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900000037

第37章 我们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

正视我们的本性

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自尊的三个阶段。我们知道,依赖性自尊是最初的阶段,也是我们大部分人正在经历的阶段;独立性自尊属于第二个阶段,我们可以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而无条件自尊有点近乎“圣人”,也是自尊的最高境界。但是,这是不是说我们可以只要独立性自尊,或者只要无条件自尊?既然依赖性自尊会让我们迷失,是不是就要坚决与这种心理划清界限?

沙哈尔老师的答案是:你越是想要否认依赖性自尊,它越发会黏住你。因为,别人表扬我们时我们就高兴,别人否定我们时我们就伤心,这是人之常情,是人性中的一部分。我们越是压抑人性,人性就反扑的更厉害。我们在面临重大场合时,越是告诉自己别紧张,结果往往是更紧张。但是当我们决定接受自己很紧张的现实,紧张情绪对我们的控制反而减弱。中国人治水讲究疏导,要接受水性,然后引导,同样我们也要接受人的本性,然后采取合适的应对方案。

沙哈尔老师心目中有一个偶像,是他的老师沃伦·本尼斯先生。本尼斯曾在多所大学任过教,在哈佛商学院呆了三年,第一年他是访问学者,沙哈尔老师选中他的课,由此迷上了他;第二年,沙哈尔老师就成为了他的助教,在平时的交流中,越发觉得他是个很有魅力的人。当时他已经80岁了,但当他所到之处,周围的气氛都会活跃起来。他的笑容和举止,让周围的人如沐春风,“他仅仅是站在那里,都会让人感觉很舒服。”自然,这样的人属于极少的拥有很强的无条件自尊的一类。

沙哈尔老师对本尼斯的仰慕之情无以言表,他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那样的人。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问本尼斯:“你是怎样做到现在这样的?”他拍了拍年轻的沙哈尔的肩膀,带着平静、慈祥、鼓舞的眼神说:“我从前可不是这样的。”说完就离开了。

他并没有说:“我并不觉得自己很棒啊,谢谢你的夸奖。”他的真诚之处在于他知道自己的价值,也很自信。而且,他的回答也告诉我们:无条件自尊不是一夜之间获得的,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精力、自我有意识培养、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反复前进的缓慢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接纳过去,学会变得宽容大度。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谦虚其实是另外一种招摇。”也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真正的谦逊,如沙哈尔老师的偶像本尼斯先生,南非总统曼德拉却并非是为了“招摇”,他们的谦虚不用压抑自己的任何本来的愿望,是自然而然地发自内心深处的。要达到这种程度的谦,变得和本尼斯一样真诚、实在,这个过程和我们在婴孩阶段学习走路是一样的。刚出生时,我们都不会走路;然后,我们借助他人或者他物的支撑站了起来,围绕凳子,小心翼翼的迈出人生第一步;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能单独走路了,但还是很小心翼翼,不太熟练,经常跌倒、又爬起来。再过一段时间,婴儿可以很熟练的走路了,甚至开始跑动,不用再思索每一步怎么走,他已经学会了走路。我们不能从一开始就学会跑步,必须一步一步地来,没有人会不允许婴儿跌倒,所以我们也不要苛求自己一下子变成无条件自尊的人,甚至不要急于去成为那样的人。

发现一个镇定的自我

提到纳粹,没有人不感到战栗。时至今日,人们还在讨论那些参与屠杀行为的德国平民们到底有没有罪,电影《朗读者》中的女教官,也曾引发了不少人的同情之心。

沙哈尔老师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了这些人的行为:他们规规矩矩、服从权威,是因为他们需要集体的肯定;那些种族主义者倾向与外部环境进行出生地、教育背景、肤色等各种各样的比较,以此来寻求优越感。而这些正是依赖性自尊的体现。太依赖别人的看法,就会丧失自我的最基本判断。

依靠性自尊较强的人,容易受到他人言行的影响,倾向于选择别人已经走过的路,甚至用机械地辛苦工作以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赞扬,他们被限制在固定的模式中。而那些独立性自尊较强的人,喜欢跳出固定的模式,选择别人未走过的道路,这当然不是说他们从不选择别人已经走过的路,前提是如果他们真的喜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爱自己家的老人,才能推而广之,而爱他人的前提,就是爱自己,我们对待他人的行为态度可以反射出对待自我的态度。如果我们的独立性自尊较强,会变得更镇定,不用随时向别人证明自己,不需要时刻猜疑:“这个人到底喜不喜欢我?我怎样取得他的认同?”即便别人不喜欢我,不过我还能接受,因为我足够坚强、韧性十足。这样,我们会发现一个更镇定自若的自我,生活会变得更轻松,我们的人生可以用来享受存在于世的感觉,而不用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就像前面我们已经知道的那样,我们需要学习的不是如何表现自己,而是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

当我们在身体和情感上贴近他人,尤其是亲近之人的同时,依然保持自我,这种能力,就是独立。它能让你即便面对来自爱人、家人和朋友要求你妥协的压力,依然坚持自己的道路。你可以同意他人,而不感觉失去自我;可以不同意他人,而不感觉孤立和无助。这就是表达自己的最高境界,做回自己,这是独立性自尊的本质,也是无条件自尊的精髓。

当然,说起容易做起难。我们如何去实现这种成长,达到无条件自尊的境界?在这门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方法,比如写日记,瑜伽,运动,冥思,学会感恩,所有这些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自己,加快这个过程。

如果你想改变某个领域,首先要在行为上进行改变,比如说如果我想拥有较高自尊,行为处事方面就要感觉自己的自尊已经很高。因为自尊也是一种态度,对自我的态度。加强这种态度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改变行为,这也是榜样的力量。你想拥有沃伦·本尼斯的镇定自若、慷慨、包容;或者想拥有布拉德·皮特的俊朗和健康形象,你就先在行为上预设自己已经拥有了那些美好的品质,在这样的预设中,我们会不断的改变自己,达到理想的状态。

在如此的练习中,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那个镇定的自己。

“隐形的魔咒”

如果一个人的整个人生都是“隐形”的,没人知道他的相貌、他有怎样的品质、兴趣爱好、生活作派等等,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有多慷慨大方、多富裕、多强势、多伟大无私美好。他会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会选择怎样的工作,会决定用自己的一生去做什么样的事情?

这是沙哈尔老师抛给我们的一个问题。由于我们常常希望从别人身上得到自信、勇气、目标,但是当我们在别人眼中是隐形人的时候,该怎么办,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生活?这个练习是帮助我们不管他人的赞扬或者肯定,确定自己想要做什么。

“研究生毕业时,我的回答是:绝不会读博,因为它不是那么有意义。但我也告诉自己,在这样一个现实的世界,我需要一个博士学位在大学任教,这也是为什么我继续攻读下去直至最终拿到学位。我在毕业前做过类似练习,当时正要决定自己未来的发展。然后我就想,如果我在一个隐形的、没人知道的世界,我会做什么呢?答案是我会教书,不想搞研究。这也是我为何放弃选择终身制教授的原因。我面临了很多压力,尤其是亲朋好友,但我明白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

什么对你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什么事情能让你不在乎他人的肯定、赞扬、欢呼或者否定、批评?你的激情在哪?你到底想干什么? 10年或者20年后,你会设想自己在干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尝试着去回答的问题。而独立性自尊较强的人,更能够明确、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想想自己上一次废寝忘食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是什么时候?或者,很多人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曾体会“忘我”的境界了。其实,似忘我投入的经历正说明了什么对你来说很有吸引力,这会帮助你决定未来的走向。

追逐名利,名利会离你远去;远离名利,它会追逐你而来。沙哈尔老师引用了这样一句话。这句话可以用韦德伯格关于自尊的解释来理解:名利其实是对自我的赞赏、自信,如果一直追逐一个又一个的赞赏,它会离我而去,就像推石头上坡。下一个赞赏到来之前,石头会滚回原地,为了再次赢得赞赏,你就必须推动石头上更陡的斜坡。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斜坡会越来越陡。反之,如果远离名利、谦逊行事,时间长了,真正的、自我产生的赞赏会翩然而至。

其实,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能够回答“隐形魔咒”下自己究竟想要过怎样一种生活的人并不多。这个简单的问题背后,是我们对“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乐趣”、和“自身的优点”这三个重要问题的综合回答。

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就是一位大学导师问自己的学生:“你每天都在做什么?”学生很自豪地回答,“我从早到晚都在做实验。”他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但老师只是反问了一句: “那你什么时候思考?”越是被日常的琐事包围,我们的思考能力就越少,而这时候我们的服从性就会越高。有这样一个实验:

你坐在椅子上,手放在可以启动电流电击你不认识的实验者的按钮上。电压为60伏时,对面的实验者可能没什么反应;电压从75伏,每次增加15伏,直到120伏的时,对面的实验者会说:“好痛!”这时候你向旁边的指导者征求意见,他要求你必须继续实验。然后你继续增加电压,哪怕实验者已经开始痛苦的嚎叫,可你在指导者 “必须继续实验”的要求下,通常还是会继续增加电压。实验发现,指导者一直说“必须继续实验”的情况下,63%的实验者会将电压增加到350伏。但是,如果在电压增至75伏时,实验对象说:“好痛!”旁边的指导者要求你必须继续实验,但给你15分钟的休息时间,大部分人都不会再配合指导者的“继续实验”的指令了,因为在15分钟的暂时冷静的时间里,我们可以想:“我疯了么?干嘛留在这?”甚至会报警。但如果没有15分钟的缓冲时间,一直是“必须继续实验” 的命令在你耳边环绕的话,你可能会做出残忍的举动。

这种服从的现象在现代社会很普遍,一味服从,完成别人要求的事情,没有自己的意愿。因此,想象一个“隐形的魔咒”降临在你的身上,你会要怎样的生活呢?

谎言的成本

说到谎言,恐怕成年人中没有人敢声称自己从未撒过谎。有时候,说谎也是处于维护自尊,比如别人问我:“在美国生活得很轻松吧?”尽管事实是为了适应环境和拿到学位,我每天都生活得很辛苦很勤奋,比国内的同龄人要操劳十倍,但是我可能还是会回答:“是的,你知道,美国大学就那样。”不过,沙哈尔老师却很肯定地说:“我决不说谎。”

说实话听到这话我们都觉得他这句话本身就是个谎言,但他坚持解释为什么不说谎。“我的本科论文写的就是为谎言付出的代价,我当时是哲学协会的干事,对心理学中的自尊、动机等话题都很感兴趣。根据对亚里士多德和亚当·史密斯等哲学家的著作的研究,我发现人们必须为自己的谎言付出很高的心理上、情感上的代价。作为研究谎言的专家,我知道说谎的后果,所以我从不说谎。”但是沙哈尔老师说自己为了实验,也说过谎。

一次,他和人约出去吃晚饭,对方是母亲的朋友的女儿,一位很成功的经济学家。沙哈尔老自我介绍是搞心理学的,她似乎对心理学的知识很感兴趣,随口说:“有一位很有名的心理学家某某某,你知道吧?”其实沙哈尔老师根本不知道她说的是谁,但他当时还是微笑着说:“嗯……”,然后继续对话。约会结束之后,沙哈尔老师回家细想自己的谎言,从中思考谎言的价值和成本。

我们说真话的时候,其实在给自己传递一个信息:“我的话很有价值,很重要”。而如果我们经常说假话,我们是在给自己暗示:“我不是那么好,我想变成他那个样子。我必须知道那位心理学家,否则她对我印象不好。”坚持持续一周的时间来练习诚实正直,直到行为改变了我们的态度,我们才开始重视自己说的话,和自己交流,而不是在乎别人的看法。

谎言往往源于我们不懂得说“不”,面对外在的期待时,我们总是想通过一些违心的言行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其实,我们要学会说不,才可以简化自己的生活。

沙哈尔老师在音乐声中用一位哈佛02界毕业生论文中的话做结尾:“你真实的潜能藏在灵魂的最深处,能传递智慧、克服紧张、焦虑的情绪。我知道它在那儿,因为我以前感受过。我也相信其他人拥有潜能,因为他们总是能创造奇迹。每个人都有无与伦比的潜能,如果能找到,它就会熠熠生辉。它在那儿,每个人都拥有。如果我们寻找、培养它,它会发出万丈光芒,甚至超越自我,成为类似沃伦·本尼斯和本德拉一样的人物。他们的光辉已经照耀到其他人的身上。”

同类推荐
  • 看淡:“立德 立言 立行”的人生课

    看淡:“立德 立言 立行”的人生课

    本书为人生励志读本,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分别从自省、豁达、包容、平和等方面阐述了弘一法师为人处世的智慧境界。希望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可以帮助读者提高自身修养,严于律己,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幽默沟通学:零距离制胜的口才秘籍

    幽默沟通学:零距离制胜的口才秘籍

    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聪颖,是一种机敏。幽默是一种才华,一种力量,是一种艺术。幽默是引发喜悦和快乐的源泉,幽默是协调自我和社会关系的灵丹妙药。凡是幽默的人,无不具备一种俯瞰茫茫人世的洞察力。一个风趣幽默、具有出众口才的人,不管是人际沟通、商业谈判、职场演说、还是谈情说爱,都会让人们刮目相看,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学会了幽默沟通的方法,我们在跟人交往时就能够如鱼得水,在轻松一笑中解除一天的烦、累,让言辞多趣味,幽默到心田,我们的人生也会拥有更多的乐趣和成功。
  • 愿你做自己的主人,也做生活的英雄

    愿你做自己的主人,也做生活的英雄

    畅销书励志作者景天为现代女性读者打造的励志暖心文集。时光的洪流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强大,也许只是因为一份纯粹的热爱,也许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许是为了有足够的能力去保护想要保护的人,或是为了与喜欢的人并肩前行,过同样的生活,看同样的风景。这样的努力,每个瞬间都带有难忘的温度,坚持下来,就是一段成长的岁月,无论成功与否,都令人格外感动。生命很长,记忆的瞬间很短,加起来不过数年光阴,愿你做自己的主人,也做生活的英雄。?
  • 成功科学心理

    成功科学心理

    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斯洛的科学与价值理论,本书在马斯洛著作《科学心理学》和《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基础上,根据一般阅读习惯,结合现代成功励志思想,进行条分缕析和归纳总结,采取通俗表达的方式,既突出了马斯洛的科学价值的思想,又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掌握和运用。当然,马斯洛的整个思想非常博大精深,本书在此只是抛砖引玉,如有不正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相信本书能给读者以启迪,并能很好地指导自己的动机与行为,指导自己的认识与创造,指导自己的科学与心理,指导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 生存的突破(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生存的突破(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热门推荐
  •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本书以谷歌退出中国风波为切入点,描述并分析谷歌的全球战略以及它与美国政府、股东、用户之间的微妙关系。谷歌的特殊性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和美国其它大企业一样,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与美国政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在国际市场上又往往能够代表美国,推广美国的思维和文化。另一方面是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性,谷歌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舆论力量、政治格局甚至国际关系。这就让谷歌和政府之间有了一种既合作又矛盾的复杂关系。本书试图揭开这些微妙的关系,让读者看到谷歌一些“不听话”举动背后的真正原因。
  • 重生人工智能女儿

    重生人工智能女儿

    猝死的码农重生了,重生就重生吧,还带了个人工智能女儿,虽然不能摸头不能捏脸不能抱抱,但至少会说话会卖萌。所以,这是个父亲为自己女儿成为世界第一的虚拟偶像努力奋斗的故事。好吧,以上是大纲,主要内容就是重生做手游,做app,做国漫,玩虚拟偶像之类的一套东西。新小说《国漫当自强》已发布,做国产动画的,希望大家支持支持。
  • 一剑入白衣

    一剑入白衣

    自古言:三山不入世,五院不出尘。帝王朝疆土大明域,三千黑甲铁衣卫,神色凌然的站在三山之一剑山下。“恭迎世子殿下出山回府。”随着一声哀嚎,一脸苦色的白衣少年,腰挎锈剑缓步下了剑山。“白衣少年下剑山,锈剑入世磨凡尘。待到白衣非白衣,手间锈剑非锈剑。世如棋局乱破子,一剑白衣斩乾坤。”
  • Tales of the Klondyke

    Tales of the Klondyk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撩婚成爱:总裁大人晚上好

    撩婚成爱:总裁大人晚上好

    一进家门就被宣布与傻子成婚,她拼了命的逃出那个狼窝,又进入虎穴。受人逼迫,让人威胁。灭小三,痴缠不休,爱恨不止,多年以后再见,她脱胎换骨,是有名的大设计师,可他却说这一生,她只设计了他是最完美的作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几时明月圆

    几时明月圆

    你说等你回来就娶我为妻,可我苦苦等待却始终不见你,当我历尽磨难终于站在你面前时,你身边却有了她,就算你不再记起我,就算你伤我千百遍,我也只不过是想再听你唤我一声‘轻儿’。
  • 丑女芳华

    丑女芳华

    魂穿乡村丑女,咱靠智慧发家!大伯算计?拍飞!嫂子造反?滚蛋!看上咱姐?拿点诚意先!看上咱了?入赘改姓蓝!且看小女子如何带领全家致富奔小康!
  • The Elusive Pimpernel

    The Elusive Pimpern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初访记

    初访记

    洛蓝,是“宙际移民计划”第一批亲赴目标宇宙中所有宜居星球进行实地初探考察的观察体验员中的一员。因是借用“当地人”身体来展开任务,使得洛蓝必然经历一个——从“我们”和“你们”,到既是“原来的我们”、也是“现在的我们和他们”——这样的心态、视角的转变。并最终找到最能兼顾这几方视角的适合洛蓝的“平衡点”。而她这一生的经历,也将成为下一批来这星球的到访者们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