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8400000027

第27章 孔氏南宗的教育思想及文化教育活动(1)

自南宋初年南渡以来,孔氏南宗传承“洙泗遗风”,在吸收和融合江南文化的基础上,秉承、发展诗礼传家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良好的族学教育,使孔氏南宗家学兴盛,贤才辈出,真可谓代有英杰,在当地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南宗士人活跃于东南各省,通过担任学官、创办书院与学校等途径,积极投身于当地的文化教育活动,在推动各地教育和文化发展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南孔文化作为一种思想文化,不仅是浙西南地区区域文化思想的载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儒家思想在南方地区发展演变的一种折射,更是人类文化漂移的典型范例。

第一节孔氏南宗的著述及其教育思想

南渡以来,孔氏南宗十分注重族学的建设与发展。在富有优秀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族学熏陶下,孔氏南宗家族史上涌现了一大批饱学之士,可谓代有传承、贤才辈出,从而赢得了“出士类增美士林,可作千秋冠冕”的美誉。孔传是南渡之初的杰出代表,其后代也多有贤才。有关研究曾就“闻人辈出”的孔传后人作了较为详尽的考证和统计:“徐映璞的《孔氏南宗考略》,在所列元、明两代七十三位‘名贤’中,仅孔端问之长子(孔)、长孙(孔摅)之后裔便占了四十三人”;“孔传幼子端隐之后,《明史》有传者,便有二人,即:明初的孔克仁,明末的孔贞运”;“以历代科名论之,考诸明吕元善的《圣门志》卷三、清孔胤植的《阙里志》卷十、清孔继汾的《阙里文献考》卷二十八,以及民国《孔子世家谱》等,据统计,仅进士便有二十一人”,而且,“散见于《浙江通志》《江西通志》《湖广通志》《福建通志》进士名录中之孔传后裔,因未遑考证,暂不予录入”。上述统计数据足以反映出孔氏南宗族学之兴盛,人才之辈出。

孔传作为孔庭族长,在孔氏大宗南渡、开创南宗基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政治思想与实践、教育活动与宗族事务等方面对南宗族人的影响更为广泛深远。孔传博学多才,勤于著述,著有《杉溪集》《洙南野史》《续尹植文枢纪要》《孔氏六帖》《东家杂记》等。

在孔传之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捃摭诸书事,提其要,区分汇聚,有益于世”,即收集唐之前经典中的典故词语和诗文佳句等,并分门别类地汇编成书,这就是《白氏六帖》。该书对后人启迪颇多,“使学者不执业,不占毕,而有博闻之益”,同时在学术史和著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孔传所编的《孔氏六帖》,是对《白氏六帖》的补充和完善,“取唐以来至于吾宋诗颂铭赞、奇编奥录,穷力讨论,纤芥不遗,撮其枢要,区分汇聚有益于世者,续唐白居易《六帖》,谓之《六帖新书》”。因此,后人将《孔氏六帖》与《白氏六帖》合编为《白孔六帖》。两宋之际的韩驹在为《白孔六帖》所作的序中说:“方侯著书时,士皆挟一经不治他技,而侯独奋不顾,自诗颂铭赞、奇编秘录穷探历讨,纤芥不遗,斯亦勤矣。书成而当建炎、绍兴之际,主上复古救弊,士知博学。孔侯之书如富家之储材,栋椽枅栱,云委山积,匠者得之应手不穷,功用岂小哉?”

从上述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孔传在当时大多数读书人“挟一经不治他技”的文化环境下,对唐以来的经典能够做到“穷探历讨”,其学识和境界远远高于流俗,从中体现了其学术追求的真谛和价值取向,即博而能贯通,以求有益于世。这一价值取向对孔氏南宗的学术与教育活动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白孔六帖》同时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是中国古籍中的一部著名类书。其内容举凡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风俗等等,无所不包,涉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众多方面,兼有百科全书和资料汇编的双重性质”。孔传编撰该书的宗旨十分明确:“古之学者必世其家。吾惟宣圣之后,而子思《中庸》杂于大戴氏礼,及子高、子国始立训传,阙然至今,吾甚惧焉,于是缀辑使无坠厥绪。”从孔传本人的阐释中,我们可以感知其“世其家”之立意,可谓志愿笃诚、宏远,“穷探历讨”更体现其治学的严谨,此书对读书人之所以具有“应手不穷”功用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东家杂记》作为孔传的重要著述之一,是后人研究孔氏家族史的重要文献。因《东家杂记》与孔传整理谱牒的志趣密切相关,并对孔氏南宗的宗族思想与宗族文化影响深远,所以我们将在“宗族文化”的有关章节中对之进行具体分析。

《孔子编年》就历代文献对孔子的相关记载作了系统整理,正如南宋史学家赵希弁所说:“皇朝孔传取左氏、《国语》《公羊》《史记》及他书所载孔子事,以年次之,自生至卒。”赵希弁的《郡斋读书后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对孔传的著述多有介绍,可见其著述之丰,且在当时就享有盛名,时人韩驹对《孔氏六帖》就给予了很高评价,称其为“富家之储材”,《孔氏六帖》《东家杂记》被收入《四库全书》,《孔子家族全书·家事本末》以《孔圣传以学著名》为主题对孔传作了专题介绍。孔传的著述及其所体现的文献整理思想对后世具有积极影响,更在南宗族人的文化和教育活动方面起到了榜样作用。

孔传不但自身以学行闻名,其儿子也好学明理,并多有作为。孔端问“笃学而工于诗”,著有《沂州集》。孔端问在南渡以后曾任洪州奉新(今宜春奉新)县丞,“绍兴年间以病卒于官所,朝廷以圣人之后,给系省钱,于奉新县管下五里官山安葬,附祀邑庠”。孔端问之所以得以“附祀邑庠”,是与其勤奋笃学分不开的,这也反映了他在奉新县任职期间的良好作为和影响。再如孔端隐,“博极坟典,包罗古今,成童即以明经授博士弟子员,论道解颐,他人莫及也”。

衍圣公孔端友学养深厚,“从八岁开始,因钦命教授的严格训导,不仅博通经史,而且工于书画、擅于骑射”。南渡以后,孔端友深得时人尊敬和推崇,这可以从其与叶义问之间的交情中得到充分反映:“绍兴元年(1131)四月,孔端友返衢治病。其时,吏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叶义问,于饶州教授秩满后徙居衢州。义问慕名师事端友,端友则视其为挚友,遂将幼女许配与义问长子叶端衡,以永结秦晋之好。”孔子第四十九世孙中也多勤于著述者。孔端问之子孔曾任漳州录事参军,“笃学能官,著《吏事总龟》”。孔端己之长子孔行可(孔璞),自号景丛子,“尝谓人曰:‘诵经史犹饥渴之得饮食也’”,“容貌端严,循纯规度,至老手不释卷。凡有资于世用者,无不贯达,尤精于诗”,著有《景丛集》十卷。孔端己之次子为孔璨,“与兄俱以学行称,以白身最长授迪功郎,奉南岳祠”。

孔行可之子孔元龙学养深厚,“年至九十,手不释卷”,著有《诲忠策》,其重教思想反映在《柯山论语讲义》及其与孔从龙合编的《鲁论言学》之中。整理汇辑的《洙泗言学》深得其老师真德秀所称颂。《鲁论言学》重在“学”字,诚如真德秀所言:“昔南轩先生尝辑《洙泗言仁》一篇……今衢梁孔君又辑其言学者四十余章,章为之释,使学者知所以学。”孔元龙曾任柯山书院山长,其学问和品行对弟子的影响颇为深远。孔元龙之弟孔从龙“少好学,尝与兄元龙同辑《鲁论言学》一书”。

孔拱笃学好义,人品为乡党所称,著有《习经》《读史》各三卷,《村居杂兴》三卷,《锡山草堂集》五卷。

孔子第五十一世孙中,孔应得、孔应选、孔应发、孔应祥等,学问深厚,深明礼义,修养高尚。孔应得以其博学多识得到皇帝器重,位至资政殿学士、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咸淳三年(1267),“奉议郎、国子监丞孔应得上殿轮对,发明《大学》《中庸》之旨,玉音曰:‘卿所奏皆得先圣渊源之学’”。孔应选“与弟应发自为师友,刻意问学”。孔应祥曾任从政郎、刑工部架阁,并任衢州族长,入元以后,“累辞征辟,退隐终身,自号采菊翁。长族四十年,以礼义教子孙,年九十九卒”。

值得一提的是,从孔子第四十七世孙到第五十三世孙,即从孔传到孔端己,从孔端己到孔行可,从孔行可到孔元龙、孔从龙,从孔元龙到孔应得,从孔应得到孔昭孙,从孔昭孙到孔淮、孔瀛,连续七代均堪称英杰,可谓代有英才,从中深刻折射出孔氏南宗族学文化的历史传承。

孔涛为孔子第五十三世孙,其聪颖资质与笃学精神所铸就的学识、人品以及政治作为均为时人所称道。孔涛“幼有异质,五岁知读书,八岁能属文,架阁公爱其警敏,俾受业默斋留先生。间出游郡庠,别驾陈公刚中大奇之。年二十,举茂才异等,一时名士大夫,如永康胡先生、吴兴赵公、巴西邓公无不器重焉。妇翁徐圣予从事江东宪府,携君以行,涿郡卢公、柳城姚公前后持使者节,君皆为之执弟子礼,由是学益进,声誉益起”。孔涛著有《存存斋稿》及《阙里谱系》一卷。

孔子第五十五世孙孔克表,字正夫,博学笃行,精于史学,是明朝初年南宗族人中学识、品行卓著的名贤之一。洪武六年(1373),孔克表“以学行举,入见上,与语经史,皆称旨,拜修撰,兼国史编修官”,孔克表对经史具有透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著有《群书类要》和《通鉴纲目附释》,后者之序为名儒宋濂所作。

桐乡支孔氏族人孔自洙也堪称品学兼优之名贤。孔自洙年少时就展示了出类拔萃的才华,“年十九,补邑博士弟子员,屡试辄冠军。闽中刘乾所鳞、许平远豸督浙学,俱拔第一,有合郡无双之目”。其学术思想深受刘宗周的影响,“受诚意慎独之学,学问愈进,志趣愈高。后历官中外,刚正不阿,多所建竖,一以先生为法”。其学问以注重“经世”闻名,政治活动也多有建树,如任剑南参藩时,“指挥方略,动合机宜”,平定了山寇。孔自洙著有《竹湄居士集》《枢余十义》《闽学规条》《兵曹秋秩条议》等。

建德(今安徽东至县)支族人多有笃学之士,其中以孔贞时、孔贞运兄弟成就最为卓著。孔贞时著有《在鲁斋文集》,孔贞运著有《敬事草》《行余草》《皇明诏制全书》《词林典类》等。他们不仅著述鸿富,而且怀有济世之才,在动荡的晚明时期,试图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而有济于时局。孔贞时次子孔尚豫也“能文章,熟当世之务,有《诒书堂类稿》”。

此外,衍圣公孔万春之弟孔万龄著有《渔唱集》。衍圣公孔洙著有《存斋集》《江南野史》。孔大德于“天启丁卯乡试第一,南宫罢归,杜门著述,耕无储粟,意兴豁如。著《史评》十五卷,《易解》八卷,《秀野堂集聚园诗草》十余卷”。孔鼎为新城诸生,“筑室须眉峰,研探《易传》及天官地理之学,著《楷园集》八十余卷”。孔兴道为人刚正,人所敬重,而且文章自有风格,“为文词必自出新意”。孔昭晙通于经史,著有《小山课子文》《史鉴详批》《五经详注》等。孔宪达著有《发蒙初阶》《祖述志闻》。

南宗族人之所以代有贤才,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孔氏南宗对于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氏南宗形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孔氏南宗的教育思想既蕴含于南宗士人的各种著述之中,又渗透于南宗士人的各种教育活动之中。

孔氏南宗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具有关注现实、注重应用的显著特点,这与“浙东学术”所提倡的经世致用精神是高度一致的。具体地说,南宗士人强调的是将儒家思想应用于现实之中,就治学精神而言,博采多种学说,力求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突出经世致用;就教育实践而言,努力继承弘扬先圣之道,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宗旨贯穿于教育活动始终。孔子第五十四世孙孔思明在其《监利县学重建大成殿记》开篇中,就开宗明义地对孔氏南宗教育活动的本质和宗旨作了精辟阐述:“夫道之大源本乎天,道统之传本乎圣人,圣人设教本乎学。学也者,有国之大典也,明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治隆平,皆道也,由学以行之”,“天生圣人,所以行道也;建学立师,所以闻其教也。教隆道亨,洋溢四海,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岂非格致诚正以至于修齐治平也哉!”在孔思明看来,教育的根本责任和宗旨在于“弘道”、“行道”,重要目标则是“明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治隆平”。

同类推荐
  •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围绕春熙路一线(劝业场、科甲巷、城守大街、北新街等)的沧桑巨变,以地理为经,以人事为纬,钩稽历史秘闻,打捞人物传奇,梳理街道演变,彰显成都人文精神,展示了春熙路长盛不衰的秘密。而本书的民间价值立场,注重细节,注重叙事,决定了本书强烈的复原历史真相的民间文化向度。
  • 三国之武耀山河

    三国之武耀山河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争锋天下。这是一个英雄豪杰层出不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武将炼体魄,兵戈舞动,一击可开山断河;文臣修灵魂,谈笑间可呼风唤雨,魂游九天。来到这个与记忆中不一样的汉末三国,且看袁耀如何扫八方,定山河,掌天下权,卧美人膝。交流群:麒麟军(678246952)
  • 诸王纪元

    诸王纪元

    北宋末年,歌舞升平之下,花石纲横空而出,致使民生艰难,盗匪丛生。庙堂高处,尔虞我诈,争斗不息。江湖远处,怒目狰狞,侠义谁担。境外还有夷狄,虎视眈眈,境内各路反贼,蠢蠢欲动。
  • 崛起1608

    崛起1608

    一群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的普通中国人。意外的来到十七世纪初的北美洲,辽阔富饶的中央平原,海盗横行的加勒比海,披荆斩棘让华夏文明在新大陆上立足崛起,成为大航海时代的弈手。
  • 企鹅欧洲史·地狱之行:1914—1949

    企鹅欧洲史·地狱之行:1914—1949

    20世纪初,欧洲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突然,享受着这一切的欧洲人被拖进大战,历经极深的苦难、哀痛和惊惧。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曾雄踞文明之巅近百年,如今却骤然落入野蛮的深渊。在文明的讴歌声中开启的20世纪,沦为战争的世纪。从1914年到1949年,欧洲接连经历两场惨烈的大战,似乎铁了心要自我毁灭。那是大混乱的时代。族群仇恨、领土之争、阶级冲突、经济危机毒化了政治,在战争的阴霾下,人性之恶借着机器和技术彰显。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两次大战之后,在地狱行了一遭的欧洲试图在人性和文明的废墟上重生,新欧洲的轮廓逐渐清晰。20世纪上半叶,欧洲走向地狱,又历劫重生。在这段令人战栗的历史之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正带着它的烙印前行。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梦幻西游之冰霜九州

    梦幻西游之冰霜九州

    被雷劈了,醒来发现到了梦幻西游的世界,然后莫名出了系统,一路打怪升级,泡妞装逼,西天取经吗?不,送精
  • 倾世神医:逆天五小姐

    倾世神医:逆天五小姐

    顶级特工兼神医的她,一朝穿越,成为将军府三小姐,废材与丑女的代名词。爹娘失踪,家族落魄。就连自已的未婚夫也认为她会成为他的污点,跟她解除婚约。殊不知,她是蒙尘的珍珠,极品的璞玉。待她展露风华,有人懊悔不已。这样一位惊才绝艳的女子,被某男死缠烂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某男:“媳妇,把我吃干抹净就走了?”“……你脸皮真厚。”
  • 网上网下①:叶子的情缘(完本)

    网上网下①:叶子的情缘(完本)

    叶子,一个很特别的女人。她没有漂亮的外表,却有着独特的气质;她没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很好的文笔;她不是专业棋手,却常沉迷于象棋与围棋游戏;她只是自考的一个会计员,可她却凭着自己聪明的才智……皓明,一个硕士毕业的中年男人,一个集团的总裁,他与叶子自网上巧合相识后……推荐冷太阳的新文《网上网下②:叶子的春天》http://m.pgsk.com/a/341623/
  • 爱上不婚帝王:魔女连若

    爱上不婚帝王:魔女连若

    她刚出生,本是魔君唯一嫡女,却面临父母双亡自己被诛杀的命运。号令天下的魔女,被变作一颗莲子,扔进污泥。她好不容易刚幻化人形,又被仙族云浅帝君的师父往丘拉着四处炫耀,“这是我家浅帝自己生养的娃子,漂亮吧。我家浅帝心理正常得很,不是不想结婚,是不用结婚都有这么漂亮的女娃娃,还结婚干嘛呀。”她无奈:帝君无所不能,男人竟也可以生孩子?她根本不是他生的好伐?!!
  • 面对危机我不怕(社会篇)

    面对危机我不怕(社会篇)

    本书主要讲述社会生活中的安全防范知识和各种突发事故的应对措施,内容涵盖校园外的活动安全,如何防抢防盗,如何应对不法分子、自然灾害,网络安全,远离毒品等方面,教导青少年远离伤害,在社会大家庭中健康成长。
  • 寻找太阳

    寻找太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农门凰女

    农门凰女

    【新书《农门猎女》求收藏!感谢支持!】他是村里最年轻的秀才,娶她进门,疼她、宠她、教她做一个无所畏惧的悍妻,对付纠缠不清的极品亲戚。
  • 喝酒故事

    喝酒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