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9200000075

第75章 传播文体概述(2)

四、生活上的服务作用

有一种说法,就是大众传播媒介或新闻事业的指导作用,也就是它的服务性。其实这话不准确。指导作用和服务作用虽然有联系,两者却不是一件事。指导作用在历史上是偏重于思想上、工作上的引导和指导,最先提出来时是和党报在当时的任务分不开的;而服务性或服务作用,则是近30年才提出的口号,偏重于传播媒介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的服务作用。这里主要的关键是要求传播事业、传播媒介、新闻工作逐步把立足点转移到群众方面来,无论新闻报道或评论以及其他体裁,在思想上进行宣传教育、舆论上引导和工作上指导的同时,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其他日常生活领域中能够照顾群众的共同兴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除了传统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应体现这个方针外,传播媒介上又出现了专门的服务性栏目和节目,其设立的精神也就是为了加强服务性,如医药、卫生、健康、体育、文学、艺术、烹调、服装等,都是体现了新闻传播媒介的服务作用。

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步伐,传播媒体的传统观念起了变化,人们更多地要求传播媒体真正反映社会真实,代表社会舆论,反映人民大众的心声。为此需要不断解放思想,认真实现宪法保证的言论自由权力,为建设真正和谐社会而努力。这方面有更多的事情应该做。

第三节 传播文体的特点

传播文体的一般特点可以概括为:

一、公开性

传播文体无保密内容,其受众是社会任何成员,具有公开报道、公开张贴、公开散发的特点。传播文体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受众要了解的现实性信息,帮助受众正确判断形势、扩大知识,以提高自己社会行为的效益;是为了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激励、鼓动群众努力实现、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所以,除少数仅供内部人员阅知的材料而外,它根本无须保密;恰恰相反,越是公开传播,受众人数越多越广,就越能发挥传播的社会作用。

二、真实性

真实性是传播文体的生命。这不但对消息、通讯、述评、评论来说是如此,而且对杂文来说也应是如此。新闻必须完全真实。新闻一旦失实,它的生命也就终止。评论也必须真实叙述事实,做到客观、真实、公正和全面。轻率行事,不讲“真实、客观、公正、全面”,或甚至任意歪曲事实,睁着眼睛说瞎话,或沿着假、大、空、套的腔调忽悠人,不仅达不到传播的目的,反而会使传播媒介和作者的声誉丧失殆尽,产生传播上的负效应。

三、针对性

传播文体就总体而言是面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无所谓针对性;但是就某一篇特定的传播文章而言,却大多是针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传播对象有性别之异、年龄之差,又有文化层次高低的不同,所从事的职业也千差万别,这在传播学来讲叫做受众的“归属性”;而在有所归属的受众群体面前,就决定了传播文体的针对性。一切好的传播文章都应该有的放矢,根据特定对象的兴趣特点和生活需要,确定该说什么、怎么说和说多少。

四、时宜性

时宜性包括迅速及时、适应时需、讲究时效三个方面。三个方面讲的是一个问题,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从广义角度理解,传播文体是有时间性的文字。这个时间性,它包括时差、时效、时宜三个概念。时差就是所述事件的发生至发表报道文章之间的时间间隔。时效就是遵循“时间就是效益”的原则,迅速及时地写作发表,以达到及时传递信息,取得最佳效果。

时宜就是掌握好时机,文章发表在火候上,既避免超前空喊,又避免“打马后炮”。

五、可读性

一般传播文体都有新鲜活泼、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特点。传播文体要让事实说话,或者说首要任务是报道事实、澄清事实、说明事实;同时又能引人入胜、新鲜有趣、生动活泼,为广大受众所喜闻乐见。如果传播文章写得艰涩难懂,或混淆不清,或干巴巴,就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这是很自然明白的道理。

下列情况不知是否符合事实,即许多人觉得当前的传媒技术进步很快,手段更新也很快,效率也很高,唯独传播效果有人疑虑。首先是广告极多极烂,这也许随着经济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另一方面在反映社会现实,代表群众舆论和活跃社会文化生活诸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人们清晨一睁开眼就觉得传媒由空中、地面纷纷“轰炸”而来,却大半得不到人们的激情关切,而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第四节 传播文体的写作要求

传播文体的写作要求,主要是把握两个优先、三个注意。

一、优先明确传播意图

熟悉传播事物一切方面,抓准其特点,明确传播文章的意图,这是写好传播文体的基本点。

为此下笔之先就要明确向自己提出几个问题:第一,为了什么目的一定要写这篇文章? 第二,这个目的是否正确? 第三,这个目的是否合乎时宜? 第四,文章达到的目的的现实可能性取决于什么?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回答清楚,心中有数了,那就可以说你的传播意图已经明确了。

但是光有明确的意图还不够,因为这个意图还只是作者根据客观需要和可能而选定的主观意图;为了实现这些意图,还需要特定的材料(具体的事实或事物)。因此,进一步的环节就是要把主观意图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抓住事物的特点,选好符合传播意图的角度,明确记述描写的重点,这才可能写好各种传播文章。但是切勿歪曲事实,硬按主观意图写文章。

另一种方法,是要先有一个需要报道的事实,而且已经掌握了若干材料,然后再酝酿主题,并进一步补充搜集材料,直到能够得心应手地写出主题明确的报道。

二、优先熟悉传播对象

传播文体是根据一定目的、通过某种方法、传播某种信息,借以影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的文章。因此,它的传播效果主要不在于作者说了些什么和说了多少,而在于读者怎样理解和理解了多少;即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文章中的事实和作者的主旨。这就要在动笔之前预先熟悉传播对象的概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为了使读者尽可能理解文章的事实和作者的传播主旨,首先就要分析读者对象——他们属于什么阶级、阶层,以及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兴趣和需要等等;然后有针对性地考虑文章该怎么写,以求其对文章的事实和作品的主旨理解得更多一些,支持得更大一些。不看对象,自讲一套,这样的文章就不可能达到传播目的。

三、了解各种传播媒介的长处和短处,注意扬长避短

传播媒介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媒介的特点不同,其长短优劣也就不同。如广播通过声音传播,设备简单,速度快而听众广。电视通过屏幕传播,有视听觉的直观性,生动形象;且我国电视已基本普及,它们的优势在于速度快、覆盖面广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都可以听懂、看懂,这是它们的长处。然而从另一方面说,广播信息或屏幕信息往往转瞬即逝,不便反复琢磨,易于遗忘,这是应加注意的。

报刊是传统的传播媒介,它以书面文字为主要形式来传播信息。白纸黑字可以长期保存,可以多次反复阅读,能够精确领会精神实质。但是报刊的发行有一定范围,不如广播、电视那样接收面广,时效上也稍慢一些;另外阅读报刊还要受文化素质的制约,对于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就大成问题。总之,写传播文章要根据传播媒介的特点,应扬长避短,不可千篇一律,一个模式。

四、注意实事求是,讲究传播艺术

传播文章的语言文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是必要的,但要避免过分夸张藻饰,以免在公众中引起逆反心理。传播文体既然是为了传播信息以影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的文章,那么真实可靠、实事求是本身就应作为它的基本属性。刻意雕琢,哗众取宠,夸夸其谈,言过其实,即使得计于一时,从长远看只会适得其反,引起读者反感。例如,新闻如果有点失真,就会失去信任;评论言过其实,读者就会拒绝接受。凡此种种,都是传播文体写作中所必须注意的。

五、留心传播心理学,注意运用心理规律

传播心理学,是研究受众在接受传播信息过程中的种种一般性心理规律。例如人们最为熟悉的“逆反心理”效应,就是一条重要的心理学规律。它说明,一件事或一个思想尽管很好,讲多了,不断重复,就会使受众腻味,甚至产生疑心,直到发生心理上的反感,越讲越达不到传播目的。***极权主义宣传推崇“谎言重复一万次也可以变成真理”的谬论,被证明是违反心理学的。他们的谎言所以能够流行于一时,只是依靠着谎言背后的武力威胁,靠的是警察、特务、监狱、屠杀等等。因此,真正有效的传播是应该依据事实和真理;而且在启发引导中要应适可而止,这样更能获得受众的信任。对于诸如此类的心理规律,心理学里还有很多,学一些应用于写作中一定会有好处。

同类推荐
  • 写作趣谈

    写作趣谈

    本书主要从写作准备、聚材用事、炼意立脑、谋篇布局、表达方式、技法技巧、借鉴提高、锤字炼句、文病诊治这九大方面谈如何写好作文。
  • 课外读物:探险故事

    课外读物:探险故事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母亲

    母亲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经济法学(法学教材)

    经济法学(法学教材)

    本书阐述了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市场主体规制法、市场行为规制法、宏观经济调控法的一般原理与基本制度。重点分析了经济法的基本属性、权义责任、运行规律和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产品质量、消费者保护、投资、财税、金融、外贸等法律制度。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热门推荐
  • 辰时的时辰

    辰时的时辰

    那一年,慕伊零国破家亡,年仅五岁的她被他收留,他笑得很坏:“好妹妹,入了我的门,可就是我的人了!”直到的一天,小姑娘好奇地问:“哥哥你的名字是什么啊?”他轻笑:“慕辰。”楚家有公子,单名一个辰字,字容暄。神天宫的战神,姓慕名辰字容暄。因为心悦你,所以我愿意改姓入你族谱。
  • 末世至尊道统

    末世至尊道统

    “一将功成万骨枯,你不是那个将。”“可那又如何呢,那刹那而永恒的记忆,我泯灭不了.......她在等着我,我没理由不回去。即便千世轮回,即便粉身碎骨,我的抉择还是一样......”“想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笑话。”“天行健,但,莫欺少年穷。”......这是一个奇幻的大陆,在这个大陆上生存着一种变态中的变态——修仙者。他们分为十二个等级,(巩基、开光、融合、心动、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洞虚、大乘、渡劫。),一名杰出的修仙者具有光芒万丈的灵根,灵脉和仙脉魂兽。灵根的强弱与生俱来,取决于他们的天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南郭小姐东郭先生

    南郭小姐东郭先生

    素白年华里他们一同成长,爬过树逃过课下过河整过人,是玩伴是发小亦是同学,二十余载的光阴相互陪伴,有打闹有嫌弃还有关怀,只是,原以为会一直下去的关系,在流淌的时光中静静变化。本文以女主人公肖季然的成长轨迹心路历程为主线记录一些闲事。
  • 招魂(卫斯理珍藏版)

    招魂(卫斯理珍藏版)

    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恶作剧,谁知陆续出现了一连串错综複杂的巧合,交织出一个牵涉中国历史人物的招魂故事。卫斯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偷进了名医费力的实验室里,目睹一名自称「李自成」(明末起义流寇领袖)的大汉躺在铁抽屉里睡觉,无独有偶,卫斯理在盗墓专家齐白的带领下,到访一座怀疑是明朝皇帝的古墓,更与「建文皇帝」见面……「李自成」和「建文皇帝」这两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活现卫斯理的眼前,到底他们是鬼魂?还是复活了?还是有人装神弄鬼?还是有人……被「鬼上身」?
  • 叛逆与觉醒:青少年心理教育影视漫画作品分析集

    叛逆与觉醒:青少年心理教育影视漫画作品分析集

    电影和电视是青少年成长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青少年教育面临着新的危机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吸收影视剧中富含的精神营养,同时避免带给我们负面效应,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本书对相关的经典或流行影视剧进行专业的心理分析,意在帮助在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些领域中从事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应付新的挑战和危机。
  • 无双武魔

    无双武魔

    秦枫全系法师天才,看他如何装逼,如何被雷劈
  • 那些年我追过的女孩

    那些年我追过的女孩

    小说以我对初中女同学苏兴华的追求为线索,记录了求学这几年坎坷的感情经历,也记录了自己一步步,从青涩走向成熟,从中学时代,走向大学校园,从校园学生向社会工作者逐步过渡和蜕变。年华本可流逝,并永不回来,生命中本就充满了遗憾和错过。如今,我已经退出了许多人的回忆并不再联系。而我,却希望能够用文字永远的记下,那些流逝的年华,那些我追过的女孩,那些曾在我生命中出现的人和事。即使多年以后,我不回忆,回忆无香,但用心写下的东西,也足以让自己感动。那些人,在我的记忆长河中,历经岁月的沉淀,仍旧清晰可见。
  • 丢下你那怨谁

    丢下你那怨谁

    元媛和刘晓雨是在一次相亲会上认识的,元媛那年25岁,刘晓雨28岁,他们是在中国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开启了扣人心弦的恋爱故事,这场恋爱史历经九年,九年间的辛酸苦辣,只有他们内心知道。他们具体经历了什么呢,九年间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爱情故事?答案就在《丟下你怨谁》!
  • Woman and Labour

    Woman and Labou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