区域经济集聚趋势十分显著,集聚与规模经济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随后,受规模收益递增的影响,进入集聚增长的累积循环过程,先行工业化地区不断吸引其周边影响范围内的各种资源,并供给商品和服务,发挥政治和经济的领导组织功能,逐渐成长为核心区,其他地区则成为受其支配的外围区域。在此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力向核心区流动,在空间上表现为中心城市迅速发展。城市规模越大,人均产出和地均产出就越高,比如2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人均产出和地均产出分别是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2.5倍和23倍。但是集聚到一定极限后又会不经济,这时扩散倾向上升到主导地位。

从地理空间的表现形式看,集聚的结果导致集中型城市化,引起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而扩散的结果导致扩散型城市化,使城市范围得到扩展,引起城市区域化。

同类推荐
  • 老子百句

    老子百句

    《老子百句》精心撷取《老子》中深富智慧的段落百句,以权威的释义、精当的解读,阐述老子五千言的核心思想。著名学者汪涌豪教授在本书中紧贴当下读者至为关心的内心话题,以深入浅出、意蕴悠长的文字,将人们已然忘却的老子精义从岁月的锈蚀中打磨出来,探寻老子哲学世界中的生命意义,传递经典所蕴含的深刻智慧。
  • 雅记清词写流韵

    雅记清词写流韵

    本书收选柳亚子、夏丏尊、瞿秋白等多位大师和学人的作品,他们像是一个个的“导游”,带领好奇的我们四处领略风情,用新鲜的笔触写下了这些见闻。透过这些真诚的文字,我们仿佛回到了过去,回到了三四十年代,到钱江看潮,到湖畔夜饮,和多位学者一起追忆大师。这些自然流淌的文字里,没有面目可憎的说教,没有指定与强迫,更役有宏大叙事的虚构与空洞,有的是母语环境中的沉静与大气,透着自然与纯净,也透着平等和温润。从他们的文章中,我们重温他们在情感、教育、生活琐事上的思考感悟。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那股子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之中孕育出的,中国式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气度,冷眼与热肠,同时也是感受一个时代的文化魅力。
  • 当代散文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名家散文佳作,有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亲人的无限深情,还有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火车上的中国

    火车上的中国

    本书作者留学英伦,在毕业与求职间这段“空窗期”,决定以铁路环线旅游的方式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眼中的中国。一节火车车厢,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在旅途中遇见了形形色色、揣着各种各样目的的人,或亲切,或憎恶,或喜悦,或悲愤,或开朗,或阴郁,或成功,或失意。本书以火车上的真实故事为背景,特地选取了18个城市或地区的18辆火车,通过平实的语言,以期向读者反映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启发更多的中国年轻一代学会独立思考,了解什么是民主和科学,团结起来去为改变我们的国家尽心尽力。
  • 轻舟已过

    轻舟已过

    人生是一条回不去的河流。泛舟其间,苦乐自知。品兴亡更替,看世态炎凉,悟人情冷暖,写自己独特的感受。
热门推荐
  • 最强武器系统

    最强武器系统

    系统自带大怒神功,岂不是我越生气越厉害?“为啥坑爹的只给我一件白装长剑?我要的是无尽之刃,刀刀暴击!”“宿主,您经验不够。”“脑瘫系统!你气死我了!”“滴,恭喜宿主,怒气值已满!获得传说级神装诛仙四剑,祝您神挡杀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

    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大人,小妻不服

    总裁大人,小妻不服

    听说,相亲可以钓到总裁?对没错,景颜就是在相亲中不明不白的和一位多金的总裁在一起了!我们的目标是:甩掉渣男,抱紧高富帅!向着幸福的小生活走去!
  • 摄政大明

    摄政大明

    穿越了,变成了一个声名狼藉的大贪官。百姓的咒骂、太子的敌视、清流的诋毁、权臣的排挤……还有一心想要卸磨杀驴的皇帝。环境很恶劣,前景很暗淡。本书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女主她是个bug

    女主她是个bug

    (快穿)白簇作为一个行走的bug,在面对恶毒配角和反派的时候,她总是会朝着他们伸出友好之手。配角和反派们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女主她说好的要跟我们做好朋友,转眼就翻脸不认人。白簇:“谁跟你们说好的?”男神他面露和善微笑路过:“听说你们想跟她成为朋友?”指尖翻转的刀泛着寒光。众人:“不,我们不想。”——她是我的,我一个人的,谁也不许抢走。
  • 真实案例改编:温暖的人皮

    真实案例改编:温暖的人皮

    母亲死前,喜欢和花荣捉迷藏,除了母亲,姐姐和父亲都看不起他。一天,母亲哀求和寡妇长期鬼混的父亲回家,却遭来毒打和辱骂,母亲和花荣玩儿了最后一次捉迷藏便跳河自尽,花容随后在沙滩边发现一具腐尸,而神奇的是腐尸却长出了绿色的植物开出了鲜艳的花朵……母亲死后,花容每天都杀死一只寡妇养的兔子,寡妇跑了,父亲却更加残暴的虐待他……花荣长大后,成为一个黑车司机,他却控制不住剥皮的欲念,并在自己的“客人”中搜索他的“猎物”,准备和他们玩一次“捉迷藏”恐怖大王李西闽根据密封多年刑事案例创作而成,极致变态、血腥暴力、人性扭曲!中国版《沉默的羔羊》!比《七宗罪》更深入剖析人性!
  • 快穿之反派在干嘛

    快穿之反派在干嘛

    系统发现,自己好像绑定了个了不得的宿主。喂喂,说好了崩坏位面会被天道抺杀的呢?怎么啥事没有?宿主作天作地无极限,只有他:"小酒儿,快来呀!"顾酒:"??滚蛋!"看书的小可爱们谨记,这是酱酱第一次写文,恳请大家宽容。酱酱会加油的!
  • 穿越红楼之林家双玉

    穿越红楼之林家双玉

    林紫玉怎么也没有想到,被牛头马面勾错魂的事居然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林黛玉是谁啊是她最喜欢的人既然有机会去做她的姐姐又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看看有林紫玉的红楼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红楼整个红楼因她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可是等待着她自己的又将是什么样的命运呢?这具身体的母亲留给她的紫玉又意味着什么呢?当谜底被揭开后,等待着她的是什么?是幸还是不幸?小蝶新建了一个群,群号是:83839682,如果亲有意可以加群。验证码写紫玉(笑脸)小蝶隆重推出另外一个群红楼情思群,群号为:36840339欢迎光大红楼迷前来交流。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笑蝶拜求点击+票票+留言+收藏!其实我一直想写有关红楼梦方面的穿越小说,看到一个个的都写得那么好,有点不太敢动笔,一直在想应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写来,后来才决定虚构这样的人物来写,来圆自己的一个梦。借此机会,小蝶推荐自己的文:《一个女人三个老公》的下部《草根妈咪》粉墨登场,地址:《一个女人,三个老公》离婚了,没什么很平常净身出户,没什么大不了带着女儿,是天下最幸福的事离婚后的第一个愿望就是有份工资高的工作,把女儿接到身边来亲自教育,至于男人如果碰到合适的坚决不放过,当然最起码是在拥有一份固定的工作的情况下,谁叫咱是新世代的女性,谁叫咱是坚强的单妈呢?看着哥嫂的脸色过日子,那是没办法的,谁叫咱现在没有能力把女儿带在身边呢?面对前夫的骚扰,坚决反击,也不想想不离婚时忍那是为了家庭和睦,现在离婚了,就算是当炮灰的命,也不应该当你的炮灰。想和心爱的男人生活在一起,本以为水到渠成,谁知道天意弄人,真的是有缘无份吗?出去爬个山吧居然落水,欠了别人一条命。本想要个电话号码以后报答救命之恩,可是人家不稀罕。很好!是你不要报答的,可是为什么再次碰到时,非要逼着人报恩,什么世道!好友的文文:四兄妹的酷乐队:(小四酷=影子宝贝)穿越红楼之甄巧儿:(飞雪若影)红楼之玉落谁家:(玉人何处)
  • 幻想的异世界大陆

    幻想的异世界大陆

    因为陷害却被意外转生三人在一个未知的新世界用我们的话来说这是被人们幻想形成的世界这就是幻想之都!(不是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